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制图单元的划分 对三十四个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在获得各统计单元土壤中各元素的背景值后,着重讨论了土壤背景值含量与土壤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其制图单元。 (一)对石灰岩、第四系、页岩、砂岩、砂页岩、冲击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含量水平与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这六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背景值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砂岩发育的土壤中元素Mn、V、Cr、Co、Ni、Cu、Zn、F、Cd的背景值含量均低于其它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Mn、Ni、Zn、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在我国共860多个土壤样品、41种土类中的48种元素背景值调查研究中,元素含量差异的来源并估计了各部分来源的差异所占比例;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土壤类型对48种元素背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背景值数据的伯差主要来源于样品本身固有的差异;常量元素的采样偏差大于分析测试过程产生的偏差;而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偏差大于采样偏差。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基本统计量及其特征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课题“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经全国60多个监测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800余名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已胜利完成,并通过国家级鉴定验收。土壤元素背景值是环境科学(环境基准、环境区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防治等)、农业(土壤元素肥料丰缺)、健康(地方病因探讨与防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科学资料。为了将这些资料提供给全社会使用,除已公开出版“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一书和即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用集”外,本刊将开辟专栏陆续发布该课题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 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建成中国土壤背景值数据库系统和中国土壤和部分河流沉积物样品库,欢迎各界的专家、学者前来作进一步的应用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新疆某地典型城-郊-乡梯度带采集了77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Hg、As、V、Co、Ni、Cu、Zn、Cd、Pb和Sb等10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主要来源。结果表明:Hg元素在城区、郊区和乡村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超出研究区土壤背景值,As元素在城区和郊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Zn和Pb元素在城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其余元素在3个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相应的背景值。研究区表层土壤中,V、Co、Ni、Zn、Cd、Pb和Sb等7种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相似,均呈现沿城市化梯度带分布的地带性格局;As、Cu和Hg等3种元素的空间分布呈现岛状格局。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来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云南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土壤锰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背景值低于全国和重庆地区,接近我国南方部分土壤锰元素背景值。比较高的是石灰土、棕壤;比较低的是黄棕壤、砖红壤。云南土壤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锰元素背景值分布有着明显的变化规律,土壤中锰的总含量受成土母质母岩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成土母质母岩中含锰量不等,各成土母质母岩发育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也有较大差异;不同土类的锰元素背景值在同种母质母岩中也不相同;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在滇西和滇西北地区较高,其余地区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呈无规律性的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6.
选择张掖市部分区域农田土壤进行了Hg、Cd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市农田土壤中Hg、Cd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但是Cu、Pb、Cd、Cr等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不同程度的超过了张掖市土壤背景值。综合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表明,张掖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为轻度生态风险,但是Cd元素的生态风险系数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开阳磷矿大规模采选矿活动对洋水河造成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了解其污染状况,分析了洋水河水体中重金属Cd、U、Cu、Pb、Cr、Zn和类金属As等7种元素的含量,探讨其分布特征,并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洋水河河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均低于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水质标准,沉积物中Cd、As和Zn的平均含量为1.27、50.28、151μg/g,分别高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6.05、3.14、2.26倍,高于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约9.07、5.53、2.89倍,其余元素均低于或接近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和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洋水河沉积物已不同程度受到Cd、As和Zn的污染;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d为中度污染,As属于轻度污染,其余元素均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单个重金属元素Cd的生态危害指数最大,其次是As,其余4种重金属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危害性小,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达到中等以上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中,所有土壤样品均按A、B、C三个发生层次采样,这对于全国背景值的统计运算及统计单元间的比较,无可置疑,是正确的。但若深入研究区域性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形式、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实事证明按照土壤剖面的发生学特征,更详细地划分发生层次,逐层采样,不但更有利于准确划分A、B层的界限,而且对于揭示背景值分异的实质——在土壤发生过程中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也是完全必要的。本文以黄土高原五个主要土类(含亚类)为例,按照土壤发生层次,讨论土壤元素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探讨土壤元素背景值垂直分异与土壤剖面发生学特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锰、锌、铜、铬、镍、钴、钒、钛的ICP-AES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土壤中Mn、Zn、Cu、Cr、Ni、Co、V、Ti八种元素的测定条件及样品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样品经HNO_3—HF—混合酸完全消解,于ICP上连续测定各元素含量。光谱干扰采用系数法扣除。本法与原子吸收法比较,具有线性范围宽,多元素同时测定,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用于土壤样品测定及经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分析质控考核,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黄山风景区土壤环境背景值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黄山风景区土壤环境背景值基本特征 由表1可以看出,黄山土壤背景值有以下主要特征:①亲铁元素背景值较低。这显然是由于成土母岩以花岗岩系为主所致。②高F背景。黄山土壤中F高出世界平均含量近4倍。黄山土壤高F背景主要发生在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为母岩的土壤中。 以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统计方法研究黄山土壤中各元素背景相对于安徽省背景值的情况。以安徽省元素背景值作为平均水平类,分别定义三个灰类(?)_1={高于平均水平指  相似文献   

