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浙江省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测理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及Excel软件,在分析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运用预测理论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978~2004年,浙江省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从而造成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呈现增大趋势。这表明此期粮食供需差距越来越大。在未来15年,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耕地和人均耕地面积降低明显,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却呈降低趋势,这依赖于耕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耕地仍严重超载,粮食安全问题仍将十分突出,形势比较严峻。据此提出降低耕地压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SD模型的三峡库区快速城镇化地区耕地利用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当下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耕地资源的矛盾。基于对耕地变化相关因素的线性分析,提出改进基于时间序列对耕地变化驱动力静态研究的模式,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动态的耕地变化仿真模拟过程中对长寿区耕地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为快速城镇化地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长寿区耕地面积25 a间共减少 9 535 hm2,在数量上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长寿区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3)利用SD模型在不同情景设定下的模拟发现,区内城镇化率对耕地面积的影响>GDP对耕地面积的影响>人口增长对耕地面积的影响;(4)耕地利用变化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差异较大,而GDP和城镇化率的缓速增长发展模式最为理想,对区内耕地资源保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得出,为减轻未来长寿区耕地保护工作压力,必须转变以牺牲耕地作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集约节约用地、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等工作来协调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耕地变化;驱动力;耕地非农化;系统动力学;城镇化;三峡库区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8年以来30年的耕地资源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徽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总体特征,探讨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均有呈直线递减趋势,其中耕地资源总量年均减少率为024%,人均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率为115%。(2)粮食产量总体呈增加趋〖JP2〗势,但具有较明显波动性,粮食安全仍将面临着很大挑战。(3)粮食总产量与单产水平和复种指数密切相关;而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则主要受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影响。1978年以来,耕地资源数量逐渐成为影响该省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生态系统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1996~2010年我国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484 4增加到0626 9,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1996~2010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533%和052%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的障碍度以年均802%的速度下降;(4)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单位耕地面积农药负荷、单位耕地面积化肥负荷、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水土流失程度等。为了促进耕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  相似文献   

5.
1985年以来太湖流域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流域经济与城市化过程持续加速而耕地流失及粮食供需形势日趋严峻。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模型及其分析与预测,定量研究流域耕地变化和粮食生产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流域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随人均GDP增长呈显著的对数型减少,粮食总产波动降低;Smin和K值经过1985~1997年的平缓波动后持续上升,2003年之后又有所降低。区域分析结果揭示了整个流域耕地压力凸显的现实;未来10a耕地生产力提高促使Smin逐年减小,但Sa递减速度较快,K值上升明显;两种预测情景表明降低粮食自给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耕地压力,但口粮供给还有缺口,由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的调控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江苏省不同来源耕地数据差异,适当修正得到1949~2006年耕地数据序列,引入耕地变化率、耕地分布重心等指标,研究江苏省近6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苏北滨海平原区、中部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及宁镇扬低山丘岗区耕地有所增加,而苏南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耕地则急剧减少,耕地重心呈现向后备资源丰富、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区移动的趋势;人口增长与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预测2020年江苏省耕地总量45449×104 hm2,人均耕地0053 hm2;要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江苏省必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江苏省不同来源耕地数据差异,适当修正得到1949~2006年耕地数据序列,引入耕地变化率、耕地分布重心等指标,研究江苏省近6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苏北滨海平原区、中部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及宁镇扬低山丘岗区耕地有所增加,而苏南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耕地则急剧减少,耕地重心呈现向后备资源丰富、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区移动的趋势;人口增长与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预测2020年江苏省耕地总量45449×104 hm2,人均耕地0053 hm2;要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江苏省必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1998~200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耕地数据,分析了近10 a来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空间差异。然后运用Moran I指数验证了耕地资源分布空间相关性的存在,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江苏省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98~2008年,江苏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969×104 hm2,平均每年减少270×104 hm2。耕地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无锡、苏州、常州、南京和镇江5个地区耕地资源减少最为严重;(2)全省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1998~2008年,耕地面积Moran I值由0400 3增加至0452 4,呈逐步增强的趋势;(3)人口、经济增长和粮经作物比是江苏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803、-0070、0069;(4)相邻地区各因素的空间扩散效应对耕地数量变化存在显著的影响,其弹性系数为0779,因此,未来在制定耕地保护政策,应考虑区域耕地资源分布的空间相关性,推进跨区域耕地保护机制的形成,建立一体化的区域耕地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湖北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耕地面积的快速减少,这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产生了一定隐患。选择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作为主要分析指标,应用对比分析与最小二乘法分析了1990~2007年湖北省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其能够解释耕地资源占有量的9298%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单位经济增长付出的土地代价会逐渐下降;同时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耕地流失严重,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耕地减少量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湖北省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其他省份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太湖流域经济与城市化过程持续加速而耕地流失及粮食供需形势日趋严峻。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模型及其分析与预测,定量研究流域耕地变化和粮食生产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流域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随人均GDP增长呈显著的对数型减少,粮食总产波动降低;Smin和K值经过1985~1997年的平缓波动后持续上升,2003年之后又有所降低。区域分析结果揭示了整个流域耕地压力凸显的现实;未来10 a耕地生产力提高促使Smin逐年减小,但Sa递减速度较快,K值上升明显;两种预测情景表明降低粮食自给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耕地压力,但口粮供给还有缺口,由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的调控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苏省13个市(1978-1996年)耕地面积变化和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阐述了耕地面积变化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且根据耕地面积减少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关系分析,将13个市划分为三种具体类型:(1)经济增长超前,耕地减少滞后;(2)经济增长滞后,耕地减少超前;(3)经济增长与耕地减少同步变化。由上述分析发现,耕在面积大量减少与经济过热增长阶段基本同步,江苏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资源消耗型。在13个市中,国内生产总值变化量与耕地面积变化量比值的差别较大,说明被挪作他用的那部分耕地的利用效益在各个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提出了正确处理耕地减少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对策建议:(1)提高耕地非农化的成本;(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3)强化耕地的法律保护;(4)发展节地型经济增长技术;(4(5)加强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现阶段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地区差异,掌握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有利于耕地非农化指标的高效调配,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利用1989~2001年我国东、中、西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分省数据,测算了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GDP增量为对象的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等指标,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类地区内部省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增大、中部减小、西部有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鉴于此,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地区间公平发展环境的角度出发,耕地非农化指标调控的重点在于三类地区各自内部省份之间的调剂。  相似文献   

