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调查了温州市售贝类中重金属(Cu、Pb、Cd、Cr、As、Hg)的含量,并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检测结果显示:温州市售贝类中Cu:1.23~10.67 mg/kg,Pb:ND~0.47 mg/kg,Cd:0.055~0.579 mg/kg,Cr:0.24~4.12mg/kg,As:0.39~2.95 mg/kg,Hg:0.014~0.036 mg/kg。市售贝类中Cu、Pb、Hg含量低于限量标准,但Cd、As、Cr有超标。说明温州市售贝类存在食用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秧秧 《环境》1994,(12)
1986年春节前夕,台湾屏东县家家户户正在办年货准备过年,不料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有些人吃了西施舌贝(一种海产贝类)而中毒,近50名患者急送医院抢救,其中2人因深度中毒,不治而亡。同年年底,福建东山县也因居民食了海产蛤仔而有136人中毒,一人命归黄泉。如此众多人同时中毒,起因颇值得怀疑。先是请公安部门侦察取证,看是否有人投毒杀人,继而出动卫生防疫人员,调查食品卫生。最后确认,起因系食用海产贝类所致。但海产贝类本身并无毒,那么,真正的元凶又是什么呢?经进一步分析化验,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这些海产贝类吃了一种含有毒素的藻类,积毒的贝类就成了“定时炸弹”,一旦入腹,就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于非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贝类产品检测实验室严重缺乏贝类毒素标准样品的现状,保证小鼠生物法及酶联免疫法等腹泻性贝类毒素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可比,本研究制备出腹泻性贝类毒素标准样品。将腹泻性贝类毒素阳性的新鲜贝类去壳后取中肠腺,匀浆,冷冻干燥等步骤制备冻干粉,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样品均匀,稳定,满足标准样品的要求,以多家实验室定值的方式对标准样品进行定值,定值结果采用标准值±扩展不确定度的方式表示:即(8.83±0.60)×10-6(k=2)。该标准样品可用于腹泻性贝类毒素检测过程的方法验证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1月在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分别采集表层海水、表层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进行了石油烃含量分析.依据石油烃含量检测结果,分析了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以及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和种间差异,并对3种介质中石油烃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最后探讨了贝类体内积累的石油烃及对贝类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海南东寨港近岸红树蚬(Geloina coaxans)、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青蛤(Cyclina sinensis)及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4种双壳贝类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食用安全风险。结果表明,4种贝类重金属富集存在组织间和种间差异,红树蚬体内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贝类鳃和内脏中重金属富集量普遍较高,肌肉中富集量相对较低;各环境介质中重金属含量大致表现为悬浮颗粒物沉积物及贝类近岸海水;4种贝类重金属的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为CdAs≈ZnCuCrPb。4种贝类中重金属与近岸海水及悬浮颗粒物相关性较弱,而与沉积物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红树蚬软体部分Zn、Cr、As含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显著正相关,钝缀锦蛤软体部分Cr、As含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显著正相关,菲律宾蛤仔软体部分Cr含量与其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显著正相关。基于限量标准的分析表明,贝类肌肉样品中As的湿重含量超过标准值,食品安全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场食用鱼和贝类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以高氯酸 -硝酸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广州石牌市场食用鱼类和双壳贝类的Cd、Pb、Cr、Ni、Cu和Zn等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 ,双壳类对重金属积累的能力高于鱼类。鱼类不同组织器官对各种重金属积累能力明显不同 ,有毒重金属元素Cd、Pb、Cr和Ni主要分布于鳞片、鳃中 ,其食用部分中各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PHNSO”和“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具安全的食用价值。但贝类的Cd含量已超过“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其中牡蛎的Cu和Zn含量则略超过“人体卫生消费标准” ,其食用价值受到严重威胁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近年我国海域有害赤潮频发,赤潮优势种的变化显著,最近7a记录了51种引发赤潮的优势赤潮生物,其中由有毒微藻引发的赤潮增加。有毒微藻在我国海域广泛分布,至少3个株产麻痹性贝毒的亚历山大藻,5种能产生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毒素和鳍藻毒素、以及扇贝毒素的鳍藻在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产生虾夷扇贝毒素的三种甲藻在北黄海常年存在。我国多种贝类中已发现麻痹性贝毒、软海绵酸毒素和鳍藻毒素、扇贝毒素、虾夷扇贝毒素和环亚胺毒素等多种微藻毒素。本文较系统的归纳综述了我国有害赤潮、优势种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点,产生的藻毒素结构;我国双壳贝类等海洋生物中存在的微藻毒素的种类结构;首次利用风险商值法研究评估了我国贝类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只有春季来自福建的2个样品具有食用风险;但大连海区的贝类样品、评估值全都接近安全限值,可能表明具有某种区域性风险;在春末夏初,大窑湾的贻贝风险最大,其次是扇贝,牡蛎的风险最小;不同的贝器官,富集藻毒素的能力差别大,消化腺中的藻毒素含量远高于其它器官,不同的食用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中毒风险。