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张振林  杨绿  王海林 《化工环保》2016,36(6):605-610
介绍了Lurgi流化床工艺、Ruthner喷雾焙烧工艺、Pori工艺和Pyromars工艺4种酸洗废酸液的热化学再生工艺,从能耗水平、副产物、再生酸纯净度以及环境影响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并总结了该工艺技术领域的改进与创新。指出:基于Pori工艺改进的热水解工艺在能耗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但其稳定性、可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检验;而对于以燃烧方式供热的Lurgi或Ruthner工艺,更加节能减排的富氧或纯氧燃烧技术是可以尝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维电解工艺和二维电解工艺处理高浓度丙烯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电解工艺对COD、TOC、TN和总凯氏氮(TKN)的去除率分别为45.32%、59.55%、61.42%和59.24%,二维电解工艺对COD、TOC、TN和TKN的去除率分别为32.65%、43.53%、46.04%和46.08%;三维电解工艺去除单位COD的能耗为2.72 kW·h/kg,二维电解工艺为1.52 kW·h/kg;三维电解工艺和二维电解工艺的出水BOD_5/COD分别由原水的0.14提高至0.38和0.29。三维电解工艺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但能耗也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所采用的工艺。  相似文献   

3.
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工艺的性能、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对该工艺的石灰浆制浆系统,喷雾塔设计、类型及该工艺的发展趋势作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4.
液相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开发的液相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包括湿式洗涤并脱硝(WSA-SNOx)工艺、氯酸氧化工艺(Tri NOx-NOxSorb)、湿式络合吸收(Fe-EDTA金属螯合物联合脱硫脱硝)工艺、乳化黄磷法脱硫脱硝工艺、尿素和添加剂液相脱硫脱硝工艺等新方法.分析了各种工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废旧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的回收概况、来源与分类、回收工艺和方法、回收技术瓶颈,重点讨论了熔融造粒法回收和改性废旧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的工艺与进展,不同造粒回收工艺适合的原料种类,资源化利用的方向等,并对不同回收工艺的聚苯乙烯粒子性能作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晔 《电力环境保护》2000,16(4):47-50,55
以某电厂为实例论述了电子束脱硫工艺的流程、特点和外部条件,并进行了电子束脱硫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电子束脱硫工艺的适用条件以及国产化思路。  相似文献   

7.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废料的回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国华  朱瀛波 《化工环保》2004,24(3):199-201
介绍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传统的化学回收方法:甲醇醇解法、水解法和醣酵解法;简述了聚酯新的回收工艺:伊斯曼乙二醇水解工艺、超临界水水解工艺和Reco-PET工艺,及有关国家聚酯回收的工业化实践,并对聚酯回收的前景及影响聚酯回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历经个体经营者收集模式、"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回收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回收模式等3个阶段。回收集中后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必须经过运输仓储、拆解分类、资源化利用、再生材料生产等环节或工序才能够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增值。资源化利用环节是处理处置的关键和核心环节,主要工艺和技术有破碎分选等机械物理法工艺、火法冶金工艺、湿法冶金工艺和其他先进工艺。对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模式的变迁、多级破碎-多级分选工艺、火法冶金技术、湿法冶金技术和湿法破碎-水利摇床分离技术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9.
范飞  田小军  梁琪  王伟  赵磊 《化工环保》2021,41(2):168-172
以聚甲醛废水经传统生化工艺处理后的一级好氧出水、二级好氧出水和二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混凝后采用非均相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并与铁碳微电解—均相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和传统Fenton氧化工艺对比,考察了3种工艺的COD去除效果、铁泥产量和运行成本。实验结果表明:非均相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具有更优的COD去除能力和脱色效果,出水COD为30.1 mg/L,色度为8倍,满足综合回用处理要求(COD<120 mg/L);该工艺几乎不产铁泥,污泥干重仅为0~0.04 kg/m3;同时,混凝—非均相Fenton催化氧化工艺具有更低的运行成本,处理二沉池出水的药剂成本为4.56元/t。  相似文献   

