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父亲好酒。从我记事时起,我对父亲最熟悉的便是他身上的酒味。那其实真是一种很好闻的味道,所谓酒香。我也曾因抵制不住那种香味的诱惑加之好奇偷偷尝过父亲的酒。却呛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于是大惑不解:这火辣辣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好的,为啥父亲喝(?)那样香?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醉酒的时候越来越多。而且不论喝多少。醉酒后的父亲不像别人那样呼呼睡大觉,总  相似文献   

2.
我时常会怀念起父亲的荆条提篮。记得小时候,父亲还年轻,四十刚出头,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好年华。而病魔已经将他折磨得身体瘦弱不堪。父亲在工作之余,总是编荆条提篮自己用或者送人。在我生活的小镇,父亲用荆条编提篮是很出名的,找他编提蓝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大家常将包装拆掉之后的荆条收集起来送给父亲,待父亲编好之后,所求之人再拿走。大家拿时不免赞美一番,这个时候,父亲的脸上会浮现出平常很难看到的笑意。编提篮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父亲先把宽荆条分成几条窄的荆条,然后还要分出颜色,找出他自己做的木制模具,将荆条套在模具上,一根…  相似文献   

3.
胡迟 《绿色视野》2013,(4):62-65
以前和父亲说到瓷器,父亲说,他最喜欢宋瓷,他说,宋代是文学艺术集大成的时候,许多方面都发展到了最高峰。父亲的审美很符合艺术史的主流观念。但我对享有盛名的宋瓷却一直反应平平。怎么说呢,它就像宋代画院里的画,技艺精湛,也不乏意趣,但就是,不动人。我的意思是说,它没有打动我。有一次,去上海博物馆,无意  相似文献   

4.
韩蕊 《环境教育》2013,(7):76-77
父亲最爱跟我讲他小时候的事,有一次我和父亲去大桥散步。他说:"韩蕊你能想出这个桥下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吗?"我知道,他又要开始给我讲他的童年了,我摇头:"看这样原来也好不到哪去吧!"父亲笑了:"你没赶上好时候,我小时候,天很蓝,水很清,这牦牛河可宽了,就是站在河面上,也看得见河底的鱼,河底的鹅卵石。夏天大人们在  相似文献   

5.
爱如白纸     
有一位婚后不久的女子,她回到娘家总爱在父母面前诉说丈夫的不是。历数他的缺点。父亲听了不以为然,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点。然后他拿着纸问女儿:“你看上面是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黑点。”父亲再问,女儿又说:“是黑点啊。”父亲说道:“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一大块白纸吗?”女儿听了若有所思,她明白  相似文献   

6.
父亲注定是个闲不住的人。年富力强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田干活,别人家起床时,他已经挥鞭犁完一亩田,锄完了半亩禾苗。风风火火吃了几口饭,蹬起自行车就向学校奔。放学后,又风风火火往田里赶。奶奶说:你父亲是村里最忙的人,他是老师也是农民。父亲风风火火的生活状态,一晃就是三四十年,直到他退休。退休在城市里意味着安享晚年,含饴弄孙。可父亲并不能停下来,因为他的田还在那里,家里十多亩田,他仍然是主要劳动力。当我们几个儿女一个个或由农村户口转成城镇户口,或娶或嫁告别土地之后,家里的责任田一点点减少,直到最后只剩下大哥家八…  相似文献   

7.
汹涌奔腾,一泻千里的长江; 娴静温柔,缓缓流淌的汉江; 如果把长江比作父亲河,那么汉江俨然是一条慈祥的母亲河。父亲河与母亲河的结合,养育了祖国江汉平原一代又一代的儿女! ——来自汉江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父亲要把瓜田租种出去了,这个消息让我感到震惊! 在我的记忆里,瓜田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我们姐弟三人的学费都倚仗着那些西瓜了,每当六七月份,父亲都会用他的平板小车把刚刚摘下来的碧绿浑圆的西瓜拉到城里去,然后换回或多或少的钞票,如果收成好的话,我们也会从父亲那被二两小酒烧红了的面孔中品味出快乐的味道,因为我们知道,今年的学费又有着落了。  相似文献   

9.
正中午下班,在路上遇到一位父亲卖野芹。看着青青野芹水灵灵的,发着诱人的光泽,我的眼前一亮。后来,听说他是清早下水采来卖,为的是给女儿买几本书。我的父亲当年在春天也常常到野外采青卖些钱来供我们兄妹读书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午下班,在路上遇到一位父亲卖野芹。看着青青野芹水灵灵的,散着诱人的光泽,我的眼前一亮。后来,听说他是清早下水采来卖,为的是给女儿买几本书。我的父亲当年在春天也常常到野外采青卖些钱来供我们兄妹读书的,而野芹是其中之一。我的心动了:这样的一位父亲,我怎能不成全他那份养育儿女的心呢?我没有还价就买下了他剩下的两把野芹。又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明媚的春光如诗如画。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又看到了那一片又一片的野芹在溪水边  相似文献   

