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解决地震应急阶段的灾害损失评估、灾后救援人员和物资调配、救援路径分析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结合福建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通过GIS手段对厦门市不同震级、破裂方向等产生的地震烈度情况和影响范围以可视化形式展现出来。根据震区烈度分布模拟的结果,结合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快速判断地震位置、范围和灾害损失情况及灾情可能发展的趋势。最后,结合最短救援路径分析和地震现场视频、360°全景环视场景等,决策者能够全方位、实时交互、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现场灾情情况,及时调整救援力量的调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该系统也能为各级地震部门完善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防震减灾工作更加系统、合理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上报接收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锋  郭红梅  张翼 《灾害学》2014,(2):116-122
地震灾情信息的快速获取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介绍了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上报接收处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和系统建设内容。在2013年芦山7.0级强烈地震实战考验中,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上报接收处理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缩短了灾情"黑箱期"。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20,(2)
分析了大震巨灾时的应急物流需求及研究现状,提出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高效的地震应急物流技术系统。选择该技术系统中的救援装备物资仓库管理子系统,介绍其硬件构成及主要功能模块,特别是在执行救援行动时的紧急出库管理及整个行动过程中的物流流程管理。利用模块化设计及预案准备提高集结效率,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快速中转及实时监控,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效率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震应急指挥软件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分析国家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业务特点、数据和应用需求,提出了国家级地震应急指挥软件系统的实现思路和总体功能要求,重点研究了系统实现的总体框架、关键点和主要功能.国家地震应急指挥系统采用面向服务(SOA)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和实现,其中涉及到大型数据库技术、GIS WebServcie 技术、网络技术、服务总线技术等;系统的基本功能为针对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发生的对中国大陆具有影响的破坏性地震进行触发响应、灾害评估与动态跟踪、辅助决策、信息服务、应急指挥.该系统是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的实现将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地震应急指挥模式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业务范畴、工作特点、所起作用及特定结构的较为系统的分析,确定了实现地震应急指挥功能的必备条件和实施地震应急指挥的各个关键环节.在总结了近几年地震应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有关地震应急指挥模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地震应急指挥模式的核心是"提醒"功能,所有指挥事项均应围绕"提醒"进行深化与展开.  相似文献   

6.
杨秋格  高峰  吴鹏 《灾害学》2011,(4):116-121
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地震救灾中的应用。在体系结构设计中主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组网技术、数据采集与灾情分析软件、多源信息融合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构造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处理平台,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地震监测、预警及救灾部署控制中心,并实现信息处理平台与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连接口。最终,在地震救灾中能够利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为控制中心实现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地震应急遥感制图能在震后第一时间提供震区标准遥感图像产品,为应急决策和救援提供支持。目前地震应急遥感制图还存在有流程化不完善、时效性不够强等问题,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针对以上问题,系统地归纳了地震应急遥感制图的流程,并针对制图流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综合遥感影像分辨率与比例尺的关系以及烈度衰减关系决定制图范围的遥感制图思路。最终,设计了地震应急遥感快速制图软件,实现了地震应急遥感专题图的自动化制作,并对未来应急制图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台风灾害评估系统设计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斌  陈海燕  顾骏强 《灾害学》2008,23(1):47-50
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夏秋季中经常遭遇的自然灾害。建立浙江1949年以来的历次台风数据库,并采用ArcGIS作为台风灾害信息及评估系统的平台,进行台风路径的自动生成;相关台风信息的综合查询;雨量等值线以及雨量、风速色块图的绘制与统计;灾害评估模型建立等功能。为灾情的评估和预报,以及为台风灾害的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该系统采用VC + +和MapInfo公司的控件产品MapX作为主要开发工具 ,实现了地震应急自动触发、震害预估、辅助决策、地震宣传和相关查询服务等功能 ,是一个较实用的GIS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灾情短信编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地震灾情短信的信息负载功能,更全面地获取震后灾情信息,在对现有地震灾情短信代码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地震灾情现象的短信代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确定了采用线分类法对地震灾情现象进行分类分级,并制定了分类分级的判断标志,然后,根据分类分级结果采用层次编码方式进行了短信代码的编制,设计了应用于不同对象的专业人员代码和公众代码。最后,阐述了如何使用这些地震灾情短信代码进行灾情上报及其对于地震应急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灾害学》2019,(2)
传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灾害信息分析系统,采用多个传感器实时获取城市灾害数据,缺乏灾害信息的同步整合过程,用户难以实时获取系统性的城市灾情信息。对城市防灾应急信息数据同步整合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DSS)作为核心体系设计系统总体结构;通过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输出模块完成系统硬件设计;利用灾情数据计算模型获取建筑物破坏状态信息与经济损失数据,在此基础上将OLAP技术与Web结合,完成城市灾情信息同步整合,实现城市防灾应急信息数据同步整合系统的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信息查询响应时间约为1.2 s,可靠性均值为97%,能够快速、有效实现城市防灾应急信息数据同步整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地震应急指挥和抗震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运用ArcG IS技术研制了桥梁隧道地震灾情场景模拟系统。基于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和设定的地震参数,考虑地震动影响场和不同类型桥梁隧道的抗震性能,可对震前和震后公路桥梁隧道通行能力场景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亦可为地震现场救援指挥工作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3.
GIS在城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于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建立了“上海市防震减灾应争决策信息系统(宝山试点区)”。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各功能模块的结构和作用,并重点分析了系统的核心模块: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子系统和地震应急决策信息子系统。  相似文献   

