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民防苑》2014,(1)
正环保部:各地及时发布雾霾监测信息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针对部分地区在面对严重空气污染时,发布预警应急信息不及时的情况,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出现空气重污染状况,要及时向地方政府报送信息,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摘     
《民防苑》2014,(12)
正环保部: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统一用蓝黄橙红表述日前,环保部就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向各省区市发函,要求各地系统分析本地近2年来重污染天气形成过程,确定合理的预警分级,尤其是红色预警分级标准,并统一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颜色表述。(新华视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云南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和Micaps常规资料,对台风"威马逊"登陆后减弱生成的热带低压引发强降水进行分析,揭示了台风"威马逊"造成的强降水成因及对云南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威马逊"的外围云系于2014年7月19日下午开始影响云南,19日17时滇东南地区出现降雨,其中20-22日,云南省连续3d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暴雨天气(其中屏边站和宁洱站日降水突破了历史极值),23日降雨过程结束。这次台风低压天气过程是近5年来影响云南造成降水最强的一次,热带低压西移与西南气流汇合,低压倒槽造成的强降水对云南西部造成持续影响。热带低压带来了强降水,造成了37人死亡、9人失踪的重大灾害。以文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分析,发现使用雷达对远距离低层云系的探测,能较好地判断"威马逊"台风外围云系的结构及演变情况,对改进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警有较好的价值;在现行体扫模式下增加超低仰角探测,应有助于更好预测风暴影响的强度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改进预警能力,从而对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的帮助。就台风"威马逊"而言,发现较好的应用雷达资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改进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有一些帮助,因此提出重视雷达探测可能对提高强天气监测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应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地震灾害危机的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4,他引:10  
朱煌武 《灾害学》2004,19(1):76-80
借鉴SARS事件的经验教训,探讨了如何加快构建突发性地震灾害危机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理、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等四个方面的管理机制,并提出了建立地震灾害预警等级及其相应的应急预案和信息发布措施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博庸 《防灾博览》2013,(6):46-49
2013年岁末,雾霾持续发酵,全国已有近30个省(区、市)出现雾霾天气,各个城市都采取了应对措施,南京中小学幼儿同停课、杭州学校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在校学生一律停止户外活动。据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一项报告估算,每年中国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相当于GDP的1.2%。  相似文献   

6.
《民防苑》2009,(2):44-44
“市食药监局、市气象局今天发布红色预警信号,未来三天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提醒广大市民,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申城市民有望在天气预报上定期看到类似提醒。据悉,上海将在全国率先建立细菌性食物中毒天气预警(预报)系统,根据天气变化有针对性地预防食物中毒。该系统将从2009年4月份起试运行,世博会期间有望正式向公众发布。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七八月份,纵观神州大地,处处热浪滚滚。许多地方的气象部门都发布了高温预警信号。作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一种,高温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其中,橙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红色预警信号的  相似文献   

8.
崔星  袁丽侠 《灾害学》2009,24(3):141-144
我国属台风多发性的国家,每年因台风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甚至上万亿元.目前在抗御台风的预案研究主要集中在预警、建筑设施加固和人员财产转移等方面,对于台风灾害过程中体能应急反应及承受力极限的研究还没有涉及.通过分析体能应急反应力并与体育运动相结合,为进一步提高人体预防与抗御台风灾害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减灾短讯     
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赵华 《防灾博览》2013,(1):60-65
近年来,世界各地各种极端天气灾害层出不穷,而各种"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等对灾害的描述性词汇也在各种媒体上屡见不鲜.各国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完整的预警自救体系、健全的应急处理系统等措施,积累了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应对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有着完备的立法.  相似文献   

