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改性大豆蛋白海上溢油凝油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蛋白羟甲基化后,再用高级脂肪酸酰氯酰化,然后以多价金属离子盐处理,得到的凝油剂具有良好的凝油性能,可用于水面原油与燃料油的回收处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三价金属离子形成的凝油剂的凝油性能比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的凝油剂的凝油性能好;羟甲基大豆蛋白酰化时所用的酰氯的碳原子数越大,凝油速度越快;凝油剂对原油的凝油性能比对柴油的凝油性能更好;水的盐度对凝油剂的凝油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醇系水面溢油凝油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乙烯酸与氯乙酸在一定比例的乙醇-碱水溶剂中部分羧甲基醚化,再在低温碱性水溶液中,用高级脂肪酰氯部分酯化,合成羧甲基聚乙烯醇脂肪酸酯.进一步与铝盐作用,制备水面浇油换油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凝油剂对燃料油及原油的凝油速度快、凝油彻底,凝油块可用丝网捞出,水面无油花遗留.进一步研究表明,凝油剂的凝油性能与聚乙烯醇的羧甲基取代度和酯化度有关,与脂肪酸的链长有关.  相似文献   

3.
1996,(1)一73~83环信P一30 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多达数百万吨。石油在海洋环境中有三种存在形式:1.漂浮在海面的油膜;2.溶解分散态,包括溶解和乳化状态;3.凝聚态的残余物,包括海面漂浮的焦油球以及在沉积物中的残余物。溢油处理及回收技术有:一、物理处理法:1.清污船;2.围油栏邓.吸油材料;4.磁性分离。二、化学处理法:1.浮化分散剂,2.集油剂,3.凝油剂。三、生物处理法。在海上发生溢油后,首先应撒布聚油剂,然后用围栏拦截,再使用机械回收装置。对厚度为。.3~。.05厘米的液态油可用凝油剂使之固化,再用网袋回收。油层厚度在。.05厘米以…  相似文献   

4.
频繁的溢油事故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用凝油剂(OGA)是一种优良的溢油回收方式。本文分析了凝油剂的发展历程,根据结构组成对凝油剂进行分类,此外,针对凝油剂的有效性问题,分析了一系列有效性评价实验与凝油回收技术,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提供了参考方案。在凝油材料研究进展方面,列举相选择性有机胶凝剂、多孔基有机胶凝剂与实际溢油凝油材料的研究现状,明确了可降解天然吸附材料或凝油剂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最后,从凝油剂的经济成本和应用技术出发,阐释了当前凝油剂的发展难点与下一步工作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新型凝油剂—FOA水面浮油凝集剂的研制及应用.经实验室、污水池、珠江河面上换油试验表明:FOA具有把好的凝油性能.它可以凝集各种水面浮油.同时价格较便宜,使用方便,对水生生物无毒性,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新型凝油剂.  相似文献   

6.
聚油剂凝油剂在海上溢油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上溢油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溢油事故发生时,海洋的水文、气象、以及事故发生的地点等环境因素又会千差万别。因此海上溢油的治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经常需要多种方法(机械方法、化学方法)的有效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这到满意的治理效果。 海上溢油化学处理剂主要包括消油剂、聚油剂和凝油剂等,它们各具特点,在溢油治理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聚油剂和凝油剂在溢油治理中的某些功能。 聚油剂(Oil collecting agent,Oil herding agent,Surface tension modi-fier)又称化学围油栏(Chemical fence),属表面活性物质,它在水面上的扩展压比油在水面上的扩展压(Spreading pressure)要大得多。其作用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山梨醇系凝油剂合成及其在溢油处理中的应用。经试验表明:山梨醇系凝油剂是处理溢油有效的化学药剂,它既可以处理重质油,也可以处理轻质油。尤其是在处理轻质油中它具有凝油速度快,用量少等特点,因此,在轻质油泄漏突发事故更可以考虑使用,以控制油污染,防止火灾发生,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天然物质城市草炭土、草甸土、火山岩和红壤与壳聚糖絮凝剂絮凝复配处理味精废水,并对影响絮凝复配过程中味精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助剂投加量、壳聚糖用量和pH值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壳聚糖经天然物质复配絮凝处理味精废水后的浊度去除率均优于复配前,其中草甸土和红壤最为突出.在最佳复配比例为m(草甸土):m(壳聚糖)=5∶1、pH为1.0~2.0(即在原味精废水中)时,草甸土复配后味精废水浊度去除率为45.77%;对于红壤,在最佳复配比例为m(红壤):m(壳聚糖)=25∶3、pH=6.0时,其浊度最佳去除率为78.41%.此絮凝复配方法为味精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廉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洛阳石油化工总厂长丝车间POY废油剂原来是各条生产线分别收集,然后由污水处理场处理。设计合理的POY废油剂回收方案,将回收的POY油剂经多级过滤,再利用于生产,可以节约油剂消耗量,同时大大减少了环保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壳聚糖絮凝剂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氯乙酸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CMC),探讨了原料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羧甲基取代度(羧化度DS)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海水的絮凝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能有效去除海水的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最佳条件下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5%,COD去除率为55%左右。羧甲基壳聚糖在海水的絮凝处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山梨醇型凝油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山梨醇型凝油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其胶凝轻质渍及类油物质的性质。结果表明,此类凝油剂对汽油,柴油,机油以及基苯及苯系有机溶剂等的去除率达90%以上。经生物毒性试验表明,不会对水中鱼类产生毒性效应,凝油后油凝体硬度可达3.9×10^4-9.8×10^4Pa。可用于各种轻质油及类油物质泄漏等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2.
Immobilizationofmicroorganismsusingcaragenangelscoatedwithchitosanandapplicationtobiodegradationof4chlorophenolWangJianlong...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酶解,通过添加环境友好型助剂,制备出一种可用于道路扬尘控制的环保型道路抑尘剂.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了该抑尘剂,并对所制备抑尘剂产品的吸湿保湿性能及表面张力等参数进行了测试表征;以抑尘剂吸水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木聚糖酶、酸性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最佳质量比为2∶2∶1...  相似文献   

