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广州市大气环境演变过程及其控制要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为广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采用传统的空气污染负荷方法对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广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控因素进行提取解译。在得到4个大气环境控制公因子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市大气环境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广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与广州市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2001年开始广州市大气污染程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2005年为拐点大气环境质量逐渐好转;广州市的大气污染已转变成复合型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2.
大气环境监测的目的,第一能够及时了解大气环境质量,判断是否达标,第二可以根据现有环境状况,为大气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经验,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大气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控制环境污染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对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维持大气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鉴于此,本文重点对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大气管理中的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望能为日后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彭再德 《陕西环境》1994,1(1):22-24
本文将区域大气环境目标作为虚拟年份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指标值,然后根据密切值法的计算原理,把区域大气环境目标引入到指标矩阵中,参与多年比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及不同年份大气环境质量相对环境目标之间的差异程度,为检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改进的灰色识别法以灰色关联法为基础,针对灰色关联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不足,引入关联离散度和隶属度算法加以改进,并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级就其相应的隶属度加权平均求得更为精确的大气环境质量级别,提高了分辨率和实用性。在简要论述利用改进的灰色识别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计算原理、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研究对象,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确定质量等级及其变化趋势,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识别法可比性强,分辨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钰  尤海梅  乔洁  孙迪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9):173-175,188
通过阐述属性识别理论和变异系数,建立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并参照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以镇江市环保局2009年提供的原始数据为对象,对镇江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空间上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镇江句容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为Ⅰ级(清洁),市区、扬中市和丹阳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为Ⅱ级(轻污染)。同时,属性识别理论模型计算较为简单,评价客观;结合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变异系数的分析,使区域间的比较更为清晰,更能反映出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对大气环境变化与大气质量进行严格监控,是大气环境执法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针对数字化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提升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以及大气监测的主要对象展开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确保大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属性识别法,介绍了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并根据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对福州市2001年至2006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大气环境质量2001年是Ⅱ级,2002至2006福州的大气环境质量均为Ⅰ级。属性识别理论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评价结果比较客观。使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步伐的迈进,城市大气 环境的质量每况愈下,很多城市在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基础上,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了大气保护策略.本文在这个背景下,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预测工业废气、生活废弃和汽车废弃的排放,并探讨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建立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以长沙市2014—2016年大气环境监测资料为依据,选取SO_2、NO_2、PM_(10)、PM_(2.5)、CO和O_3为评价因子,基于云理论生成评价指标隶属于评价等级的综合云模型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很好地实现评价指标数值和大气环境质量等级间的不确定映射;长沙市2014年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Ⅲ级),2015年和2016年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至良(Ⅱ级),且2016年对于良的确定度相比于2015年明显提高,表明长沙市大气环境质量呈现逐年好转趋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跟踪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师学义  高奇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8):2641-2647
为了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时间累积效应与分异规律,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综合运用熵权法与物元模型,在构建以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为子系统的区域自然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跟踪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自第3轮土地利用规划执行以来,总体上晋城市自然环境质量呈现正向发展的趋势,但人均水资源量、水土流失比重、单位面积化肥使用负荷、单位面积固体废弃物负荷等环境指示性指标有变差的趋势或没有因规划的实施而得到有效提升,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进行评估、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了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和特征,剖析了大气污染的成因;重点介绍了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技术,多尺度的空气质量模拟技术,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大气环境容量优化技术,基于环境容量和排放绩效的总量分配技术,多种总量监控方法,科学有效的总量控制管理机制和规则等的关键技术、技术突破、主要研究与理论创新及成果的应用与示范;紧密结合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管理和大气污染控制的需要,提出了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和大气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GB 3095-201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区大气环境实际情况选择SO2、NO2、PM10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泉州市和南安市2005年-2010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和能源结构这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两个城市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泉州市和南安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均为一级,从分析结果来看南安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整体较优于泉州市,这与南安市大气污染型企业较少、台风影响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能源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阜新市的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建立了大气污染的浓度模型,给出了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污染浓度的计算结果;同时,对阜新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计算出阜新市环境质量浓度指数并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模糊物元模型在焦化厂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焦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以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焦化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并根据焦化厂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提出了反映其污染程度的Ⅰ-Ⅳ级质量分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是可行的,焦化厂各测点的大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安全级(Ⅲ级)。  相似文献   

16.
大气环境红线划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的重要内容,其划定工作能够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本研究旨在建立大气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划定技术方法,为国家和地方大气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划分和管控措施设计提供导引,为建立国家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2004~2010年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SO2和PM10.NO2和PM10有上升趋势,SO2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大气污染排放格局优化方法及案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包括末端治理、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以及交通结构调整等,鲜见大气排放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因此,本研究团队基于自然环境、人体健康、污染物传输能力和气象扩散条件等多种因素,使用阈值、自然间断点分级和空间擦除等方法划定大气环境布局适宜区;并据此优化调整大气排放格局,实现空气质量改善;再以广东省为例,校验空气质量改善效益以及探讨大气环境分区对排放格局优化的引导应用.结果表明,广东省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面积占全省9%;人口密集区占3%;国控站点敏感区占15%;污染物积聚区占22%;大气环境布局适宜区占60%,主要分布在粤西.通过推动广东省非火电工业源移入大气环境布局适宜区,可以使全省PM2.5平均改善4%,城市最大改善10%.排放格局优化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方法中的一种创新性辅助支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能源与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控制技术提升和跨区域联合防控,综合制定最可行的空气质量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惠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惠州市环境监测站2002年的主要大气污染资料,以惠州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为例,通过污染气象调查、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控制区确定等技术路线的实施,以A值法、ISC3模式预测法最终确定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惠州市现状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SO25.544万t/a、NO210.842万t/a、PM1011.256万t/a。该研究成果可作为惠州市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已然成为热门话题。大气污染不仅危害中国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甚至可能对其他邻近国家产生影响。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部地区,空气质量变化具有区域性特征。本文在参阅了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哈尔滨市2010年-2012年与2012年1~12月份的空气质量数据,对哈尔滨市的大气质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哈尔滨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级别和首要污染物以及影响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