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保障矿井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的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在线监测装置,将LabVIEW和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相结合,充分利用LabVIEW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检测液压制动系统的状态参数,分析评价设备工况;并利用新型碟簧座传感器,建立制动正压力和应变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液压站和制动器的故障参数,采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诊断液压制动故障,实现对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的安全预警。结果表明:该矿井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在线监测装置通过8个功能模块的实时监控,利用液压系统故障树能够系统实时诊断故障,对于保证矿井提升机的安全和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大勇  吴克坚 《安全》2011,32(10):17-18
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在矿井安全提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提升机液压系统在工作中的几种常见故障,并介绍了处理故障时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产XKT型卷扬机是用于矿井提升的重要设备,适用于多水平提升,能快速完成调换水平作业。其制动装置系采用油压盘形闸并采用油压传动离合器。制动闸与离合器之间用五通阀联锁,当离合器打开时,游动卷筒上的制动闸自动抱紧。闸皮与闸盘间的摩擦系数,设计为0.45,制动力是足够的。但由于用油压来推动盘形闸和离合器,油路长,液压元件多,难免有漏油之处。如果油溅到闸盘上,则摩擦系数大大下降(据某矿发生滑罐事故后试验,摩擦系数降低到0.15以下),  相似文献   

4.
1、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用途 提升机在矿井中担负着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和设备、运送材料及工具等任务。它是沟通矿井地面与井下的运输设备,是矿井的重要设备之一。而矿井提升机的制动和安全保护装置是提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提升机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因此对提升机的制动器和安全保护装置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强机房管理,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安全的工作环境。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用途是:  相似文献   

5.
1、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用途 提升机在矿井中担负着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和设备、运送材料及工具等任务.它是沟通矿井地面与井下的运输设备,是矿井的重要设备之一.而矿井提升机的制动和安全保护装置是提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提升机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因此对提升机的制动器和安全保护装置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强机房管理,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安全的工作环境.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用途是: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给出的预警结果只能反映传感器所在位置的参数变化,并不能依此判断传感器所在位置就是故障源。研究矿井监控预警诊断专家系统,通过建立矿井通风系统故障树设计面向故障树的基于框架与规则的混合知识表示方法,利用框架中诊断规则的推理确定故障传播关系,找到故障源。设计了矿井监控预警诊断推理机制,利用监控系统对灾变时期的火灾和瓦斯大量涌出以及正常生产时期矿井中的活塞效应、巷道风阻变化、通风构筑物故障、爆破、通风动力故障以及自然风压变化进行故障诊断推理分析,给出监控预警诊断故障源分析界面,为管理人员对矿井正常生产和灾变时期的故障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动车组制动系统实际运行环境中故障多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分解的多态故障树与多态多值决策图相结合的重要度分析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故障树模型建造和模块化分解,将不同事件转化为相应变量状态、多态故障树转化为多态多值决策图,最后计算得出多状态系统Birnbaum重要度。分析结果与兰新客专动车组制动系统实际运营情况相符,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解决了多态系统可靠性分析问题,为该路线动车制动系统故障检修和维护策略的修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院与山东焦家金矿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KTJC型矿井提升机智能监控装置在焦家金矿研制成功,并投入井塔罐笼提升系统使用。智能监控装置以STD工业控制机为主机。可以实现文字显示及打印,具有语言报警及预报警功能.不仅能直观显示提升容器的位置,而且能显示钢绳运行速度。可用文字显示及语言报告故障内容和井口打点信号情况。自动记录运行速度图和提升机运行过程发生的安全制动过程及情况。以上资料和数据不会因停电而丢失。该装置还能发出后备减速、过卷等位置信号,参入系统控制。智能监控装置的研制成功,在国内黄金矿山是首创。它对加强提升系统的管理,实  相似文献   