11.
沙尘暴降尘的化学组份和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降尘沉积物,采用中子活化法和X射线吸收--沉降法对其中的38种元素和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分别以地壳元素和本区域土壤背景值为参考,讨论了沙尘暴沉降物的富集因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调查研究中,除了要考虑合理布点采样外,还应保证各采样单元的样点数满足数理统计的需要。样品数太大,浪费人力、物力。而样品数太小,则难以获得能正确表达该统计单元的背景值。为获取一个统计单元的土壤元素背景值,究竟应该采取多大的样本才合适,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于样本大小的确定,统计学上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些方法失之过严,不适于诸如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等大规模面上调查工作应用。因此,必须选用一个适宜的、易行的方法来检验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所指的中国东部主要包括海南、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江苏、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十省,涉及到九种土壤类型。 本研究采集了14个发育在玄武岩母质上的土壤剖面,70个土壤样品。采集地点、土壤类型、纬度及编号见表1。在室内分别对20个元素(或氧化物)的背景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Ti、Mn、P、K、Ca、Mg、Si、Al、Fe用百分数表示,其它元素用ppm表示。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表征 比较福建省各采样点土壤的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元素含量分布时发现,大多数元素(除Se、Hg、Cd外)表土层元素含量均低于心土层和底土层。为了便于与国内外其它地区比较,我们采用表土层(一般0~20cm)元素含量作为统计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基础数据。又因各土类各元素含量频数分布类型不尽相同,所以分别选用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和中位值表示其背景值(表1)  相似文献   

15.
五台山区土壤中铬元素的背景值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台山区土壤中铬元素的背景值及其影响因素樊文华张敏庄王镔(山西农业大学土化系,太谷030801)①五台山土壤中铬元素背景值范围为4084128mg/kg,平均含量为2158mg/kg,低于我国土壤的平均水平。②铬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有均匀型...  相似文献   

16.
在麟游县郭家河煤矿下风向500 m范围内布设10个土壤采样点,测定其表层土中Zn、Cr、Pb、Cu、Cd、Hg和As7种元素的质量比,利用土壤综合质量影响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评价该煤矿周边土壤重金属影响状况,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污染来源。结果表明:Cu、Pb、Zn和Hg 4种重金属的平均质量比均高于陕西省土壤(A层)背景值和麟游县土壤环境背景值;距矿区10 m~150 m范围内7种元素富集状况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矿区Cu、Zn、Pb、Cd、As和Hg元素均来自煤矿开采导致的"三废"污染及农药、化肥的使用,Cr主要受成土母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一、自然因素的相关性 (一)成土母质的影响: 成土母质的矿物成分和元素组成是形成各类土壤的物质基础,它最初决定着土壤中元素的水平,是影响土壤背景值整体的最主要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苏州市南郊农田土壤和蔬菜中砷(As)、铬(Cr)、铅(Pb)、镉(Cd)含量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除As的总质量比平均值低于江苏省土壤背景值外,其余均高于背景值;而蔬菜样品中4种元素的总质量比平均值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中的限量值。聚类分析表明,土壤中Cd、Pb累积较多,Cr次之。同时,BCR连续提取法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As和Cr主要以残渣态为主;Pb以可还原态为主,弱酸提取态次之;Cd以弱酸提取态为主,可还原态次之。可见,土壤中Cd相对于其他3种元素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富积、分布特征与环境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徐州城市表层土壤的21个样品中30种元素的富集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元素的背景值(算术平均值)相比,表层土壤中Zn、Cd、As、Hg、Sb、Sn、Ag等元素富集大;Fe、Se、Sc、Ba、Bi、Pb、Cu、Ni、Cr、Mn、Mo、Be、Ti、Al、Ga、Li、Co等元素的富集较小。污染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了Zn、Cu、Pb、Cd等元素主要与交通运输等扩散污染源相关,而元素As、Sb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工业污染源(点源)有关。环境风险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其中属于中等环境风险级别以上的样品占近40%,而且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钢铁厂和化机厂等工业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省十种主要土壤类型(栗钙土、黑垆土、黄绵土、灰褐土、(土娄)土、棕壤、黄棕壤、水稻土、潮土及褐土)六十个典型剖面的采样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十三种必测元素,及四十八种选测元素。在全省土壤中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壤中元素分布具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1)与世界土壤和全国土壤相比,陕西土壤中多数元素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有一部分元素(如Se、Mo、I、Br、V、Sn、Zr等)含量远低于世界土壤平均值和全国土壤平均值,其中Se、Mo、I,Br,Sn含量仅为世界及全国土壤平均含量的一半。(2)六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