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体中常见无机阴离子对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5种水体中常见的阴离子(Cl-,SO2-4,HPO2-4/HPO2-4,HCO-3/CO2-3和NO-3),分别考查了其对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模拟甲醛废水的反应速率的影响;从上述离子的光吸收,对·OH的捕获及其生成的相应的无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以及与甲醛的竞争吸附3个方面讨论了上述离子影响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模拟甲醛废水的反应速率的原因。结果表明,HCO-3/CO2-3对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甲醛具有抑制作用,Cl-和SO2-4的影响不大,H2PO-4/HPO2-4和NO-3具有促进作用。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HCO-3/CO2-3具有很强的·OH捕获作用;Cl-,SO2-4对·OH捕获作用以及竞争吸附都较弱;H2PO-4/HPO2-4在TiO2表面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释放出的H+起到了酸催化剂的作用;NO-3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产生·OH,此外NO-3作为电子受体而降低了TiO2表面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  相似文献   

2.
黄菖蒲和狭叶香蒲根系对氮磷的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常规耗竭法,研究了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和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吸收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这2种植物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均可采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2种植物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亲和力(Km)和最大吸收速率(Vmax)有显著差异。吸收H2PO4-时,黄菖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较低的Km值,说明黄菖蒲具有嗜磷特性,并能够适应广范围浓度的H2PO4-环境,适宜用于污染水体磷的去除;吸收NO3-时,狭叶香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较低的Km值,表明狭叶香蒲可用于广范围浓度NO3-污染的水体修复;吸收NH4+时,黄菖蒲根系具有较低的Vmax值和Km值,而狭叶香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Km值,说明黄菖蒲适宜用于NH4+污染较轻水体的修复,而在NH4+污染较重水体中宜选用狭叶香蒲作为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H2O2、Fe2(SO43和Fenton溶液对失活的TiO2纳米管进行再生处理,重点考察了3种溶液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等对再生效果的影响,初步分析了经处理后TiO2纳米管催化活性得到再生或增强的机理。结果表明,经H2O2溶液处理后TiO2催化活性能得到有效再生,经Fe2(SO43和Fenton溶液处理后其催化活性不仅得到再生,还能显著增强,这与H2O2和Fenton的强氧化作用,及进入TiO2纳米管的Fe3+的阻止电子-空穴对再复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燃油锅炉燃烧过程SO2的生成与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燃烧过程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人体健康、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以62台燃油锅炉(≤10.5 MW)的燃料特性分析数据和SO2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燃油燃烧过程中燃油硫含量S和过量空气系数α对硫的转化率、SO2排放因子和排放浓度的影响,获得了基于燃料消耗量、燃料发热量的SO2排放因子EFCEFH以及SO2标态折算浓度CSO2与硫含量S间的关联式。结果表明,在过量空气系数α>1的燃油燃烧过程中,EFCEFHCSO2与燃油硫含量S呈现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而与过量空气系数α无关,其关系式分别为:EFC=18.86602×SEFH=443.78751×SCSO2=1 509.28337×S;硫转化率η和基于燃料硫含量的SO2排放因子EFS则与燃油硫含量S和过量空气系数α无关,其平均值分别为96.3%和1.93 kg/kg。  相似文献   

5.
溶胶-凝胶和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锰掺杂WO3-TiO2复合光催化剂,RXD表征,考察WO3和Mn2+掺入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500℃焙烧2h,掺杂量n(Mn2+n(WO3n(TiO2=0.8∶1∶100时,光催化活性最高,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120min后,降解率达90%, 比单纯 TiO2的光催化活性提高81%。  相似文献   

