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提高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果,结合某污水处理厂3年的运行实践,讨论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影响出水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将DO控制在0.3—0.7mg/L范围内,能够使出水中的TN浓度低于20mg/L;在氧化沟中发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SND)对总氮的去除的贡献占总系统脱氮的66%;该系统剩余污泥的含磷率为3.0%,生物细胞中平均含磷量可达细胞干重的4.2%;总磷去除率与污泥龄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加大污泥排放量可以提高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2.
污水处理的高能耗和新能源利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太阳光照强度的周期变化和农村污水昼夜排放量悬殊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利用无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可有效降低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成本。生物反应器是一个双沟式一体化氧化沟。按照启动的用电设备的数量,一体化氧化沟具有5种运行方式。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一体化氧化沟的内沟和外沟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运行方式3到运行方式5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采用阶梯型电量输出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并保障一体化氧化沟的高效运行时间。在160 d的连续运行实验中,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8%、98.4%、68.7%和80.3%。证明无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污水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分散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果,结合某污水处理厂3年的运行实践,讨论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影响出水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将DO控制在0.3~0.7 mg/L范围内,能够使出水中的TN浓度低于20 mg/L;在氧化沟中发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SND)对总氮的去除的贡献占总系统脱氮的66%;该系统剩余污泥的含磷率为3.0%,生物细胞中平均含磷量可达细胞干重的4.2%;总磷去除率与污泥龄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加大污泥排放量可以提高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围内外高含盐量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进展,主要侧重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厌氧-好氧组合工艺的运行条件、处理情况和实践。各种工艺在高含盐量条件下,经过适当的驯化培养,只要条件适宜,都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丹麦的污水氧化沟脱氮,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六十年代,丹麦是认识到水体富营养化危害的少数国家之一。由丹麦工业大学和克鲁格(Krüger)公司率先开展污水生物脱氮、磷技术的开发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交替运行式氧化沟(Phased Isolation Ditch,PID)为主要特点的氮、磷治理工艺。自1973年建成第一家生物脱氮污水处理厂以来,目前丹麦已有三十多家生物脱氮、磷的污水厂,其处理能力达138万人口当量(60克BOD/天或  相似文献   

6.
用兼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一气浮工艺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常温条件下,采用兼氧、好氧化生物接触氧化一气浮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印染废水经该工艺纺织印染綮不的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7.
甾体类制药废水的生物—生物活性炭氧化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研究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活性炭氧化法对甾体类激素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在0.5~8.5kgCOD/m~3·d的高负荷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染整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气浮+生物炭”工艺处理染整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处理后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营养成分对Fe2+生物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琳  李睿华 《环境工程学报》2012,6(6):1901-1906
在29℃和160 r/min条件下,以广东云浮矿山酸性废水为种源,采用9K培养基,经过富集培养得到氧化亚铁硫杆菌A.f.a。利用分批摇床实验,研究了在A.f.a作用下,溶液初始NH4+-N、PO34--P、Mg2+、Ca2+和Cu2+等基本营养成分对Fe2+生物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NH4+-N、PO34--P、Ca2+或Cu2+离子浓度增加,Fe2+生物氧化率都先增大后降低,各离子最佳浓度分别为84.8、35.6、2.4和254.5 mg/L;Fe2+生物氧化率随着Mg2+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其限制浓度为88.8 mg/L。上述结果可用于控制营养条件促进Fe2+的生物氧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生物淋滤联合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下降速率随着硫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快,经生物淋滤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对生物淋滤后的污泥进行了Fenton氧化处理,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h,H2O2和Fe2+添加量分别为6g/L和0.5g/L。在该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总有机碳(TOC)由20.8mg/L增加到356.6mg/L;污泥比阻(SRF)和滤饼含水率分别由5.98×10^11s2/g和88.75%减少至1.26×10^11 S2/g和82.85%。生物淋滤-Fenton氧化法在污泥破解程度和脱水性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独Fenton氧化法。  相似文献   

