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设备状况概述设备品种:轮胎式起重机;设备使用地点:物料回收场码头;结构型式:该轮胎式起重机具有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和回转机构,起重臂为桁架结构,起升及变幅机构钢丝绳直径为17.5mm,起升机构滑轮组采用4倍率。检验情况:未经检验;使用状态:在用。  相似文献   

2.
最近,无锡市某企业发生一起因起重机导绳器坠落砸死人的事故。该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LD10-19.7,取物装置为吊钩,主起升机构额定起重量为10t,跨度为19.7m,无司机室,操纵方式为按钮控制,起升高度为9m,起升速度为7.0m/min,倍率为2,钢丝绳直径为14mm,小车机构电动葫芦型号为CD1-10-9D,小车运行速度为20.0m/min,  相似文献   

3.
2001年2月12日,胜利石油管理局某单位的一台起升高度为24米的5吨单梁桥式起重机葫芦小车上的减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坠落事故。 现场勘察发现: 1.吊钧停在22.5米处的高度,卷筒上的钢丝绳杂乱,在卷筒与减速器凹槽间隙内侧乱绳达10余圈,有明显的新挤压变形现象,在电机风扇侧的卷筒上绕有钢丝绳10余圈,其余则杂乱地且相互挤压地缠绕在卷筒上,导绳器已损坏,其出绳口已被扭向卷筒内侧,已有数十圈钢丝绳从导绳器出绳口处脱出。 2.减速器已坠落到24米的地面上,摔得粉碎。但从电动葫芦上残余的减速器外壳来看,…  相似文献   

4.
起重机械起升机构的起升钢丝绳从卷筒、滑轮上绕进绕出,与取物装置联系起来,构成了起重机的卷绕系统,带动货物被提升或下降。本文通过卷绕系统中钢丝绳卷绕角度的超标实例的分析,闸述钢丝绳卷绕角度超标原因及引发起重吊运作业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强调在起重机械卷绕系统的卷绕角度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建筑施工所用的龙门架、井字架、垂直升降机上的滑轮,安全性要求很高。它的直径不得小于所用钢丝绳直径的20倍。滑轮要经常清理润滑,保证灵活转动,侧向摆动不超过滑轮直径的1/1 000。  相似文献   

6.
<正>某起重机钢丝绳额定承载25t,但实际使用中仅承载18t就发生整根绳股断裂,钢丝绳严重变形。断裂的钢丝绳为线接触钢芯钢丝绳,结构为6×19W+IWR。根据需要,笔者采用宏观检验、力学性能测试与扫描电镜微观断口分析相结合对该钢丝绳进行失效分析。1理化检验1.1宏观检验图1是断裂的钢丝绳局部图。从断裂钢丝绳的宏观观察可见,钢丝绳磨损比较严重,部分钢丝绳的直径已经由2.1mm减小到1.4mm。同时在局部磨损处有断裂和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起重机械起升机构钢丝绳的排绳情况往往不被设计人员所重视,但是如果钢丝绳排列不紧密,使用中钢丝绳会发生变层、脱槽、缠绕,产生冲击载荷和附加载荷,严重时会造成起重机事故。下面从案例入手进行分析。1案列案例一:2009年3月,某水电站1台125t电站通用桥式起重机,在以低速档下降过程中,起重机突然发生明显的抖动,随后发生吊物坠落事故。经对该起重机的起升高度、卷筒尺寸、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起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断裂事故的现场勘查,并对断裂原因进行具体的技术分析,综合分析得出钢丝绳脱离吊钩滑轮绳槽是引发断裂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起重机的零部件种类很多,主要有吊钩、钢丝绳、齿轮与减速器、齿轮联轴器、制动器、滑轮、卷筒等。本文结合一般工厂的条件,对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术检验作概括介绍。 一、吊钩 吊钩是起重机最基本的取物装置,一般材质为20钢。吊钩的种类很多,按形状分有单钩和双钩,按制造方法分有锻造吊钩和铆接的板钩。大多数起重机使用锻造单钩,如图1所示。图中,Ⅰ-Ⅰ、Ⅱ-Ⅱ、Ⅲ-Ⅲ三个截面是根据受力分析得出的危险截面。 (一)吊钩的报废标准 1.有裂纹。 2.危险截面磨损达原尺寸的10%。 3.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4.扭转变形超过10°。 5.危险截…  相似文献   

10.
在皮带运输机上安装简便且其工作原理简单新颖的刮擦器《Raciar》,主要是利用一根直径4.5 mm 的钢丝绳,将其轻微拉紧(拉力约10kg)经滑轮穿绕成4根安装于皮带之下,与皮带运行方向呈垂直状态(图1),且和皮带的弧形外缘相吻合(图2)。通过钢丝绳的感应振动除去皮带表面粘附的污物,这对于皮带没有任何磨损,钢丝绳的磨损也微小。使用的钢丝绳最长约  相似文献   