10.
SNCR-SCR烟气脱硝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SNCR-SCR烟气脱硝技术是结合了SCR技术高效、SNCR技术投资省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成熟的工艺.详细介绍了混合SNCR-SCR工艺的特点,并结合台湾某电厂的运行资料,将这种工艺与单一SCR和SNCR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1.
铜矿酸性废水氧化钙中和处理装置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银海  徐怡珊 《化工环保》2003,23(5):287-290
介绍了用氧化钙二次中和沉淀法处理铜矿酸性废水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处理效果。针对矿山不断开采带来的废水水质变化和处理装置存在的新问题 ,对工艺路线、斜板沉淀池、石灰消和机等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 ,出水水质达到GB8978— 1996二级排放标准 ,节约运行费用 15万元 /a ,沉淀池大修期从 4a延长到 6a ,减少石灰用量 8% ,增加废水处理量 1.5× 10 5m3 /a。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沉淀法制备了ZnO光催化剂,并将其负载在氧化石墨烯上,制得ZnO/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亚硝酸钠的光催化降解效果。采用XRD和SEM技术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初始亚硝酸钠质量浓度、溶液pH、ZnO/氧化石墨烯加入量对亚硝酸钠降解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ZnO/氧化石墨烯晶体的晶型发育良好、结晶度高;新生成的混晶结构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亚硝酸钠质量浓度246 mg/L、溶液pH 5、ZnO/氧化石墨烯加入量1.0 g/L的条件下,经过150 min的紫外光降解,亚硝酸钠的质量浓度降至70 mg/L,亚硝酸钠的降解率为71.38%;ZnO与氧化石墨烯的协同效应有效提高了光催化反应体系的效率,ZnO/氧化石墨烯对亚硝酸钠的降解能力远高于氧化石墨烯和ZnO。  相似文献   

13.
利用联醇装置废催化剂生产氯化亚铜和氧化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晏华中 《化工环保》2000,20(2):36-38
叙述了用化肥厂联产甲醇装置的废催化剂生产氯化亚铜和氧化锌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氯化亚铜和氧化锌的收率分别达到95%和92%.  相似文献   

14.
氧化锌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芬  姜安玺  余敏  邵纯红  闫波 《化工环保》2006,26(2):115-118
在分析了无机硫化物、有机硫化物脱硫机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氧化锌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氧化锌脱硫剂在中温、高温脱硫时稳定性较差、低温硫容低、再生温度高导致脱硫活性下降、脱硫过程未实现无害化等问题,提出了研制纳米氧化锌脱硫剂是提高氧化锌脱硫技术水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环氧丙烷生产废液的综合利用情况。环氧丙烷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1,2-二氯丙烷,可直接用来制备农药D-D混剂和沥青涂料,直接用作油漆和涂料溶剂以及脱脂溶剂,还可以用于制备丙烯、氯丙烯、环氧丙烷和丙二醇等重要化工产品。同时指出了其综合利用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用铁泥制氧化铁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苏闽  王红艳 《化工环保》1999,19(6):357-360
研究了以染化厂废料铁泥和工业废硫酸为原料,采用高温干法制取氧化铁红的工艺,简要介绍了该法生产氧化铁红的反应机理,探讨了氧化剂,氧化时间,氧化温度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工艺条件,提出了工业生产流程和尾气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现状及清洁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的现状及新动向进行了综述,指出与蒽醌法制H2O2内烯直接环氧化工艺是环氧丙烷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含铁尘泥,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新工艺。利用部分种类的尘泥成功制取了符合磁性材料行业要求的氧化铁红,并广泛应用于磁材预烧料企业,从而为含铁尘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奥氏体不锈钢混酸(HNO_3+HF)酸洗过程中产生的NO_x量,利用自制的酸洗-吸收装置研究了HNO_3和HF质量浓度及抑制剂和促进剂加入量对NO_x生成量的影响,探讨了NO_x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酸洗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酸洗温度20~50℃,HNO_3质量浓度90~110 g/L,HF质量浓度40 g/L,抑制剂加入量30 g/L,促进剂加入量1~2 g/L。抑制剂的加入降低了NO_x的生成量,促进剂的加入减少了氧化皮酸洗时间,提高了酸洗效率。酸洗产生的NO_x来源于两部分:一是氧化皮与酸洗液反应,约占NO_x生成量的70%,二是裸露基体与酸洗液反应,约占NO_x生成量的30%。  相似文献   

20.
采用L-谷氨酸(L-Glu)改性氧化石墨烯(GO)制备吸附剂L-Glu/GO,并进行了XRD、FTIR和SEM表征。考察了不同因素对L-Glu/GO吸附Cu2+的影响,并对L-Glu/GO的吸附-解吸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Glu/GO对Cu2+的吸附在10 min内就可达到吸附平衡;在Cu2+初始质量浓度为70 mg/L、初始pH为5、L-Glu/GO投加量为0.200 g/L、吸附时间为120 min、吸附温度为30 ℃的条件下,L-Glu/GO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92.460 mg/g。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此吸附过程,且显示该吸附过程可促进L-Glu/GO对Cu2+的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L-Glu/GO对Cu2+的吸附率仍在92%以上,表明该吸附剂再生性好,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