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入32 9900094中国的环境政策效应与污染治理效果分析/傅伯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19(3)一91一93 环信X一5 在简述环境政策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经济改革促进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新举措初见成效,但污染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通过对各省区环境治理投资效果分析,提出未来环境和治理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重新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将它们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战略结合起来。2.改革排污收费制度,由超标收费向排污收费转变;由单一浓度收费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和完善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促进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一个重大步骤,国家环保局于1996年底向全国各地提出《总量排污收费新标准试点方案》。总量排污收费新标准是世界银行和国家环保局组织的《中国排污收费制度设计及其实施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体现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则;体现了总量收费的原则,对各类污染物统一按污染当量计征排污费;体现了动态收费的原则,考虑了地区调整系数、环境功能区调整系数和资金时间价值调整系数;覆盖面大,可操作性强。国家环保局为总量排污收费新标准试点工作,专门发了873号、298号文。模拟测算分析试点工作是总量排污收费新标准试点工  相似文献   

3.
环境收费制度无论是在联邦德国还是在中国的环境政策领域中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联邦德国现行的和正在制定废水、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收费(尤其是废水收费)制度的形成、基本要点和评论,最后对环境收费制度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作者认为,联邦德国的环境收费制度对我国排污收费由浓度收费转向总量收费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亚明 《环境科技》1992,5(3):36-40
环境收费制度无论是在联邦德国还是在中国的环境政策领域中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联邦德国现行的和正在制定废水、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收费(尤其是废水收费)制度的形成、基本要点和评论,最后对环境收费制度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作者认为,联邦德国的环境收费制度对我国排污收费由浓度收费转向总量收费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告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已于2003年1月30日由国务院发布,2003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与之相配套的有关政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各种有关排污总量收费的书籍与待实施总量收费制度实施无任何关联,请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在购书过程中谨防上当受骗。为正确实施总量排污收费制度,待有关配套政策正式公布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会排污总量收费教材统发全国。特此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办公室2003年3月31日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改革总体目标国家环保局解振华局长在全国排污收费15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我国今后排污收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同时提出,排污收费的政策改革要实现"四个转变";收费标准的改革要收费高于治理成本;排污费资金使用改革要实行"三个调整"。在新...  相似文献   

7.
所谓总量排污收费就是对每个排污口排放的各项污染物的总量进行的收费。由于总量排污收费实现了排污收费工作由单因子收费的“粗放”型向多因子收费的“集约”型的转变,达到了排污收费高于治理成本的效果,使收费工作真正起到了促使排污单位积极治理污染的作用,所以总量排污收费是目前我国环保排污收费工作所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排污总量收费是目前我国环保排污收费工作中的新事物,各地区都在进行探索和尝试,笔者想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总量排污收费工作谈几点浅见。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总量排污收费的认…  相似文献   

