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吸收技术净化复杂工业有机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定盛  岑超平  唐志雄  方平  陈志航 《环境科学》2011,32(12):3680-3684
以低浓度、大风量、含无机物、尘粒和油分等成分的复杂工业有机废气为对象,进行复合吸收净化技术的研究,从吸收机制初步探索,对净化设备、工艺流程及工程应用分别进行了探讨.分别以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为复合吸收剂,考察其处理含甲苯和醋酸丁酯废气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降低复合吸收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甲苯和醋酸丁酯的去除率.针对复杂工业有机废气,开发高效吸收设备,集合了水膜、旋流板和填料3种吸收净化装置的优点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防堵塞及多级高效吸收传质的优势.工艺流程以吸收技术为主,整合了加热吹脱、燃烧和厌氧等工艺,最终使废气和吸收尾液达标排放.该技术已在制造、喷涂等多家企业的工程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以示范工程为例,论述了将强氧催化氧化技术应用于塑料造粒废气的治理的可行性。系统采用"水喷淋吸收预处理+强氧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利用臭氧在催化剂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强氧化性,对塑料废气实现深度净化治理。21家企业成功应用强氧催化氧化技术治理塑料废气的实例,充分说明了强氧催化氧化技术能够对塑料废气做到深度彻底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低浓度二氧化硫废气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研究了各种治理低浓度二氧化硫废气的方法之后 ,提出电解法处理二氧化硫废气制备硫磺的新技术。以 0 0 12mol·L-1Na2 SO4溶液为吸收剂 ,对低浓度SO2 废气进行吸收。吸收液在离子膜电解槽中进行电解 ,阴极得到硫磺 ,阳极得到氧气。阴极分离出硫磺后的电解液返回吸收塔 ,阳极溶液用于酸化吸收液。方法具有较高的脱硫率和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国家轻工部、冶金部于1985年10月在重庆对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研究设计、重庆长江环保设备厂试制的FJX型有机废气吸收塔组织了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吸收塔性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对低浓度(100~3000mg/m~3)有机废气处理优于其它净化设备,经济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FJX型废气净化吸收塔其工作原理是使有机废气在塔内与高沸点吸收液充分接触,废气中一种或多种组分溶解在吸收液中,其尾气再径除雾、除臭后排出。吸收液饱合后,利用吸  相似文献   

5.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问题,首先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利用燃烧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如利用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和吸附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探讨了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进展以及应用,主要探讨了微波催化氧化技术、活性炭纤维治理技术和生物治理技术,并介绍了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净化技术的应用和膜基吸收净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首创的处理塑料废气的 WZD-10型卧式静电净化装置已问世。该装置由松江塑料制品厂委托中船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研究设计,由无锡县静电除尘设备厂试制。不久前,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上海郊县工业局主持组织了本市和各省的60多位专家和代表,对该装置进行了技术鉴定和工程验收。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有关研究设计,试制测试,以及竣工验收等报告。进行了现场实际工况考察,并分组进行了讨论。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这项塑料废气治理工程是成功的。卧式负压系统有很多优点,净化效率高,达93.78%;  相似文献   

