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环境行政执法工作已被推向了更深的层次。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具体的环境行政行为都可能成为被申请复议或被提起诉讼的对象。其中不但包括行政处罚,也包括征收排污量、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等行政行为。因此在环境执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环保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有些问题很难在环保法律体系中找到答案,这时不妨查找一下有关的程序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下面以案例的形式简述之。  相似文献   

3.
周红 《环境保护》1990,(12):7-7,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已从10月1日起施行,作为环境保护行政法律关系的地方各级监理机构必然受到行政诉讼法规范的约束。本文仅从环境监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法》是检验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依法办事,司法得体的法律,是对行政机关实施监督的法律。环保局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必然要以《行政诉讼法》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政行为。环保局的排污收费、罚款、限期治理、责令停产、审批新、扩、改项目“三同时”以及处理污染纠纷、污染事故中,经常要遇到“民告官”的情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我国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要求,阐述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定义、范围及实施体系,并根据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水平,结合《行政许可法》要求,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方面实施行政许可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困难,为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领域顺利实施《行政许可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环境行政处罚的概念所谓环境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组织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行政法律规范而应负行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一种惩罚措施,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环境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组织的一种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有环境行政处罚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第三款所提到的各个行政主管部门,法定的其他组织是指法规、行政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非行政机关,可以作为环境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法》是人民法院审查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违法、越权和滥用权力的程序法。由于环境行政权是国家行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环境行政诉讼必须适用《行政诉讼法》。本文仅介绍一些在环境行政诉讼中如何运用《行政诉讼法》的简单知识。  相似文献   

9.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环保行政相对人如果认为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或者给予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时,环保部门就必须出庭应诉。这种应诉,既是环保部门的法定权利,也是环  相似文献   

10.
1 环境行政不作为概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辖区环境实施行政监督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有两大类,一类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抽象行政行为,一类是对特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事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可分为环境行政作为和环境行政不作为.环境行政不作为是以消极的、不主动作出行为的方式而形成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环境行政不作为根据其合法性可分为合法的环境行政不作为和非法的环境行政不作为,合法的环境行政不作为依法受到法律保护,非法的环境行政不作为则依法受到法律制裁.2 非法环境行政不作为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1  相似文献   

11.
周东来 《环境保护》1991,(1):12-13,11
所谓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指行政案件中必须依法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它表明凡是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客观事实和规范性文件都是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由于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不同,不同种类的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也就有所区别,环境行政诉讼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表现出证明对象的具体特点。一、环境行政行为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基本国策。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造福子孙后代,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在执法中如排污收费、环境目标责任制、城市定量综合考核等都离不开环境监测数据资料,一旦发生环保纠纷,需要用法律裁决时,环境监测的数据资料作为证据,本身就面临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挑战。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所以举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行政诉讼是保障宪法实施的一个重要法律制度,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实施对于公民在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对于维护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各级环保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专门机关,法律赋予了环保部门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这就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国家行政机关,它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既应享有一般的权利,承担一般的义务,又应享受特殊的权利,承担特殊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环境行政赔偿制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朴光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4年5月12日),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赔偿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之后颁...  相似文献   

15.
环境行政执法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执行或适用环境法律、法规,从而直接强制地影响环境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这是宪法、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和任务,也是使环境法律、法规直接生效的具体行为,在整个环境法制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环境行政执法就是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鼓励和奖励表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从而协调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改善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  相似文献   

16.
排污收费作为环境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已在环境保护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后,要求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条例,严格按法定工作程序办事。在排污收费工作中,同样要依法办事,使之纳入法制的轨道。诸如排污收费的时效,《排污收费通知单》、《罚款通知单》的送达及回执,排污收费法律依据的确定和法律适用范围,以及排污收费工作程序和审核程序的制定,等等,均须符合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各级环境行政机关相继开始建立了相应的复议机构,并开展了环境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活动,在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行政复议制度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由于环境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环保领域刚刚起步,许多问题尚待加以明确和完善。1990年12月24日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复议条例》(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对贯彻实施《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复议的有关条文作了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X一0 1 9402517行政机关不宜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探析/赵祥生…(盐城市人民政府法制局)刀环境导报/江苏省环保局一1994,(l)一9一11环情X一124 我国的行政执法体制未臻完善,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有冲突,甚至进人行政诉讼。针对这种现象,作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展开论述,明确指出行政机关不宜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文末就人民法院对此类行政诉讼的正确处理提出看法。目标物种已得到恢复。但也有若干值得关注的事件,其中包括人员匾乏,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部的财政紧缺,在保护区外几乎没有实施保护法的立法基础;此外,若干狩猪…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 为加强对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下简称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管理、监督,规范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维护获证组织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认证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单位或个人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应承担的行政、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承担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责任者须有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第二,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人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行政法规有关行政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者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及其领导者、直接责任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公民,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自然人和法人)。 对应负行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的惩罚措施,称行政制裁。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行政制裁分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