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电镀行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发展电镀工业园区,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是电镀行业的科学发展之路。通过电镀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对电镀废液、废水及污泥中的重金属等资源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发展三废处理技术.搞好末端综合治理: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建设清洁生产型、资源节约型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促进电镀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清洁生产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论述了清洁生产的提出,内涵,定义和内容,同时列举了4种清洁生产模式:以减污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以节能,降耗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以节能,降耗,减污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清洁生产模式。系统阐述了这些模式各自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目的。推行清洁生产,在环境保护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粘胶纤维行业中推行的清洁生产工艺,以及我国粘胶纤维工业可以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同时提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阐明了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技术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污染,使污染物产生、排放量最小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油炉法生产碳黑工艺,本着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清洁生产的全新思想,结合碳黑行业清洁生产实际,分析该行业能源、原材料、技术工艺、控制过程、设备、产品、管理、员工及废弃物排放点,探讨各工艺环节清洁生产潜力,提出清洁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清洁生产技术在我国大气污染物削减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以火电行业为例,以SO_2作为特征污染物,对“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进行了筛选,建立了削污和减排效果分析模型,并收集火电行业的权威统计数据,计算了火电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削污量与“末端治理”技术减排量及两类技术各自削减量占比情况,研究了建国以来(1949—2013年)我国火电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削污效果和末端治理技术减排效果及其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以火电行业发电效率最低的低温低压发电技术为基准线,1949—2013年65年期间电力行业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累计实现SO_2削污量为4.94亿t,节约4940亿元的环保资金投入,削污率达到58.5%;2002—2013年12年期间电力行业末端治理技术累计实现SO_2减排量为1.10亿t,减排率为13.0%.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稀土萃取分离皂化工艺的分类及其利弊,并根据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理念提出一种稀土萃取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采取蒸发和膜吸收处理技术达到废水中酸碱的分类回收与循环利用,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比术了石油炼制和地业在推行清洁生产中节能的作用,提出了一些节能技术和石油化工工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思路和措施,综合考虑生产中的节能,减污、降耗问题,使生产过程及产品逐步向更清洁化迈进。  相似文献   

9.
苏州印染企业清洁生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江苏省苏州市15家印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情况的分析,总结了清洁生产技术方案对印染行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影响,根据对各类清洁生产方案效益的分析,阐述了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析我国目前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然后提出如何提高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效果的措施,从而提高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能力,推动重点企业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让其有节能、减污、降耗、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油厂生产巡检在线信息管理系统的依托技术、管理网络、硬件构成、软件组成、试验情况和应用效果.该系统依托GPS和GIS等技术,采用了B/S结构、JAVA/JSP技术,能够准确及时显示巡检员的巡检路径,巡检结果从网上数据报表和电子地图及时看到,实现了实时监控,保障了油(水)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上油田注水的实际情况,探讨、研究、实施海上注水清洁生产管理,总结经验,为海上采油实施清洁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因应用广泛,其开采量不断加大,而石油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油田采出水其水量大、水质成分复杂,若不有效处理,将对周围造成不利影响。通过论述油田含油污水的来源、分类、常用处理方法,并从三级处理、四个油形、COD去除效率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富含浮油污水优选重力分离法进行处理;富含分散油污水优选浮选法、过滤法进行处理;富含乳化油污水优选膜分离法进行处理;富含溶解油污水优选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从原油储运中的静电现象入手,就原油的流动状态、电导率、含水率等几个方面分析油站场静电产生原因及危害,通过控制原油流速、防止油与水/空气混合、输油设备、设施接地或跨接等措施,降低静电的危害,确保输油站场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由于油田生产和建设的需要,市区156个湖泊中的60多个湖泊用管线或明渠连通,形成覆盖整个油田区的排水网。油田的联合站,注水井和地面污水处理站等由于突发性事故和作业原因向湖泊排放含油污水,造成水资源污染,本文提出了治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石油化工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进出口油品的需要,海上油品运输量的比例越来越大,油码头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油码头在储运过程中也经常发生一些环境污染事故。根据油码头储运过程中发生的环境问题,通过对油码头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及储运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产生来源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油码头烃类大气污染物、含油污水、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化学杀菌剂处理油田回注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田进行的二次采油,需要向油井注入大量的回注水。回注水管道中含有大量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铁细菌(FB)等,其生长、代谢和繁殖易引起金属管道腐蚀,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本文选取大庆油田回注水,用化学杀菌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杀菌剂处理油田回注水的合适应用条件是:pH值为5.0~9.5;对聚驱水采用异噻唑啉酮,采用均匀式加药方式,投加量为120mg/L,每3天加药一次;对水驱采用1227-异噻唑啉酮,每15天冲击加药一次,投加量为80mg/L。在此条件下,对于聚驱水杀菌率硫酸盐还原菌为99.99%,腐生菌和铁细菌100%;对于水驱水杀菌率硫酸盐还原菌可达100%,腐生菌99.99%,铁细菌99.99%。  相似文献   

18.
生产清洁油品被列为中国“十二五”炼油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中“渣油加氢”是生产清洁油品的重要技术路线,也是环境监理关注的重点。以某石化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为例,从“六监一管一协调”八个方面着手,结合项目的环评文件、批复文件、环保篇章、施工方案等,明确初步设计、施工期、试生产三个阶段的环境监理重点,对新建18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的环境监理开展深入研究,为国内深入开展类似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出台环境监理技术规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秦皇岛市废矿物油的产生和排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废矿物油资源化是解决近岸海域油污染的最佳条件,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废矿物油资源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石油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罗丽  刘永军  王晓昌 《环境科学》2010,31(9):2160-2165
分别用亚甲蓝比色法、MPN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中国长庆油田(陕北)石油集输系统中原油和水样中H2 S的分布以及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分布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从油井井口经石油计量站再到石油综合处理站的集输系统中,原油中H2S的含量依次为105.80、99.70、24.57 mg.L-1;SRB的数量依次为98、300、680 CFU.100 mL-1.水样中H2S的含量依次为1.13、2.80、3.49 mg.L-1;SRB的数量依次为9 500、40 000、76 000 CFU.100 mL-1.集输系统中水样中SRB的数量平均为原油样品的100倍以上.原油井口中高浓度的H2S抑制了SRB的生长,SRB数量较少;随着H2S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削弱并消失,使集输系统中SRB的数量逐渐增加.水样中H2S初始浓度较低,SRB数量较多,系统中H2S的含量随着SRB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多.由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能够同时在水样和原油样本中检测到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naceae sp.)以及脱硫球菌属(Desulfococcus sp.)相关的SRB基因序列.但是,在水样中能够检测到与脱硫念球菌属(Desulfomonile sp.)、脱硫弯杆菌属(Desulfotomaculum sp.)和脱硫八叠球菌属(Desulfosarcina sp.)相关的SRB基因序列,而在原油样本中未检测到.在石油集输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水样和原油样品中SRB的多样性都有一定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