6.
采用vis/H2O2/草酸铁法,对活性艳红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H2O2、K2C2O4和Fe2(SO4)3·7H2O的投加量、pH值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和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pH值2.5;30%H2O2的投加量0.1 mL;0.1 mol/L Fe2(SO4)3·7H2O的投加量1.0 mL;0.1 mol/L K2C2O4的投加量1.5 mL;光照时间40 min的最佳条件下,70 mg/L的活性艳红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可达99.82%。通过对vis/H2O2/草酸铁法和Fenton法、H2O2法、草酸铁法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vis/H2O2/草酸铁法明显优于其他方法,是一项有研究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的污染治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剂,在紫外灯照射下,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了几种阴阳离子对磷钨酸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影响。结果表明:Mg2+、Ca2+、NO-3、SO2-4和CO2-3均对催化活性有促进作用,其中Mg2+和Ca2+仅有微弱的促进作用;NO-3和SO2-4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也有所增加;CO2-3则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Mn2+、Al3+和Cl-对光解反应存在较强的抑制作用,且Al3+和Cl-随着其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湿法制备了高铁酸钾(K2FeO4)氧化剂,研究了其对染料活性艳红X-3B(X-3B) 和分散蓝2BLN(2BLN)在不同pH条件下的脱色效果,并对Al2 (SO4)3、K2FeO4及O3对活性及分散染料的脱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对活性及分散染料的脱色效果明显, X-3B脱色率随pH的增加不断提高,2BLN脱色率在pH 6~10范围内无明显变化,在pH=5时达到最大值。在X-3B及2BLN浓度同为100 mg/L,pH分别为10、5, K2FeO4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200 mg/L时,BLN及X-3B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2.3%和87.3%。在相同条件下,K2FeO4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好于Al2(SO4)3和O3; 而K2FeO4对分散蓝2BLN的脱色效果虽比Al2 (SO4)3稍差,但比臭氧的脱色效果要好。同时还研究了K2FeO4对活性及分散染料的脱色机理,结果表明: 高铁酸钾对X-3B的脱色依赖于K2FeO4的氧化作用,而对的2BLN的脱色则以絮凝为主。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脱硫率高、成本低、可回收SO2的脱硫技术,以旋转填料床为吸收设备,磷酸钠溶液为吸收剂,系统开展了液气比L/G、转速N、气体中SO2浓度CSO2,in、吸收剂磷酸浓度CL和初始pH等工艺参数和溶液再生循环次数对脱硫率η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ηL/GNCL和初始pH的增加而增大,且它们的值越低时,η增加越明显;受GCSO2,in影响较小。在适宜操作条件下,脱硫率达99%以上,出口SO2浓度低于100 mg/m3。磷酸钠溶液可再生循环使用,脱硫率稳定在99%以上。表明超重力-磷酸钠法脱硫技术在小的液气比下即可达到高的脱硫率,吸收剂循环使用,可实现低成本并达标治理SO2废气,且适用范围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化工企业火炬气燃烧特点,设计了一套模拟燃烧装置,分别研究液化气添加量及燃烧温度对NOx的影响,并对火炬系统NOx的排放系数进行核算。结果表明,火炬系统NOx排放浓度和排放量随液化气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研究发现,NOx与燃烧温度之间成正比关系,即温度升高有利于NOx的产生。根据核算结果,火炬系统NOx排放系数在0.099~0.185 kg/t之间,平均为0.139 kg/t。  相似文献   

11.
以颗粒活性炭(AC)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TiO2/AC复合光催化剂,并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该催化剂对六氯苯进行光催化降解,确定了六氯苯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就几种外加试剂对TiO2/AC光催化降解六氯苯的强化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中TiO2均匀分布在活性炭表面、呈单一的锐钛矿晶型,晶粒生长完善。该催化剂催化降解六氯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5、TiO2负载量为18.2%、TiO2/AC投加量为0.4 g/L、反应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六氯苯降解效率达90.3%。添加适量的H2O2、AgNO3、K2S2O8、KIO4和KMnO4均能提高TiO2/活性炭对六氯苯的光催化降解效率。5种外加试剂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3%、1.0、1.0、0.1和0.1 mmol/L,对TiO2/AC光催化效率的强化作用大小顺序为:H2O2>AgNO3>K2S2O8>KMnO4>KIO4。  相似文献   

