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桂冰 《福建环境》1995,12(5):8-8,35
水质综合特征模式,参数GB3838-88作评价标准,给出了各水质参数的类别,给出划分水域类别的依据参数,还能给出超V类水域的水质参数的超樯倍数,给出的信息量大,给水质现状评价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2.
在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水质评价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既是水环境整治的起始环节,又是水环境整治的末端环节。文章简要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和步骤,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河上游的最大的支流洮河2014年的3个监测断面和16个污染因子进行了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洮河干流水质,调研的3个取样断面中,九甸峡水质监测站和李家村水质监测站断面所属水域年综合水质类别为Ⅴ类,红旗水质监测站断面所属水域年综合水质类别为劣Ⅴ类。通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洮河干流水质进行评价,洮河干流九甸峡水库水质监测站、李家村水质监测站和红旗水质监测站3个监测断面所属综合水质类别均为Ⅰ类水,这3个断面所属水域的综合水质类别均达到3个断面既定水环境功能区目标限定的目标类别Ⅲ、Ⅱ、Ⅲ类。与单因子评价法相比,模糊综合评判法考虑了各个水质监测值的程度和污染因子的权重,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真实情况,进一步解决了水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指出洮河干流水质改善过程中,总氮污染应是未来一段时间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的重点。除此之外,为防止洮河干流水环境质量状况恶化,应提高沿岸截污力度和点源排放达标率,不断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牧业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层面与政策层面的结合,削减入河污染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能够全面评价流域水域的总体水质情况,客观、系统地表述被评价水域的水质类别、污染程度、水环境功能区达标情况等信息。选取广州港深水航道沿线3个代表区域,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2006年-2014年的各区域海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计算,讨论广州港深水航道沿线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广州港航道沿线综合水质级别由北向南呈现提升趋势,航道南部污染较轻,且各评价区2014年水质明显优于2006年。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珠江口海域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该海域水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及其修订说明中水质评价建议选用的参数,采用污染指数法建立河流水质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河流水质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与标准类别的综合特征值比较,确立断面水质类别。  相似文献   

5.
孔宪华 《山东环境》1995,(1):22-23,37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及其修订说明水质评价建议选用的参数,采用污染指数法建立河流水质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河流水质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与标准类别的综合特征值比较,确定断面水质类别。实例表明,该方法所得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较为吻合,且计算步骤简单,信息利用较完全,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利用和积极保护水资源,必须正确和及时地掌握水质污染的程度,了解水质污染分布变化规律,作出水质污染的综合评价。评价某一水域水质污染情况,或者对不同水域水质污染情况加以比较,常常是分别将调查测得的水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对照其地面水最高允许浓度,进行叙述说明。这样做往往不能评价出水质总的污染情况,不便进行对比。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在探索一种能综合各种污染物质,有代表性地从整体上评价水质受到污染的程度,反映水质质量的指标或方法。也就是说,水质监测获得的各种水质参数是一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以松花江流域1990—2006年15个国控断面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选择13种污染物为评价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空间表达能力, 从产业结构特征上分析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表征流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整体水质呈现好转的趋势;河流水质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嫩江区域受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区域枯水期污染较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流域水质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支流污染重于干流,大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质明显劣于其他水域水质. 流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Mn,BOD5,氨氮和六价铬等.   相似文献   

8.
依据2004年水库水质的实际监测资料,对水库的水环境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水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水质基本满足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入库口断面和库末端水质类别为Ⅲ类属于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库中心、坝前和出库口水质类别为Ⅱ类属于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库富营养程度为中营养。  相似文献   

9.
农芸  代俊峰  周作旺 《环境工程》2014,32(10):129-132
基于北海市2007—2009年地下水水源地、水库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使用目前现行的几种简易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价,并比较了所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评价结果表明:北海市水源地水质良好,使用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其结果可表明水质的整体类别,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使用水质指数评价法对水库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可以确定水质类别,了解水质污染程度,获取首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0.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和水质保护目标,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确定为超标项目。  相似文献   

