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际动态     
《绿色视野》2015,(1):4
全球煤炭需求将达90亿吨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报告称,尽管在秘鲁利马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呼吁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但全球煤炭需求有增无减,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创纪录的90亿吨。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煤炭需求将以平均每年2.1%的速度增长,直至2019年。这一数字低于去年预测的2.3%,也低于2010年至2013年的实际增长率——3.3%。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保产业》2002,(12):28-29
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2001年6月重印的译著“自然资本论”是一本有关经济开创性的范本,三位领先的实业幻想家阐明了世界如何处在一种新的工业革命的前夕。这次革命指望转变我们对商业的基本看法,认识商业对于塑造我们未来的作用。在过去10年中,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开始发现,巧妙地应用新技术和产业实践,是节约资金和资源的大好机遇。本书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它将招致石油工业的衰败,而将传统模式的汽车变成“超级汽车”———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它将更轻巧、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会议信息     
正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拐点临近FCVC 2020第五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定档9月召开全球氢能与燃料汽车发展迅速,我国氢能燃料电池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发展方向,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也在积极部署,可以说2020年-2030年将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十年。在此背景下,第五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 2020)将于2020年9月15-17日在江苏如皋召开。本届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35亿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是美国的4倍左右。设想如果美国也消费35亿吨煤炭,环境质量即使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糟糕,也一定比美国现在的环境质量差。因此,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腾出环境容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第一,要从战略层面论证煤炭的利用方式。煤炭用途为燃料和原料,作为燃料的用量大于80%,而作为原料的用量仅20%。有两个结论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5.
生态危机为当今世界四大危机之首。它突出地表现在:沙漠化的扩展,为此,全球每年损失耕地1亿余亩;水土流失加剧,每年有250亿吨沃土变为江河中的泥沙;气候异常导致大范围的干旱和饥荒,造成数以千万计的人挣扎在生死线上。生态危机不完全是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为的因素也是个重要原因,如由于现代工业的高度发展,矿物质燃料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正与时俱增;加之人类对热带森林的掠夺采伐,更加重了“温室效应”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科学家们预言:50年左右地球大气将因而升温1.5~4.5℃,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内陆地区的蒸发量将加大,而降水量将减少,势必加速沙漠化的进程,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再考虑对策就太迟了。  相似文献   

6.
国际要闻     
《环境教育》2009,(7):83-84
美媒体担心中国环保技术超美国 《纽约时报》某记者说道:“地球上的人口大约每15年就增长10亿,而这些人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支付得起高能耗的生活,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将突破地球的承受极限。因此,能够生产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将成为下一个全球大工业时代的主题,而中国必须成为这一潮流中的一分子。我担心中国会在能源技术方面‘痛扁我们’。  相似文献   

