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工业的衰落,城市中逐渐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一方面,城市中具有再生潜力的工业废弃地亟待改造,另一方面,中国城市游憩空间较为缺乏,因此本文试图利用景观设计的途径对废弃的工业场地进行改造、更新与开发,实现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三重转移,使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与闲暇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利用改造的契机,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和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城镇工企业搬迁或遗留造成的工业废弃地数量与日俱增.工业废弃地受到原生产活动影响而遗留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直接利用会给公众带来健康危险并威胁生态环境,开展对工业废弃地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中国工业废弃地土壤中铬的主要来源、存在形态和危害,国内外工业废弃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工程实践进展,并分析了工业废弃地铬污染土壤未来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利用新乡市北站区世利生态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合理进行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该废弃地现状的分析,得出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迫在眉睫.依据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原则,提出了景观恢复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该措施可满足废弃地在自然生态、景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碱渣堆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天津市塘沽区三号路碱渣堆场废弃地改造和生态恢复为紫云公园的生态恢复工程实践,对科学治理碱渣堆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进行了研究. 采用生态恢复工程的方法,针对碱渣复杂的化学成分和特殊的物理性质,通过制造碱渣工程土填垫低洼地,在堆造山体过程中采取工程措施确保山体的稳定,采取覆盖一定厚度外源种植土的方式以适合植物生长,最后种植以乡土先锋植物为主的人工植被,对天津塘沽碱渣堆场废弃地进行了生态恢复. 实现了治理碱渣堆场的目标,并解决了易软化碱渣土堆造山体的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5.
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金属矿山废弃地的类型、特征,简述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后果。对金属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质改良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各类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实践中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并指出植物修复技术是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最后,对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矿业废弃地破坏和侵占了:匙量的土地资源,其生态恢复成为当前世界尤其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废弃地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矿区废弃地复垦的紧迫性,同时总结了矿区废弃地的复垦技术以及复垦后的效果影响。  相似文献   

7.
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我国矿业废弃地的现状、环境影响,结合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的主要原则.指出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无锡市滨湖区工矿废弃地复垦用地为例,研究土地废弃地复垦下土壤质量情况.通过对土壤总氮(TN)、总磷(TP)、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监测样点土壤pH处于中性或偏碱性,土壤保肥能力明显不足,工矿复垦用地土壤pH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呈较为显著的线性负相关.(2)工矿废弃地复垦用地土壤TN、TP在较低水平,与土地用地类型有关.复垦为园林用地的样点土壤TN、TP含量高于复垦为耕地的样点.土壤TN含量与土壤质地有关,与土壤CEC呈一定程度的平行关系.(3)局部重金属含量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一级保护区的标准,Ni污染最高,其次为Zn.复垦为园林用地对土壤质量有较大的改善.表明开展研究区域的土地生态修复相当必要,工矿废弃地宜先复垦为园林用地,再结合实际改造为目标用地.在无锡太湖保护区,应该以蓝藻的充分利用和现有的植物修复方法为手段,进行土地生态修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阜新市高德东山矿山废弃地的总体规划,使矿区废弃的矸石山得以综合利用。在保证矿山地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矸石废弃地的立地条件及历史文化特征,本着变废为宝、以人为本和科学布局相结合的规划原则,通过道路、景观、建筑、绿地等各方面的布置把项目区规划为一处集矿山生态修复、矿山废弃地改造、教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矿山公园。这种"变废为宝"和可持续利用的设计理念缓解了人地矛盾,修复了生态环境,争取了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满足了场地功能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鉴于佳木斯工业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普遍认为生态工业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模式,是工业界解决老工业改造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废物再生利用困难以及工业生态链网的稳定性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应提倡建立一种新型生态工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矿山生态破坏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矿山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已经对社会经济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对我国矿山生态破坏的现状以及国内外矿山生态恢复的主要技术作了介绍,并对今后矿山生态恢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工矿用地系统修复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其工矿用地进行系统修复,在空间上统筹工矿用地的生态修复,使其从整体上参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十分必要。