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拯救绿色     
宇宙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绿色,也没有生命。据科学研究,最早的生命基因,就是孕育在绿色的藻类和其他植物之中。当绿色孕育生命以后,有灵性的和无灵性的,都跟它建立了最密切的关系。绿色成了生灵与物质的最紧密的连接纽带,绿色保护着一切灵物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赵翔 《环境教育》2014,(1):98-100
关注绿色大学建设中与育人相关的环境法学教育问题,是为了思考在全球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高校环境法学教育如何孕育新的思想或者模式。  相似文献   

3.
关于四川环境形象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钊 《四川环境》2000,19(2):63-66
本文分析了四川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四川环境形象应是建成为中国第一流环境优质区和人居环境优质区之一,好的环境形象对四川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分析了四川环境形象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2000年的 11月从初冬微寒的上海浦东,来到温暖如春的南国深圳,使人感受到绿色的生命与意义。在与参加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表彰大会的各位代表一起来探讨绿色学校这一话题时,大家都在思考:绿色学校,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认为绿色学校带给我们的是对环境与教育的认真反思与客观审视。   现有的地球自然资源,是大自然历经 38亿年沧桑演化贮存起来的。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高,自然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消耗。伴随工业革命成长发展的现代教育,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方面…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地和高原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0%,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孕育了繁多的森林树种,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有显著作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16,(4):99
正上海市漕泾中学创建于1957年,现有22个教学班,699名学生,81名教职工。学校以"走科学之路,办绿色学校,扬人文精神,育世纪新人"为办学思想,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可持续发展轨道,使全校师生在"绿色教育"理念孕育的生态氛围中享受着生命健康成长的快乐。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绿色学校、全国绿色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实验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上  相似文献   

7.
3S技术与四川环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3S技术及3S技术在四川环保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建立四川省环境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全省环境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紫淇 《环境教育》2003,(6):28-29
北京新源里中学是北京朝阳区一所重点发展的具备初高中、集住宿与走读为一体的首批区级优质示范校。学校一贯重视环境教育。自98年明确了“绿色-环保-健康-生命”的教育主题,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全面推进,以加强师生环境素质的培养。几年下来,学校在整体构建、统筹规划、认真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实际经验。仅近三年,学校就获得了17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包括“北京市环境教育绿色学校”、“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和“全国绿色学校”。下面,请跟随本刊记一起去新源里中学看一看,他们在创建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方面究竟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哪些经验值得我们推广?  相似文献   

9.
四川西部高山林区处于长江上源,是天府之国的绿色屏障。对于本区森林的经营方向,历来颇多争议。1985年,全国政协组织专家进行了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调查后,提出四川林业的经营方向“要从用材林为主转向水源涵养林为主”的建议,更引起林学界  相似文献   

10.
四川的环境现状及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天开 《四川环境》2002,21(1):1-6,11
四川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总体在低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但环境污染仍然严重,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分析和研究四川面临的环境形势,采取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走进四川仁寿一中北校区,美丽的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走在校园内,感受到的是自然的清新。这是学校开展创建绿色示范学校活动后出现的变化。创建绿色学校是仁寿一中北校区去年以来开展的活动。在活动中,学校成立了环境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环保志愿队和绿色小记者站,还利用好团会课,开展好环保月活动。学校还组织了"物物交换"活动,让学生们将自己暂时不用的物品拿出来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换,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养成节约环保的意识。为了向同学们普及环保知识,学校组织各班主办  相似文献   

12.
绿色心灵     
草儿是绿色的, 森林是绿色的, 生命是绿色的, ,合灵更是绿色的。 环保一一是人类无情砍伐绿色的补救, 而贪婪的灵魂又靠什么拯救, 让我们共同为人类, 根植出繁茂而美丽的绿色心灵! 翔卜下知己r,硬公盔甚绿色心灵@陶天月$安徽省文联~~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自10月1日起,四川全面启动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工作。四川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杨雪鸿指出,目前,四川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法规管理体系,以环保标志发放管理为核心的监督管理体系也正在建立。在此基础性上,四川将分阶段淘汰高排放车辆,促进城市交通从高耗能、高污染向绿色、环保、低碳转变。杨雪鸿强调,"十二五"期间,全省将分阶段淘汰黄标车。合理限制"黄标车"通行,科学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方式和时段;严格控制"黄标车"流转。  相似文献   

14.
耕地资源是国土资源的精化所在,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否,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四川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立足于四川耕地现状,全面分析了四川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利用前景,从战略高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藏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环境公害本土化的视角解读四川藏区的资源开发公害问题;另一方面,从法律的价值和应对的视角对资源开发公害问题进行法律规制,以期对四川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四川与云南旅游业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旅游落后于邻省云南的原因何在?这个问题愈来愈引起国人尤其是川人的重视,各种媒体纷纷展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为四川旅游号脉,试图找出症结所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为四川旅游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经济相对落后是云南省较早集中力量抓旅游的根本原因从两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来看,四川明显超过云南。自古以来,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其社会和经济发达程度远在云南之上。而云南地处偏远,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因此,云南省发展地方经济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四川省要多。云南省的决策者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从云南实…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个春天到来,这个季节的主流色——绿色也悄然而至。于是,“小桥外,新绿溅溅”,“一丝柳,一寸柔情”,“幽阶一夜苔生”。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的本色。细心观察一下那些刚刚生出的嫩芽,鲜绿欲滴,一种发自内心、无法言表的喜悦油然而生,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细微之处,新生的生命在此颤抖。这是一个令人时时感动的春天,因为绿色的存在。记得小学时上自然课,老师在解释植物的伟大之处及绿色的来源后告诉我们:“绿色是整个自然的生命所在,要是有一天我们人类能在背上植上叶绿素,就不用吃东西了,饿了,晒晒背就可以了。那时我们也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18.
二十四年前 ,四川的环境科学工作者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 ,迎着改革的春风 ,创办了《四川环境》这份科技期刊。因此 ,可以这样说 ,《四川环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在四川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同时诞生的。她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幼童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在她的成长过程中 ,凝聚着党和国家对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关怀与爱护 ,凝聚着老一辈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心血 ,凝聚着广大作者、读者对她的厚爱。《四川环境》创刊时 ,仅是一份毫不起眼的内部期刊。今天 ,她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 ,综合性、科技性和应用性通报类学术期…  相似文献   

19.
正环境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孕育无限生机,促进学生生命健康、和谐成长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在学生生命成长的开始阶段就播下保护环境的种子,使他们从小就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这个世界。营造绿色学习环境从心理学来说,生命个体与空间环境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20.
四川酸雨的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四川酸雨来源、成因、危害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酸雨防治的经验,确定了四川酸雨的主要控制因子、控制目标和致酸污染物的削减率。针对四川的特点,提出了控制四川酸雨的战略和工程措施,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的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