7.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2,(6):70-71
国际资讯联合国呼吁土地退化零增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近日发布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为"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做出努力。世界范围内有15亿人口直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而流失。另一方面,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将在2030年增长50%,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则要增加1.2亿公顷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2,(6):70-70
联合国呼吁土地退化零增长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近日发布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为“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做出努力。世界范围内有l5亿人口直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而流失。另一方面,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将在2030年增长50%,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则要增加1.2亿公顷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是使用最广泛的替代汽油或柴油的燃料。其生产的液化石油气中,53%是由天然气制得的,47%是从原油提炼而得,其余10%主要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化工工业消耗的液化石油气高达90亿加仑。液化石油气汽车所需的液化石油气量每年大约为5亿加仑,仅占美国总消耗量的3%左右,显示在美国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的潜力还很大。一、美国政府在政策及经济方面的支持全世界现在大约有300多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其中,意大利数量最多,大约有100万辆。荷兰液化石油气汽车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比例最…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再过二、三十年之后,中国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肯定是最紧张的。那时候,中国的人口数量将达到一个最高值,大概是16亿(国际最极端的分析是18亿),而耕地能养活多少人?水资源能养活多少人?矿产和能源又能支撑多少人?这些资源的约束我们叫作紧约束,也就是说资源的短缺和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紧张的关系,它的约束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11.
胡星  田宇鹏  阮观强  程金润 《环境技术》2023,(7):159-163+167
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燃油车最直接的替代品,因为它们的里程和加油时间相似。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于2013年7月发布《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技术法规》(GTR13)。GTR13与我国现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间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对GTR13压缩氢气储存系统的安全能要求进行了解读,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燃料电池汽车储氢安全标准,并吸取GTR13法规标准的优点,对在未来的燃料电池汽车储氢标准修订中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据《读卖新闻》1981年11月11日报道,日本国立肿瘤研究中心与福冈县卫生公害中心共同研究证实,在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的排气中所含颗粒物,有新的致癌物质。据称,有问题的物质是,在多环芳烃上的二氧化氮以“1—硝基芘和“3—硝基萤蒽”的形式出现时,其致癌性是相当强的,它比人们所知道的“苯并(a)芘”还要强。环境厅高度评价了这项研究成果,并且表示,要强化对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黑烟的限制,而汽车制造业似乎也不得不表示要严肃对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同时也是地球各类生命的发源地;海洋是许多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重要经济来源,关系着全球数亿人的生计。而海岸带作为海陆之间的交界地带,是沿海地区应对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屏障;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资源日趋紧张,海洋资源保护愈发重要,成为我们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很早就将海洋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保护领域,并已积累了超过25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倡导基于自然的方式保护海洋,以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今天发布的最新一期《粮食展望》报告预测说,在今年下半年和2012年间,全球农副产品的价格将继续在高水平上徘徊,主要原因是食品需求增加,库存急剧缩减,而大部分农作物的总产量却增幅有限。  相似文献   

15.
许多研究都曾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食品供应将产生不良影响,但它们大都忽视了气温上升和空气污染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交互作用。这项研究详细分析了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情况,这四种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满足了全球人口超过一半的卡路里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对这些粮食作物的影响将根据地区不同而变化,不同粮食作物受到这两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比如说小麦对臭氧就十分敏感,而玉米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三天不喝水。在我们人体内水的含量比例高达70%,可见我们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可是如此宝贵的水资源,现在却面临着重大危机。目前,全世界有1/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的不平衡,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我国是全球人均  相似文献   

17.
一、压缩天然气汽车发展概况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车用燃料,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这主要在于天然气具有环保和经济的明显优势,所以压缩天然气 (Compressed Natural Gas Vehicle)汽车 (简称 CNG汽车 )顺应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并正在逐渐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世界各国使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进展很快。汽车使用天然气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用常压胶囊装载天然气。使用压缩天然气燃料始于 30年代的意大利。近年来由于环保、资源条件等诸多因素, CNG汽车在许多国家发展更加迅速。   四川、重庆等地区利用天然…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20,(4)
正二十多年前,有个叫布朗的美国经济学家,也是国际战略问题专家,他提出了这么一个疑问,又叫"布朗之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他的理论出发点是这样的,中国人口达到16亿的时候,一年需要大概7亿吨粮食。这7亿吨粮食从哪儿来?中国只有约18亿亩农田,如果按照美国的工业化模式计算,显然布朗没有说错。"布朗之问"提出来后,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那时我正在中科院读博士研究生,我们实验室也经常讨论怎样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此后的二十多年,我也参与了课题组的各种探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进入小康社会,汽车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中国的汽车生产与消费总量在2020年可能雄踞世界首位。由于中国的汽车发展采用的是发达国家的常规路线,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将随着汽车市场的扩大而增加,引发汽车行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忧患。如采用氢燃料代替汽油燃料,则汽车产业的发展前  相似文献   

20.
李民骐  龚权 《绿叶》2008,(12):80-90
气温再升高约两摄氏度,人类就将陷入气候灾难。阻止灾难,单靠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作用有限,必须压缩全球经济规模,但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无止境的扩张。要么终结资本主义,要么陷入气候灾难!人类必须抛弃资本主义,代以全球民主计划经济,在确保人类基本需求下,收缩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