11.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应用改进后的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利用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的监测资料,对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整个评价区域内的水质呈现区域性的差异。高塘湖属于无污染或轻污染水域,各评价因子均达到或优于3类水质,可以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窑河属中污染,部分监测点属重污染水域,主要的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以及高锰酸钾指数,不能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12.
梁子湖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子湖水质年际间波动较大,区域差异明显;按多年均值评价,武汉江夏水域南北嘴点水质为Ⅲ类,鄂州水域梁子岛点为Ⅳ类;按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全湖营养水平为中营养。指出梁子湖主要水环境问题为氮磷污染。在分析氮磷污染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治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防治水产养殖和旅游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运行使得通江湖泊与长江原有的江湖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通江湖泊水环境,如何有效评价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洞庭湖的水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洞庭湖湖区设置15个采样点,选取9项水质参数,运用单因子指数法、主成分分析(PCA)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法对2019年1—12月洞庭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单因子指数法可快速准确评价水质类别,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计算简单并在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2种方法均无法准确给出不同采样点间受污染程度的差异,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与部分采样点实际情况不符。综合考虑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推荐使用PCA法开展洞庭湖水质评价,该方法既能反映各主要污染指标及其贡献率,也能对不同区域水体受污染程度进行排序,且评价结果客观实际,更适用于洞庭湖区域的水质评价工作。但是在水质评价管理工作中,建议结合单因子指数法对水质类别进行判定,以保证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指数评价法对辽河源头区2008年-2012年的水质进行评价,发现辽河源头区所受污染较为严重,其中氨氮、BOD5和COD超标严重,对水体水质的污染影响较大。三种评价标准中,单因子评价法过于严苛,忽略了不同评价因子之间的联系;模糊综合评价法缺少对超过地表水标准的水质类别的定位,不能确定首要污染物;水质指数评价法不仅能反应水质状况,还能确定水体的污染程度及首要污染因子,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前信 《环境工程》2014,32(3):113-116
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灰色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法对2012年六安市水库监测数据进行全面、客观的水质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发现:综合污染指数法符合实际水质,但是不能反映水质类别;灰色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法分辨率低。四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单因子评价法是最合适的方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可作为补充,灰色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法,可作为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取氮、磷、铅、铬、铜为分析指标,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模型评价了济河与沉陷水域水质。结果表明:济河和沉陷水域的氮磷主要受周边的面源影响;在2019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TN和NH_3-N含量随时间均呈现上升趋势;雨季时,沉陷区和济河的TN最大值分别为5.55mg/L和6.33 mg/L,NH_3-N最大值分别为1.27 mg/L和1.42 mg/L;沉陷水域中Cu、Zn、Pb含量均高于济河,济河水的流动对沉陷区水质改善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受济河水体交换及降水的影响,沉陷水域水质在雨季的波动较大;济河和沉陷区水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建立了一种准确、有效、适用于远程监控的新型水质综合指数(WQCI)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可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测量的水质五参数指标:温度(T)、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电导率(K)、酸碱度(p H),结合数学统计K-star模型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参照标准,通过K-star模型的分类和运算得出未知水体水质类别。同时还对此水质综合指数(WQCI)评价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实验,并将检测结果与环保局发布数据做了比较分析,发现结果基本一致。与其它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实现检测参数所用仪器的一体化,便于现场和远程自动监控分析。若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则可实现水质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Surfer软件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胶州湾39个监测点位的水质数据,说明利用Surfer软件制作主要污染物等值线分布图及水质类别分布图的主要步骤,对水质分布类别和点位水质类别的一致性以及其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Surfer软件制作半封闭海域的环境质量专题图件,水质分布情况更为明晰,可以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流上游的污水排放口或倒虹管等污水构筑因有可能发生事故出流而对下游的取水口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常规的单参数模型不能就事故出流对下游的影响作出公正评价。本文以QUAL-Ⅱ模型为骨架,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演示出在整个排污过程中多个水质参数沿河道分布的变化全过程,并且,在模型中融入隶属度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水质的模块,用它来对发生事故出流时下游取水口水域的水质变化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鄱阳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利用水质指标构建二级因素集,利用测站代表月构建三级因素集,经过二级、三级评价分别得到测站各代表月与全年的水质综合评价结果,给予鄱阳湖月、年水质变化的客观描述。以2008年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年而言,除赣江南支、瓢山、鄱阳、信江东支局部水域为二、三类水外,鄱阳湖大部分地区总体上属于一类。就月水质变化而言,除了修河口、渚溪口、星子、蛤蟆石、蚌湖一带水质以Ⅰ类为主,且年内变化较为稳定外,其它水域水质变化相对较大,同时较差水质多出现在枯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