12.
以68台燃油锅炉(≤10.5 MW)NOx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NOx的排放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我国燃油锅炉NOx排放控制与管理现状,讨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燃油锅炉NOx排放管理控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建议。结果表明,NOx平均排放浓度为318.2 mg/m3,  相似文献   

13.
碳酸根对磷酸钙沉淀反应回收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拟的厌氧消化液为处理对象,通过小试实验,考察不同初始磷浓度CP、Ca/P物质的量比、pH和温度下,碳酸根(CO32-)对磷酸钙沉淀反应回收磷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沉淀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O32-对以磷酸钙沉淀反应去除和回收磷的效率影响较大;CP相同时,CO32-浓度(CCO32-)越大,P的去除率越低,低CP(20 mg/L)时尤为显著;当CCO32-相同时,随着CP的增大,反应速率加快,P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升高幅度越来越小;增大Ca/P比和pH能提高P的去除率,降低CO32-对磷酸钙沉淀反应的抑制作用,综合考虑实际效果,应选择Ca/P比为3.33,pH为9.0作为适宜的反应条件;升高温度对降低CO32-对磷酸钙沉淀反应的抑制作用贡献不大。在CP为60 mg/L,Ca/P比为1.67,pH为9.0,温度为20℃的条件下,当C CO32-为0时,得到的沉淀产物主要为羟基磷灰石HAP;当C CO32-为30 mmol/L时,得到的沉淀产物为磷酸钙和碳酸合磷灰石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4.
用原位红外分别进行了MnOx/Al-SBA-15催化剂上NH3和NO+O2的吸附态和瞬态实验以及NH3+NO+O2反应的稳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上存在着L酸位和B酸位,NH3吸附在催化剂上形成配位态的NH3和NH4+,配位态的NH3能脱氢形成—NH2活性中间态。NO+O2在催化剂上吸附形成硝酸盐类、硝基类和亚硝酸盐类。将NO+O2通入预吸附NH3的催化剂中时,表面的配位态的NH3、NH4+和—NH2都会减少直至消失,SCR反应显著。而将NH3通入预吸附NO+O2的催化剂中时,只有硝基类和亚硝酸盐类减少,硝酸盐类基本不发生变化,SCR反应微弱。NH3+NO+O2稳态反应中,催化剂表面稳定存在着NH4+和硝酸盐类,SCR反应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钛基氧化物涂层电极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涂刷热分解氧化法研究制作了3种钛基金属氧化物涂层电极:SnO2-Sb2O3-CeO2/SnO2-Sb2O3/Ti、SnO2-Sb2O3-CoO2/SnO2-Sb2O3/Ti和SnO2-Sb2O3-CoO2/IrO2/Ti,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筛选出了处理效果最好的电极:SnO2-Sb2O3-CeO2/SnO2-Sb2O3/Ti电极。通过SnO2-Sb2O3-CeO2/SnO2-Sb2O3/Ti电极处理生活污水的静态实验,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得出该电极较佳的运行参数是:极板间距1 cm、电流密度10 mA/cm2、电解时间2 h,此时,COD、NH3-N、总磷、总氮、SS和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分别为94.0%、99.8%、51.8%、70.8%、100%和100%;并用该参数进行了动态实验,连续运行60 d,得到了稳定的出水水质数据。  相似文献   

