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阐述国内现有机场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给出了国内14个机场声环境指标的比较,提出了结合机场周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分布,调整机场平面布局和优化飞机运行方式,减少飞机噪声影响的实例。依据《机场周围区域飞机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某机场飞机噪声预测,绘制了机场周边飞机噪声控制用地分类图,提出了制订飞机噪声管控办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航迹聚类的飞机噪声快速预测方法,通过航空环境设计工具(Aviation Environmental Design Tool, AEDT)建立飞机噪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对成都双流机场某日离场航班的飞机噪声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及优化。预测结果表明离场飞机噪声70 dB以上的区域面积约19.58 km2,该区域内居民的工作、生活受到飞机噪声的干扰。采取机型组合优化措施,飞机噪声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70 dB等值线区域内相同位置的飞机噪声WECPNL可降低0.5~1.7 dB;采取飞行剖面优化措施,飞机噪声WECPNL70 dB等值线区域内相同位置的飞机噪声WECPNL可降低0~5 dB;机型组合优化、飞行剖面优化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飞机噪声对机场周围区域的影响,可综合考虑采取优化措施以降低离场飞机噪声对机场周围区域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指标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机场周围飞机噪声一个完整航班周期的监测,分析现有飞机噪声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声级LWECPN)的局限性,对比了连续监测24 h与连续监测一周评价结果的差异,提出以最大A声级LAmax作为补充评价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防止飞机噪声扰民是机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等项目前期论证阶段开展环境可行性论证既及时又必要。从场址、跑道构型优化设计等方面对机场飞机噪声影响开展研究,提出:首先应结合净空、地形条件等因素,尽可能地拉大场址与相邻城市规划区的空间距离;其次应优化跑道构型,尽可能使跑道不正对城市规划区,以达到减少飞经城市规划区飞行量的目的。经过对机场场址、跑道构型的优化,飞机噪声对邻近城市区域的影响可以得到预防。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放开低空飞行领域,通用航空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低空飞行噪声的污染问题。结合贵州省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及规划,阐述通用航空发展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着重分析直升机噪声来源及通用航空机场特征,从而判定影响通用航空机场噪声的影响因素;结合国际、国内的通用机场噪声预测模式及评价标准分析其优缺点,对现有噪声预测模式和评价量进行优化调整,针对工程实例应用,探讨合理可行的通用机场噪声控制措施,为研究通用机场噪声的控制对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北京新机场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场址周边涉及居民众多,机场噪声、大气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高。通过研究该项目涉及的噪声控制、区域大气污染等关键环保问题,分析了噪声及大气影响预测、环保搬迁、公众参与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铁路车站噪声影响中,车站影响区域产生的次生噪声相对于站中心的原生噪声,是城区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规模车站区对周边社会及人文景观的影响程度,划分出站区噪声监测范围。通过监测对比分析,发现站中心噪声与车站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车站影响区噪声值在中小规模车站中,二者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当车站发展到一定大规模后,影响区内的噪声反而略有下降并趋于平稳。通过分析认为,大规模车站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周边城市更合理地规划布局。根据车站布局与兴建对城市环境噪声影响的关系,以及站区噪声源变化特点,建立了不同车站规模站区的噪声值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为新建铁路路站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依据及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专业噪声测量设备及噪声频谱分析设备,对地铁站附属地下餐饮空间区域噪声进行监测,绘制噪声小时频谱。经分析发现地铁附属地下餐饮空间声环境会受到客流、空间位置及餐铺建筑结构影响,因此在该类空间进行降噪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伴随新建铁路、既有线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围绕铁路建设、运营由来已久的铁路噪声污染和扰民的问题却更为突出。根据铁路噪声的传播特性,合理地选取了一种噪声预测方法,即模式预测法作为铁路噪声预测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噪声模式法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和边界条件。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干线之一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由于工程规模、线路质量、列车速度、运输组织的变化,引起的铁路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定量给出了典型区段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60m、120m处的昼夜间等效连续声级值。通过对噪声贡献值与声环境适应性分析,定性描述铁路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有效控制铁路噪声污染、合理划分工程沿线土地利用功能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欧盟最新环境噪声预测方法CNOSSOS-EU中的道路交通源强预测模型。CNOSSOS-EU方法于2012年8月发布,包括工业、道路交通、铁路、机场四类模型。介绍了道路交通噪声模型的源强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车型、声源简化以及路面材料与结构、车速变化、温度、坡度等因素;与我国声环境预测中所采用的道路交通噪声模型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可供我国开展进一步的公路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研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火电厂作业场所噪声危害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噪声危害是火电厂比较突出、影响较大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据调查,目前火电厂大约有20%-30%的职工暴露在强噪声条件下从事生产与施工,主要生产设备如球磨机、给水泵等噪声强度可达100-114dB(A)。