8.
中国排污收费标准体系的改革设计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排污收费标准是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核心。设计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排污收费标准,是改革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在分析现行的排污收费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满足不同政策需求的若干种排污收费标准方案,并进行了多方案比较。作者建议,为确保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应尽快试点和推行污染物总量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9.
白永峰  顾强 《环境科技》1999,12(3):26-28
排污收费制度是中国环境政策中一个核心的管理手段。它是我国为强化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一个独特的制度。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环境目标下,这项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在分析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收费制度、政策和标准等的改革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从1980年到1997年,我省的排污收费和环境监理工作已经走过了18年历程。18年来,通过我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工作的不断强化,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完成了以排污收费为主向全面实施环境监理的过渡。十八年的排污收费和环境监理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排涝收费制度的试行阶段(1980-1982)1.l,排污收费制度的提出ITS年12月31B,中共中央79号文件,批挂了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遇过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指出“必须把控制污染源的工作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向排污单位实行排放污染物的收费制度,由环保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了解瑞典环境保护工作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探索如何借鉴其先进经验改善中国的环境问题。对瑞典人群的环保意识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分析总结瑞典得以如此成功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环境不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中国如何借鉴瑞典环保经验的举措。采用随机问卷调查,对象是瑞典博朗厄市及其首都斯德哥尔摩火车、学校、书店的人群。结果显示瑞典公民有良好的环保意识,而良好的环保意识来源于政府和媒体宣传、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瑞典公民认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有政府政策、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公众的环保意识。这说明瑞典政府在环保法规、教育的投入和公民、企业的配合是瑞典环保成功的主要原因。鉴于此,中国应该注重教育与宣传,建立分工明确职能完善的管理机制,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引导个人和企业。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China and the great progress made during 1979–2006. Applying lessons learned from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o its own situati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have the following main features: (1) to explore command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their fullest extent, (2) to strive to raise funding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3) to identify who should take accountabilit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4) to encourage strategies of “combin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integrated utilization”, (5) to embrace opennes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early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ies have evolved and deepened: status expanded the national basic polici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y adding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cus changed from pollution control to a combination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method changed from end control to source control, scope changed form point source control to watershed and territory pollu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tyle changed from primarily using executive power to using legal and economic measur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hey are evalu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provides the prospects of the policies.  相似文献   

13.
欧盟不同环境领域环境政策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欧盟环境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2000年以来欧盟在水环境保护、空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管理、化学品与杀虫剂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土壤保护等领域的政策发展趋势,以及为实施其环境政策所引入的各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By developing a GDMOD model to estimate the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electricity generation,this project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amages and costs caused by different pollutants at varying distances from the Mawan Electricity Plant in Shenzhen,China.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that(1) environmental damages caused by electricity production are large and are mainly imposed on regions far away from the electricity plant;(2)air pollution is most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he totat damages,and SO2,NOx,and particulate matter are the three major pollutants with highest damages;(3)the damages caused per unit of particulate.NOx,and SO2 emissions are much higher than pollut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costs.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showed that China needs to have a more effective levy system on SO2,and a more manageable electricity tariff mechanism to internalize the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The results have also implications for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compensation schemes as well as emission trading arrangements.  相似文献   

15.
从《环境保护技术政策要点》颁布实施十年来的执行程度、执行效果和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等3个方面,对《政策要点》的实施进行了评估。评估表明:《政策要点》的颁布实施,对控制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新目标,制定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70年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其演进脉络、阶段性变化特征和取得的成效,对于制定新时代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演进为主线,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变迁与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非理性战略探索阶段(1949-1971年);②建立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1972-1991年);③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2000年);④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态环境示范创建的环境友好型战略(2001-2012年);⑤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2013年至今).分析表明,我国基本形成了符合国情且较为完善的环境战略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法制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生态环境市场经济政策体系以及多元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伟大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需求,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基本走向、改革目标,指出了管理体制、生态法治、空间管控、市场机制、公众参与、责任考核等六大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企业环境问题是环境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防治企业环境污染始终是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但若一味地增加污染治理投资,势必使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本文在全面分析现代工业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让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为自身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措施,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因素分解方法,将影响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污染治理资金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构建了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并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故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38起.其中,由经济规模、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所引起的频数变化分别为279起,-74起和-344起.总的看来:该时期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事故频数增加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该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促进作用减弱;1991~2005年污染治理投资效应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基本起到遏制作用;风险控制技术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起到遏制作用.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9.
依据福建省2006-2011年环保投资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水污染治理投资和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单位GDP水污染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呈负相关。并指出福建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不足,单位GDP水污染治理投资比例偏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制定水污染治理投资规划,发展生态生产力并实施过程治理投资,使水污染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探究环境治理投入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城市化在两者关系中扮演什么角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大陆2003—2015年31个省份的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探究环境治理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环境治理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参数异质性,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2)环境治理投入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环境治理投入量的差异分为前期影响不显著、后期促进两个阶段;3)适度的城市化水平可以提高环境治理投入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此,论文认为应在继续增加环境治理投入的同时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城市化助力环境治理投入取得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