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谭丽君  杨宏刚  赵江平 《安全》2009,30(9):17-20
本文针对轧钢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并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对轧钢企业涉及的职业病类型、对应危害因素和作业场所分布进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胡玢  刘艳 《安全》2013,(6):1-2
<正>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形式多样、分布广泛,是工业生产和城市公共服务领域中常见的一种非固定性作业场所。有限空间因其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自然通风不良,作业环境恶劣,容易发生中毒、缺氧窒息、燃爆、坠落、淹溺、触电等安全事故,其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3.
有限空间的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空间是一种作业风险比较高,且还未引起广泛重视的一种作业环境。对有限空间的基本概念、分类,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气、有毒气体和蒸气,各种机械伤害和人身伤害等4类主要危害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指出了有限空间的危害辨识是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的关键。根据危害辨识和风险分析,提出了包括有限空间辨识、警告标识、风险分析、作业安全分析、进入程序、应急救援预案、气体监测、现场恢复等科学的有限空间风险控制程序,为有效控制和减少有限空间的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孙燕 《安全》2010,31(7):49-50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元分析的作业场所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受人、机、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方面的各个指标之间的不相容性常被以往的研究所忽视或者未得到很好解决.选用多级物元分析方法,建立能描述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针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现状及特点,从人、机、环境和管理方面入手,系统地分析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的诸多影响因素,形成了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评估的物元模型.运用此模型对某轧钢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作业场所风险等级为第2级,属于一般危害程度,其评估结果与该企业实际的状况相符合.实例证明,该模型适用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分析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人、物、环境、管理、安全技术、法制监管和社会经济利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预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多个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样本,对作业场所风险预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可用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7.
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过程和大量职业病患病案例,从人、物、环境、管理、安全技术、法制监管和社会经济利益等方面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7大类、36个要素.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量化处理,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的5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得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以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为基础,形成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运用此模型对某轧钢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作业场所风险等级为第2级,属于一般危害程度,与该企业实际的状况相符合.实例证明,该模型适用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
《江苏劳动保护》2014,(10):51-51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主要分为三类: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相似文献   

9.
<正>有限空间作业是化工企业中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之一,但只要在作业之前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频繁不间断地对有限空间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控制,就能够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避免相关事故发生。下面笔者就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认识、主要危险点以及作业前的准备措施、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各位  相似文献   

10.
杨春丽  刘艳  秦妍 《安全》2021,42(8):45-51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在国内外均属高发事故,为借鉴国外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经验,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限空间作业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比分析国内外有限空间定义、有限空间进入定义、准入许可定义以及危险性气体环境的定义.通过综述和对比发现,国内外有限空间定义基本类似,主要包括封闭或部分封闭、出入口有限或受限、未作为固定作业场所设计、可能存在危害因素4个方面的内容;部分国家在法规中给出了有限空间进入定义,明确何种行为属于进入有限空间;各国均十分重视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入许可,除美国不需许可的有限空间外均要求在作业前进行许可,但是对许可文件内容和许可流程要求存在差异;各国对危险性气体环境中气体浓度值的规定大致相同.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有限空间作业法规、标准的制修订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则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目前我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尚十分严峻,近年来,全国各地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常因为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数字扩大,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2014年4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某市100家工贸企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核查,从有限空间辨识与台帐、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专项培训、作业审批、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外包、应急管理等8个方面,分析了有限空间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和工贸企业管理两方面提出了13项安全生产对策和措施,并根据核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将企业分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等人员不熟悉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救援技术的列为重大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3.
正受限空间是工矿企业中常见的非常规作业场所,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污水池等均属于受限空间。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企业从事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按照此规定执行,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有害因素辨识、通风、检测、配备劳动防护装备、配备监护人员等具  相似文献   

14.
<正>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形式多样、分布广泛,是工业生产和城市公共服务领域中常见的一种非固定性作业场所。预防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只有有效识别有限空间场所、辨识危险因素,才能针对危险采取相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印刷企业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作业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了检测与现状评价。通过对从业人员接触噪声危害程度的分析,为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以确保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其建立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为从业人员提供的个体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新建、改造、生产、检修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在此过程中,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往往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因此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确保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17.
基于ISM和AHP的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和大量职业病案例分析,从人、物、环境、管理、安全技术、法制监管和社会经济利益等方面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体系.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的5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ISM),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  相似文献   

18.
信息动态     
秦妍 《安全》2010,31(8):59-5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关于在污水井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的通知》等规范文件,配合北京市安监局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宣传教育,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预防事故发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职业危害检测与控制技术中心自2009年底,与北京市科技情报所声像中心合作,着手进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宣教片的策划和拍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引入超标倍数、超标率等指标研究粉尘、毒物和噪声作业职业危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类型职业危害因素致病风险的差异,职业危害接触人数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建立了多种类型职业危害因素并存作业场所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对于管理部门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分级监管以及企业自我分级管理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评估其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效果,采用现场调查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进行调查,采用职业病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进行控制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该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劳动过程中危害和生产环境中危害;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矽尘、NO、NO2、CO、CO2、噪声、振动、高湿等;隧道内工务、电务、供电三大线路作业场所的线路维护人员接触的噪声均为轻中度危害,氮氧化物(NO、NO2)为轻度危害,接触的CO为中高度危害,线路维护人员矽尘作业岗位为轻中高度危害,易导致职业病损的发生。提出应重点监控该铁路隧道接触噪声、CO和矽尘的作业岗位,采取科学综合防控措施,改善作业环境质量,强化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