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环境保护》2007,(10):38-39
日前,衡水市环保局正式启动“区域限批”预警机制,对辖区内8个区域和行业下“区域限批”预警通知。通知要求有关县市区限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逾期完不成整改任务的,“区域限批”将自动生效,环保部门将停止审批这些区域和行业的建设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河北环境保护》2007,(11):13-13
省环保局最近出台了《环境保护挂牌督办和区域限批试行办法》,专门就省级环境保护挂牌督办和区域(流域)限批的适用范围、决定程序、解除条件和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这标志着河北省的环境保护挂牌督办和区域限批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促进污染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1月环保区域限批政策正式启动至今,环保区域限批政策对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区域限批政策在实践中存在一些缺陷,有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河北省政府新近出台《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先“划区域”再“禁限批”,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力求实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2007,(8B):70-70
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都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或“区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  相似文献   

6.
继2005年,2006年两次环保风暴之后,2007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动了第三次环保风暴,通报了投资1123亿元的82个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钢铁、电力、治金等项目,并首次使用“区域限批”的办法,对唐山市,吕梁市、莱芜市,六盘水市等4个城市及国电集团等4家电力企业处以“区域限批”的制裁,以遏制高污染产业盲目扩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孙钰 《环境保护》2007,(14):51-52
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施"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至此,在"区域限批"之后,又一次令全国上下瞩目的大规模限批行动--"流域限批"行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贵州环保科技》2008,14(1):42-42
2007年年初,为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环保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一条,动用了“区域限批”这一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环境监管措施,以惩戒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随后,环保总局又把“区域限批”这项被称作“连坐”的处罚制度用在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两县和5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程》2008,26(4)
限批:2007年年初,为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环保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一条,动用了“区域限批”这一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环境监管措施,以惩戒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随后,环保总局又把“区域限批”这项被称作“连坐”的处罚制度用在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两县和5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0.
山西一直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同时也是众多高污染企业的集散地。因污染严重,从2006年9月开始,山西一些市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实施“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依法取缔污染企业。有人担心:一大批污染企业的消亡,是否会影响山西经济的发展?一年以后,“限批”改造后的山西,经济发展反而出现增长势头,获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11.
孙钰 《环境保护》2007,(7B):51-52
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施“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至此.在“区域限批”之后.又一次令全国上下瞩目的大规模限批行动——“流域限批”行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2.
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或"区域限批",对流域内  相似文献   

13.
“双三十”节能减排、“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区域禁限批”是我省环保工作的三大亮点。2009年5月7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省政府4月27日出台的《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07,(7A):17-17
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将对“三湖”流域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范围。  相似文献   

15.
事件     
《环境》2007,(3):11
中国生态现代化排名居世界末流,我国POPs削减有了行动纲领,环保总局再扩“区域限批”范围,2006年环境污染上访率上升,山西叫停15县新增污染建设项目审批权,  相似文献   

16.
事件     
《环境》2007,(5):11-13
长江首份“体检”报告对外公布,商场边装修边营业空气污浊顾客受害,“祖龙”事件处理结果对外公布,国家环保总局解除全部区域限批禁令,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将于2000年启动。  相似文献   

17.
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是指当某一地区出现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情况时,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行政措施.环评区域限批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而非行政处罚.区域限批制度在于直接有效地治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企业,同时也可以间接地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为转变地方政府“唯GDP至上”而忽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绩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污染防治法》第18条是区域限批制度的规定,它是该法制定时的一大创新之处,在承认其有合理性一面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在暂停审批的遣词上,审批主体行权上以及限批对象的救济上存在些许问题,应当进行探讨,以期更好的完善该制度在该法中的运用,对于暂停审批应当改为不予审批较为合理;审批主体的行权时应注意与地方保护主义做抗争,可借鉴垂直管理的模式;应当赋予限批对象多种救济途径,以减少限批的连坐性。  相似文献   

19.
<正>区域限批从启用到现在,已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了"杀手锏"的作用,有力地打破了地方保护主义,督促了地区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域限批,是指如果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频繁出现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事件,环保部门有权停止审批相关企业或行政区域境内除循环经济类项目之外的所有项目,直至违规项目彻底整改为止。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5月温州平阳昆鳌污水处理厂事件后,国家环保部将温州市列入了"区域限批"名单,暂停对温州市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此举对经济高速发展的温州市来说,可谓是一记重磅炸弹,对全市上下震动很大.为了早日摘掉"区域限批"的帽子,提高整个温州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环保水平,温州市委市政府、市环保局高度重视,积极整改,狠抓落实,打响了环境保护的"全城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