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2年,陈江镇划归惠州市城区管辖,行政区划的改变给该镇的土地价格带来了明显变化.介绍了陈江镇土地定级与估价过程中资料的收集、评估参数的确定、估价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土地定级的估价.在对比前后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价格后,重点从级别范围的变动、地价体系的变化和地价水平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陈江镇的基准地价在行政区域变化前后土地价格变化的原因,并对基准地价与原惠州城区地价体系的衔接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中,障碍物对定级因素的扩散和地价差异的分布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以河北省青县城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着重探讨障碍物对定级因素空间扩散和地价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障碍物是形成青县城区土地级别和地价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加强城市空间网络格局联系,促进城市土地合理、高效、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价与房价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两个重要指标,其水平高低对房地产市场的正常、有序发展起者重要作用。房价与地价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确分析和处理房价与地价的关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土地交易信息公开、透明;土地及时开发,及时入市;加强对土地市场供需结构的宏观调控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不同尺度的区域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基准地价平衡是区域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重要内容,对地价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不同尺度基准地价平衡的内涵、实质及不同尺度平衡的机理,运用多种方法从宏观尺度的城镇间基准地价平衡、中观尺度的土地级别之间基准地价平衡、微观尺度地块间的区片价平衡进行了研究。以广西县级市——桂平市为例,对桂平市所辖的28个城镇基准地价平衡进行了实例研究,为区域城镇基准地价平衡提供了实用的模式与方法,为培育、发展城镇土地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准地价评估及更新是目前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和经常性的工作。针对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特点,对小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更新中的地价样本祷点、土地级别调整、基准地价更新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选择级别界线修订法更新小城镇土地级别,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小城镇特点的基准地价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划拨土地使用权将进入市场流通。明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权性质、合理评估其价格已很必要。与出让土地使用权相比,划拨土地使用权具有特殊性,其价格不宜采用先评估出让土地使用权后扣除出让金的方式评估。作为尝试,可以先评估划拨土地基准地价,用以指导划拨土地价格评估,衡量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土地所有权的价格一般会不断上涨,固定年期土地使用权价格也会随之上升。但受让土地使用权价格存在类似折旧的现象。投资人能否从地价普遍上涨中获得增值收益,取决于土地所有权增值比率、土地还原利率、剩余使用年期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土地用途管制推进的制度障碍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小娟 《中国环境管理》2004,23(3):12-14,57
土地用途管制的目的是实现土地利用中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一致,但是建立在法律行为概念和制度基础上的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向前推进时遇到障碍,主要表现为行为人缺乏内在约束、管制效率低下、司法救济的不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法律思想模式选择的制约、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执行的限制、责任追究机制中行政与司法的脱节。解决的方法主要包括要求土地权利人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公众参与确定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使用协议中明确土地使用权的义务、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浅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初步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体系、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建议应深入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健全相关制度,尽快出台相关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宗地地价评估--以东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作为大量评估宗地地价的一种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修正体系因素的权重确定多是通过特尔斐法来确定,主观性比较强。以东营市为例,探讨了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进行修正因素影响的计算,并对宗地地价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1.
土地价格评估体系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宗地价格评估、基准地价评估、地价指数编制和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等我国现行土地价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价格评估体系整合的概念及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如何科学评估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底价,是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挂牌方式出让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分析挂牌出让底价评估特点、地价内涵,探讨挂牌出让底价的评估方法,指出挂牌出让底价评估宜重点选用市场比较法和假设开发法两种评估方法,明确了市场比较法和假设开发法评估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底价的实施步骤和参数选取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基础资源。在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原本稀缺的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的集约利用成为时代必需。在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用地矛盾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可行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Land use changes induced by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Program are found to provide farm households sampled in four counties from Shaanxi and Qinghai Provinces with increased net profits. This result is found to be robust for a range of discount rates and output price projections. The net present value of the difference in farm profits with and without the Program is found to be positive even when payments made under the Program are subtracted from with Program profits. Variations in the impact of the Program on farm household net profits were observed across the county sampl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version to pre-Program land uses is unlikely as long as farmer's rights over converted land are well defined and defended.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生态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直接反映和结果,它是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RS/GIS技术,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覆盖率作为评价因子,参考国际和国内各省的土地利用类型覆盖率制定评价标准,对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质量属"优"的面积覆盖率占伊犁河谷总面积的73.2%;生态环境质量为"良"的县市面积覆盖率占伊犁河谷的26.3%。伊犁河谷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局部较差。伊犁河谷各县市的耕地面积覆盖率、建设用地覆盖率和草地面积覆盖率是各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该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所得的评价结果比较一致,结论符合实际状况,且有计算简便快捷等优点,方法可行,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土地行政处罚对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论述了土地行政处罚的概念、特征及其构成,明确了土地行政处罚与土地行政处分,土地监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吴欣玥 《四川环境》2022,(1):200-208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整治的发展演变与创新探索,是生态文明背景下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手段。三生空间涵盖了乡村发展所需的空间类型,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载体。着力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三生空间逻辑关系,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手段,探索新时期乡村三生空间治理路径,提出以全域整治盘活存量用地、建立用地指标纵向传导体系、强化生态全要素修复和注重“人-地-财-社区”的制度保障设计等规划策略,以期达到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促进资源要素流动,推动全域全要素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以期为同类地区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