总体上,我国沿海常见种双壳贝类的麻痹性贝毒和虾夷扇贝毒素食用风险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江舟山海域水体污染严重,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海洋生物的食用安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探索舟山海域海产养殖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现状,文章通过季节性采集枸杞岛紫贻贝养殖区的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样品,及空间性采集市售的舟山本岛、长白岛、嵊泗岛紫贻贝(M. galloprovincialis)、青占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明虾(Penaeus chinensis)样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生物体内微塑料季节变化规律、数量、大小及丰度。结果表明,微塑料在舟山海域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且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舟山所采生物样品平均丰度为(1.39±0.41)个/g,整体丰度与国内外已报道数据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长白岛明虾体内微塑料丰度最高,达2.03个/g,嵊泗紫贻贝体内微塑料丰度最低。生物体内粒径20μm的微塑料占主体,达53.26%。以上结果表明,舟山海域生物体内受到一定程度微塑料污染,但污染不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黔西北典型铅锌矿区周边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别采集98个土壤样品和稻米样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稻田土壤中八种重金属(Cr、Ni、Cu、Zn、Cd、Pb、Hg、As)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价,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研究区稻米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PN=2.61),但Cu为重度污染(PCu=3.13);土壤生态风险总体处于中等水平(RI=279),最主要生态风险因子为Hg,其生态风险危害程度为很强(EHg=179);研究区稻米中重金属平均含量未超标,但有部分点位样品重金属含量超标;食用研究区种植的稻米不会对成人和儿童引起单一重金属健康风险,但长期食用,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会对成人和儿童健康产生负面影响(THQ成人=2.41,THQ儿童=2.48)。  相似文献   

10.
江苏盐城地区水产品重金属含量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洋  付强  高军  徐网谷  殷波  曹亚乔  秦卫华 《环境科学》2013,34(10):4081-4089
为初步了解江苏盐城地区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摄入风险,于2012年5月采集了该地区海水鱼类、淡水鱼类、甲壳类、贝类、头足类5类22种主要水产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肌肉中Cd、Cu、Zn、Pb、Cr等5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 i)、重金属污染指数(MPI)、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及致癌与非致癌年风险(Rc ig、Rn ig、R’总)指标分别评价其污染程度、食用安全性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目前盐城地区水产品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Cd、Pb、Cr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分别为31.8%、31.8%、40.9%;P i结果显示,各水产品Cd、Pb、Cr含量均超过轻污染水平,其中淡水鱼类Cd、Pb含量,贝类Pb、Cr含量,头足类Cr含量达到重污染水平,Cu、Zn含量尚处于正常范围内;MPI结果显示,贝类、甲壳类重金属污染高于淡水鱼类、头足类和海水鱼类,污染程度为贝类>甲壳类>淡水鱼类>头足类>海水鱼类;总体而言,盐城地区水产品重金属的食用安全性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但贝类和头足类的Cr摄入量已接近PTWI值,个别海水鱼类Cr的摄入量已超过PTWI值,存在较高风险;健康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各类水生生物总重金属摄入健康风险数值(R’总)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5.0×10-5a-1,但贝类和头足类的Cr摄入健康风险均已接近该数值,值得关注.当前,盐城地区水产品存在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Cr污染,其污染等级、摄入风险和健康风险均较高,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蔬菜及其土壤中铅、镉、铜和锌含量水平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昆明市蔬菜及其土壤中铅、镉、铜和锌含量水平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对其土壤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蔬菜土壤重金属Pb、Cd、Cu、Zn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Pb、Zn为轻污染,Cd、Cu为中污染,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为中污染.蔬菜可食部分Pb、Cd、Zn的含量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绿色蔬菜标准,依次为Pb、Cu、Cd、Zn.蔬菜中Pb含量过高与汽车尾气Pb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内的石油烃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0-97-1991-12期间,监测了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计算了沿岸软体动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本底值为3.47-19.7mg/kg,用本底值的上限作为评价标准,对沿岸贝类的石油污染状况,按污染程度做了海区划分,结果是大连湾,长江口,锦州湾的经济贝类是石油烃污染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In New Zealand shellfish are a significant food resource and shellfish are harvested for both recreational and commercial use. Commercially harvested Greenshell mussels (Perna