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苏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总结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江苏省自然地理条件和生物多样性概况,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规划目标、建设布局以及发展对策等.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云南省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省级自然保护区自身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矛盾,进而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云南省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省级自然保护区自身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矛盾,进而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特大城市的上海,不仅工商业发达,由于还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也有建立和发展自然保护区的良好环境.本文对建设金山三岛海洋生态保护区和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就今后建设和发展自然保护区问题,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法规和筹措管理经费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分析加强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在总结当前管理能力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环境监测和科研推广工作能力建设;加强合理开发保护区资金来源渠道和科学有效地监督资金使用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人员参与流域综合规划设计过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参与技术培训与交流的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管理能力建设内容,并对其建设方法与途径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所提及的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观点、建设内容与途径对指导当前三江平原乃至全国湿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淮安市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淮安市建设和发展自然保护区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江苏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就地保护的重要措施。笔者在对江苏省盐城、大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自然保护区在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管理体制、资金及社区建设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是全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这些自然保护区对保护该省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遗迹等自然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类型等自然现状和管理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状况,分析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类型结构和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截止2010年底,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为73个,面积99.9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34%。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49.3%和55.0%。71.2%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在10 000 hm2以下,30.1%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的面积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比例在27%~42%之间变化。自然保护区类型比较齐全,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56.2%和31.1%。自然保护区区域分布不均,68.5%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鲁东丘陵区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进展;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即:全面巩固现有的,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抢建一批濒于破坏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珍稀濒危植物与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珍稀濒危植物是云南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除了包括国家和云南省分布的重点保护植物外,还应包括国际公约保护的种类,以及数量稀少的狭域特有种,估计云南的珍稀濒危植物约1500-2000种,提出了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的关键地区,论述了珍稀濒危植物在自然保护区的申报,规划和管理方面的作用,强调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大力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对于有效保护运动贩生物多样性,管理好自然保护区,提高云南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显示度,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沿海地区是自然保护区、滩涂湿地、珍稀与经济鱼类3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的密集区,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时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胁迫与干扰,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在对沿海地区生态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梳理、总结了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了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江苏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事业也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公路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如生态破坏,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江苏省公路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一系列对策措施,并对今后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提出了进一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选线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路基、桥涵、隧道等形式通过环境敏感点时,要从工程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避免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的水资源环境、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根据高速铁路周边的环境信息,在路基填土高度上结合地形、地质和水文自然特征确定合理的填土高度。在高速铁路跨越生态保护区和湖泊等线路中,贯彻生态选线的原则,准确确定桥涵净空,在工程设计、施工上采用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改变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土地生态风险的进一步加剧和风险来源的多样化。论文根据风险来源、风险受体和风险效应的作用关系,提出了基于多源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受体的抵御和自我恢复能力及其暴露于风险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损失的土地生态风险表征方法。选取适当的指标计算得出风险来源指数、自然系统损失度和恢复力、社会系统损失度和恢复力、自然风险指数、社会风险指数和综合风险指数。论文以江苏射阳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射阳县城所在地社会风险指数最高,东部沿海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自然风险指数最高,需要加强对这些地区的限制建设和生态保护。县城周边以及中东部大片区域综合风险指数较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城镇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论文提出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可为土地利用的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参考,研究结论可为射阳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GIS和RS技术,分析了2000年、2010年广东省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土地利用面积,对不同时期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2000─2010年,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草地、农田、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为18.58、81.24、1.91、86.47、70.79 hm2,而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减少了166.25、92.75 hm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均发生变化,除未利用地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 其中,水域和林地2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728.07×107和463.90×107元,增加最显著. 自然保护区内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其中,维护生物多样性价值、水文调节价值和废物处理价值增加最为显著,食物生产价值增加最少. 2000─2010年广东省11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1 199.70×107元,增长率为28.02%,表明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自然保护区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有效持续地管理这些保护区。这几乎是各国政府政策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在强大的人口资源压力和抢救保护政策下建立起来的 ,管理体制内的责任未能理顺和与经济发展脱节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配套的政策改革  相似文献   

18.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是法律,而法律保障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就是立法,因此通过立法来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必然的趋势.选取江苏这一地区,从地方法治的角度出发,分析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在立法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应当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省的特殊省情,从立法的重点内容、立法程序以及立法监督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地方水生态文明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耕地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江苏省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但在耕地安全上存在不少问题,如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的反差日益明显,非农建设对耕地保护的强烈冲击,耕地肥力降低和退化加剧,耕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种植业收入与成本倒挂,城镇与农村居民点建设失控,此外,也有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为实现江苏耕地安全,应全方位地改善农业生产的软环境,正确处理和协调城镇、乡村居民点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城镇与农村土地的管理力度,并加强全民土地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保护区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是其实施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理论分析,指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应以充分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和解决保护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目的.系统阐述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科学涵义,认为分区管理不能视为分级保护管理,与核心区相比,实验区的管理要求更高.提出功能区划应遵循保护第一,缓冲区与核心区景观同质,核心区与缓冲区生态完整,实验区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利于管护等原则.最后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