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林锋  汤兵  余国骏 《化工环保》2007,27(5):426-430
介绍厂超声波调理污泥的作用机理、超声波调理对污泥结构和污泥性质(包括沉降性能、脱水性能、微生物细胞的破解效应、厌氧消化性能、活性等)的影响,阐述了超声波和絮凝剂联用、超声波和氧化剂联用、超声波和电解联用、超声波和酸碱调节联用、超声波和γ射线联用等技术在污泥调理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活性艳红X-3B的模拟废水,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水解酸化池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了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及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沉降性能对膜污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池HRT为16h时,废水的可生化性最好,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与COD比值为0.5;HRT为17h时,废水脱色率达69%,而COD的去除率受HRT影响较小;膜生物反应器主要起去除废水中COD的作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3%和97%;膜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膜污染的速率。  相似文献   

3.
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由于设计不合理、设备故障率高等原因,导致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停运状态。通过优化脱硫废水系统设计,降低废水水源含固量和污泥循环回收等方式,提高系统灵活性、可靠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鹏  宋碧玉  舒丽芬 《化工环保》2004,24(Z1):114-116
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带来很大麻烦.许多方法可用于减少剩余污泥量,如消化和脱水.化学药剂可用于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介绍了污泥脱水性能的表达方式及聚电解质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原理,讨论了聚电解质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程晖 《化工环保》1992,12(3):172-175
本文分析和介绍了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废水处理时出现浓度冲击、污泥中毒、污泥饥饿、污泥膨胀和泡沫封池等紧急情况的症状、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化工环保》2007,27(5):408-408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沼气的废水处理装置及该装置所用的自循环厌氧反应器。该装置由一个新型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和计算机监控系统组成,其核心自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两个上下重叠的厌氧反应区串联组成;两个反应区上部各设置一个气一固一液三相分离器,下部的反应区处于极端的高负荷,上部的反应区处于低负荷,三相分离器可使污泥自行分离沉降返回反应器主体并分别收集沼气,反应器内部能够形成液体自循环,使有机物与颗粒污泥的传质过程得到加强,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酒精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从氧化塘污泥中筛选分离出高适应能力和降解能力的高效优势菌群,将其投加到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进行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利用高效优势菌群培养高活性的颗粒污泥,可大大强化UASB反应器的废水处理性能,35d即可完成系统的启动;反应器容积负荷从2.0kg/(m3.d)提高到39.0kg/(m3.d),COD去除率保持在90%左右,最高达到96%。  相似文献   

