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内     
<正>北京:顺义区计划今年压减燃煤20万吨今年上半年,北京市顺义全区空气质量继续好转,PM2.5累计浓度为每立方米66微克,同比下降16.5%。为进一步推进空气清洁工作,下半年顺义将加快推进燃煤锅炉改造,预计今年将完成压减燃煤20万吨。2015-2016年取暖季,顺义区优质燃煤替代率达到80%,市区两级财政补贴超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顺义将农村散煤治理视为重中之重,全力推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5年8月1.5m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北京市平原区居住平房类型、面积和分布进行遥感监测,获取居住平房斑块,并利用平房采暖面积调查、燃煤量现场抽样调查等技术手段,估算了北京市平原区主要区居住平房冬季燃煤总量,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调研的无烟煤排放因子,测算北京平原区主要区平房燃煤PM、SO_2、CO、NO_x、黑碳(BC)和有机碳(OC)的排放量,为北京市原煤散烧管控及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北京市平原通州区平房燃煤量最大,达到97.4万t,其次是顺义和大兴区,均超过60万t,昌平区和房山区则接近50万t.从空间分布来看,燃煤散烧量由西北向东南呈现增加趋势,燃煤量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新区,压减燃煤的工作重点仍集中在六环内外的区,但城市拓展区中朝阳和海淀山后区域均是散煤控制的重点区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2015年北京市平原区居住平房燃煤消耗中,各区居住平房燃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污量差别明显,其中通州区的SO_2和NO_x排放量最高,分别为3534.4,2514.0t.  相似文献   

3.
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2007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从1997年的3719.2万吨标煤增加到6290.11万吨标煤,增长69.1%,平均年增长率为4.89%.  相似文献   

4.
国内     
<正>北京:煤改清洁能源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7万吨北京市环保局日前通报,2015年北京市煤改清洁能源任务超额完成,至此,东城、西城"核心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城六区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能源结构中优质能源占比已达80%左右。北京市今年共完成9.1万户平房居民采暖用煤、5900蒸吨燃煤锅炉、128万千瓦电厂燃煤机组的清洁能源改造,今年全市共削减燃煤用量约46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6764吨、二氧化硫排放17251吨、氮氧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北京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一个巨大能源物资消耗体和温室气体排放体,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2007年为例基于投入产出法研究北京市能源消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得出CH4和N2O这两种常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北京市2007年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531.72万tCO2当量,其中CO2排放量为3514.40万t,CH4排放量为1734.32t,N2O排放量为435.83t.北京市工业部门仍然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部门,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占CO2总量的98.96%,CH4总量的88.48%和N2O总量的98.99%.不同最终使用部门中,政府部门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总量的15%,高于城镇消费和农村消费之和;调出和出口部门的碳排放量超过总量的40%,所占比例最大.贸易中,隐含在调出和出口部门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是隐含在调入和进口部门的十几倍.北京市不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略优于全国水平.降低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科技减排的作用,提高不同产业的能源利用率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丽虹  陈长虹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25-526,544
上海在“十五”期间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为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洁净利用;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优化电源结构;扩大天然气利用,建设天然气管网系统;建立能源安全供应体系,加强能源储备,到2005年,经过能源结构调整,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下降到55%以下, 天然气和外来电能将上升到10%左右,与2005年的基础情景比较,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后,上海将分别减少SO2和PM10排放量18万t和2.8万t,全市SO2和PM10排放总量可控制在45.7万t和12.4万t,与2000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5~2017年8~9月2 m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北京市平原区平房面积和分布进行遥感监测,其中2017年增加北京周边地区(廊坊、保定)的监测,获取平房信息,并利用平房采暖面积调查、燃煤量入户抽样调查等技术手段,估算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平房燃煤总量,同时结合排放因子,测算了燃煤PM2.5、SO2、NOx的排放量.结果表明2015~2017年,北京市平原区平房燃煤量大幅度下降,燃煤总量下降了75%,煤改电(气)措施效果显著.现阶段(2017年)北京城六区、南部平原城乡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燃煤散烧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区,其中昌平、顺义区燃煤量均超过30万t,平谷、延庆区的燃煤量在15万t以上.从空间分布来看,2015年燃煤量空间呈环状分布,2016年呈半环状,燃煤集中在位于环面区域的昌平、顺义、通州、大兴区.2017年各区平房燃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污量差别明显,其中昌平区的SO2和NOx排放量最高,分别为1113.3 t和279.2 t.2017年保定、廊坊市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初见成效,但燃煤总量依然较大,煤质差、使用方式粗放,燃煤强度由北至南逐渐增大.保定、廊坊市平原区燃煤量分别约为1043万t和407万t.保定市近郊村庄燃煤量普遍较少,北市、南市和新市区村庄燃煤量均低于5万t.廊坊市平原区燃煤量空间分布较为平均,其中文安县平原区燃煤量最多,为69万t,大厂回族自治县燃煤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万家企业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t标准煤以上以及有关部门制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t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17000家左右。万家企业能源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是节能工作重点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燃煤对大气的污染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等。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中均占75%左右。据统计,1994年我国烟尘排放量达250万t/a,日均值为0.2~0.5mg/m~3,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3~5倍,其中50%来自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000万t/a,日均值为0.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24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2011北京能源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指出,北京市今年将在区(县)、部分重点行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根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安徽省2000年-2009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安徽省能源消费由2000年的4878.82万t标准煤增长到2009年的8895.90万t标准煤,平均年增长率为6.9%,其中第二产业部门能源消费量均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9%以上;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由2000年的4107.48万t增长到2009年的8536.12万t,其中在各种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中原煤的碳排放量最大,占总碳排放量的77%82%;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低于全国平均碳排放强度,但高于全球和美国;碳排放的因素分析得出碳排放量与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呈现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谢元博  李巍 《环境科学》2013,34(5):2057-2064
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GHG)排放,是未来北京市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共同目标和主要任务.本研究结合北京市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及能源消费结构,分别设置基于节能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低、中、高这3种能源消费约束情景,并使用LEAP模型模拟预测3种情景下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和GHG在2010~2020年间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控制政策对能源消费系统施加约束和优化,至2020年北京市能源消费可降低1 000~3 000万tce,SO2、NOx、PM10/PM2.5、VOC和GHG排放量将分别降至7.1~10.02、15.92~21.87、8.98~13.38/5.14~9.60、5.64~7.48和14 820~16 470万t,与低约束情景相比,中、高情景下大气污染物和GHG排放将分别减少53%~67%、50%~64%、33%~55%/25%~60%、41%~55%和26~34%.进一步的协同减排分析表明,北京市应重点调控工业、交通、服务业部门的化石能源消费,在有效缓解能源消费压力的同时实现主要大气污染物与GHG的协同减排.  相似文献   

