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一下我们日常发生的安全事故,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事故都是发生在不该发生事故的时段和部位.如:交通事故没有发生在危险路段,而是发生在危险路段被渡过之后的平直路段上,施工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施工危险期、高峰期,而是发生在施工收尾期,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安全疲劳症"在作怪.  相似文献   

2.
分析一下我们日常发生的安全事故,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事故都是发生在不该发生事故的时段和部位。如:交通事故没有发生在危险路段,而是发生在危险路段被渡过之后的平直路段上,施工安全事故不是发生在施工危险期、高峰期,而是发生在施工收尾期,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安全疲劳症”在作怪。  相似文献   

3.
在交通事故中有一个奇怪的现 象:越是什么所谓的"鬼门关",事故 多发路段等反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在减少,而往往越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路段,其事故的发生率却在增长。 探讨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与驾 车人在宽敞的公路上驾车的心理因 素所致。许多驾驶员在行驶到危险路 段时,往往会精神高度紧张,于是在 驾驶中格外小心谨慎地驾驶。但是到 了没有危险的路段,又会认为没有什  相似文献   

4.
李培刚  杨飞 《安全》2009,30(5):12-14
建筑施工中在建筑物的外围大量使用外墙脚手架。因其在搭设、使用、拆卸等各项施工环节中要求严格,操作复杂,危险因素多,若监管不到位,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使用外墙脚手架时,密切关注易发生事故的危险点,分析事故的影响因素,并实施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实现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海燕  肖波  周军 《安全》2006,27(4):44-45
近两年来,频繁发生的"12·23重庆井喷"、"4·15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吉化11·13苯泄露事件"等等安全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从这些事故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钻井作业卸掉"防喷阀"、危险化学品车辆押运员"逃逸"、化工厂职工现场"处置不当"等不安全状态(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在分析以上事故原因,吸取惨痛教训的同时,不能忽视事故发生的规律,并且应注重"安全管理三大定律"对基层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遭受一回挫折,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见识.能够在"吃堑"中"长智",相对于只"吃堑"不"长智"来说,无疑是值得赞许的.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在生产经营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但也有些地方和单位,接二连三地发生安全事故,只"吃堑"不"长智".  相似文献   

7.
佟瑞鹏  赵辉  崔鹏程 《安全》2019,40(9):35-40,6
为了探究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及其影响关系,基于"4M"理论和事故致因"2-4"模型,识别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因素并确定模型框架,运用SPSS Modeler软件对2007~2017年426起事故进行关联规则挖掘,采取路径分析与重要度分析,构建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致因模型。结果表明:施工单位内外部原因共同引发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外部原因来源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的安全管理缺失,而施工单位内部影响因素中,人的不安全动作、物的不安全因素、不良的生产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无效的安全监管和作业层安全素质及能力不强是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施工程序和技术方案存在缺陷,根源原因是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安全素质及能力有待提高。该模型系统展现了工程施工项目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的影响关系和重要程度,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固井是钻完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固井作业具有整体性、一次性和不可逆的特性,其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根据固井作业其自身的工艺特点,明确固井过程中易发生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否具有控制和监测手段、危险因素造成事故的频率以及产生事故所造成的当量直接经济损失。运用MLS评价方法对固井作业施工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最后,根据固井危险因素分析和危险值评估结果,明确固井施工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因素存在的原因,采取明确的危险控制措施,减少施工风险,确保固井作业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9.
李毅 《劳动保护》2014,(9):106-108
<正>2014年6月30日,大连市金州开发区铁山中路与松岚街地段的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道,被一家民企在施工中钻漏。市政当局和中石油采取了紧急处理措施,但大面积泄漏的原油顺河流而下,至少引起了3处大火,并终于在距泄漏点6km的辽宁中路路段发生爆炸。现场火光冲天,2万多居民被紧急疏散。这是大连4年来发生的第8次油气安全事故,外界哀叹"四年八爆"。其中,7起事故与中石油有关。整体实力强大的中石油为何事故频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典型事故的统计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有:不同施工工法引起的地层坍塌和结构物破坏;不良地质体诱发的安全事故;地下管线引起的安全事故;沿线临近建筑、构筑物引起的安全事故;施工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等。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经到一家化工企业采访,在那家企业走了几个分厂车间后,发现了一些新奇的景观. 这些新奇的景观是,这家企业的领导对凡在该厂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的地方,都竖一块白底红字的铁牌,那上面记载了发生事故的时间、原因、经过、教训等内容.那铁牌竖在一个非常醒目的地方,给人一种警示的作用,不论是厂内的职工,还是外来学习参观的人,抬眼就能看到.他们这种为安全事故树碑,敢于让"家丑"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做法,实在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事故频发、监管重点难以把握的现状,建立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影响因素重要度评价模型。选取2002—2007年发生的43起公路施工安全事故为样本数据,基于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认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受到施工人员、施工器材、环境风险和管理4个方面的共同影响,通过拆分、合并、剔除3个过程筛选出11种引发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评价,结果将11个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重要度水平。根据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评价结果,制定预控措施以使公路施工事故的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成桩,具有施工机具操作简单,占有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桩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缩短工期,造价较低等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在井下作业,劳动条件差,安全事故多,桩基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以挖孔桩为最多.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要针对以上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做好开工前的人工挖孔桩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安全事故联系在了一起,由于施工环境的恶劣性和不可预见性,使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始终处于高度危险状态之下,加之现场安全措施的不健全,使得这种形式的桩体在施工时尤其需要加以安全方面的预防.笔者通过对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控制来分析如何预防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使有些同志错误地产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认识。害怕安全事故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带有一不定期的普遍性。尤其是有些基层领导,几乎到了谈事故色变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以往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总结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认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受到地质环境、社会外部环境、施工机械设备失控以及施工人员主观过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事故诱因,提出构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预控管理模式,对可能产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施工过程、紧急救援措施等进行监测与评价。通过预警分析,制定预控管理对策,以使公路施工事故的灾害损失尽量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江苏劳动保护》2011,(3):20-21
根据对建设工程施工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建设工程事故具有规律性。基于其规律性,预测建设工程施工中潜在的危险因素,预先采取消除、控制措施,就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工程建设施工中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揭示其发生事故的一般规律,从而阐明事故是可以认识的,事故也是可以预防的这样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对重大危险的界定,对近年自动扶梯发生的216起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发生概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四类自动扶梯事故,并对以上四类事故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以达到规避事故发生和保护使用者人身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狼来了"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那个屡屡高呼"狼来了"、以撒谎为乐趣的顽童,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生产安全中,我们常常也用来比喻不重视安全生产容易发生事故,存在"狼来了"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就造成120万人死亡、2.5亿人受伤;我国2003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6万起,造成136340人死亡.我们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防范"狼来了".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使有些同志错误地产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认识.害怕安全事故使有些单位被束缚了手脚,不敢创新,不敢放手抓工作,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全行业退出某项生产、"禁止生产……"等等,其实都是在回避矛盾,对经济发展和长远建设是不利的.北京市烟花爆竹"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从除夕到初八,没有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酿成的火灾,也没有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致死、致伤的事故.从北京"禁改限"的实践中,我认为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傅贵 《安全》2016,37(1)
正近几年,重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河南塌桥事故导致14人死亡,甘肃宁县"02·01"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8人死亡,这些事故可以预防吗?如何预防?有大的事件发生时,人们首先都要问是"天灾"还是"人祸"?不少事故调查报告会将生产安全事故定性为责任事故,也就是"人祸"所导致,"人祸"其实就是"管理漏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上所列出的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大多数都将"管理漏洞"定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或者至少是之一)。日本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也是"管理漏洞"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