11.
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有效防范、应对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必须事先必须制订科学、翔实、可操作的《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这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3-2010年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C)资料、该省及其各市水稻产量、早稻与晚稻发育期等资料,借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TC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再采用个例分析法,建立了不同时间登陆广东的TC级别与水稻减产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当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在早稻或晚稻生长后期登陆、台风在早稻或晚稻生长中期登陆时,登陆地区或附近地区早稻或晚稻单产与上年比减产5%~7%,应发布中等级别的灾害预警。(2)当台风在早稻或晚稻生长后期登陆时,登陆地区或附近地区早稻或晚稻单产与上年比减产8%~12%,应发布重等级别的灾害预警。利用所建立的评估指标对1117号台风"纳沙"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基本符合实际产量的灾损情况,说明评估指标可应用于实际业务。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国十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峪  王凌  祝昌汉  张强 《灾害学》2004,19(3):76-80
2003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气象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特别是淮河流域特大洪水、南方持续的高温热浪及伏秋连旱,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低温阴雨、秋汛、台风、局地暴雨等也较为突出.本文利用我中心气候业务系统所得资料,对2003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2016,(3)
台风是一种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天气事件,认识超强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特点、成灾机制,以及社会响应特征对于水利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给海南省带来的严重洪涝灾害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发现此次灾害呈现出的特点是:受灾人口比重大,人员伤亡严重;农业受灾比重较大,成灾比重高;倒塌房屋数量巨大;灾害损失严重,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水利损失较轻。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建筑设计标准偏低,基础设施管理有待完善;基层防台专业组织管理乏力,社区居民避险自救能力弱,社会综合减灾能力不足等社会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法规预案体系不健全等是造成此次灾害严重损失的主要因素。据此,从结构性减灾(基础设施)和非结构性减灾(制度建设、社会参与)两方面提出今后防御超强台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业生物灾害预警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的主要内容,但一直以来对林业生物灾害这一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处于“各自表述”的状态.在参考国内外林业生物灾害预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相关概念做了厘清,提出了一个林业生物灾害预警系统的框架.该系统由4部分构成:分析潜在威胁、检定真实威胁、警情发布和响应威胁.通过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和发生预测来判断潜在的威胁;通过威胁勘察、监测和检疫措施来检定真实的威胁;然后评估威胁大小.提出了一个度量威胁大小的指标——发生指数,它既考虑了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或病情指数),又考虑了发生面积.发生指数可在当年有害生物发生结束后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计算,但在预警时必须根据预警指标(立地指数、林分指数、气象指数等)来推算.根据推算的发生指数,将警情分级,向经营者和公众发布警报.同时,相关部门根据相应的预案进行威胁响应.对预案执行情况应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预案修订.  相似文献   

16.
台风带来的巨浪对位于复杂海域海洋桥梁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严重威胁。某在建跨海大桥位于福建沿海台风灾害高发区,桥址区岛屿众多,地形复杂,海洋环境恶劣。为研究复杂海域桥址区的台风期波高特性,现场实测了该海域在台风"杜鹃"期间的60h波面数据。通过对实测波面数据进行错误数据和潮位趋势剔除,缺失数据重构等步骤,得到了台风期间实测波高数据。通过对实测波高数据进行线性回归,计算了各个统计波高的比值,并与规范值进行比较。此外,还研究并讨论了适宜于该海域波高的概率分布形式。结果表明:(1)该区域台风期统计波高比值与《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中的相近,但具体到每个小时,具有较强随机性;(2)Gumbel分布与台风期复杂海域桥址区的实测经验波高分布吻合较好。该研究对海洋桥梁设计、施工和极端波浪防灾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防灾博览》2021,(4):5-5
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出现成片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7月20日8—17时,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仍在持续,其中中部和西北部出现大到暴雨,郑州、焦作、新乡、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郑州中西部局地特大暴雨。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7月20日20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8.
博庸 《防灾博览》2014,(2):62-63
环境保护部此前发布2011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十一五"期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结果显示,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尾气排放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台风多要素信息及灾情状况是海洋牧场各方急切想掌握的,而应用于海洋牧场灾害预警专报服务还未见报道,基于此开发了海洋牧场台风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小程序。结合wx.request请求获取第三方要素数据与自建云数据库访问灾情数据。搭建海洋牧场台风灾害预警预报服务的层次结构体系构架,推出海洋牧场气象要素预警预报、海洋牧场水文要素预警预报、海洋牧场台风要素预警预报、海洋牧场台风灾害预警专报、服务订阅与消息推送等应用服务功能。基于MAP组件技术整合“一张图”展示海洋牧场台风灾害的数据、服务及成果。1409号台风“威马逊”实例应用表明,海洋牧场台风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小程序为防风减灾提供了一种快捷实用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地区台风危险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灾害是影响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地处西北太平洋西侧,长三角地区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侵袭。根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1949-201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首先提取了影响长三角16个城市的台风最大风速数据,分别从台风影响频次、强度和最大风速极值分布的角度定量地分析了各个城市的台风灾害危险性,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台风灾害危险性在长三角地区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台风影响频次和强度都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综合台风影响频次、强度和极端台风重现水平,这16个城市可以划分为3个危险等级:"高危险"城市,包括台州、绍兴、宁波和舟山;"中危险"城市,包括杭州、上海、嘉兴、湖州、无锡和苏州;"低危险"城市,包括南通、常州、镇江、南京、泰州和扬州。致灾因子危险性定量评估是灾害风险评估中重要的一环,研究结果可供制定长三角地区台风灾害防灾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