11.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分离单元运行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生活杂排水对膜生物反应器中膜分离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膜分离单元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试验表明,在适宜的反冲洗和化学清洗条件下,膜的透水率可及时、有效地恢复,使膜生物反应器能长期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2.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概述了含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尤其是在物化法(包括辐射法、吸附,萃取法、磁分离法、混凝沉降法和氧化法)、生物法(好氧,厌氧氧化—还原序列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降解、膜生物反应器)及生物—物化联合法(生物吸附剂、生物活性炭、厌氧折流板反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砂滤池处理工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等)中的新技术的研究现状,新方法、材料、工艺的应用方面,对提高此类废水的处理效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Fenton氧化与生化组合技术处理油田采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Fenton氧化与生化组合技术处理生物难降解的采油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技术不但对采油废水中有机质有较好的去除率,而且大大地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H2O2的投加浓度和Fe^2 与H2O2的摩尔比分别为10mmol/L和0.1的条件下,经过30min氧化后可使废水BOD值由原来的5mg/L上升至40mg/L;同时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废水中残余的有机物分子量逐渐降低。30min氧化后的废水经过生物处理,其出水COD值为102mg/L,可以满足国家综合污水外排标准,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采油废水的运行成本为1.47元/t。这一技术在解决石油行业采油废水的外排达标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半封闭河道水体生态恢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复合生态滤床、底泥生物氧化、水体生物修复和河道生态恢复等技术,对上海漕溪河富营养水体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在每隔7~10d间歇性流量300~400m^3/次的污水补水进量下,通过生物治理,消除了水体富营养和黑臭现象,从每个污水补给周期开始,3~4d后COD、NH3-N、TP除去率分别达到50%、40%和55%以上,水体清澈见底。从2005年3~5月,河道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先后出现枝角类、桡足类动物和鱼类。表明对于已截污的城市半封闭河道,利用浸没式复合生态滤床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底泥生物氧化、水体增氧、河道生态恢复等措施,进行生物治理,可取得良好治理效果。本研究为城市半封闭河道的治理和养护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构建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富营养化太湖水源水,对其净水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工况条件下,阶式生物氧化反应器的三阶对太湖水源水中DOC的累积去除率分别为34.4%、40.2%和47.5%,对BDOC的总去除率为68.4%,除生物降解外,填料拦截、生物吸附絮凝等物理、化学作用对去除原水中的DOC仍有重要作用。DOC分子量分级表明,太湖源水中含量最大的是分子量〈500Da的DOC,含量最小的是分子量在5k~500Da间的DOC。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分子量〈500 Da的DOC的去除率在60%以上,而出水中5k~500 Da区间的DOC含量相比原水增加近1倍。  相似文献   

16.
煤矿甲烷是温室气体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中乏风瓦斯占煤矿甲烷排量的70%,因而开发利用乏风瓦斯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乏风瓦斯具有排量大、浓度低且性质不稳定等特征,难以用常规的热化学方法进行利用。甲烷氧化菌能利用低浓度甲烷生长,因而在环境生物技术中应用广泛。利用甲烷氧化菌对煤矿乏风瓦斯进行生物过滤净化处理,具有投资运行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技术。介绍了生物过滤器处理乏风瓦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空床停留时间、填料、温度、湿度、pH和营养物浓度等因素对生物过滤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工业废气中的硫化氢去除工艺成本和运行费用,对三价铁盐吸收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2+的生物氧化联合作用脱除H2S进行了研究。通过生物氧化塔中的固定化氧化亚铁硫杆菌细胞再生的Fe3+溶液,在H2S还原吸收塔中脱除H2S。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优化了生物氧化塔和H2S吸收塔的运行参数,在生物氧化塔曝气量为150 L/h,停留时间为11 h,吸收液中Fe3+浓度为0.121~0.143 mol/L,吸收液流量为0.3 L/h,进气量为100 L/h条件下,进气中H2S浓度分别为2.28和9.11 mg/L,系统连续运行至200 min时趋于相对稳定,当系统连续运行稳定时,H2S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95%和91%,脱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交替工作式氧化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交替工作式氧化沟技术及其在国内的运用实例,并总结了该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设计和生产规模测试 ,开发了一套一体化污水处理和中水制备的专利装置 ,集射流曝气、接触氧化、斜板沉淀和多格双层过滤于一体 ,可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 ,出水消毒后可全面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同时对射流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及多格双层滤池的设计及运行中的—些关键问题 ,如氧化池填料及负荷的选用 ,填料上生物膜正常脱落的条件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型膜法SBR系列间歇充氧式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沉淀 生物过滤 SBR生物接触氧化 沉淀过滤”这一独特的工艺路线处理生活污水。该装置利用污水提升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进行射流曝气,通过液位计代替PLC程控装置等技改措施实现自动控制,从而使装置的一次性投资、运行费用和操作维护的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因此可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场的补充,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