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新建  吴俊奇  张越  湛禹 《环境工程》2012,(Z1):200-202
建筑排水管道产生的噪声是家庭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目前的测定方法系统较复杂、测试时间又长,本文根据管道声学测量理论对排水管道噪声测定方法进行设计,旨在探寻一种排水管道噪声简易的评测方法,以提高实验测试效率,同时又可为排水管材降噪性能研究提供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声学元件在公路声屏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满宏  罗宏剑 《环境工程》1999,17(3):41-43,53
通过对公路声屏障不同声学元件声学性能的比较研究,阐明了两种声学元件在治理交通噪声中的差别,指出吸声共振型声学元件将是未来公路声屏障的发展方向,该研究结论对于开展公路声障声学设计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材料分层复合是一种利用较少代价提高声学性能的有效方式,通过多孔性保温绝热材料与硬质黏弹性材料的优化组合,可以兼有隔声、吸声、阻燃和隔热等多项功能,同时符合相关环保要求。本文利用VAONE软件中NOVA模块研究了多种不同厚度分层材料的声学性能,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主要参数对多层复合材料声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NOVA模块预测多层材料声学性能的有效性,同时也表明多层材料经过优化设计可以具备良好的隔声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路面结构降噪物理特性,利用废旧橡胶沥青SMA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降噪材料,探索其隔声性能的现场监测方法。选取南京绕城公路一段作为监测路段,对采用普通沥青路面和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进行比对监测,结果显示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声级值降低1~1.8dB。分析认为交通噪声主要声源为驱动噪声,而驱动噪声中主要噪声部分为排气噪声,所以对于路面行驶噪声的降噪对于交通噪声整体声级的改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5.
某涡轮风扇发动机试车台的声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万能  汤道敏 《环境工程》2012,(Z1):107-109
涡轮风扇发动机试车台空气流量大,试车噪声呈宽带强噪声,其中突出的低频域噪声可远距离传播,易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污染。为掌握某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在室内试车时的噪声特性,并检验试车台建筑物和各项降噪设备的效果,我们对新建试车台的声环境进行了测量。通过对该试车台内、外环境噪声数据的分析,表明新建试车台的声环境满足了我国有关规范的要求。本次研究工作对今后试车台的声学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庆自备电厂热电厂除灰空压机房安装有16台除灰空压机,运行时产生巨大噪声,通过门窗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噪声特性,利用隔声、吸声、共振等声学原理,采封堵措施利用外隔、内吸以及消声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能够使受其影响的厂界噪声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声学超材料主要有布拉格散射型声子晶体、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等。布拉格散射型声子晶体通常需要其晶格常数与声波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时才能产生声波禁带,从而使得其应用领域受限。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利用其共振单元的共振频率与声波频率接近时所产生的耦合作用而消耗声能,其尺寸比作用声波波长降低了2个数量级,从而实现了小尺寸声学超材料对长声波的控制。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采用特殊的声学结构单元设计,使其在常规介质中具有一些超常物理特性,如负折射、负质量密度等;其在低频段具有声学禁带,在该禁带频率范围内将阻止声波传递。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已发展出了具有谐振特性的声学结构单元、表面附加局域共振单元板结构声学超材料、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等结构形式。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为低频降噪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目前,国内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民用建筑声学设计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噪声评价标准ISO 1996等均用A声级作为评价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内及建筑构件隔声的评价》和《ISO 717  相似文献   

9.
提出隔声/消声管的测量方法用于含有多根高速介质管道的管廊噪声测量和噪声源辨别,并对某大型钢铁厂制氧区域管廊管道噪声进行现场测量,同时对管廊管道的噪声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隔声/消声管法可有效地进行管廊各管道辐射噪声的测量和辨别。此外,受阀门、弯管等影响,沿长度方向管道噪声级是变化的,不同类型管道辐射噪声级不同,且通过管道壁面辐射的噪声频谱特性不同,提出对于含有不同类型的管道的管廊应根据各管道辐射噪声的贡献采取相应的隔声包扎结构进行降噪。  相似文献   

10.
蔡铭  罗鹏  王海波  马侠霖 《环境工程》2014,32(2):128-130
对广州市59条不同类型道路和16栋不同功能区噪声敏感建筑物设置监测点进行噪声监测,综合评估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情况。经过分析可知,白天道路噪声均值为72.0 dB,晚上均值为71.0 dB,其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噪声值较高,次干路和支路较低。对于16栋噪声敏感建筑物,其昼夜环境噪声均值分别为68.4 dB和67.4 dB,夜间最大突发噪声均值也高达82.3 dB。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雨水泵站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大管径真空排水技术在雨水泵站应用中的独特优势及具体实施方法。为研究其排水过程中的流态分布、流体动力学性能,建立了典型管道的数值模型,采用κ-ξ紊流模型及Vof方法,对其进行了非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相流在大管径管道充水过程中的气液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大管径排水过程中存在分层流、气泡流及波浪流,并在弯管附近出现短暂集气现象;液相在倾斜管路中有短暂流速停滞现象,随着压差的推进,最终在管道中形成液相满管流。  相似文献   

