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脚手架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必须整齐平稳,不得过载。按照规定,堆放多空砖、"八五"砖时,不得超过4侧,标准砖不得超过3侧。(2)作业人员在登高作业上下时,都应按规定从扶梯上下,决不能利用脚手架或绳索上下爬登。(3)在脚手架上有多层作业时,上下作业的位置应岔开,  相似文献   

2.
<正>脚手架是建筑、安装、维修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高处作业工具。施工作业人员不仅要在脚手架上施工操作,还要上下、水平走动,或堆放、搬运材料等。脚手架如存在隐患,将直接影响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脚手架是施工中使用的临时设施,搭设时往往忽视质量,管理中也容易存在漏洞,给脚手架使用留下隐患,并成为引发事故的根  相似文献   

3.
在附近有高低压和通讯线路的脚手架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严禁投掷各种物件,上料和下料应尽量远离输电线路。 在临近高压线路搭设钢管脚手架时,应由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和搭设示意图。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并在高压线路的周围搭设保护架或保护棚子。  相似文献   

4.
①拆除4m以上的模板,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高处拆模时,应设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警戒区暂停人员过往,也不得在上下一个垂直面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②拆除模板时,不许站于正在拆除的模板上,拆除楼板模板时,还要注意整块模板突然掉下,尤其是使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除支柱时,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以防模板突然全部掉落  相似文献   

5.
撬棍是石油化工企业各装置设备日常检修常用的一种工具。由于装置平台多为篦子板铺设,有的还分上下多层,且篦子板孔的间距规格大都在100mm×28mm,部分为50 mm×28 mm。检修人员在篦子板平台(或在搭设的脚手架)上作业时,常常会使用撬棍拆卸零部件,有时撬棍放置不当、振动或者意外碰撞,都会使其从篦子板空隙穿过坠落,直插地面。这种情况在检修当中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施倚 《劳动保护》2014,(3):121-121
<正>主持人:我们是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请问:从事瓦工作业应遵守哪些安全规定?湖南常德杨龙哲杨龙哲先生:根据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瓦工应遵守的安全规定主要有:(一)砌砖1.脚手架上均布荷载不得超过3 000 N/m2,堆砖不得超过单行侧放三层。2.操作者应站在脚手板上,不准在墙上、梁上等处作业处行走、站立。3.工具应放置稳妥,砍砖应向墙面,不准向墙外或脚手架外侧砍砖。4.每天砌砖的高度不宜超过  相似文献   

7.
1、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艺简介 无脚手架电梯(或升降机)安装工艺,顾名思义就是不按传统的电梯安装工艺,在电梯井道内自始至终不塔设满堂施工脚手架,借用电梯轿厢底作为安装施工作业的升降活动平台,进行电梯安装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8.
正高空坠落往往对员工造成严重甚至致命伤害,对其他人来说也是灾难。而让员工家属尤为痛苦的是此类事故本可以避免。案例分析芬兰一工人在建筑外面作业,所用移动式脚手架平台高10 m。工人拥有书面作业许可,监管人员也在场。安全顾问陪经理例行检查中看到了这一情况,建议经理立刻停止工人的工作,理由是脚手架上的木板厚度不够,工人站在上面已将其压弯;脚手架底座大小与高度不成比例,为防止脚手架倾倒,仅由细铁丝捆在建筑上;工人踩着脚手架的横梁上下,虽然有安全带,但没有系在脚手架横梁上,不能预防坠落;脚手架横梁直径比系带挂钩开口要粗,挂钩不能完全挂到横梁上。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08,(6):18-18
答:在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时,首先应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工作方便,要挪走5米以内的易燃物品,否则应采取防燃措施。如有高处作业,则要搭好脚手架。如动火处已漏煤气,则要在点火之前进行处理。动火前要在动火设备或管道的附近安装压力表,以测量设备或管道内的煤气压力,安装好史焊用的零线,在动火现场要根据情况准备必要的灭火工具。  相似文献   

10.
焊工作业时,为预防弧光辐射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下述安全防护措施: (1)焊工必须使用有电焊防护玻璃的面罩。 (2)面罩应该轻便、成形合适、耐热、不导电、不导热、不漏光。 (3)焊工作业时,应穿白色帆布工作服,防止弧光灼伤皮肤。 (4)操作引弧时,焊工应该注意周围工人,以免强烈弧光伤害他人眼睛。 (5)在厂房内和人多的区域进行焊接时,尽可能地使用屏风板,避免周围人受弧光伤害。 (6)重力焊或装配定位焊时,要特别注意弧光的伤害,因此要求焊工或装配工应戴防光眼睛。  相似文献   

