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性加工技术可用来制造高温超导线、带材。为提高超导线、带材的临界电流密度Jc,必须用联合加工工艺,如挤压—压缩、拉拔—轧制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拉拔—轧制工艺制造出了B:Pb Sr Ca Cu O/Ag复合高温超导带材。用XRD和SEM分析技术研究了带材的组织结构,发现在冷加工(拉拔—轧制)过程中,带材粉芯晶粒细化,粉末作致密,并且形成加工织构。成形后带材仍保持原来的高Tc(110k)相结构。  相似文献   

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22,(1):124-134
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东田地区开展了土壤垂向剖面野外地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了南安市石井—东田地区土壤厚度空间分布图,探讨了该区土壤厚度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石井—东田地区土壤厚度背景值以20cm和15cm的土壤层为主,其次为土壤厚度背景值为35cm和10cm的土壤层。福建沿海地区土壤厚度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成因和地面坡度。沉积环境越稳定、人为或自然干扰因素越小的区域,土壤层越厚;土壤厚度与地面坡度呈负相关,地面坡度越陡,土壤层越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翅片宽度及厚度对管板式热沉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Ansys中的Fluent模块,对管板式热沉不同宽度和厚度翅片的传热性能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翅片宽度和厚度对管板式热沉温度均匀性的影响。结果翅片越窄,热沉温度均匀性越好,且翅片平均温度越接近载冷剂温度。增加翅片厚度,可以强化传热,但热沉质量和制造成本也会上升,且增大到一定值时,传热效果增强不显著。结论热沉翅片的宽度和厚度对热沉的温度均匀性有很大的影响,翅片越厚,宽度越窄,热沉的温度均匀性越好,但不能一味采取增加厚度和减小宽度的方式来提高热沉温度均匀性,在设计热沉时,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选取翅片的宽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利用卫星监测数据,根据统计理论、采用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2010~2015年期间中国华东腹地安徽省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并对其与部分影响因子的空间耦合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5年期间,各市气溶胶光学厚度年均值较为稳定(0~0.5),波动趋势基本一致,空气质量逐年改善。气溶胶光学厚度越小的城市,其值聚集性越显著,气溶胶光学厚度越大的城市,其值离散性越显著。(2)安徽省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异质性,关联性主要表现为高高分布的正相关,异质性随时间推移并非稳定存在。(3)南部城市为相对清洁区、北部城市为相对污染区,中部城市为主要污染区;城市发展程度和地势是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的重要耦合因子。  相似文献   

6.
天然沸石覆盖层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天然沸石活性覆盖层控制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因素,包括天然沸石粒径、温度、覆盖层厚度以及人工曝气等,结果表明:厌氧状态下富营养化水体的底泥会释放大量的氨氮和总磷,而天然沸石覆盖层可以有效地控制氨氮的释放,并且能降低总磷的释放速率;温度、沸石粒径、覆盖层厚度和曝气对天然沸石覆盖层控制底泥氨氮的短期释放基本没有影响,而沸石粒径和覆盖层厚度对覆盖层控制氨氮的长效性影响较大,且粒径越小或者厚度越厚,控制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覆盖层抑制底泥总磷释放的效果越差;沸石粒径越小或者覆盖层厚度越厚,控制底泥总磷释放的效果越好;对1cm厚粒径3~5mm沸石覆盖层表面进行曝气,有助于降低底泥总磷的释放速率;而对3cm厚粒径3~5mm的沸石覆盖层表面进行曝气,总磷的控制效果反而下降;对1cm厚粒径<2mm的沸石覆盖层表面进行曝气,初期对于底泥总磷释放的控制是不利的,而后期则可以降低底泥总磷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厚度颗粒床的过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生产等众多领域中,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害气溶胶,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对这些气溶胶的过滤去除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为了达到预定的过滤目标,满足工程防护的要求,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颗粒床对气溶胶过滤的影响。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过滤床厚度的增加,气溶胶粒子穿透率成指数规律减小,而过滤床单个颗粒的收集效率与介质厚度无关。过滤介质粒径越小,穿透率越低。  相似文献   