11.
<正>1事故简要经过2007年5月20日1 1时30分,甘肃省有年金龙建筑公司第五项目部在张掖市一中学教学综合楼建筑施工时,1台QTZ-25型塔式起重机(安装高度10节25m,臂长30m),坐落在楼东边将楼西边地面的1430kg钢筋吊起、变幅为29.3mm向南回转,回转时发生倒塌事故。塔式起重机在第5节标准节根部处断裂,致使塔机向前倾覆塌垮,坠落的起重臂将3层的1名木工当场砸死,1名在地面的工人和塔机司机受伤。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桥式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在起重机运行期间需进行一些安全常规检查,检查项目及要点如下: (1)起升高度限位器、行程限位开关及各联锁机构性能正常,安全可靠。 (2)各主要零部件符合安全要求:①吊钩无裂纹,危险截面磨损小于10%,开口增大小于原尺寸的15%,扭转变形小于10%;板钩衬套磨损小于原尺寸的50%,板钩心轴磨损小于5%,无剥落、毛刺、焊补。②吊钩挂架及滑轮无明显缺陷。⑧钢丝绳表面钢丝磨损、腐蚀量小于钢丝直径的40%,断丝在一个捻距内小于总丝数的10%,无断头,无明显变细,无芯部脱出、死角扭拧、挤压变形、退火、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广西玉林市某企业连续发生了1t电动单梁起重机吊物突然坠落事故。(1)事故概况:起升钢丝绳突然断裂,吊钩滑轮组与吊物一起坠落。发生坠落前,钢丝绳无明显断丝迹象(由于表面有油污等),滑轮外表看起来也完好。发生坠落后,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4.
2.钢丝绳连接方法的要求。 连接钢丝绳的方法不当会造成接头脱开的断绳事故。钢丝绳的连接方法有;插接法、卡子连接法、楔子法、锥套法等。一般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如图2、3)。 插接法结合段的长度,应为钢丝绳直径的15~20倍,但最短不得少于300毫米。这样可以防止连接绳折断和脱落。 用卡子连接钢丝绳,应根据钢丝绳直径的不同,使用不同数量的卡子,但最少不得少于三个。这样可避免钢丝绳折断、脱落。其连接长度要求与插接法同。 钢丝绳用卡子连接的要求可参照下表: 吊重钢丝绳一般不得接长。但如接头处不致于运 行经过滑轮或鼓轮,可采用连接…  相似文献   

15.
1违章作业的代价某工程公司工地,机长安某指挥轮胎式起重机从挂车上往地面吊运长11m、直径529mm的煤气管。起重机司机张某按指挥口令将车停住、支好起重机支腿。张某登上操作室时,发现上面有输电线,他伸出起重机的二臂(约2.5m),目测臂架离输电线为60cm(按有关规定:在1km以下输电线下作业,起重机任何机件及吊重距输电线的距离应不小于150cm)。张某认为问题不大,便在安某的指挥下开始作业。在从挂车上吊起钢管转臂过程中,由于管子晃动,安某上前抓住管口想稳住钢管,臂架有火光一闪,安某随即触电倒地,经紧急抢救无效死亡。这是一起违章指挥,无视…  相似文献   

16.
GB/T 34198—2017《起重机用钢丝绳》国家标准于201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文主要介绍了钢丝绳相关标准的历次制(修)订情况,新标准和其他类似标准间的联系与特点,并针对该标准中钢丝绳的级别、绳芯润滑、股中制绳钢丝接头、钢丝绳捻距、涂油方式、钢丝绳直径这几方面重点进行了解析与思考。该标准的实施不仅为起重机用钢丝绳生产和使用单位提供指导和遵循,也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起重机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一台升降机电动葫芦卷筒上的钢丝绳断丝原因,应用欧拉公式分析了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受力情况,构建了升降机钢丝绳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钢丝绳在3种不利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预防卷筒上的钢丝绳断丝、安全圈检验、减小冲击载荷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99年7月15日 ,黑龙江省鹤岗市昌盛小区33号楼工地在安装塔吊过程中 ,发生一起死亡5人的重大伤亡事故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鹤岗市东亚建筑公司购买了一台山东华夏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QT20D型塔吊 ,于7月11日开始在厂家技术工人指导下进行安装。7月15日下午 ,塔机的塔身和塔顶部分已安装完毕 ,于是开始进行平衡臂的吊装工作。首先设置了3个吊装用的滑轮 ,利用安置在平衡臂上的起升卷扬机作为吊装动力 ,将起升卷筒钢丝绳拉出穿过导向滑轮 ,向上绕过塔顶定滑轮 ,再往下绕过平衡臂根部动滑轮 ,最后将钢丝绳端部…  相似文献   

19.
一、在深坑边起吊物体时,机身与坑边应根根土质情况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以防塌方。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除压板圈外)不能少于2~3圈,否则会引起钢丝绳脱落。 二、汽车、履带起重机避免在松软或不能承受重压的管、沟的地面上行驶或工作,以防翻倒或压坏管、沟。如果必须通过,应在地面上铺上结实的木板。 三、汽车、履带起重机如必须作短距离行走时,重物不能超过把杆在该位置时额定起重量的三分之二,离地高度不能超过半米,下坡时,地面坡度不能大于 5°,重物必须放在行走的正前方,行驶要缓慢。 四、汽车,履带起重机在最大负荷下工作时,把杆的左右…  相似文献   

20.
1基本情况 常州某单位一台电动单梁起重机。型号为LD16—15A3D,起升高度为5.6m,在对该台电动单梁起重机进行定期检验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