14.
冰华 《防灾博览》2018,(5):54-57
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应急救援等专业领域里不断被推广使用。救援专用无人机结合视频、红外等监控及图传设备,可对各类突发事故和安全隐患进行巡查、侦测、现场救援指挥以及防控,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手段勘查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震救援这一非常态社会活动,在灾情信息上报及时且全面的前提下,对现有救援力量尤其是善于应对困难情况的各支专业救援队进行部署,以达到救援力量的有效利用,尤其是在讲究效率的黄金72 h中显得格外重要。在各救援点优先等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利用图论的路径分析功能在地图上实现救援力量的合理部署。  相似文献   

16.
遥感震害快速评估技术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在地面交通严重受阻、通信中断的情况下,遥感技术成为了地震灾情获取、地震应急和震后快速评估的重要手段。提出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地震应急和震后快速评估的技术流程,该流程涉及到遥感影像的数据管理、快速校正、图像增强、震害信息提取、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和评估结果网络发布等关键技术。利用遥感震害识别和快速评估技术准确提取了汶川地震的震害信息,绘制的基于遥感数据的汶川地震烈度分布图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基于地面调查结果的地震烈度分布图非常接近,首次实现了在震害遥感影像获取后的2~6h内,提供准确的宏观灾情分布情况以及初步的地震损失评估结果,在汶川地震的灾情获取、地震应急和震后快速评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为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影响,在各类灾情中消防救援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22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209.2万起,共计出动消防救援人员2247.2万人次、消防车401.3万辆次,营救被困人员16.8万人,疏散遇险人员26.7万人。根据相关文献显示,体能训练对救援人员实战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地震应急救援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2000年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2001年组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2002年成立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2003年中国国际救援队首次出生阿尔及利亚开启我国参与国际救援先河,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004年组建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2005年中国国际教授队执行印度洋地震海啸和巴基斯坦地震国际教授;2006年建立区域地震应急协作联运工作机制,首次举办国际多国地震救援演练;2007年建成国家和省级一体化的抗震救灾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现场技术系统;2008年建成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教授训练基地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地震发生后,地震现场公共通信设施往往会遭到严重损坏,导致灾区救援人员和地震救援指挥中心之间无法实时地进行网络通信,救援现场的物资需求信息无法及时地送达到指挥中心,影响救援的效率。对此,地震救援现场可以搭建如Zigbee,WCDMA等各种应急无线通信网络,救援人员运用救援手持终端将物资需求通过上述网络发送到指挥中心的应急局域网中,从而构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地震救援辅助系统,为指挥中心的科学救援提供实时的物资需求数据。通过测试,该系统可以保证救援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森林火灾的应急救援流程进行优化,以提升应急救援效率,依据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有关规定与实际救援案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对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流程进行了直观描述。基于petri网相关理论,运用PIPEv5.2.0,构建了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随机petri网模型与其同构马尔可夫链,在模型有界、活性、安全且可达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模型的库所繁忙率、变迁利用率、平均延迟时间,得到如下结果:(1)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活动早期的灾情信息多且复杂,随着森林火灾的发展呈现动态变化,火灾发生后如何高效地获取过火面积、火线长度、风向、风力、植被载量以及地形等关键信息是优化的重点。(2)避免信息堆积,基于火灾规模、强度、形式、火头方向等重要任务信息变量,实现实时快速决策、动态处置,是保证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活动的时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