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根据恶臭污染的特殊性和我国重点工业城市沈阳市的恶臭污染状况,提出了尽快制定地方恶臭环境标准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制定恶臭标准中控制指标和重点恶臭污染物的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源排放标准的制定及标准监测方法的制定等有关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恶臭与恶臭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环境大气中恶臭物质的来源、恶臭污染的形成、恶臭污染的特点与规律进行了讨论,并就国内外恶臭污染状况的演变及对恶臭污染采取的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详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开展我国恶臭污染方面的调查研究及逐步完善污染防治体系的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开展恶臭污染调查,评价所必须建立的恶臭物质的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讨论,对典型采样、分析方法和装置、关键性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开发建立简单、实用恶臭污染物质分析测试方法的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物过滤技术在恶臭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生物技术治理恶臭污染是一项有效经济的环境友好技术,生物技术目前正成为一种处理各种废气的有效的选择.研究了生物过滤技术在不同恶臭环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生物过滤技术治理恶臭气体的原理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过滤设备在生活污水厂和垃圾压缩站具有理想的恶臭净化效果,但不能满足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净化需求,仍然需要工艺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前,污泥干化是其资源化处理及其他处置的基础。污泥受热干化时会释放恶臭物质,易引发恶臭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以污泥间接干化产生的尾气为对象,基于国内外恶臭污染相关规定,综合考虑污泥间接干化产生的尾气中物质浓度、嗅阈值、阈限值、气味安全级别以及饱和蒸汽压,通过指标权重评分方法筛选出污泥间接干化产生尾气中的主要恶臭污染物。以恶臭污染潜力为评价目标,风险系数和臭气排放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韦伯-费希纳定律构建污泥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分级评价模型,形成适合污泥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分级评价方法,为恶臭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借鉴。利用本方法对污泥间接干化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污泥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值为3.21,潜在恶臭污染能力属于Ⅳ级。  相似文献   

6.
随着污水处理厂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泥产量持续增加。虽然“重水轻泥”现象已有所改变,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仍面临各种挑战。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恶臭污染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极易引发民众投诉,是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难点之一。污泥释放的恶臭物质组分复杂,且影响污泥恶臭释放的因素较多,目前针对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恶臭产生机制和释放规律的研究尚不深入,导致污泥控臭除臭处理的效果仍不理想。因此,在归纳总结污泥常见恶臭物质及其产生来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不同处理处置方式下污泥的恶臭污染特征与产生机制,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排放管理4个方面评述了污泥恶臭减排控制措施的原理和发展前景,讨论了污泥恶臭污染防治的复杂性和挑战,以期为污泥恶臭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日本对污水处理厂恶臭的评价方法,同时分析了国内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现状,指出了建设环保型污水处理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恶臭是大气污染公害之一。许多国家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多种手段来防止恶臭。日本早在1968年就制定颁布了《大气污染控制法》,1971年制定颁布了《恶臭防止法》,紧接着1972年又制定了《恶臭防止法实施令》。在我国,恶臭在生活中所造成的污染也是严重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大气,防止恶臭污染,已经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1987年9月5日全国六届人大第22次常委会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这是我国控制大气污染,防止恶臭的第一部完整的、重要的环境法律。该法第26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  相似文献   

9.
在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工艺段设置采样点,采用在线监测仪,检测空气中恶臭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明确主要恶臭物质和排放源,研究恶臭及VOC在不同季节的逸散特征。结果表明,恶臭和VOC的排放主要集中在进水区,浓度与进水水质相关。粗格栅间是主要的恶臭源,其恶臭、TVOC、硫化物和胺类的浓度分别为3 458.54~5 028.03OU、120~221 mg/m3、253~464 mg/m3和15~36 mg/m3,占各个监测点浓度总量的80.6%、93%、90%和89%。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氢和氨,其浓度对应的臭气强度超过4级。恶臭与VOC的排放呈现季节变化,夏季的浓度明显高于冬季。相关性分析显示,恶臭浓度与TVOC、硫化物、胺类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固定燃烧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2007年排放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与.OH的反应是对流层臭氧形成的重要化学过程,是导致城市光化学烟雾的根本原因。为建立沈阳市固定燃烧源VOCs排放清单,选取了电力热力行业、钢铁行业和秸秆燃烧3个主要排放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7年,沈阳市固定燃烧源VOCs排放总量为8 544.539 t,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秸秆燃烧,为6 317.115 t;其次是电力热力行业,为2 225.780 t;最小的是钢铁行业,为1.644 t。(2)沈阳市各区县固定燃烧源VOCs排放量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新民市、法库县、东陵区、康平县、辽中县、于洪区、苏家屯区、大东区、沈北新区、铁西区、沈河区、皇姑区、和平区;VOCs排放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大东区、沈河区、铁西区、东陵区、皇姑区、和平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县、沈北新区、新民市。  相似文献   

