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政治化、社会化、累加化和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使形成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可能,关贸总协定中达成一些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协定为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提供了法律依据,而“环境标志”制度则是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的通常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陆彪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2):695-699
概述了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则和规则。阐述了欧盟的有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农产品标准的管理法规。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所提出的要求。最后,提出了我国克服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绿色贸易壁垒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即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社会化以及西方国家第三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兴起;介绍了这种新兴的技术性壁垒的基本形式,包括环境标准和法规、环境标志制度及其门槛提高、成本内在化与绿色补贴、包装的环保要求等;最后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一些特点作了客观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企业要利用加入WTO的契机“走出去”与国际市场接轨,就将直接面对各种贸易壁垒。而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壁垒。本文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渊源,并以绿色贸易壁垒在消耗氧层物质(ODS)进出口上的表现,以及刚刚实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公约》为例,论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形式,指出推行环境标志制度是化绿色贸易壁垒为通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石头 《环境》2001,(11):12-13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关税壁垒已到了“坍塌”的边缘,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桎梏。扫清绿色贸易壁垒障碍,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自1995年就在全国率先开始了ISO14000认证工作,目前全省  相似文献   

6.
从环境成本内部化、绿色消费需求和贸易壁垒创新的角度阐述了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介入的成因,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罗丽艳 《城市环境》2002,16(3):24-26,17
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自由化及绿色行动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文章探讨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特点,提出了我国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发展对外贸易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国内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结合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环境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应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绿色贸易壁垒已越来越明确地贴近我们的经济生活,那么在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方面我国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造成的障碍,如何利用绿色贸易壁垒这一有效的手段建立起我国自己的绿色防线来维护我们的利益,都是应当认真考虑和严肃对待的。进一步适应WTO规则,积极推行IS0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将成为打破环境壁垒制约的绿色通行证。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倍受关注,环境问题在国际经贸中的影响日益突出,环境壁垒即绿色壁垒极有可能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壁垒。本文着重论述环境因素对国际经贸的影响并对本国企业如何应对提出个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唐岳群 《福建环境》2003,20(2):45-47
探讨了加入WTO对贸易与环境管理职能的影响,强调突破绿色壁垒,必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规范和发展环境产业市场,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贸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绿色壁垒措施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手段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目前的绿色壁垒措施 ,主要包括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中国的环境法规体系与技术标准、环境认证、商品检疫与检验规定、绿色包装与标签要求、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 6项措施。建议中国尽快构建符合国际贸易发展潮流的绿色壁垒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绿色贸易壁垒谈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了 WTO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从质量、成本、营销三个方面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目前农产品贸易的形式 ,提出中国在入世后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发展中所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际贸易中的绿争贸易争端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我国即将加入WTO,作者基于这一现实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加入WTO后冲破绿色壁垒的七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及“十二五”重点政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是指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同时缓解贸易资源环境代价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贸易手段和措施构成的政策集合体系。本文基于环境保护部环境与贸易专家组(以下称专家组)多年研究探索基础上,依据贸易政策理论,构建促进绿色贸易转型的政策框架,梳理出主要绿色贸易手段的政策矩阵,并顺应"十二五"贸易政策取向和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提出相应的重点政策建议:一是绿化海关进出口产品目录,进行产品环境分类管理;二是制定实行以征收出口环节的环境关税为主导的绿色贸易政策;三是对生态标志产品实施出口退税差别税率政策;四是推行鼓励进口替代政策,促进节能减排;五是及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防范外商直接投资西部转移的环境风险;六是制定企业境外投资国别指导目录,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延伸至境外投资项目;七是健全进口废物贸易政策,有效防范废物贸易环境风险;八是适度提高人民币汇率,促进绿色贸易转型。  相似文献   

17.
仝川 《环境导报》1996,(5):29-31
分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阐述国际贸易中环境标准的内涵以及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认为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尽力合作,缩小认识上的差距。最后分析了环境标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