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双乙烯酮生产所用原料都具有一定爆炸特性,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双乙烯酮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双乙烯酮项目为例,分析双乙烯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2.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乙二胺四乙酸生产所用原料都具有一定毒害特性,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乙二胺四乙酸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乙二胺四乙酸项目为例,分析乙二胺四乙酸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峰  胡翠娟  李鱼 《环境保护》2013,(19):52-53
我国环境风险评价存在环境风险评价体系不健全、突发事故环境风险评价范畴界定不明确、突发事故环境风险评价标准缺乏、突发事故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不完善、公众参与中缺乏风险沟通的内容问题,需要强化部门间协同合作的实践、建立健全环境风险评价体系,完善风险评价标准、强化全过程管理,降低项目实际环境风险、引入风险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4.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硫磺制酸生产所用原料及产品都属于有害或有毒的危险品,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硫酸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硫磺制酸项目为例,分析硫酸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5.
项铁丽  刘继兴  张檀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9):125+131-125,131
本文对石油炼制系统事故统计分析,建立风险评价标准体系,采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对环境后果计算等方法进行环境风险评价,预测其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减少风险的事故应急措施及社会应急预案,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公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由于PVC生产行业的许多产品、副产品和原料都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品,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PVC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就PVC项目的环境风险识别和环境风险评价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分析,提出事故池是环境风险评价中的一项重要防范措施,其容积既要满足事故状态下对消防水的收集又要体现经济合理性。对环境风险评价中的事故池的容积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常伴有人员伤亡,给社会、经济、人群健康和环境带来巨大破坏,环境风险评价是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并提供有效应急措施的必要工作.对环境风险评价发展的三个阶段:健康风险评价、事故风险评价和综合风险评价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其研究进展、评价方法和研究不足之处,最后探讨了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十年内,区域环境风险、长期环境风险、不确定性处理和环境毒理学、环境流行病学等方面将成为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李冰  吴海锁  周飞  李延 《环境科技》2006,19(Z1):37-41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单个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现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风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氟化工行业的许多产品、副产品和原料都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品,故对氟化工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在此,以江苏省高科技氟化工园为例,将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救援预案相结合,探索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阐述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在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事故风险评价做了初步的探讨,给出了事故风险评价的方法与步骤.环境风险有些并不能通过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其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安全构成的危害非常重要.要产生偶然的影响必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将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影响后果.事故风险评价不同于正常的环境影响评价,除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后果外,发生环境事故风险的可能性(即发生概率)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事故风险评价的第一步就是分析项目潜在的事故风险的形式和种类,然后才能求出它们发生的概率和环境影响后果两种属性.评价事故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必须综合事故的环境影响后果和事故发生概率两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太湖蓝藻水华灾害风险分区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太湖蓝藻水华灾害风险分析,构建太湖蓝藻水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风险评估概念,建立太湖蓝藻水华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2008年为基准年,结合太湖9个分区,评估各湖区蓝藻水华灾害危险性、易损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结果表明,综合风险最大的区域集中在太湖的北部,尤其作为水源地的贡湖风险最大,为重度风险;竺山湖、梅梁湾和西部沿岸由于其危险性较大,而总体风险较大,为中度风险;其他湖区风险较小,胥湖、南部沿岸和大太湖为轻度风险;太湖的东南部湖区箭湖东茭咀和东太湖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低,植物覆盖率较高,蓝藻水华发生危险性较小,综合风险指数较小,为轻微风险.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企业的水风险评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DEG)开发的企业水风险评估体系,进行太湖流域企业水风险评估体系本土化研究.根据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现状、企业管理方式、相关标准及法规,修订了部分指标,建立了包括物理风险指标9项、监管风险指标4项和声誉风险指标9项的太湖流域企业水风险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评估指标的分级延续了原来的评估体系的5级5分制,采用综合指数加权求和法计算综合评分值.选取了一家化工企业进行实例研究,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2015年综合水风险评价值为2.61,风险等级为Ⅲ级,属中等风险.实施7项水风险削减方案后,2016年综合水风险评价值降至1.94,风险等级为Ⅱ级,属低等风险.该评估体系可为太湖流域企业进行水风险评估及削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无锡市锡山区棕(褐)地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无锡市锡山区为研究区域,采用NAS四步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锡山区棕(褐)地存在的环境风险(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锡山区棕(褐)地对附近居民中的成人产生的健康风险中致癌风险为7.06′10-8,非致癌风险为1.21′10-1,对儿童产生的健康风险中致癌风险为1.16′10-7,非致癌风险为5.67′10-2,已接近风险可接受水平,其中重金属Pb和Cr在非致癌风险评价中贡献率较大;棕(褐)地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生态风险已处于中度危害水平,重金属Cd产生的生态风险最为严重;在锡山区四大城市发展模块中,锡东新城存在的环境风险最大,安镇—羊尖新市镇和东港—锡北新市镇次之,存在的风险水平相近,鹅湖新市镇最小.  相似文献   

14.
