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呈现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劳动保护工作尚未完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国家规定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工作体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致使当前我国劳动保护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虽绳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劳动保护管理体制,职工的安全意识也比较高,但一些企业由于建厂时间长,加之设备老化,又因经济效益差、资金不足,故重大事故隐患往往得不到治理。同时,一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缺乏劳动保护工作的自我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在普遍推行国家劳动保护监察制度,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机构进行着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活动。怎样把这些活动组织起来,建立起一个合理而有效的国家劳动保护监督体系?这个监督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基本形式?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是什么?提出和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建立劳动保护监察工作秩序,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系统性,充分发挥国家监察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劳动保护的国家监督体系,首先需要确定国家监察在整个劳动保护工作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国家监察与生产部门及企业内部安全监督的关系。 国家的劳动保护政策、法…  相似文献   

3.
一、国家劳动保护监察的定义和性质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是指国家法规授权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监察机构,以国家名义并运用国家权力,对企业、事业和有关机关履行劳动保护职责和执行劳动保护法规、政策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纠正和惩诫的工作。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具有特殊的行政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4.
工会组织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劳动保护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劳动保护》杂志50年来,始终同工会劳动保护干部站在一起,履行其在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工作中负有的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5.
安东 《劳动保护》1989,(2):26-28
为了弄清劳动保护监察的一些重要问题,最近,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邀请了劳动系统十几位同志对监察体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现将其中主要内容摘要刊登,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一、什么是国家劳动保护监察 国家劳动保护监察是指国家法规授权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监察机构,以国家名义并运用国家权力,对企业、事业和有关机关履行劳动保护职责和执行劳动保护法规、政策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纠正和惩诫的工作。 这个定义表达了以下四层含义; (一)监察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监督。监察机构具有一定的强制权限,能够对监察对象进行监督、检查,并…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监察权是国家行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可以依法对辖区内违反劳动保护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予以罚款或其它处理。反之,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对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的处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申请复议,也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实施后,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被告。为了提高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减少因自身行为不当而引起的行政诉讼,研究贯彻《行政诉讼法》与执行劳动保护监察的关系,就成为劳动保护监察机…  相似文献   

7.
我作为中国劳动保护 考察团的一员,今年年初 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考 察了一个多月,看到他们 国家的劳动保护监察机构 健全,有职有权,确收实 效,很值得我们学习。 机构和干部罗马尼 亚劳动部设国家劳动保护 监察总局,按产业分为三 个监察部门:一个监察矿 山、能源企业;一个监察 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企 业;一个监察农业、食品 工业和轻工业等企业。每 个部门配备监察长和13- 15名监察员。市、县设劳 动保护监察分局,受总局 垂直领导。如布拉索夫市 劳动保护监察分局有18名监察员,分局局长是一位博士、工业学院教授。总局和分局监察员统称国家…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的形势下,根据国务院已经确定的管理体制,现在,劳动部门的劳动保护工作已由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转到以实行国家监察为主的轨道上来,从而加强了法制,强化了管理。 那么,如何围绕以立法和监督检查为中心发展劳动保护监察工作呢?总结三十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劳动保护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化的基础上,要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具体的说劳动保护要建立五大系统: 一、建立劳动保护监察系统。在加强国家立法的同时,实行国家监察制度,运用监察手段来制约和纠正经济、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不遵守安全法规的行为 因此,要健全、充实代…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已两年;它对劳动保护监察这一行政行为起到了维护和监督的巨大作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保护作用。 目前,因劳动保护监察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在逐渐增加。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劳动保护监察机关的某些行政行为违法,这是由于某些劳动保护监察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及对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掌握不熟练和理解不深刻,以及个别人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等等原因而导致的。二是劳动保护监察这一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或理解不正确,或对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没能认识到。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 为了使劳动保护监察机关能够正确履行和充分发挥劳动保护监察的作用;为了适应劳动保护监察机关参加行政诉讼的需要;为了帮助广大劳动安全监察干部和劳动安全监察的对象。工矿企业的法人代表及广大企业干部职工和其他组织学习、掌握行政诉讼基础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刊将从这期起,邀请中国政法大学专门从事劳动法学研究的陈文渊副教授进行《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诉讼》普法知识讲座。这个讲座将以深入浅出.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介绍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知识, 整个讲座准备进行十讲,  相似文献   

