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近年来,环境问题已为全球所关注,酸雨的危害就是其中之一。酸度高的雨、雾、雪、粉尘等酸性沉降物造成森林死亡、湖泊酸化、生态系统破坏,乃至水生生物绝迹。酸雨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是SO_2及NO_x等大气污染物在远距离扩散过程中,因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以酸性沉降物(以下简称酸雨)的形式降落所致。世界上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地方是北美五大湖两岸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联邦德国及瑞典等北欧诸国。就日本产业公害防治协会每月收集的国际环境情  相似文献   

2.
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因其移动性的特性,加之自身的强危害性,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使很多国家和地区遭受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基于此,本文将对酸雨产生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防治酸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酸性降水     
酸性降水是指从大气降落到地面的物质能够使土地与水体变酸和危害环境的物质。“酸性降水”一词比通常所说的“酸雨”一词更加科学、确切,因为经过大气落到地面上的酸性物质既可以是湿的,也可以是干的。湿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雨、雪或其它沉降形式传输到地上,而干沉降则是指没湿沉  相似文献   

4.
地球变暖等地球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人民关注的大问题,其中酸雨是地球环境问题之一。酸雨污染是历史老问题,曾在19世纪英国的化学家R.A Smith就已经提出了酸雨问题。随后,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湖泊酸性化和森林生长的衰退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以北欧为中心在欧洲、加拿大、美国等北美产生酸雨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为欧美的酸雨超越了国界,对湖泊和森林等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并成为国际问题。因此,为了掌握大气污染物质的削减和长距离移动的状况,必须组织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5.
<正> 当前,全世界范围内都在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进行着不懈努力.经过科学家的努力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影响全球环境变坏的原因有三个,那就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及源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其中酸雨最直接地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本文着重谈一谈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及世界各国预防酸雨的措施.所谓酸雨就是雨水(或雾中)含有可溶性的酸性物质,主要是 SO_2 和 NO_x,世界上最早研究酸雨与环境关系的是英国科学家R.A.史密斯.1852年,通过对当时的重工业基地曼彻斯特周围空气的研究,他提出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环境厅最近发布了1985年环境白皮书,在本书中着重指出了当前的环境问题. 一、酸雨酸雨,主要由于燃煤而引起.可以在距发生源数千公里处沉降,从而成为跨越国界的影响面很大的社会问题,在欧洲和北美尤为突出。西德在1983年对酸雨的危害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1.前言最近的研究指出,美国,特别是美国东北部的雨雪pH值已降低到4.0~5.0。由于酸雨造成的湖泊河流水质酸化,已经消灭了那里的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并减少了第一生产者(即绿色植物)的产量和破坏了酸化湖泊中的营养食物网络。通过实验室、温室和田间试验,研究了酸雨对谷物与蔬菜等农作物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情况,虽然有少数研究报告认为,某些酸性沉降物对谷物反而可能有别,但多数报告认为,酸性沉降物对农作物、水生物,建筑材料和文物古迹都是有害的,而且酸性沉降物对人体也可能有影响,尽管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8.
两广地区水域对酸雨的敏感性及其分区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酸沉降对水生生态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降水中化学组分的输入量和地表水体对所输入的酸性物质的敏感性.湖泊对酸性沉降物影响的敏感性,决定于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除酸沉降的强弱和影响酸沉降的气象因素外,还取决于湖泊的水文学及水化学性质、集水区的特点和土壤与基岩等诸因素.我国两广地区位于重酸雨区,酸雨频率高,酸度大,每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济南市槐荫区环保局张华玲自1979年我国开展酸雨监测研究工作以来,许多地区出现了酸性降水,尤其是南方地区,降水酸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酸雨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环境问题。酸雨的形成机理与大气污染物SO_2浓度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酸雨(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雨沉降对地质环境产生危害.地质体(岩石、矿物)为酸雨敏感性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展地质环境对酸雨危害降解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酸雨危害简况当前,酸雨已成为北美和北欧各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但在日本,酸雨问题并不严重。据日刊《科学朝日》,1982年第12期报道,目前在日本除了梅雨季节,很少有酸雨问题。另外,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酸性湖,有的湖泊的pH值为0.9,1.4,2.6,3.1,4.3。但是除了火山造成酸性湖以外,没有发现酸雨引起湖泊酸化的现象。日本最早出现酸雨是在六十年代初期。当四日市在发生闻名世界的“四日市气喘病”时,曾下过pH为2的强酸性酸雨,使许多人发生哮喘。  相似文献   

