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是交通部质监总站工程安全培训团(以下简称培训团)瑞典之行的重头戏。为了探究瑞典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培训团现场考察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北部的交通枢纽工程。在瑞典,国家公路管理局负责所有与道路系统有关的事务,包括: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管理,公共交通,智能运输,无障碍交通,经营性运输等。管理模式实行局长委员会负责制,内部监察处和交通督察处直接对委员会负责。  相似文献   

2.
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综合交通枢纽(ITH)运营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从脆弱性的角度,分析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事故的机理和运营安全管理的特性,构建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机制。该机制以安全信息、安全组织和安全资源的协调、集成和优化为核心,包含干扰监测、威胁预警、漏洞修复、事故控制、鲁棒性提升和应急与恢复等实施机制。建立包含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体系。研究表明:脆弱性是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该机制以脆弱性为突破口,通过若干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能够实现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的全要素、全过程和全资源的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3.
含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评价问题,既是一个安全范畴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对缺陷处理的工程问题。本文针对含缺陷的压力容器,综述了目前含缺陷压力容器的评定现状、评定程序及相关标准,并对常见缺陷的种类、尺寸、处理办法中的关键问题做了讨论。这对评价和提高含缺陷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城市地下交通枢纽中人员财产的安全,有必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在多种评价方法中,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识别地下交通枢纽安全水平.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构建了地下多层交通枢纽多灾种安全等级的评估模型.进而,针对北京市西直门地下多层交通枢纽的多灾种安全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在评价过程中,建立了适用于地下交通枢纽的火灾、炸弹和生化恐怖袭击、水灾、地震灾害等4种主要火害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获得了体系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判断矩阵和指标权重得到了指标的隶属度,最终确定了该交通枢纽的灾害风险评价等级,从而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指南是由运输专家,工厂管理员和其他负责产品,原材料的安全运输人员编写的,目的是叙述运输期间需考虑的安全问题,减少危险品给公众、搬运人员、销售人员、司机、合同工和工人造成危害的风险及对环境的破坏。指南提出了与危险品运输有关的安全问题。指南适用于所有的运  相似文献   

6.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平  王立  肖丽妮 《安全》2008,29(2):20-23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危害性极强,社会影响极坏,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问题正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现状,从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影响因素、危险化学品事故原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评价体系,对减少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化工物流行业安全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弘 《安全》2009,30(4):31-33
面对化工物流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确保道路运输特别是化学危险品的运输安全,努力实现化工物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对皮带运输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运用声、光、延时等综合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对皮带运输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安全生产,并进一步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容量,保障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基于风险理念,使用对比研究方法,提出危险品道路运输个人风险基准,建立改进的危险品道路运输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提出的风险基准,提出危险品运输安全容量确定方法,解决了单一类别和多种类别危险品运输安全容量确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某城市化工集聚区的实例应用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危险品道路运输潜在生命损失,有助于保障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0.
加强铁路行车班组安全管理是安全运输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论文从目前铁路行车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影响班组安全的因素,运用运输事故预防理论,提出了加强铁路行车班组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山西省道路旅客运输业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在对山西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实地调研后,分析总结出其当前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人员素质、运输市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专家调研法建立了包含内部综合管理、驾乘人员管理、车辆管理和事故统计处理四大块36个指标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无需一致性检验的G1法计算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为山西省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质量功能配置 (QFD)原理应用于客运安全管理 ,对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介绍并分析了QFD用于服务设计领域的基本原理、模型及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 ,将QFD应用技术结合客运安全服务质量管理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详细阐述了客运安全服务QFD设计 4个阶段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最后 ,指出QFD在提高客运安全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管内56个餐车班组2018-2019年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贮存运输、设施设备、后厨卫生3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提示卫生监督部门应重点加强普速列车餐车的专业指导及监督检查.从规范餐车食品经营、强化岗前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严格餐车外包经营资格准入及加强餐车食品安全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普速旅客列车餐车食品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的客运索道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合我国客运索道安全运行状况,针对国内尚未建立健全客运索道安全评价体系的现状,以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索道为例,依据现行的客运索道安全规范及其监督检验规程,创建客运索道的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模型各级因素的权重,然后将模糊评价方法应用到客运索道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中,最终得到评价模型的安全等级,即安全状况综合评价的结果,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客运索道安全评价方法。笔者通过该方法的工程实践,并将该方法与常规安全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结果准确以及适合我国现有索道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美两国民航事故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持续改进民航安全,本文对中美两国民航运输事故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民航运输事故率的统计采样周期、变化规律的曲线类型进行研究,并基于5年为采样周期、滚动平均的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运输飞行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进行曲线拟合。最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拟合值。研究表明中美两国民航事故率遵循相似的规律发展,中国民航安全改进速度更快。依据研究结果,预测在2014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重大事故率大约是美国的1/3、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大约是美国的2倍,分析表明美国民航事故水平很大程度受小型运输机制约,指出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可能会带来航空事故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五年来渤海湾客货滚装船车载化工产品货物常见种类及危险性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阐述了渤海湾航线客货滚装船车载化学品运输现状,分析了渤海湾航线客货滚装船车载化学品运输存在的问题以及载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客货滚装船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加强管理部门间协作、疏导与查堵相结合、制定适应渤海湾短途航运的货物危险性测试标准以及引导和促进货物生产商、经营者、运输单位提前进行货物危险性测试分类,并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及警示标志等加强载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客滚船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利用安全科学理论解决城市安全中的现实问题,探讨用安全系统思想实现城 市安全这一复杂系统动态安全,基于安全“三元分形双系统”原理,开展了安全系统思 想内涵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安全系统思想内涵,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概括的方法,提出 了用安全系统思想实现城市安全发展这种复杂系统动态安全的关键技术和思路。并结合 城市安全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安全发展城市建设的基本步骤。结果显示,用安全系统思 想实现复杂系统动态安全,指导城市安全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客流对我国各大城市铁路车站旅客的安全潜伏着极大的隐患,车站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分析在大规模客流条件下,车站旅客可能发生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拥挤踩踏、灾害、公共卫生、犯罪、自身发病等意外事件;提出建立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层次结构,研究了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流程;从车站客流组织和管理角度、车站设计角度、服务设施角度等方面来研究大规模客流条件下车站安全保障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保障旅客安全是车站工作的重点,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从各方面综合、严密地进行管理和组织,才能实现铁路车站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9.
铁路安全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目前,安全评价已经成为当代安全管理中最有成效的一种方法.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人的因素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在国内外当前铁路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指出了国内外在研究铁路安全及安全评价上的不同,以及目前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铁路安全评价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分析了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特征及影响因素,从“人、机、路、管”角度出发,构建了涵盖资质管理、安全设备设施、运输设备设施、安全管理4个层面的铁路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体系。针对指标间存在的冗余性问题,采用基于改进区分矩阵的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评价体系进行精简,并以成都铁路局某条危险货物专用线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托运人资质、安全监控系统等10项指标为属性约简后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