居民风险承受能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公众的风险承受能力对防灾减灾战略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定义了风险承受能力地内涵的基础上,建立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风险承受能力各个因子的影响模型。以安徽省沙河集水库下游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风险承受能力大小的调查。研究表明风险承受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风险认识、安全倾向、个人风险心理和个人避险能力,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制约的循环模型,其制约的关系可以使个体的安全倾向、风险认识、风险心理不致过高也不致过低,有利于风险承受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福建省农业水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8—2008年福建省农业水灾受灾和成灾面积数据,以灾情(受灾和成灾)指数反映水灾的影响范围,以成受比(成灾与受灾指数的比值)指数反映水灾影响强度,基于正态信息扩散计算方法对农业水灾进行风险评估,利用发生频次法对评估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业受水灾影响的风险概率随风险指数提高而下降;在相同风险指数下,成受比风险概率>受灾风险概率>成灾风险概率;受灾、 成灾、 成受比的平均风险概率分别为0.448 7、 0.480 0、 0.651 6,水灾对福建农业的影响比较频繁,影响范围和强度比较严重。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移动型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管理移动型环境风险源,降低其在转移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水平,建立了用于识别移动型环境风险源并为其环境风险分级的方法.本方法基于我国现有环境污染事故统计分析结果,选取能够表现移动源诱发事故的起因及特征的风险评价指标因子,采用指标因子分析方法量化环境风险源风险水平.分级过程中分析了移动型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影响因子、环境风险源源强特征和风险表征方式,以风险物质数量水平-环境风险水平为基础建立风险分级矩阵,最终形成包含"环境风险源筛选"和"风险分级"两步的分级方法,旨在直观体现移动型环境风险源风险水平的同时,提高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4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环境风险源和环境风险受体数据,构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案例城市进行环境风险水平评价和环境风险类型分类。结果显示,从环境风险空间分布角度,东部城市环境风险水平两极化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是污染物排放水平的差异;西部城市环境风险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中部城市环境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东北城市环境风险偏高,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根据环境风险类型分布,识别出6类环境风险管理重点城市及其风险管理重点方向。资源型城市和一线城市环境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污染治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环境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风险抵御,其余城市需要进行环境风险综合预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唐山市南湖生态示范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的南湖生态示范区,对唐山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人工景观其敏感度较高. 根据历史资料、遥感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动态监测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该区域进行景观分析和生态风险分析. 以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为受体,对南湖生态示范区主要生态风险源进行分析和识别,包括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和污染. 选择景观生态学中的指数作为风险评价指标,对风险源可能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失进行度量,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源的权重. 利用GIS将该区域划分为351个斑块,利用综合生态损失度和综合风险源概率,计算各风险小区的风险值,并根据风险值分级,绘制该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图,完成南湖生态示范区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为该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石化企业地表水环境风险应急设施的环境风险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水环境风险应急设施是有效消除或降低石化企业的地表水环境风险的基础,在运行中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也会发生事故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文章在探讨环境风险类型和风险识别范围的基础上,对石化企业地表水环境风险应急设施的环境风险识别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结合我国西部某大型石化企业的地表水环境应急设施实例,运用故障树分析法进行了环境风险识别的分析,指出了其可能存在的故障。  相似文献   

20.
运用权变评价法(CVM)调查北京居民对降低PM2.5健康风险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居民为PM2.5年平均浓度降低30%、45%和60%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71.60元/月、85.66元/月和94.31元/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风险特征、风险情绪、风险沟通3个维度衡量风险认知,构建风险认知与支付意愿相关模型,分析表明风险认知对支付意愿的影响系数为0.37;风险认知3个维度中风险情绪反映度最高,负荷量为0.95,且风险情绪中“现实满意度”影响最显著,负荷量为0.71;风险特征中PM2.5健康风险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影响程度最高,负荷量均为0.85;个人特征能直接或通过风险认知间接影响支付意愿,总影响系数为0.47,且个人特征中受教育程度与收入表现出强共变性,共变系数为0.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