12.
酸雨是目前面临的较为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大量自然生成和人为制造的污染物质排入大气,最终又返回地面,引起土壤和地面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作为这类沉降过程的一部分——酸雨,已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  相似文献   

13.
模拟酸雨对主要建筑材料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降雨是世界上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据国内外许多研究报告表明:酸雨不仅对生态系统、金属材料等有严重影响,同样也危害着处于自然环境中的文物及建筑构筑物。关于酸雨对文物及构筑物等的危害研究工作多限于实地考察,而酸雨对各种建筑材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酸雨对南方五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酸性降水产生的环境影响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雨水酸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湖泊和土壤植被系统的酸化效应引起了国内外有关部门的关注。土壤是酸沉降物的最大接受者,土壤遭受了持续的酸沉降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造成土质恶化,使正常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且,这种变化常常是不可逆的。 本文以贵州、四川、广西三省采集的五种土壤为对象,研究模拟酸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酸雨胁迫条件下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可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在贵州省龙里建立生态水文实验站,自2005年起开展酸雨监测,对森林植被冠层遭受酸雨直接伤害及其对酸雨的缓冲作用进行模拟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酸雨的直接危害有限;为此,依据生态水文过程理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植被生产力和森林生态效益评价3个空间信息模型;模拟计算了研究区酸沉降对土壤化学性质、植被生产力和森林固碳、保肥方面的生态效益的影响,构建了酸雨对森林植被的间接危害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酸雨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已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物质来源及其贡献是酸沉降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为酸雨成因、发展趋势和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依据。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是解析和确定降水物质来源及其贡献的重要手段。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是导致雨水酸化的两个主要组分,另外我国大气降水中还含有大量碱性离子可以中和雨水中的酸性物质。本文对硫、氮、锶同位素在大气降水中物质示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酸雨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个复杂问题,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国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酸雨问题的复杂性,特别是酸雨形成机理,酸性物质来源及酸雨对生态、土壤的影响,目前,还处于探索之中。我们认为,对酸雨问题有不同看法是难免的,从学术上对酸雨问题进行讨论也是必要的,它将有助于推动酸雨的深入研究。为此,本刊继1989年第4期发表了《重庆酸雨与SO_2传输之间关系分析》一文后,在这期上又刊发了对该文的商榷文章,藉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陆地生态环境酸沉降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在总结了世纪酸雨现以现状、酸雨的生态危害、酸雨对土壤系统的影响及生态系统酸沉降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并提出了若干研究方面及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14个站点降水中甲酸和乙酸浓度及对酸性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较全面地掌握我国大气降水中有机酸含量及其对降水酸性的贡献,于2007年全年在我国14个区域代表性较好的站点采集了降水样品,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了样品中的甲酸和乙酸2种重要有机酸的浓度,对所得各站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2种酸的湿沉降通量和对降水酸性的相对贡献.观测到的14个站点甲酸和乙酸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96~3.43μmol/L和0~5.13μmol/L,接近国外偏远地区观测结果,也接近我国过去短期观测结果的低端值.比较显示,偏远地区有机酸含量低于城市附近地区.估算的甲酸和乙酸湿沉降通量范围分别为0.38~4.18mmol/(m2.a)和0.06~5.87mmol/(m2.a),南方站点有机酸湿沉降通量大于北方.有机酸对降水酸性的贡献范围是0.02%~51.6%,总平均贡献为2.95%,这一结果表明,虽然我国酸雨主要是硫、氮排放造成的,但有机酸在部分地区及部分时段甚至有很显著的致酸作用,应该成为酸雨观测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酸雨是大气中酸性物质与雨滴作用后降到地面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包括酸性雾、酸性雪、酸性雨等。不受污染的大气中形成的降水,在标准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压力下,其理论pH值应为5.6。所以,当降水pH值低于5.6时,通常就称为酸雨。大气中污染物对雨水化学成分的影响早在十七世纪中期就已被人注意。“酸雨”一词首先由英国化学家史密斯于1852年提出,但人们对酸雨及其影响的认识是在本世五十年代初奥顿博士发表了他的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