为了科学直观地反映火电厂噪声作业环境,本文运用生产性噪声作业分级方法对火电厂作业环境进行定量评价,以便对火电厂的噪声作业环境进行科学的、量化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提高机场风险管控能力并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建立科学的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事件防控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分析航空器过站机场保障作业识别风险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构建出共包括107个中间事件和207个基本事件的9个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事故树;根据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事件的千架次风险值确定出整体防控风险等级;应用事故树分析法(FTA)-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构建防控风险贴近度指标,对机场各业务风险防控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机坪引导工作的防控风险最大,机场原因航空器受损整体防控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符合机场的整体防控风险状况,与FTA法相比,FTA-TOPSIS法能够更准确地对机场各业务的防控风险进行区分及排序。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承接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点地区,近年来吸引大批国内外企业入驻,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矛盾依然突出。本文以2014年-2018年来浦东新区区域噪音与交通噪数据为依据,分析本地区声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一类功能区及交通噪音需进一步加强治理。通过源头屏蔽,大力发展张江、周浦、滴水湖等科技园区建设,阻断企业对居民区的噪声影响等措施,进而提升和改善浦东新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为在含硫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后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以泄漏孔径、风速和大气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泄漏发生后CH4扩散的最大面积、CH4爆炸危险区域面积和H2S中毒危险区域面积为试验指标,研究3种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扩散危险区域受泄漏孔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风速,大气温度对其的影响较为不明显。此外,泄漏孔径对H2S中毒危险区域影响程度最大,对CH4最大扩散区域影响次之,对CH4爆炸危险区域影响程度最小。风速和大气温度趋势一致,对CH4爆炸危险区域影响程度最大,对H2S中毒危险区域影响次之,对CH4最大扩散区域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5.
1 噪声引起的危害 由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在我国是最普遍的一类职业危害。据报道,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噪声是那些人们不愿意听的、惹人烦恼的、对人有害的声音。入耳是靠听觉系统感觉声音的,而听觉神经神经受到损伤后不能再生和恢复。除了先天因素外,一些后天的影响,如药物、外伤和接触噪声都会影响听力。对人体有害的声音,除高强度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轨道交通噪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以地铁车辆噪声及声源谱特性测试分析为依据,论述了轨道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推导过程;深入探讨了轨道线路,车辆运行传播特性和受声点参数对基本模型的修正。  相似文献   

17.
参照《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并用Cadna/A软件对3种类型的城市高架快速路进行声场模拟;对高架类型、道路限速、预测点噪声值三者进行方差分析并评判高架类型对预测点噪声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高架声影区只对高度低于高架且与高架距离较近的预测点影响较大,地面道路对1~2层预测点的噪声值影响较大;双层分离式在1~8层表现出更强的噪声污染性,噪声最大值出现在第6层附近,单层分离式及整体式产生的噪声最大值所在楼层数随建筑物与高架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升高,单层分离式对各楼层的噪声污染程度都较小。高架类型、道路限速对噪声值的影响显著,道路交通量的大小可以改变高架类型及道路限速对于预测点噪声的效应量大小。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航道产生的噪声是航道两岸声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交通运输航道噪声的影响评价及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环境评价实例,提出了交通运输航道噪声预测评价方法,并给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井下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噪声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煤矿井下环境相对封闭、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开滦集团东欢坨及荆各庄2煤矿井下5个不同作业区人员进行了共计200份的噪声危害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将SPSS分析得到的数据用于分析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归纳出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因素,并对噪声、影响因素及症状之间建立了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影响的理论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井下有限空间内,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最严重的症状是耳鸣,危害最轻的症状是畏惧感;参与调查的多为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的作业人员,噪声对工龄较长者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对年龄较大者,且工龄与噪声危害之间存在Pearson相关性系数大于0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将事故后果严重度分析应用于飞机雷击事故中,可以客观地评价飞机雷击事故的后果严重度。主要采用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从飞机等级、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四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飞机雷击事故后果严重度模型,同时对影响飞机雷击后果严重度的因素进行了赋值,划定了飞机雷击事故后果严重度等级,为预防飞机雷击事故的发生及飞机运行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