8.
硝基清漆膜厚度对硝基清漆VOCs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制的小型环境测试舱,研究了硝基清漆膜厚度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的影响.漆膜厚度分别为296,508,715,799,960μm,测试条件为:温度为25.0℃,相对湿度为23.9%,空气流量为0.75m3/h,空气流速为3.4cm/s,支持板为不锈钢盘.采用真空采样罐采集舱出口空气,用气相色谱(GC-FID)分析测试.确定了5种主要VOCs(甲基环乙烷、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浓度,并以一阶衰减模型对浓度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释放速率.结果表明,漆膜厚度并不影响VOCs的峰值浓度和初始释放速率,但漆膜越厚,VOCs的浓度衰减越慢,衰减速率越小.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影响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用高纯铝阳极箔立方织构比例及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分析了阳极箔生产过程中均匀化退火、热轧、预备退火、成品退火等工艺过程对立方织构及综合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提高阳极箔性能的工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岩溶坡地土壤空间异质性的表述与调查方法,选取了地表石质土地面积比例及空间分布和土壤厚度及空间分布两个方面作为土壤空间异质性的表述内容,引入了地块破碎度、离散度、变异函数等指标;以王家寨为例,研究发现岩溶坡地土石比、破碎度、离散度、土壤厚度等指标从坡顶到坡下逐渐增大;石质地块破碎度在微观地块上表现为值越大地块越完整,是否与研究尺度有关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土壤厚度变异系数基本在1~1.5之间,与土壤厚度变程和土壤平均厚度有关;最后用土壤侵蚀的原理解释了岩溶坡地土壤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3104铝合金板材织构和制耳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热轧终轧温度,加大热轧压下率和中间退火前采用小压下率冷轧,均可能增加3104合金板材立方织构含量,降低制耳率,减小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2.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 SWPP)试验因为成本低、耗时短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中与径向弥散有关的参数。其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对这两个过程的刻画过于单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的SWPP试验模型,通过与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SWPP试验结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SWPP试验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含水层径向弥散的影响不能忽视,当井筒内的地下水体积越大,混合效应越显著,井筒内溶质的穿透曲线较低;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大于含水层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表皮区域的迁移,而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小于含水层区域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表皮区域孔隙度越大,对流速度越小,越不利于溶质迁移;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双衬层填埋场电学方法漏洞检测的原理.建立了漏洞检测模型,将漏洞电流和回路总电流看成2个点电流源,推导了检测层中电势分布满足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层越薄,同样的检测电流导致的漏洞附近的电势异常越明显,漏洞就越容易被检测出来;检测层厚度有限时,检测电极所在的垂直位置对漏洞的检测定位几乎不产生影响.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污水污泥常压过热蒸汽干燥特性,研制了一套污泥常压过热蒸汽干燥试验装置,并对常压过热干燥装置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在研制的常压过热蒸汽干燥试验上进行了厚度分别为4,6,10 mm,干燥温度分别为160,220,280℃的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过热干燥初期出现污泥含水率增大的现象,导致干燥时间增加;但过热蒸汽温度越高、污泥的厚度越薄,干燥至同样含水率所消耗的时间越短,干燥速度也越快。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测定维管束植物桂花树叶片的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分析其对大气氮沉降的截留吸收机制。为期一年(2009.03~2010.03)的监测数据显示,桂花树叶片氮含量为1.33%~3.09%,平均值为2.18%;叶片δ15 N为+0.54‰~+3.78‰,均值为+2.29‰。桂花树叶片N%、δ15 N的季节性变化趋势,总体呈现春、冬高,夏、秋低的规律,这与已有的贵阳市雨水监测数据一致。对比不同树冠厚度的叶片样品,发现叶片N%随树冠厚度增加而降低,顶部叶片N%表现为最高(2.39±0.4%),说明桂花树的树冠层对大气氮沉降有明显的截留吸收作用。桂花树顶部叶片δ15 N最偏负,而上覆树冠层最厚的下方叶片的δ15 N最偏正,反映了树冠层在吸收大气氮沉降过程中存在选择性吸收,引起同位素分馏,即树冠层越厚,穿冠水δ15 N越偏正,且分馏程度与树冠厚度成正比,导致下方叶片δ15 N最高。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套模拟湖泊小试装置,分别采用含黏土的沙子、清洁黄土和土工布3种材料覆盖湖泊污染底泥,抑制底泥中的氮释放。试验控制在恒温25℃厌氧条件下进行,经过75d静置试验,结果表明:含黏土的沙子和清洁黄土均能有效抑制污染底泥的氮释放,而单独使用土工布的效果不佳;覆盖材料的覆盖厚度越厚,抑制污染底泥氮释放的效果越好;覆盖厚度为5cm、15cm和30cm的沙子对污染底泥氮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74.9%、94.0%和96.8%,覆盖厚度为5cm、15cm和30cm的黄土对污染底泥氮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77.2%、95.5%和98.8%,可见黄土的效果更优;从工程成本考虑,采用15cm覆盖厚度即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实验测定了不同旋压工艺药型罩的织构及其它性能,目的是研究旋压工艺参数对织构及其它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工作表明:以往一直沿用的、表示旋压药型罩抗旋补偿能力的26.4°衍射峰高差物理意义不明确,提出用45°衍射峰高差来作为抗旋补偿的一个尺度较合理,其物理意义与塑性应变比差相同但却简便得多。此外,文章给出药型罩沿壁厚二种衍射峰高差曲线和其它性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舱室间壁板不同约束条件及不同敷设方式对隔声量的影响。方法用VA One建立两个舱室的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SEA)模型,对约束阻尼结构和自由阻尼结构的隔声性能进行分析。针对约束阻尼结构,讨论其两侧金属层厚度差对整个壁板的隔声性能的影响;对自由阻尼结构,分析金属层与阻尼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其隔声性能影响。结果约束阻尼结构隔声量A计权声压级比自由阻尼结构高。结论阻尼层厚度和壁板总厚度一定时,自由阻尼结构金属层与阻尼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实际的隔声性能并没有影响;约束阻尼结构,两侧金属层等厚敷设时,其隔声效果最优,且两侧厚度差越大隔声量越小。  相似文献   

