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根据围塘对环境的影响和各港湾种植、养殖经济效益的差异,提出三门县海涂的综合利用方向:围垦种植应首先安排在浦坝港;健跳港应发展海涂养殖,禁止围塘,保护港口和生物资源;海游港(包括旗门港)应以发展海涂养殖和围塘养殖为主,也可围垦种植。  相似文献   

2.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盐城市区污水资源化海涂生态工程是根据“控源导流”整治战略构建的一项示范工程。拟将盐城市区污水截流入网,用污水渠道送至海涂生态工程,实现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结合。全程实行4级水质控制,生态工程的场址选择遵循“四忌四宜”原则,即忌人群、忌饮水、忌生食食品、忌超载,宜苇、宜林,宜草,宜粮。  相似文献   

3.
畜牧业生产系统是一个集畜牧生态、经济管理、资源等因素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对这一系统的研究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人们为建立合理的、协调的良性畜牧业生态系统,已建立了各种优化模型,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方法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上,必将为解决我国畜牧生产系统中能量耗损多、周转慢、低效益等问题开辟一条新的途经,推动畜牧业协调稳步地发展。本文就各种建模方法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澳大利亚草场资源及其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状况,介绍了澳洲草地畜牧业在管理及资源保护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提出了加强草地生态学研究和草地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本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污染,海涂环境退化和陆地表覆盖层破坏等。保护整治宜针对重点地区,重点环境问题和敏感脆弱环境要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地域生态类型是指具有明显地域性生态特点的畜种结构或畜群结构和饲养经营方式的组合。桃源县境内地形复杂,具有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地貌类型,地势由南、西向东部逐渐低降,由此引起明显的畜牧业地域性差异。作者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选择了地貌、饲料资源、载畜量、畜禽结构和畜牧经济等五个因子集和20个因子,经微型电子计算机运算,将桃源县畜牧业地域生态类型分为三类、八亚类:第一类为平原岗地猪鸡鸭免类,第二类为丘陵猪牛兔鸡鸭类,第三类为山地牛羊兔猪鸡类。在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等效系数法,对各地域类型开发潜力进行综合评审。评审结果表明第二种地域类型的开发潜力最大。通过地域类型的分类和开发潜力的评审,认为要加强发展丘陵地带的畜牧业,调整全县的畜禽结构,提高草食动物的比例,充分开发利用草场和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7.
草浆废水灌溉对海涂湿地土壤及芦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现场调查、盆栽试验和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用草浆废水灌溉海涂芦苇湿地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芦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后土壤中的有机质、N和P含量有所增加,土壤盐份含量明显下降,同时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均大幅度增加。一定质量浓度的造纸废水灌溉对湿地芦苇的生长有促进用、对土壤的性质有改良作用,但废水质量浓度过高则对土壤的理化性有不利影响。本文推荐造纸废水灌溉海涂芦苇湿地的适宜质量浓度为1000mg/L以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位于亚热带丘岗区畜牧业生态经济亚系统的畜种结构和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畜种结构,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改善饲料营养结构,增强亚系统的总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钱成 《生态环境》2001,10(1):60-63
尼洋河区域在藏东南社会、经济总格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中心地位,是西藏自治区重点开发区域之一。针对区域宜垦荒地资源总量较大、总体质量较高、开发难度较低的突出特点,并结合农村经济薄弱、资源严重闲置等实际,提出了宜垦荒地资源开发原则、开发构想和以商品畜牧业及果品业为主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与环境治理政策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畜牧业正由传统的家庭散养向集约化饲养转变,涌现出大量超大规模的畜牧养殖企业,畜牧业扩张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重点分析了畜牧业对水体、农田土壤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形势,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治理畜牧业环境污染的经验,并提出了针对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金屯 《生态环境》2005,14(5):789-793
沙棘适合于在干旱瘠溥的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在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中成效显著,近年来沙棘灌丛资源发展迅速。但由于在沙棘灌丛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使黄土高原区域整体效益并不理想。文章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沙棘灌丛资源的类型,共有6个群系;分析了黄土高原沙棘灌丛资源的现状和效益,其在工矿废弃地治理、砒砂岩区治理、沙化土地治理、水土保持等方面作用明显,对当地畜牧业、食品工业、医药业起到促进作用;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源发展问题,二是保护问题,三是管理问题,四是科学技术问题;最后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黄土高原沙棘灌丛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微形态角度研究了海涂土壤在改土脱盐过程中土壤特性的变化。研究表明,滩涂土壤尚处于新成发育阶段和强烈积盐的生态环境中。耕作土壤腐殖质浸染程度提高,并形成程度不一的团粒结构和堆集孔隙,提高了土壤脱盐速率.另外,由于生态系统成熟度不同,成林、幼林及农田土壤的改土脱盐能力及熟化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比较若尔盖湿地3种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ku kunoris)、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a)和倭蛙(Narorana pleskei)的食物组成,分析畜牧业对其食性的影响.根据猎物的数量、体积比例和出现频率,蜉金龟科、蚁科、毛蚊科、象甲科昆虫和某些昆虫幼虫是3种两栖类食谱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蜉金龟以藏牦牛粪为主要食物和寄居场所.3种两栖类猎物的出现频率和数量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原林蛙主要取食蜉金龟,在其食谱中,蜉金龟比例占据绝对优势(相对重要性指数IRI:35.28);而倭蛙的食性生态位宽度较宽,蜉金龟科(IRI:13.41)、蚁科、毛蚊科、昆虫幼虫以及狼蛛科均占有一定比例;岷山蟾蜍最重要的猎物是蚂蚁(IRI:85.54),次之是蜉金龟.结果说明:畜牧业对若尔盖湿地的3种两栖类食性存在不同影响,高原林蛙能从畜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好处;作为取食的泛化者,倭蛙受畜牧业的影响比高原林蛙小;岷山蟾蜍主要取食蚂蚁,受牧场变化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环境与资源的数学关系,从而揭示了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找到了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小张庄村1976—1987年畜牧业的发展特点,并着重分析了1987年该子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转化特征。指出目前小张庄村生态系统是稳定的,但效率低。要将其建设成为既稳定又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从畜牧业子系统着手,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衡阳草食动物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衡阳人口数量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供求不足,发展草食动物等节粮型养殖业已成为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分析了衡阳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条件及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为衡阳草食动物的发展提供依据.参5.  相似文献   