13.
利用山东省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脱耦的时间过程和原因。结论认为:1997-2008年间,山东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变化过程,2004年是增减的拐点。2004-2008年间,建设占用成为山东省耕地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2001-2004年与2005-2008年,山东省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均表明发生了明显的脱耦现象,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山东省经济增长逐渐摆脱了对耕地资源的依赖。相对1997-2000年,2001-2004年间山东省经济增长对耕地资源占用的压力呈减轻趋势,属于相对脱耦;与2001-2004年相比,2005-2008年间山东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成为绝对脱耦型。2005-2008年间,山东省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脱耦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继续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策略,可能并不会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日本城市化中的耕地变动与经验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然而,在人均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高度城市化,同时付出了较小的用地代价。在其整个城市化进程中,日本还出现了三个耕地面积增长时期。尽管各时期增长原因不尽相同,但却反映出耕地面积变动与城市化发展的密切关系。事实表明,日本选择了一条节约有限土地资源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这些经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耕地利用与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经济增长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 a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江西省耕地资源不断减少。选取GDP、人口、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作为主要分析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土地利用弹性系数理论分析了1990~2009年江西省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耕地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江西耕地利用弹性系数较低且呈现剧烈波动性,说明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江西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耕地资源流失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正确协调“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择深圳、东莞、上海、无锡、武汉五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搜集上述城市近20年来耕地资源流失量及人均GDP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减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流失量最初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当越过某一个阈值后。就开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降低。虽然这样的演化规律受政策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所波动。出现阶段性变化。但基本上仍吻合库兹涅茨曲线的一般特征;耕地资源流失量下降的阈值受城市经济、消费水平的影响,有所差异,上述五城市的阈值在5192元至17751元之间;相应地,二、三产业在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相应所占的份额基本在86%~97%之间变动。  相似文献   

17.
在对江西省42个县74个行政村的《耕地流转现状及农户耕地流转意识》专题调研基础上,采用向后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3方面,对当前农村耕地流转补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反映区位条件水平的指标包括离县城距离、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地貌;反映资源禀赋的指标包括常年在家务农的劳动力比例、耕地破碎度、人均承包耕地面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人均年收入、人均耕地收入、耕地收入占年收入的比重。研究表明:耕地离县城距离越近,其流转补偿额会越高;随着地貌的复杂化,〖JP2〗耕地流转补偿相对就较少;人均承包耕地面积越多,耕地流转时补偿费用就越低;家庭耕地收入比重越大,补偿费用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为基础,利用2005和2007年获取的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对湖北省2000~2007年的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制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湖北省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7a间净减少125 387 hm2;水域扩张是耕地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占到耕地流失面积的54.6%,其中又有88%是转变成坑塘;耕地资源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江汉平原水域的扩张导致超过湖北全省的一半耕地流失发生在江汉平原,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主要发生在湖北中东部和平原地区,湖北中西部耕地减少则是生态退耕造成;2005年以来,建设用地扩张明显,是2005年以来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湖北应继续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着力解决粮渔争地问题和加强对建设用地的控制,以实现湖北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昆山市1985~2006年共22 a间的耕地面积变化及与之相关的总户籍人口、非农业人口、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9种社会经济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化率相关分析、主成分阶段分类等新方法对目前耕地流失研究中常用的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1)新方法在耕地流失主要驱动因素分析和阶段划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能够通过回归方程的验证,所得结论可信度较高;(2)昆山市耕地流失的首要驱动因素为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人口增长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剧了耕地流失状况;(3)昆山市耕地流失按照所受压力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1985~1994年的未限制阶段、1995~1997年制约平衡阶段和1998~2006年限制阻碍阶段。  相似文献   

20.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之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其利用效率的高低,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以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4省(市)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个年度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DEA模型估算了耕地利用效率,并通过全局Moran’I、趋势面分析、G*i指数从全局和局部分析了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借助GWR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耕地利用效率高值区的城市数量在不断扩大。在空间分布上,耕地利用效率稳定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内的达州-德阳-成都-甘孜一线。重庆市耕地利用效率逐年增加的趋势;四川省持续保持高利用效率,且变化幅度不大;而贵州有下降的趋势,云南省则保持低效率利用状态。(2)西南地区耕地利用效率主要为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趋势呈现出从西向东递增,以及由南向北倒“U”型递增态势。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空间格局分异显著,具有相对高值(低值)耕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呈现较强的组团式集聚分布态势,冷热点空间极化现象较为明显,界线分明,层次清晰,且随着时间变化,冷热点区域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有由“组团式”向“条带式”分布转变的趋势。(3)西南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复种指数,耕地质量和灌溉指数的影响程度相当,人均GDP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在逐年增加,地形因素的影响逐年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