9.
煤矿液压提升机的安全功能与安全隐患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压提升机是较为复杂的机电液一体化产品 ,是煤矿井下作业提升物料和运送人员的关键设备 ,素有矿井咽喉之称。液压提升机的防爆、提升过程中的超速、过卷保护、液压系统的高、低压保护及升降与制动工作协同性是其安全性设计的核心与关键。笔者概要介绍了液压提升机的主要安全保护功能 ,分析并探讨了液压提升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塔式多绳摩擦提升机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振动原因,建立了振动故障源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合对某矿井塔式多绳摩擦提升系统的振动测试结果,应用该模型对系统振动故障源进行了诊断和评判,对各种振动原因引起的系统故障的可能性给出了定量评价.实践表明,应用文中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提高了塔式多绳摩擦提升机故障源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有效治理提升机的超限振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当前老矿井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矿井提升机的安全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矿井提升机是井下作业提升物料和人员的关键设备 ,素有矿井咽喉之称。安全、可靠与高效是提升机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准则与要求。笔者概要分析了矿井提升机的安全可靠性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点 ,并对各子系统中相对薄弱环节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探讨。以上科研成果 ,为提升机械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存在惩罚系数(c)和核函数系数(g),通过人工方法选取效率低、难以达到较高准确率并且出现过拟合的问题。为了提高矿井通风故障诊断的效率、准确率,同时避免过拟合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GA),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对支持向量机的c,g参数进行优化。经过多组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遗传算法优化的SVM矿井通风故障诊断系统相比于未优化系统的故障诊断准确率有所提升,参数未优化前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为60%,优化后的准确率为97.894 7%,并且优化参数经过大数据样本验证,未出现过拟合现象,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破碎带对断层活化的影响,选取破碎带宽度、岩石内摩擦角、粘结系数及抗拉强度作为破碎带的特征参数,采用FLAC3D模拟工作面推进对断层的影响,借助正交表确定模拟方案,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以此研究影响断层活化的破碎带特征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破碎带特征参数对断层活化的敏感性主次顺序为破碎带宽度﹥岩石内摩擦角﹥岩石粘结系数﹥岩石抗拉强度,且断层破碎带宽度越大,岩石内摩擦角越小,断层活化可能性也就越高,而岩石粘结系数与抗拉强度对断层活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运行安全,笔者以获得汽车制动最佳效能并能自动适应路况变化为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通过分析车轮制动的动力学原理;运用自寻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充分利用最大附着力制动、实现自动路面识别并可提高汽车制动时的操作稳定性;进而证实了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汽车防抱死制动自寻最优控制方法,相对以往的控制方法更为简单和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drivers' evaluation of a conventional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AEB) system on high and reduced tire–road friction and compared these results to those of an AEB system adaptive to the reduced tire–road friction by earlier braking. Current automated systems such as the AEB do not adapt the vehicle control strategy to the road friction; for example, on snowy roads. Because winter precipi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19% increase in traffic crashes and a 13% increase in injuries compared to dry conditions, the potential of conventional AEB to prevent collision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including friction in the control algorithm. Whereas adaption is not legally required for a conventional AEB system, higher automated functions will have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tire–road friction because human drivers will not be required to monitor the driving environment at all times. For automated driving functions to be used, high levels of perceived safety and trust of occupants have to be reached with new systems. The application case of an AEB is used to investigate drivers' evaluation depending on the road condition in order to gain knowledge for the design of future driving functions.

Methods: In a driving simulator, the conventional, nonadaptive AEB was evaluated on dry roads with high friction (μ = 1) and on snowy roads with reduced friction (μ = 0.3). In addition, an AEB system adapted to road friction was designed for this study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EB on snowy roads with reduced friction. Ninety-six drivers (48 males, 48 females) assigned to 5 age groups (20–29, 30–39, 40–49, 50–59, and 60–75 years) drove with AEB in the simulator. The drivers observed and evaluated the AEB's braking actions in response to an imminent rear-end collision at an intersec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rivers' safety and trust in the conventional AE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on snowy roads, and the nonadaptive autonomous braking strategy was considered less appropriate on snowy roads compared to dry roads. As expected, the adaptive AEB braking strategy was considered more appropriate for snowy roads than the nonadaptive strategy. In conditions of reduced friction, drivers' subjective safety and trus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driving with the adaptive AEB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AEB. Women felt less safe than men when AEB was bra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age groups were not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 Drivers notice the adaptation of the autonomous braking strategy on snowy roads with reduced friction. On snowy roads, they feel safer and trust the adaptive system more than the nonadaptive automation.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天轮传感器的新型箕斗提升定重装载系统;探讨以该系统为基础的无定量斗式定重装载形式、数据处理以及装载控制实现方法;研究以模糊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数据处理与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称重系统中因交叉灵敏度而导致的稳定性差、可靠性低等生产安全问题。实现老矿井箕斗提升系统特别是无定量斗式箕斗提升系统的定重装载改造,对煤矿提升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影响高速动车组正常运行的各故障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其耦合强度,将故障因素分为人、机、环3类,从系统角度又将机器因素分为5个子系统。人、机、环3类共识别27个故障因素;使用K2算法生成贝叶斯网络结构,引入扩展因果效应算法确定节点优先次序作为K2算法的先验知识,采用EM算法学习贝叶斯网络参数,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动车组运营故障分析模型;以209个CRH详细故障报告为例,对故障因素的故障发生概率进行排序并分析因素间的影响强度和灵敏度。结果表明: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发生概率较高;车门系统故障、牵引变流器故障易由内部零件故障引起,外界异物击打对受电弓影响较大;人、环因素更易引起多故障耦合;环境因素对牵引供电系统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贝叶斯网络在分析高速动车组运营系统故障问题上具有可行性,分析结果有助于提升运营单位的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简称"大机")故障的智能检索和诊断,使用基于案例推理(CBR)的思路分析和设计用以实现这些目的的系统。阐述案例的表示和构建方法。提出捣固车的故障案例模型构建方法。设计捣固车故障诊断的CBR系统。给出带权值的k-近邻法的案例相似性检索方法。提出大机故障诊断智能决策系统,采用定性和定量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故障诊断系统能够进行案例的定性、定量和混合检索。用捣固车的具体故障案例,验证所设计的系统的可行性。诊断系统检索得到的故障类型与依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判定的故障类型基本一致,能够进行案例调用和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