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安全,包括工作环境的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对工作环境安全性的评价,一是采用定性的方法,二是依靠历史统计数据,对危险性进行量化.主要对象是人机环境中"机"的因素.本文利用实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尝试通过人对环境的生理、心理反应建立评价工作环境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竹脚手架、金属脚手架的安全性比较研究的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它能够较客观地评价工作环境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2.
安全性评价是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和度量,它不同于安全评比,也不同于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性评价可使宏观管理抓住重点,分类指导,也可为微观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福州人造板厂是1986年正式投产的大型企业。成套生产设备从美国引进,是我国第一条现代化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生产流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电力公司于1998年对所属的发供电企业认真地开展了安全性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安全性评价工作,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地标准化,规范化,使企业领导对安全状况,特别是安全隐患,能心中有数,加强了整改工作的落实,促进企业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多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安全管理只局限于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整改工作,而对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性缺乏分析和有效的监控,目前安全评价技术在建筑业的运用并不成熟.运用科学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建筑施工危险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可以补充、完善和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不同于其他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施工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既取决于施工工程各单元的危险性,还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有关.目前,我国尚缺乏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标准,为了研究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的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施工工程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行业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 77-2010)的取值方法和权重标准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使用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评价因子作为管理抵消因子,最终确定施工工程重大危险源.结合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准确、客观地描述施工类工程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评价.  相似文献   

6.
道路行车安全性虚拟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在道路建成之前很难对设计道路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的问题,在介绍运行车速评价法、速度分布评价法、线形指数评价法和驾驶人工作负荷评价法等国外道路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包括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差、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速度降低因子、横向力系数变化因子以及路段间的加速度值等5个评价因子在内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并确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该方法的评价过程包括自行模式和互动模式.自行模式是在驾驶员模糊车速控制模型的基础上预测路段的运行车速,从而进行线形的安全评价;交互模式主要是在虚拟仿真的基础上对道路、隧道、桥梁的交通工程设施、照明等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可以在道路的设计阶段发现存在的行车安全性问题,通过修改设计或进行安全改善,提高道路的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人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随着人们对人在整个安全系统中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 ,如何对人的安全性进行科学的评价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笔者在综合论述了目前我国对机车乘务人员、起重机械作业人员、驾驶员以及电力运行人员的安全性研究以及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有关人的安全性评价的定义 ,并提出如何建立人的安全性评价体系以及对人的安全性评价的通用指标 ,探讨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上述指标去评价人的安全性。为人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油库安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油库安全性综合评价工作中。通过分析影响油库安全性的因素,建立油库安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安全评价表。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安全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基本程序.本文描述了安全评价的意义、类型、常用方法和评价基本程序,并且在回顾我国安全评价工作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煤矿生产现场的动态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对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的安全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安全性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特点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探讨了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法评价企业安全性的可行性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统  谢矿生  吕超 《安全》2015,36(9):23-25
针对防暴弹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使用未确知测度数学模型评价方法,建立了以生产安全性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防暴弹生产安全性进行评估。本模型评价指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评估结果良好,对指导防暴弹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重庆永荣矿业公司电厂推行“安全性评价”活动,有效地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发电量和利润连年创历史最好水平。该电厂根据国内外同类型机组安全检查的先进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出安全查评的标准项目及每个项目的评分标准、检查方法,然后对查评项目逐一落实人员,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统计出各项的得分和安全工作的总体得分,从量上对安全工作进行判断。评价内容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防火防爆、在岗人员;评价标准分可靠、基本可靠、不可靠三种类型。通过评价找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和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日益突显的安全问题,结合四川省桃园(川陕界)至巴中高速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停车视距、竖曲线、隧道进出口、横断面超高、长大下坡等5个方面进行安全性分析。研究提出高速公路工程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程序:要以潮湿路面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停车视距为标准进行安全评价,凸曲线路段和凹曲线路段都应满足竖曲线最小半径,隧道平曲率半径大于所允许的最小半径值并通过基于运行车速差的隧道进出口区域运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对隧道进出口进行安全预评价,超高安全评价要以一般圆曲线最小半径为标准,对于长大下坡的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应满足评价标准,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数据,运用该安全评价方法,证明了其实用价值,为其它高速公路工程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最近,机械电子部质量安全司按照《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的65项指标对12家企业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终评工作。经过两个多月严格、细致、认真的评价,东方电机厂等10家企业达到了安全级水平,首批进入了国家安全级企业行列。 机械工厂开展安全性评价,是机械工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主要体现在管理模式上、认识上、方法上、观念上的改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使安全工作逐步实现多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用事故预测代替事后处理。达到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因此,它受到了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普遍重视与欢迎。这些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安全性与作用可靠性是引信的两项重要技术指标。引信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的机电产品。在一般机电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建模过程中,环境因素不被考虑,但对于引信而言,其可靠性与环境力却有着密切关系。笔者根据引信工作的特殊性,对环境力及其作用时间的安全可靠度及作用可靠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评价作为现代先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内容之一,它的推广应用必将对提高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工作的经验,就目前评价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工作对强化企业安全基础、实现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估与安全例行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重大危险源评估、安全性评价、技术监控、反事故措施、缺陷管理、可靠性分析、生产环评、经济性评价等隐患排查长效机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安全评价中危险辨识的地位、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生产企业、系统、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性程度 ,需按有关规定或技术要求 ,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危险评价 ,其中辨识危险在安全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论述了危险辨识在安全评价中的地位 ;指出了危险辨识存在的问题 ;从资料准备、企业调研、危险辨识方法、行业专家作用和人员素质等 7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安全评价是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方针 ,消除隐患 ,预防和预测事故 ,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安全评价是对系统的安全性和预防事故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与科学评估的一门综合技术,它是实现系统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安全评价与日常进行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它的着眼点是技术带来的负效应,即具有依据生产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对生产进行预测和反馈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