19.
填埋场渗漏检测偶极子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偶极子法属于高压直流电法的一种,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可操作性强,并能对防渗层进行百分之百的无损检测,已成为防渗层施工验收采用的主要方式.分析了影响偶极子法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在回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膜上介质电阻率、膜上介质厚度、偶极子与HDPE膜的距离、偶极子间距等因素皆可对偶极子法的灵敏度产生影响.结果表明:①膜上介质电阻率越大,偶极子检测灵敏度越高.②膜上介质厚度越大,偶极子检测灵敏度越低.③偶极子与HDPE膜的距离越小,偶极子检测灵敏度越高.④偶极子间距越大,检测灵敏度越高.但偶极子间距过大,会有漏检情况发生.⑤对于多漏洞情况,当漏洞之间的距离大于偶极子的间距时,偶极子法可准确分辨出多个漏洞.   相似文献   

20.
以典型地铁车站结构的大型振动台试验为基础,对试验相似比设计和试验结果的相似比精确度进行了分析。基于Buckinghamπ定理,采用一致相似率分析方法,建立以覆土质量为主要控制因素的等效密度方程。将需要施加的人工配重与非结构荷载统一考虑,分析地铁地下结构欠人工质量模型的相似比。研究不同的覆土厚度对重力效应的影响程度,计算了试验中的实际相似比,并通过试验测试结果证明其在提高计算精度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结构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加,速度、频率、加速度的重力效应与人工质量模型的重力效应越接近,且加速度重力效应精度的提高幅度最大。通过调整试验条件下实际覆土层厚度,反演实际相似比,可以有效提高相似比设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