14.
在固体酸催化下 ,粗苯酐与杂醇油直接酯化再经减压蒸馏制备邻苯二甲酸C4 ~C5混合酯增塑剂 ,经中试生产表明 ,该工艺技术是可行的 ,苯酐及C4 ~C5醇回收利用率均可达 90 %以上 ,且废水排放量很少。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1)酯化反应  (C4 ~C5醇 )∶(苯酐 ) =2 6∶1 0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 1 5 % ,温度 110~ 16 0℃ ,时间 5h ,反应在搅拌下进行 ;(2 )减压蒸馏 蒸馏压力 <2 0kPa。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为原料,经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交联后,与氯乙酸反应,合成了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并研究了其对Cu^2+、Ni^2+,Co^2+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对上述3种金属离子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容量分别达2.25,1.98和1.81mmol·g^-1。  相似文献   

16.
络合萃取法处理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络合萃取处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产氢化废水的工艺过程,考察了pH值、萃取相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酸性含磷类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在pH值为8.0、萃取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3 min、萃取相比为1.5︰1优化条件下,对氢化废水中苯胺类的萃取率大于97%。负载萃取剂以31%的盐酸作反萃剂,反萃取相比为20︰1条件下可实现完全再生,反萃液经处理可回收2,4-二氨基甲苯和2,6-二氨基甲苯。  相似文献   

17.
以正己烷为萃取剂,SDS和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苯和硝基苯为污染物,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萃取时间、油水比、表面活性剂及污染物性质对二者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时间为2h、油水比为0.1是萃取的最佳条件参数;正己烷对Tween 80和苯的分离效果较SDS好,且Tween 80浓度对分离效果影响不大;随着SDS浓度的升高,其与苯的分离效果先增大后减小,在1.375CMC时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正己烷对苯与SDS的分离效果较硝基苯好,且分离效果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苯和硝基苯共存时,其与SDS的分离存在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实验制备了阳离子絮凝剂壳聚糖季铵盐(HTCC),研究了壳聚糖季铵盐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对黄河兰州段水的除浊效果,确定最佳复配比为m(HTCC)∶m(PAC)=1∶3。按该复配比,且在最佳投加量(1.25 mg/LHTCC+3.75 mg/L PAC)下,原浊为27.85~33.28 NTU的黄河水经处理后余浊<3 NTU。实验结果表明:pH对HTCC/PAC的除浊效果影响较大,当pH为7~9时,除浊效果均良好;而当pH为5~7时,投药范围内的最佳投药量提前,而除浊效率有所降低;沉降时间对HTCC/PAC的除浊效果无明显影响;HTCC/PAC以固-固方式复配的除浊效果比液-液方式复配的较差。  相似文献   

19.
唐顺  杨宏伟  王小 《环境科学》2014,35(3):972-978
氯乙酸是地表水与饮用水中一种常见的微量氯代有机污染,具有致癌性,浓度较高时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为了更经济地去除水体中的氯乙酸,研究了铸铁废料去除氯乙酸的可行性,讨论了铁类型、预处理方法,振荡方式以及溶解氧等条件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传质过程比铁类型与酸处理对氯乙酸还原速率的影响更大.铸铁无氧去除三氯乙酸(TCAA)的主要产物为二氯乙酸(DCAA)而有氧存在时为一氯乙酸(MCAA).在纵向翻转下铸铁对氯乙酸的去除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TCAA、DCAA与MCAA的无氧速率常数分别为0.46 h-1、0.03 h-1与0,有氧速率常数依次为1.24 h-1、0.79 h-1与0.28 h-1.不同氧含量环境中铸铁对氯乙酸的去除机制不同,无氧时为连续氢解,有氧时可能包括连续氢解与直接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