11.
在检修线路和电气设备之前装设接地线时,应切实遵守以下要求:(1)在装设接地线作业时,必须由2人进行,1人监护。(2)装设接地线作业,必须在验明线路和设备上无电压后方可进行。对带有电容的设备,在挂接地线之前,应先进行放电。(3)装设或拆除接地线时均应戴绝缘手套。(4)装设接地线时,其作业程序是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电端;拆除接地线的顺序,应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2.
电工作业中,弧光烧伤事故时有发生。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应做到以下三点: (1)操作前应穿着棉质工作服,戴好护目镜、防护手套、安全帽。袖口要扎紧。 (2)在低压操作拉合刀闸时,身体不要面对刀闸,要站在刀闸一侧;拉合刀闸的瞬间将头侧转,不要目视刀闸。用试电笔验电或用万用表测量三相交流相间、对地电压时,以及用尺在带电体附近测量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短路。用试电笔验三相交流电时,试电笔不要横在三裸露电极中间进行测量,测量时不要用力,防止滑落造成短路。用万用表测三相电压时一定要首先根据所测量的电压定好档位,如果测三相交流电中某相对地电压,应先用  相似文献   

13.
程琦 《劳动保护》2007,(8):104-105
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外墙施工搭设的满堂脚手架,由于工、时、料、资耗量大,效率不高,已逐渐被升降脚手架取代。使用升降脚手架时,将事先结扎好的脚手架(悬空设置的脚手架段,一般按3-4.5层楼)用起重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脚手架作业安全的系统性分析与评价,系统分析脚手架作业事故诱发机制,层层深入细化各影响因素,直至难以再细分的基本事件,确定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脚手架事故树。在分析最小割集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给出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经验估计,进而确定顶事件概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敏感性分析,揭示基本事件对于顶事件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脚手架作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脚手架上有人、设计不合理、架设错误、材料不合格等,为保障作业安全,尤其需要加强作业人员在脚手架作业中的警惕性,注重脚手架设计理论计算,同时规范脚手架架设程序,选择合乎规格的脚手架材料。  相似文献   

15.
1、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衣着整齐方便,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2、安全带必须挂在牢固可靠的地方。安全带悬挂的原则是高挂低用,不得水平悬挂或低挂高用。3、不准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带钉易滑鞋或赤脚登高作业。4、在登高作业之前,应先检查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梯子、跳板、脚手架、安全网等,看其是否稳固坚实,若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则禁止使用。5、在登高作业处的周围应划出安全禁区并设置明显标志,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6、使用梯子登高应将梯子牢固地搭靠在固定物体上,梯脚处要有防滑措施。当登高人…  相似文献   

16.
邓永安 《安全》2007,28(7):46-47
1.脚手架上的剪刀撑作用是什么?   答: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   2.脚手架的外侧有外电线路时有何安全规定?   答:严禁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搭设上下脚手架的斜道.……  相似文献   

17.
<正>梯子的种类和形式很多,材质也有竹制、木制、钢制和合金制的多种,其结构构造都有国家标准。因此,在制作或购置时要符合国家的规定:1、任何登高用具,其结构要牢固可靠。供作业人员上下的踏板,其使用荷载应不大于1100N。这是以人和衣着的重量750N乘以荷载安全系数1.5而定的。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压在踏板上的重量有可  相似文献   

18.
一、高处作业五“必有”1 .有边必有栏在脚手架、平台等的边缘设置防护栏杆。2.有洞必有盖作业场所的孔、洞、沟等铺设盖、板。3.无栏无盖必有网如不设置栏杆或盖板 ,应安装安全网。4.有电必有防护措施与高低压线路、设施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否则须停电或采取防护措施。5.电梯必有门联锁电梯、载货机升降过程中 ,门应锁紧打不开。二、高处作业六“不准”1.安全带未挂牢不准作业2.不准乱抛物件3.不准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等4.不准嬉戏、睡觉、打闹、攀爬5.不准骑坐栏杆、扶手6.不准背向竖梯上下三、“十不登高”1.患禁忌症…  相似文献   

19.
(1)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进行高压试验,当工作票发出之后,禁止再发出第2张工作票。(2)参加高压试验的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人,须严格遵守试验安全规定。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相似文献   

20.
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制动时驾驶员和乘客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指示器座椅靠背等物体发生二次碰撞座椅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防止了二次碰撞减轻了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使用座椅安全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正确佩戴三点式腰部安全带应系得尽可能低些系在髋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带不要放在胳膊下面应斜挂在胸前二不要让安全带压在坚硬或易碎的物体上如衣服里的钢笔钥匙眼镜等三座椅上无人时要将安全带送回卷收器中以使扣舌处于收藏位置四如果安全带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