8.
上海嘉定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工程新建2条焚烧线,包括污泥接收储运、污泥焚烧、余热发电、烟气处理、废水处理、公共辅助等系统。着重介绍了优化设计和各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对于孤岛污泥焚烧项目和加强与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协同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硫酸废水处理后排放污泥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任成 《化工环保》1994,14(2):110-111
硫酸废水处理后排放污泥的利用1前言70年代中期,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与株洲化工厂共同开发了石灰中和-铁盐共沉淀法处理硫酸废水的技术,处理效果良好。目前,此技术已被许多硫酸厂家采用,但是,对废水处理过程中所排污泥的处理效果不理想。各厂采用的污泥处理方...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压直流电电解剩余活性污泥,优化了支持电解质的种类、加入量及电压梯度等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SS去除率、污泥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以VSS/SS计)、污泥pH及污泥沉降性能随电解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低压直流电电解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压梯度7 V/cm;支持电解质Na2SO4加入量0.4.0 mmol/g(以每克干污泥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电解pH为5.8、SS=(7 850 ±200)mg/L、VSS=(6 150±150)mg/L、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为(61.2 ±20)mg/L的污泥,电解60 min时污泥的SCOD最大,达393.3 mg/L,SS去除率达14.4%,VSS/SS为58.5%,污泥pH为3.1。电解后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已不完整,污泥絮体被严重破坏。电解时间越长,污泥的沉降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11.
曾德芳  方勇  袁继祖 《化工环保》2006,26(4):329-332
以累托石和虾蟹壳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新型污泥脱水絮凝剂。研究了该絮凝剂的制备工艺条件,探讨了该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该絮凝剂的最佳配方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改性累托石质量比1:6,将其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絮凝剂工作液,处理污泥的最佳加入量为1mL/L,最佳沉降时间为20min。与传统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相比,污泥脱水率提高了5.47%,污泥沉降时间缩短了33.33%,吨污泥单耗絮凝剂成本下降了4%,且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大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2.
程学文  莫馗  王珺  张宾  侯秀华 《化工环保》2016,36(6):641-645
以初步驯化后的絮状污泥作为内循环(IC)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厌氧处理甲醇制烯烃(MTO)废水(COD大于50 000 mg/L、TOC大于10 000 mg/L),以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方式培养颗粒污泥,考察了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废水处理效果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IC反应器的进水COD容积负荷可达29.0 kg/(m~3·d),COD和TOC去除率可稳定在96%以上;在污泥培养阶段,废水升流速率宜采用0.4~0.6 m/h;在颗粒污泥未成熟时废水升流速率不宜提高过快,而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废水升流速率可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与动态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6,26(6):528-528
有助于清洁产品生产的数据库;一种可提高逆流离子交换效率的多端口分配阀;一种污泥处理工艺投入工业应用;电控离子交换法为废水处理提供了一条绿色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冯国红  白天添  胡智  杨磊 《化工环保》2012,40(3):232-238
热水解可以改善污泥的生物降解性能和脱水性能,提高后续厌氧消化系统中有机物的去除率。本文阐述了热水解对污泥物理特性主要包括流变特性和脱水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热水解对污泥中氨氮浓度及对厌氧消化的作用;同时介绍了热水解技术对整个污泥处理系统能量需求的影响。指出:热水解改善了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提高了沼气等再生资源的产量,且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量与热水解技术所需的能量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近年来传统铁碳微电解法在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污泥处理和重金属去除、低浓度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在铁碳微电解体系中投加其他金属以催化反应的改性微电解法的废水处理效果,以及微电解与电场强化、微波强化、Fenton氧化、生物处理、物化法等其他工艺联合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相关微电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复合型污泥脱水调理剂的研发进展,着重讨论了不同类型污泥调理剂的复配使用方法,指出使用复合型调理剂或复配调理剂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并探讨了污泥处理与处置一体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泥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翼云  回军  杨丽  赵景霞 《化工环保》2012,32(4):321-324
概述了国家环保部门对含油污泥危害性及其监管工作的相关规定,分析了原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的组成,介绍了沉降浓缩和机械脱水等含油污泥预脱水技术的处理效果,阐述了浮渣焦化处理工艺、含油污泥热萃取处理技术和烟道气作为热源的剩余活性污泥干燥技术的工艺流程、处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我厂废水处理是由日本进口的活性污泥鼓风曝气生化处理装置完成的。其运转工艺条件为:pH5.5—7.0,温度30±5℃,曝气池污泥浓度为5000ppm(实际运转为3000一5000ppm),污泥负荷为0.3公斤BOD_s/污泥公斤  相似文献   

19.
采用蔗糖作为共代谢基质与一体式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相结合处理二甲基亚砜(DMSO)废水。考察了装置的污泥驯化效果、DMSO去除率、污泥的性能、HRT和冲击负荷对DMSO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驯化第29天,DMSO去除率达98.5%,表明MBR内的污泥已驯化成功;在MBR运行的正式期,当DMSO处于高负荷状态时,DMSO去除率较低;随蔗糖加入量的增加,DMSO去除率逐渐提高,最终恢复到DMSO高负荷冲击前的DMSO去除效果;正常运行时,装置进水ρ(DMSO)=257~1 448 mg/L(平均值为718 mg/L)、出水ρ(DMSO)=6~22 mg/L(平均值为7 mg/L),DMSO去除率为96.4%~99.6%(平均值为98.9%);在MBR运行的正式期,污泥体积指数小于100 mL/g,表明污泥的沉降性能较好,MLVSS/MLSS较高,表明污泥的活性高,MBR内MLSS的平均值为5.52 g/L,MLVSS的平均值为4.78 g/L;MBR适宜的HRT为12 h。  相似文献   

20.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将生成大量的剩余污泥,其量约为废水处理量的1—2%,且含水率相当高,约为99%以上。如果剩余污泥任意堆放或者处理不妥,就会产生臭味污染大气以及随水流失而污染水体,造成二次公害。在我国剩余污泥处理工作,如污泥脱水、焚烧、脱臭、除尘以及污泥的利用与处置等刚刚开展。活性污泥脱水是去除污泥中大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