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电路理论,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为例,分别识别2000年、2005年、2011年、2017年生态廊道和关键点,根据优先修复程度设置修复分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廊道路径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和城市扩张导致生态廊道质量下降、位置发生变化。7条最小耗费路径总长度从120.74 km增加到125.71 km;加权耗费总距离从692.58 km增加到1162.28 km。(2)识别出2017年障碍点14处,总面积为16.06 km2。其中关键点12处,总面积14.09 km2。 (3)修复区域为识别出的2000-2017年四期生态廊道和2017年关键点,共划分三个修复等级,总面积为475.86 km2。研究通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理念统筹工矿用地生态修复,使之成为国土空间系统修复的有机整体,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增长与收缩面临着内外部条件的系统性重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摆脱“矿竭城衰”的历史宿命,实现城市人口的正增长,目前尚缺乏经验证据。本文采用2010—2020年116个资源型城市的截面与面板数据,定量刻画了资源型城市增长与收缩的演变轨迹,并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转型对人口增减变化的相关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六成以上的资源型城市在研究期内表现为收缩状态,呈现出“一带两片”的空间分布格局;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短期内均对资源型城市的人口增长表现为挤出效应,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转为正向,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补偿效应暂未显现;产业结构多样化在短期内可促进资源型城市人口的增长,但长期来看并不显著。基于此,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需要以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为重要突破口,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长期主线,基于地方比较优势实施产业延伸与产业更新并行战略,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应强调战略差异化。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泥石流灾害,灾损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是灾区产业重建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北川县都坝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灾损土地禀赋、灾害特征、土地需求,采取多因素耦合和关键因子限制分析法,探讨灾害胁迫条件下的经济活动与生态修复之间的互馈作用,结果表明:(1)流域新增土地供给源主要为泥石流灾损土地,土地资源化利用受灾害、聚落和产业结构控制;(2)灾损土地根据成因划分为沟口堆积型、沟道冲淤型以及岸坡侵蚀型,三者的肥力、安全性及交通条件等特征具有显著差异;(3)基于“因灾分区、耕地优先、产业共建、美居造景”的原则,建立了灾损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生态修复模式,并选取杨家沟进行验证,沟域灾损土地利用方式为生态林地、产业林地及优质耕地,分别占比28.5%、56.3%、15.2%,生态修复措施主要为提高土地安全度、提升植被覆盖率和增强水保功能。该研究建立的震区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模式可有力协调人地矛盾、发展绿色经济和提升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抚顺西露天矿排土场环境质量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分析了抚顺西露天矿西排土场地下水、空气、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复垦前排土场大气环境质量较差。属于中度污染水平;地下水为高矿化度、高硬度的硫酸盐型水;排土场土壤贫瘠,无发育层次。结构不良,保水差,有机质含量低。重金属含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生态恢复宜种植耐干旱、耐贫瘠、改良土壤、固坡护土的植物。西排土场的环境现状分析研究,对探索矿业城市生态恢复整治途径与土地复垦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松花江水环境问题剖析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松花江污染类型,污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水污染现状,从全流域工业结构与布局及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污染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松花江流域管理模式,污染防治措施,及完善体制及建立市场化机制等具有可操作性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更少废物排放甚零排放为目标的企业地域分布形式,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为了能够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就要从源头开始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制定一个绿色招商的指标体系,设置绿色门槛,把好环保关,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的增长,固体废物对于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电脑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本文分析了废旧电脑设备的环境危害和主要特点,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和回收程序,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对待废旧电脑设备所采取的政策,然后详细介绍了我国废旧电脑设备管理与回收利用对策,其根本解决对策是加强立法、强化管理、健全回收网络和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循环经济中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形式.本文着重从生态工业入手,讨论构建生态工业的方式,并以生态工业园的实践形式实现区域的生态工业建设.此外,本文提出了对循环经济相关制度创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在该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开采或废弃矿山治理恢复率仍远低于国际水平. 为了提升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能力,本文对国内外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 结果表明:废弃资源利用、指标权属交易、新型产业导入是价值实现的主要模式,要素整合、区域统筹、产业融合是主要路径. 各地区在实施过程中通常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模式、多路径组合的方式推进,以达到资源的多元利用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多重显化. 总体而言,我国依托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健全成效评价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修复矿山生态产品价值更加有序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