11.
正有朋自远方来,南瓜藤乎。其来也,我堂客小炒了一盘南瓜藤,以待贵宾,这家伙少见多怪,眼睛瞪得铜铃大,惊呼,草索子一般的南瓜藤,也可以炒着吃的?南瓜南瓜藤父亲种南瓜,架老大势。一园菜畦,父亲剁来四根株树桩,东打一桩,南打一桩,西打一桩,北打一桩,砰砰砰,菜畦中间打一桩,再是纵一木,横一竹,纵贯线与横贯线,交织又交错,对立又对仗。父亲还不算虚张声势的,对门安伯,架起了水泥柱子呢,百米长瓜棚,  相似文献   

12.
毛乌素:一个女人和5万亩荒沙以及新鲜脚印的故事殷玉珍是陕北靖边县东坑乡伊当湾村人,1985年因父亲之命嫁到了毛乌素沙地中——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一处名叫井背塘的地方。这井背塘无井无塘只有荒沙,还有一个地窖,地窖里住着父子俩,儿子叫白万祥。1983年春天某日,殷玉珍的父亲  相似文献   

13.
爱的旅程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远的小镇。“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厚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12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珍宝。“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今年,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赤炭中的烧铁,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  相似文献   

14.
废弃物中嗅到商机 唐道远l974年出生在安徽省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这里位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到处层峦叠障青竹遍布。全县竹林面积100多万亩,毛竹蓄积量1.4亿株,居安徽第一、全国第六。唐道远的父亲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经营竹病厂,韩国和日本订单多的时候年销售额能达到2000多万元,是当地有名的大老板。唐道远是家中唯一的儿子,父亲一心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能接自己的班,把竹扇厂做大。  相似文献   

15.
<正>家乡,多么亲切的称呼!可真要准备为她写些什么,又实在有点儿纠结:家乡到底是什么?我问学识渊博的父亲。父亲说:"家乡应该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也就是老家。"我觉得还不确切,就上网查资料——《诗经·小雅·小弁》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古人住宅旁边常栽有桑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20,(7)
正我12岁的时候见到了汪曾祺先生。当时,我还在故乡呼伦贝尔,时间大概是1974年夏天,汪老,还有剧作家杨毓敏先生以及广和剧场的周先生,他们是来呼伦贝尔草原深入生活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接到上面的任务,准备将蒙古族作家乌兰巴干的长篇小说《草原烽火》改编成京剧。我父亲负责接待他们。当时汪老还没有写出《受戒》和《大淖记事》,只知道他与杨先生一起参与了现代京剧《沙家浜》剧本的创作。当晚,我父亲请他们吃饭。那个年代,海拉尔(当时呼伦贝尔盟的政府所在地)几乎没有什么饭店、餐馆,只记得有一家国营饭店叫胜利饭店。父亲没有钱在饭店请客人吃饭,只能在家里设宴,由我母亲炒菜,喝的酒也是本地的散装白酒。那一晚大家都喝得很尽兴,汪老还特别夸赞我母亲做的韭菜炒鸡蛋好吃。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6,(5)
正(接上期)都是因为毛腿鸡其实,桑驴子和大秃子套麝鼠的事儿,我真的不是有意坏他们而特为告与我父亲的。我当时只是想从我父亲那里知道,那兽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可桑驴子和大秃子却抓住这件事儿不放,不依不饶地硬说我是故意在坏他们。每天坝上见面儿,不免就要剜上我几眼,还故意拿鱼泡儿摔在地上踏响示意狠的动作给我看。我当然不理他们,还是照旧干我的事儿。  相似文献   

18.
正前几日,与一位已是一个2岁女孩父亲的朋友聊天。这位年轻的父亲谈到让孩子入学的话题时,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别着急,再让孩子在家待几年吧。你要知道,往幼儿园一送,可就是小学、中学到大学十多二十年的时间出不来了。"而这十多二十年的教育充满了考试、排名、优胜劣汰的规则,看似漫长的求学道路,却似乎每一步都走的那样匆忙。毕业走出校门,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步入社会,总觉得好像还是缺少了一些东西。这种缺少不是数学系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不够,或是一个商学院学  相似文献   

19.
《绿色视野》2008,(5):50-52
很小的时候,我家堂屋中堂画上面的图案,就是一个老寿星和几只丹顶鹤。老寿星笑得很灿烂,几只丹顶鹤围着他翩翩起舞。父亲告诉我,丹顶鹤是长寿与和平的象征。时代在变,别人家的中堂画换了好多次,而我家的却一直是那张。  相似文献   

20.
闪亮的水珠挂在父亲脸上。温暖的灯光打在女儿面前。一个微笑亲切地定格在这个绚丽的世界。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在昆士兰州,在“澳大利亚动物园”,5000人聚集在一起,悼念史蒂夫·欧文,以歌声,以眼泪。这是公元2006年9月20日。一小时的悼念仪式,有一个主题:他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史蒂夫·欧文的妻子女儿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一起参加了悼念仪式。动物园工作人员每人抱着一只园中的动物,以此来纪念欧文,纪念他们的“鳄鱼先生”,纪念这位世界著名的动物保护人士。当欧文8岁的女儿宾迪站在父亲微笑的巨幅相片前,以那清澈而纯真的童音,饱含深情地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