13.
中国燃煤大气排放汞量的估算与评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燃煤大气排放汞是主要的人为大气汞污染源.1 995年中国燃煤大气排放汞计算总量为21 3 8t,约占当年全球大气排放汞总量4000t的5%.从1978~1995年,中国燃煤消耗总量增加了4倍,燃煤大气汞排放总量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据此计算2000年在中国燃煤大气汞排放总量可达到273t.控制和解决燃煤大气汞排放量,已经成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生活碳达峰路径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碳达峰目标已经明确,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是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来源,亟待得到有效控制.为研究农村居民生活碳达峰路径,基于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分析,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2000—2018年农村居民生活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基于情景分析法,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角度,设定不同情景分析农村居民生活的碳达峰时间及峰值.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占国家碳排放总量的3.0%~4.0%.②在2030年国家碳排放强度下降65%的目标下,农村居民生活同步碳达峰目标约为3.64×108 t;农村居民煤炭消费的碳排放已在2017年达峰,总量达峰则依托于能源结构调整情景实现目标.③基准情景下,2030年前无法实现碳达峰;政策情景下,将在2027—2028年达到峰值,峰值约为3.66×108 t;优化情景下,将在2024年达到峰值,峰值约为3.44×108 t.④基于能源结构调整的碳达峰路径主要表现为煤炭消费占比降至18.0%左右,天然气、电力、其他能源消费占比分别提至1.5%、35.0%、30.0%左右.研究显示,促进碳达峰的措施可重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农村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加强节能减排技术保障、创新资金支持、普及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加强实施,从而推动农村的能源变革与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1.4%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年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至"十二五"末,争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1.4%.  相似文献   

16.
<正>大气环境:2016年北京空气质量PM2.5的年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较2012年下降23.7%。其他三项污染物PM10、SO2和NO2较2012年分别下降15.2%、64.3%和8.2%。今年是收官之年,按照计划,北京市全市PM2.5的年均浓度要下降到60微克/立方米。下一步,北京将制定更高标准的新的五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将煤炭的年均消耗量从1000万吨以内压减至500万吨以内。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能源足迹变动及其分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与分解分析模型,定量核算了1990-2005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生态影响变动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5年来,北京市能源足迹在区域生态压力中的贡献份额高迭80%,且99%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北京市能源足迹总量与人均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供热采暖清洁化改造的背景、发展阶段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1998年,北京市以实施控制大气污染紧急措施为契机启动供热清洁化工作。1998—2019年历经20多年,持续推进市区热电厂、燃煤锅炉和远郊新城燃煤锅炉供热、市区4个区平房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清洁化改造,全市完成总容量63370MW(90528t/h)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城乡散煤清洁能源替代124万户,全市城乡清洁供热采暖比例从零起步达到99%。2019年与相应年份污染物浓度比较,SO_2比1998年下降了96.7%,NO_2比1998年下降了50%,PM_(10)比2000年下降了58%,PM_(2.5)比2013年下降了51.3%。基于北京市供热清洁化历程特点分析,提出了持续推进北方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城乡供热清洁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协整检验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研究不同经济增长路径下河北省2017~2035年的能源需求与结构、CO2排放情况.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低速增长情景下,河北2035年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将分别达到5.261tce和41613.294万tce,而高速情景下则分别为7.618tce和60258.456万tce.河北未来的能源结构将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绝对份额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到2035年煤炭的消费占比仍将达到88.16%.河北的CO2排放量将依然长期保持增长趋势.高速情景下,预计CO2排放量将从2017年的87699.314万t增加至2035年的159117.415万t,分别是同期低速增长情景下的1.01倍和1.45倍.应保持经济合理增长,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培育和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煤炭占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5%左右,燃煤硫分大于2%的每年达1亿多吨,1993年我国SO。排放量为1795万吨,酸雨在局部地区相当严重,城市酸雨PH值小于5.6的占.49.3%.国外脱硫技术;燃烧前脱硫、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