17.
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经济能值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进行生态学与经济学系统分析方法的交叉探索,将能值这一全新的生态经济度量尺度引入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表,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经济能值的直接消耗系统和完全消耗系统分析,弥补经济学分析中自然环境投入价值缺失的同时,为复合系统能值分析中各系统间互作分析的量化评价探索了新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中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之间存在经济能值的依存关系,有着直接的相互作用。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子系统间的经济能值交流网络较为发达。在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中,渔业对种植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达到3.461×10-2,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也最大,达到了8.423×10-2;种植业对渔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达到了7.685×10-2。林业与种植业、渔业、畜牧业互相的完全消耗系数都比较小,林业和其它三个子系统的经济能值交流较弱。种植业子系统是整个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渔业和畜牧业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对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起了重要作用。林业子系统是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交流网络的薄弱环节。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以加强各子系统间的互作,提高物质与能量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我国家养动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畜牧业发展中家养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目标及其效益;提出当前我国家养动物保扩和利用面临的问题;并就家养动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提出了7个方面的措施,强调家养动物多样性是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0年调查,对东太湖茭草资源现状及环境影响进行论述,揭示其生态失调、利用价值下降的趋势;从保护湖泊资源和水利功能的角度探讨开发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驼梁山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与分类,共收集了植物110科、445属、876种,根据不同用途将植物资源分成了14类,对各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细致考察,发现了目前对野生植物的采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植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