12.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是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的难题之一。以无锡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基于水质分析和调研资料,采用水量平衡三角法分析了进水浓度偏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整治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该厂进水中地下水或河水渗入量和雨水混入量比例分别为28.9%和9.8%;晴天时进水浓度偏低的原因为污水管网渗漏和低浓度工业废水纳管,雨天时进水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小区管网雨水混入,COD和BOD5降幅分别可达到65.4%和52.9%。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排水管理体制、工业企业排水实行三管分设整改、细化管网渗漏的检测排查和有效修复、加强管网验收和质量监管、尽量降低管网水位4项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某型号伺服排油管动力学特性研究,为管路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三种设计方案的伺服排油管进行振动试验,测量其关键位置的应变响应,并结合有限元计算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该伺服排油管的谐振频率在180 Hz附近,当振动环境在180 Hz附近有峰值时,会发生耦合共振,管路应变很大。结论 管路设计时谐振频率应避开环境的危险频率,无法避开时需要对管路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4.
鼓风曝气系统管道噪声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兆驹  朱江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7):329-330,334
利用声压测量技术判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鼓风曝气系统以管道再生噪声为主要噪声源,采取加大管道直径、减少管道截面变化,加接消声器等措施后,噪声污染已控制到国家允许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15.
王诗婧 《环境工程》2020,38(4):108-113
基于综合流域排水系统模型(Infoworks ICM),将海绵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及城市河网、排涝泵站系统相互耦合,形成了全过程内涝防治系统模型。此耦合模型将内涝产生的源头、过程、末端三个阶段进行耦合评估,弥补了传统内涝防治措施中单一模拟管网或雨水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分别通过模拟现状、完善管网系统、增加雨水控制设施、完善排涝泵站系统4种情景,分析了建立全过程内涝防治系统的优势。模拟结果表明,3种耦合措施在现状系统基础上对城市内涝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管道排水能力逐步增强,内涝风险区面积分别降低了13.5%、39.4%和86.9%。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内涝防治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涝风险,建立完整的全过程内涝防治体系在实践层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魏斌 《环境工程》2012,(Z1):131-133
在建筑工程中管道系统作为介质输送的必备条件,虽然管道自身不会产生振动,但是管道在与相关振动设备连接时则变成了传递振动的"振桥",在隔振设计时经常被忽视。本文主要讲述了冷冻机房内水管路吊挂,落地安装及通风系统中风管吊装时的几种减振降噪做法,还包括了经常被大家忽视的管道穿墙隔振的做法,分别通过添加弹簧减振器、弹簧吊架、橡胶减振垫、橡胶挠性接管、金属软管、波纹管补偿器等减振器材,使得振源通过管道产生振动的传导大大降低,并且记述了一些减振设备在安装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从水泵系统振动噪声传播途径控制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水泵机座二次隔振系统、水泵接管隔振、隔振系统位移限制、管道支架减振、管道穿墙隔振、管道阻尼隔声包扎等水泵系统振动固体传递途径的控制,消除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刚性连接。分析了振动噪声空气传播的阻隔与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声衬的吸声效果和声模态散射现象。方法针对飞机短舱进气道声衬开展噪声试验。以缩比尺度进气道试验台为基础,单级轴流风扇为噪声源,通过10倍进气道直径的远场测点,获取固壁条件和声衬作用下的管道声模态和远场指向性,分析不同转速下各远场测点在声衬作用下的吸声效果。结果在三种不同转速工况下,得到前三阶叶片通过频率下声衬上游、下游的管道声模态分布、远场频谱和指向性分布,并以此得出声衬在不同转速、不同噪声频率、不同流速下的降噪效果。在2973 r/min转速下,(1,0)声模态的声功率级降低达24.3dB。(±3,0)模态处,声衬靠近声源一侧的声功率反而升高。结论声衬在设计频率和模态处,吸声效果最明显。随着模态阶数的升高,声衬的降噪能力有所提升。偏离设计频率时,高阶声模态在阻抗交界面发生散射。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中小城市污水排水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理,改善城市水环境,杜绝雨污混排,提高污水处理率,分析和探讨了中小城市在污水排水系统建设、管理、维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排水法规不健全、污水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排水制度建设、加快排水设施的建设、加强排水管理、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