canaliculus) and Pacific oysters (Crassostrea gigas) from aquaculture farms dominate consumption in New Zealand. Other commercial species include cockles (Austrovenus stuchburyii) and surf clam species which are wild harvested. The consumption of shellfish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caused by noroviruses following faecal contamination of growing waters with human waste. In New Zealand, since 1994 over 50 norovirus outbreaks linked to consumption of either New Zealand commercially grown oysters or imported oysters have been reported. An IEC/ISO 17025 accredite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noroviruses in bivalve shellfish was established in 2007. 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outbreak investigations to analyse implicated shellfish, in virus prevalence surveys and monitoring programmes, and commercially for product clearances. Surveys have shown that enteric viruses occur frequently in non-commercial shellfish, especially near sewage outfalls and following sewage discharge events. Viral source tracking methods have assisted in identifying pollution sources. The commercial shellfish industry operates under the Bivalve Molluscan Shellfish Regulated Control Scheme (BMSRCS), administered by the New Zealand Food Safety Authority. Recently regulatory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BMSRCS to manage viruses. These include the closure of harvest areas for at least 28 days after human sewage contamination events and norovirus outbreaks. These management strategies, coupled with new information on norovirus prevalence in shellfish, have help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New Zealand shellfish.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主要农药对蔬菜的污染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州四区几种主要农药在蔬菜上的消解规律和农药起始残留浓度的研究,建立了两类不同剂型农药对蔬菜污染程度的评价方法?其评价参数为农药起始残留浓度?农药消解速度?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的间隔期和评价标准等因素?不同农药在不同蔬菜上的污染程度用蔬菜污染指数PI1和PI2表示?   相似文献   

15.
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砷、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青岛团岛农贸市场的新鲜鱼、虾、贝类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的砷、汞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用于海产品中砷、汞的快速测定。应用生物质量指数法,参照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和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海洋环境质量生物标准的意义及其内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阐述研究制订海洋环境质量生物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介绍生物标准应用的概况和国际上应用的鱼贝类污染物含量标准。依据海洋污染研究进展和我国海洋监测管理水平,探讨我国生物标准制订的内容,提出宜选用海洋双壳类,以有毒污染物含量以及微生物污染指标和赤潮毒素等为主要内容,研究制订适应我国国情的生物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北利川水杉母树管理站土壤中Cd、Cr、Cu、Pb、Zn五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别评价其污染水平,结果表明水杉母树管理站的土壤重金属具有污染。地积累指数法得出Cd受到中等程度的污染,Igeo分级为2级,其他四种重金属无污染。生态危害指数法得出单一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上Cd的已经可观,其他四种金属为低,多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提示已经达到中等。  相似文献   

18.
单因子标识指数法在浑河抚顺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红  胡成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1):276-279,320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水质评价对于制定水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水环境评价方法大多不能对水体污染程度给出直观判断,且无法进一步区分劣五类水质的污染轻重。文章选用单因子标识指数法,以沈阳经济区典型城市抚顺为研究对象,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为考察指标评价浑河抚顺段水质。结果显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沿程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氨氮、总磷除St2点位达标外,其余监测点位均超标;生化需氧量全程为劣五类水质。通过单因子标识指数值不仅直观地看出浑河抚顺段各个监测指标是否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标准,还直观地看出未达标指标的超标程度。对于劣五类水质,单因子标识指数值区分出了超过五类标准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