10.
有效安全监管与严格执法 在德国,安全监管包括两方面:一是由国家、各联邦州和州各部委、行业监管局负责的劳动保护工作和劳动监察,主要是制定并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律和联邦州劳动保护法规及制度,对企业的劳动保护实施监控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一、劳动保护监察侵权赔偿责任的涵义 劳动保护监察行为侵权责任,是行政机关侵权赔偿责任的一种。即监察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责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是侵权赔偿责任的主体 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是国家劳动保护监察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主体,行使职权,承担义务。而劳动保护监察员则是具体行政行为者。因此,监察员在实施具体劳动保护监察行为时,若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应由所在机构负侵权赔偿责任。这在《行政诉讼法》第68条作了规定。 (二)侵权行为因具体劳动…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七五”期间,河北省伤亡事故逐年下降。1990年,死亡人数比1985年下降33%,重伤下降61%。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河北省政府逐步深入开展国家劳动保护监察工作有直接的关系。 五年来,河北省政府加强了劳动保护法制建设,省颁发了13个有关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河北省厂矿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条例》为核心的劳动保护法规体系,使监察工作有法可依。 政府还积极加强监察队伍和监察手段的建设。目前,全省已有监察员494人,比“六五”末期增加了65%;部分地市建立了乡镇监察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建立了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  相似文献   

13.
2001年,随着中州铝厂氧化分厂改、扩建项目的增多,氧化铝产量的提高,安全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为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事故为零的目标,2001年3月,分厂工会将“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立项,进行效能监察。分厂首先成立了以分厂工会主席为组长、工会成员和各单位工会主席以及分厂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的效能监察小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氧化铝分厂安全生产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找出效能监察的切入点。对效能监察小组人员进行分工,区域包干,协作监察,定期反馈,并每月召集一次全体监察小组成员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一、哪些劳动保护监察行政争议由人民法院审理? 根据行政讼诉法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因不服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的处罚而与之产生争议,依照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审理的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保护监察行政争议案件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行政争议是因不服劳动保护监察机构处罚这一监察行政行为而发生的 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的监察行政行为,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抽象监察行政行为。即制定安全技术、劳动卫生规程、标准等。制定具有法律规范性的规程、标准等监察行政行为,具有广泛性和抽象性,而不具体化,一…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监察过程,即监察机构组织实施监察自始至终的连续活动。这项工作,可因对象、范围、内容的差异分为不同种类。而任何种类监察任务的完成,都要经过起始、展开、结束等工作阶段及相应的一系列监察活动,都是一个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将各类监察工作当做一个动态过程加以考察,分析它的性质、内容、手段、程序、方法等一般原则,把握它的运行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和指导各项具体的监察工作,提高监察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监察过移的性质和特点 国家劳动保护监察系统及其活动,是整个劳动保护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为保护职工安全健康,促…  相似文献   

16.
实行国家劳动保护监察与行业安全管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形势下,建立劳动保护法制管理秩序和安全管理秩序的需要。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与企业,企业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差别,在劳动保护方面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生产与安全,效益与安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已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行诉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中很多方面都与劳动保护监察工作紧密相关,劳动保护监察的具体行政行为将受到行诉法的维护和监督。如何在实施行诉法后进一步搞好劳动保护监察工作,是摆在劳动保护监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严肃的任务。在行诉法实施之际,我们必须弄清劳动保护监察机关哪些行政行为易引起行政诉讼,哪些行为用违法行政行为,如何防止和减少劳动保护监察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 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行为是劳动保护监察机关以劳动行政部门的名义,依法实施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为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检查的职责,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按照国家实行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在工会组织中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依法实行群众监督。第三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在县(含)以上』总工会设立,由同级工会考核申报,上级工会审批任命。省属市及以上总工会和经批准的全国产业工会有任命权。可聘请有关方面熟悉劳动保…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为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检查的职责,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根据忡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按照国家实行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在工会组织中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依法实行群众监督。第三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在县(含)以上总工会设立,由同级工会考核申报,上级工会审批任命。省属市及以上总工会和经批准的全国产业工会有任命权。可聘请有关方面熟悉劳动保护业务…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2月17日,劳动人事部发出1987年劳动保护工作要点,要求各地劳动部门认真做好有关工作。 1987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建立和完善劳动保护法规,加强基础工作与宏观指导,提出监察工作总体规划,调研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制订相应的政策,指导全国劳动保护监察工作全面开展,以达到进一步减少伤亡事故和控制职业病发生的目的。 一、建立和完善劳动保护法规 1.做好全国性的劳动保护法、劳动保护监察条例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条例等三个法规出台的准备工作。继续做好法规出台的配套工作:劳动保护监察程序和监察员管理办法、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