16.
巢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形态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识别巢湖流域污染物的特征、来源及其沉积物有机磷各形态分布与富营养化的关系,测定了7条巢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形态的含量,分析不同污染类型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形态分布的差异及与其他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不同污染类型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水土保持控制型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顺序为残渣态Po >富里酸-Po >HCl-Po >胡敏酸-Po >NaHCO3-Po,平均的相对比例为7.5:3.1:1.9:1.5:1.0,而城市污染控制型和面源污染控制型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顺序恰好相同,面源污染控制型河流沉积物Po各形态含量低于城市污染控制型和水土保持控制型河流。中活性Po和OM、TP、Pi、Po、TN、NaHCO3-Pi、NaOH-Pi呈正相关,非活性Po与Po、NaOH-P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反映了中活性Po很容易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磷和非活性Po,且非活性Po仍然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原位水解生成的羟基氧化铁凝聚吸附除磷效能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摩尔比Fe3+与OH-([Fe3+]:[OH-]=1:0、1:1、1:2和1:3)反应获得原位水解生成的羟基氧化铁(in situ FeOxHy),研究了具有不同水解程度的羟基氧化铁对凝聚吸附除磷效能与机制。研究显示,In situ FeOxHy对磷的去除率随铁投量增大而升高,且均在中性pH范围内具有最佳除磷效果;在相同铁投量条件下,磷去除率随着[OH-]:[Fe3+]的升高而降低;当体系碱度较低时(pH<6),引入OH-可促进Fe3+水解而提高除磷效果。4种羟基氧化铁均可在15 s内可快速吸附磷,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模型均可很好地描述磷在4种羟基氧化铁表面的吸附行为。磷酸盐吸附后,In situ FeOxHy表面Zeta电位明显降低,且[Fe3+]:[OH-]为1:0的羟基氧化铁降低最为显著。结合MINITEQ计算软件磷酸盐、铁盐形态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碱度较低的体系,通过投加一定量OH-可促进Fe3+水解,进而使得其更易与水中H2PO4-与HPO42-结合,生成具有多核羟基的磷酸铁络合物,进而提高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混凝工艺去除合流污水中有机物及营养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系列杯罐试验混凝处理合流污水,采用硫酸铝(Al2(SO4)3)、硫酸铁(Fe2(SO4)3)、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4种混凝剂均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TP、PO3-4-P、SS和COD。聚合金属盐(PAC和PAFC)混凝处理效果优于金属盐(Al2(SO4)3和Fe2(SO4)3),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的投加量明显低于后者。助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醇(PVA)、自制的高分子聚合物(AN)和活化硅酸(AS),在保持较低混凝剂投加量的条件下可明显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添加助凝剂对强化PO3-4-P的去除作用不明显,PO3-4-P的去除仅与混凝剂的投加量相关。混凝剂和助凝剂对污水中NH3-N的去除作用相对不显著。SS去除率随混凝剂投加量的变化趋势说明混凝的机理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多种混凝机理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鸟粪石结晶法回收垃圾渗滤液氨氮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MgSO4·7H2O和Na2HPO4·12H2O使NH3-N生成MgNH4PO4·6H2O(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回收渗滤液中NH3-N。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药剂配比对NH3-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鸟粪石结晶回收NH3-N反应的适宜pH值为9~9.5之间,过高的pH会破坏鸟粪石晶体结构,导致固定氨从MgNH4PO4中游离出来,不利于氨氮的去除。在pH值为9.5、反应时间为25 min、Mg2+∶NH+4∶PO3-4=1.5∶1∶1.5的最佳条件下,渗滤液中NH3-N浓度由初始3 500 mg/L,经结晶沉淀后降低至175 mg/L,去除率达95%。鸟粪石结晶沉淀过程中几乎不吸收重金属,同时回收了氨氮,其沉淀产物鸟粪石是一种优良的缓释肥原料。  相似文献   

20.
用软锰矿吸收SO2生成MnSO4时会伴随有副产物MnS2O6生成。产品中MnS2O6的存在会降低硫酸锰产品质量,同时会缓慢释放出SO2气体污染环境。本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粗MnSO4溶液中MnS2O6的最优去除条件。研究结果显示,软锰矿用量为12.2 g,硫酸加入量为20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 h、搅拌速度500 r/min,MnS2O6的去除率可达91%以上。其最终产品能达到GB1622-1986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