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叶》2016,(8)
按日连续处罚作为新《环境保护法》中的亮点之一,相对于传统的环境行政罚款,其创新性在于;罚款按照日数计算,违法时间越长,罚款数额相对越高;在理论上形成"罚无上限",从而回应了环境违法行为连续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但是,按日连续处罚的计罚方式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按日连续处罚的功能发挥。鉴于此,本文对这一处罚的计罚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增强该制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按日连续处罚"制度已经在环境执法中显示了巨大的威慑力,但"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的计罚模式不符合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在违法行为"先轻后重"或者"先重后轻"的情形下,都可能造成"过罚不当"的问题。对于初始违法情节类似,但复查时违法情节大相径庭的不同违法者,会出现"不同情节相同处罚"的不公平情形。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于"先重后轻"的违法行为,可以考虑在违法者的改正行为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情形下不予按日连续处罚,同时依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将该已经显著减轻的违法排污行为视为新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于"先轻后重"的违法行为,可以在进行按日连续处罚时,视具体违法情节动用限产停产、查封扣押或者行政拘留等处罚措施。理想状态下,应当摒弃"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计罚的规定,改为数据值式的按日计罚,即规定"……拒不改正的,处每日××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以更好地实现"过罚相当"。为了避免持续性违法行为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损害,按日计罚的最长期限不宜超过三十日。违法者超过三十日仍然不改正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采取责令限产停产、查封扣押或责令关闭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要闻     
《环境教育》2014,(5):39-40
正新环保法对污染企业罚款上不封顶4月2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这部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新环保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新环保法还着手加大惩罚力度,对污染企业按日连续计罚,罚款将上不封顶。(央视网)北京东京拟合作治理PM2.54月26日,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结束为期三天  相似文献   

4.
"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法》的保驾护航,而"按日计罚"制度作为2014年《环境保护法》的"钢牙利齿",其实施效果极大影响着《环境保护法》的运行。遗憾的是,粗放的立法技术使"按日计罚"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陷入困境。"按日计罚"实质为具有执行罚特性的行政处罚,可以通过完善《环境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衔接信用评价机制、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优化"按日计罚"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保护部令第2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施按日连续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和督促排污者及时改正环境违法行为。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决定和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等相关信息。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排污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一)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等;新修订的《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设计了罚款的按日连续计罚规则;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公开环境信息,应当制定和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提供便利等。最后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每一个"热词"的出现,都反映出社会公众对"热词"背后事件的关注程度。近几年,生态环保领域热点频现,"热词"频出,如"环保钦差""党政同责""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垃圾分类""秸秆禁烧""绿色创建"等。这些"热词"的背后,折射出我国环境治理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环境教育也随之开启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让违法排污行为无市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已经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新《环保法》相配套的四个实施细则,也同期正式实施。1月8日,环保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通报这四个配套实施办法。它们分别是针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实施查封、扣押办法》和《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以及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曹立平在发布会上表示,新《环保法》提出的"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使其具有  相似文献   

9.
正执法疲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使法律的约束力大打折扣甚至在有的地方荡然无存。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并将于2015年1月1日施行。修改后的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制度,建立了"黑名单"、按日计罚等罚则。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严查重罚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者,体现了我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微博     
正微博@生态环境部:【湖北荆门市磷化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光明网)】#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2018年11月11-12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湖北省荆门市开展下沉督察,发现该市推卸磷化工污染问题整改责任,顶风违规审批新的项目;磷石膏渣场污染防治措施长期不到位,严重污染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对汉江水质安全造成不利影响。(12月6日)  相似文献   

11.
二十五年磨一剑。在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历经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两次公开征求意见;整部法律只有两条一字未动;首次将按日计罚、持证排污等写入法律。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立法理念新,监管机制广是该法的突出亮点。人们常说,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一"亮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草案)》提交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每天制造的生活垃  相似文献   

13.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3,(5):5-5
江苏:专项整治进口固废 今年4~11月,江苏省开展进口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对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残余废物未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处置的,限期改正,按高限处以罚款;逾期拒不改正的,禁止申请下一年度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对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重点核查进口未经清洗的使用过的废塑料。各地建立与地方海关、检验检疫部门间的工作交流和执法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公正判决 1987年2月17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有500多人参加的审判大会,对增城县福和区安良化工厂污染环境案进行了公开宣判。审判长庄严地宣布了如下判决: (一)维持增城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办公室增府环字(1985)003号文件中对原告(安良化工厂)罚款2万元的决定。驳回原告请求免予罚款之诉讼。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5月29日)同志们: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部署会和推进会精神,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督察整改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压实整改责任,凝心聚力打好督察整改"攻坚战"和存量问题"歼灭战"。刚才,彭维宇同志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动员部署会、推进会主要精神和刘涛副省长到省生态环境厅调研时讲话精神,郭竟世同志就省生态环境厅整改实施  相似文献   

16.
正排污罚款不及超生受罚,"差距"不止表现为罚款金额的绝对数悬殊,更在于其背后折射出的领导重视、危害认知、职责履行和工作力度的现实差距。3月5日,在全国政协科技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感慨道,某个省份对计划生育超生的家庭罚款80万,可河北赫赫有名的"红豆汤事件",70家企业罚款平均下来,每家不到8万。"这叫保护性罚款!不仅没有任何处罚的作用,反而是在引导"。(3月6日《中国青年报》)70家企业违法排污,造成地下水被染成红色,近800只鸡喝后死亡,当地村民饮用桶装水长达23年,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7月30日,宿迁市环保局在市委党校召开了局系统全体人员大会,就作风纪律"百日"教育整顿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目的是通过开展作风纪律集中教育整顿,进一步加强政行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分教育动员、查纠整改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自2012年8月1日开始,到11月10日结束,将重点围绕"思想意识、作风形象、廉洁自律与履职尽责"四方面进行"查看纠",通过自查自纠、上提下纠、互提互纠,全员查纠整改,解决单位管理和个人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达到个人内在素质有提高,单位外在形象有提升,按"定人定岗定责、有人有岗有  相似文献   

18.
一、排污费“拨改贷”的实践 1984年以来,不少地方(主要是城市)相继试行了排污费有偿使用办法,即“拨改贷”。“拨改贷”的方式大体有二:一是以湖南省为代表的,将“各级环保局(办)征收的排污费和污染环境罚款皆作为发展环保事业基金”,其中用于污染源治理的补助资金(即80%部分)全部委托银行以贷款发放,贷款有偿使用,核收利息,利息分成。污染治理单位按时按原要求完成了治理项目,经验收,可  相似文献   

19.
<正>说到去年的环境污染大事件,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无疑要居第一。一是性质恶劣,竟然连沙漠都不放过。二是反映强烈,连习近平等中央领导都被惊动并纷纷做出批示。三是处理涉及面广:从政府相关官员到企业负责人,免职的免职,处分的处分,判刑的判刑,罚款的罚款。其实应该还有四——四是该污染很难了结。虽然据报道,腾格里沙漠腹地的晾晒池废水底泥已处理完毕,现场没有闻到异味,受污染沙漠正按照技术方案进行生态修复,但内行人都知道,化工企业的污水处  相似文献   

20.
政策法规     
2011年环境法治八大期待:承载希望阔步前行 1、环境刑罚成为有力震慑;2、绿色经济政策更加有力;3、生态补偿立法渐行渐近;4、“按日计罚”写入国家立法;5、确立区域联防联控法律地位;6、环境公益诉讼畅通无阻;7、环境损害赔偿实现制度化;8、双罚制让违法者付出双重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