11.
垃圾填埋场苍蝇和恶臭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填埋是中国垃圾处置的主流方式,填埋处置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次生污染问题,其中苍蝇孳生和恶臭污染问题一直是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分别对垃圾填埋场苍蝇灭杀控制和恶臭气体抑制消除的研究和技术应用进行总结,其中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方法;结合垃圾填埋场管理对苍蝇和恶臭控制的要求,对不同技术的污染控制原理及应用优势和不足进行描述,最后综合现有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垃圾填埋场苍蝇和恶臭污染控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某典型垃圾焚烧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不同工艺流程中的恶臭污染物浓度,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共有60种恶臭污染物检出,不同工艺流程中的恶臭污染物总质量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垃圾料坑((128.20±3.63)mg/m3)渗滤液池((58.50±3.45)mg/m3)卸料区((45.70±1.34)mg/m3)炉渣堆放处((22.63±1.38)mg/m3)烟气净化系统((9.33±0.88)mg/m3)。(2)有13种恶臭污染物阈稀释倍数大于5,其在不同工艺流程中的理论臭气浓度排列顺序与恶臭污染物总浓度一致。(3)卸料区和渗滤液池的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大于1,可能存在非致癌风险,主要非致癌风险物是苯和二甲苯。卸料区、炉渣堆放处和渗滤液池的终生致癌风险大于10-4,存在较大致癌风险,主要致癌风险物是苯和乙苯。建议该垃圾焚烧厂加强对恶臭污染的控制和处理,做好对职业暴露人群的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13.
基于CFD的污泥脱水机房恶臭扩散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脱水机房是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最严重的处理单元之一,其恶臭污染危害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身体健康。为研究脱水机房恶臭扩散分布规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理论并采用其商用软件FLUENT对脱水机房主要恶臭污染物之一的硫化氢扩散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案例研究了3种典型情景下的硫化氢扩散分布。结果表明,不同通风条件对脱水机房硫化氢扩散分布影响较大。在进行脱水机房设计时,应将脱水机布置于夏季最多风向的下方向,并靠近排风口,使恶臭污染物在最短的路径上排除出去,还应考虑机房其他布置,使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和经过的地方位于低浓度区。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H2S和NH3为主要监测指标,对广州一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主要恶臭源H2S、NH3的排放浓度进行了8个月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该污水厂恶臭成分H:S的排放浓度为0.01-22 mg/m',NH,排放浓度为0~0.67 mg/m3.同时,污水厂各处理单元由于其功能和运行条件不同,所产生的恶臭气体成分也不完全一样,在污水进水区段恶臭污染物以H2S为主,其中格栅井H2S浓度最高.其中沉砂池、格栅和污泥浓缩池的H2S、NH3排放浓度呈夏秋季节高、冬春季节低的特征,与季节变化的气温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恶臭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污水水温越低则H2S和NH3的排放浓度越低,此外,降雨可以显著降低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15.
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和挥发是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沈阳市是重工业城市,也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除粉尘污染外,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也相当严重。本研究重点讨论了沈阳市有机溶剂使用,排放及污染状况,建立适用于环境、排放源的分析监测方法,为有机溶剂释放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恶臭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臭气物质的嗅觉阈值、控制对象与嗅觉控制浓度 1.臭气物质的嗅觉阈值和控制对策恶臭属感觉公害,它不仅使人感到不愉快和厌恶,而且臭气中的不少物质同样能危害人体健康.恶臭公害的发生率不次于噪音.据报道,日本近几年来发生的恶臭公害案件,约占全国公害案件的20-25%之多,1971年日本政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模拟填埋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垃圾组分、含水率、温度、填埋高度和压实密度对生活垃圾恶臭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垃圾恶臭物质主要来源于厨余垃圾、果皮垃圾和生活垃圾;含水率越高,恶臭物质释放越多;温度越高,恶臭物质释放越多;适当增加填埋高度不仅可以减少填埋作业面积,还可减少恶臭物质释放;提高生活垃圾的压实密度,可在增大恶臭气体迁移阻力、减轻恶臭污染的同时,增强垃圾堆体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填埋库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恶臭污染是一种感觉公害的特点利用人的嗅觉敏感性,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地区恶臭污染实际情况,选择研究了两种恶臭的官能测定法,即5级强度法和3点比较式臭袋法。全文包括测定原理的探讨,采样及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制备、嗅力测试和嗅觉鉴定人员的挑选、官能测定实施步骤及实际测定应用情况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的防治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污染已成为垃圾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严重公害。在分析中,介绍了填埋场各区域恶臭的控制措施,综述了卫生填埋场恶臭的常规防治技术,重点讨论了生物技术在填埋场脱臭中的应用,这些防治技术对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如垃圾收集站、中转站、焚烧场、堆肥厂及粪便处理厂的臭气治理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的防治技术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恶臭污染已成为垃圾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严重公害。在分析中,介绍了填埋场各区域恶臭的控制措施,综述了卫生填埋场恶臭的常规防治技术,重点讨论了生物技术在填埋场脱臭中的应用,这些防治技术对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如垃圾收集站、中转站、焚烧场、堆肥厂及粪便处理厂的臭气治理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