7.
乳状液膜吸收有机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水吸收乙酸丁酯的净化效率,以石油醚作膜相,聚异丁烯单丁二酰亚胺(T151)、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T155)作乳化剂,制备水相/油相(W/O)型乳状液,作为分散相加入水中形成水相/油相/水相(W/O/W)型乳状液膜,进行了吸收含乙酸丁酯模拟废气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制乳速度、乳水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废气中乙酸丁酯初始浓度等参数对液膜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膜体系对乙酸丁酯的吸收效率较高,在搅拌转速为400r/min,V(石油醚)∶V(水)为1∶1,w(T151)和w(T155)分别为6%和4%,V(乳化剂)∶V(水)为1∶4条件下制备的乳状液膜稳定性较好,且对乙酸丁酯废气吸收效率最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广西灵川钢铁厂地处桂林漓江上游,建厂时没有作到"三同时",使含氰化物较高的煤气洗涤水排入漓江,多次发生漓江死鱼现象,直接影响桂林旅游事业,为解决这个问题,该厂利用高炉热风炉烟道废气除氰燃烧法治理含氰污水,取得可喜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氯化亚砜废气处理的原理及工艺流程,采用四级降膜吸收回收浓盐酸及旋流塔吸收二氧化硫等相结合的工艺处理氯化亚砜废气,旋流塔具有气液接触面积大、处理负荷强、脱硫率高、操作弹性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稀有气体卤化物准分子激光器的推广应用,直接排入大气中的废气给人体和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为了降低其危害程度,分析了Ar F准分子激光器工作气体反应动力学和废气成分,得知其危害主要来源于废气中的含卤气体。卤化物准分子激光器废气处理装置具有两级吸收净化含卤气体的功能,采用总体积约50 L的Na OH(1.0 mol/L)和Ca(OH)2(0.02 mol/L)碱液对废气中含卤成分进行第一次吸收,采用总质量约1.0 kg的Ca(OH)2和Ca O固态碱性粉末(质量比为74∶112)固态碱性混合物对废气进行进一步净化。使用该装置对医用型Ar F准分子激光器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废气处理装置可以吸附废气中95.6%的氟气,而且当碱液吸附效果不明显时,只需增加质量约74 g的Ca(OH)2可恢复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生物法净化含NO_x尾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化纤厂废水处理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 ,采用生物法处理硝酸碱吸收后的含NOx 尾气。初步研究表明 :静态、动态培养驯化挂膜后 ,可见到短杆菌属的脱氮菌 ,在进气浓度、循环液pH值、液气比等一定的条件下 ,可获得较高的脱氮效率。生物法是净化含NOx 废气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是利用了氧化氮气体不但是氧化性气体,又是还原性气体的特点,研究应用废铬酸作NO_x废气吸收的治理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处理NO_x废气,同时也处理了废铬酸液,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整个废气处理系统,第一级为喷淋箱,用废铬酸治理氧化氮废气;第二级为波纹填  相似文献   

13.
一、工作原理高速的烟气流冲击文丘里喷水装置喷出雾化的水滴,形成气、液、固三相进入其喉部,由于惯性力不同,存在着相对运动,使烟气中烟尘颗粒互相碰撞、凝集,而使烟尘的有效尺寸增大,易于捕集.经文丘里预处理后的烟气,以切线方向进入双锥形体旋风水膜除尘器,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烟气中的烟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向器壁,被沿器壁自上而下流动的水膜所捕获,靠附在器中心稳流柱的微粒亦被自上而下流动的水膜所捕获.烟气中SO_2、NO_x等有害气体同时被雾化的水滴及水膜吸收而除去.灰水经器底的水封池排出,净化后的烟气经引风机排入烟囱.  相似文献   

14.
来安县磷肥厂是生产普钙磷肥有近10年历史的企业,生产规模为年产1.2万t普钙磷肥,生产旺季最高日产量为80t,该厂原拥有一套水喷淋吸收废气中氟化物的治理装置,净化效率仅为69.7%,后采用二室一塔加三次除沫洗涤吸收流程,废气经两个串联的双轴技水轮吸收室.拔水轮不停转动把清理水喷成雾状,废气与液体充分混合吸收,没有被吸收的废气连同气沫,经挡板除沫器(除沫进人喷射塔.喷射塔的喷射段通过锥形布水器的作用,使喷液形成水帘而较均匀分布在喷杯四周.中部吸收段废气与液体充分混合.下部为分离段,采用气液并流,气相中的粉尘…  相似文献   

15.
四氧化二氮废气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科研工作者的难题。开展了发泡法吸收四氧化二氮废气的试验研究,通过利用泡沫剂与吸收剂作用生成的致密泡沫层,实现了对四氧化二氮废气的多层覆盖吸收,并通过筛选吸收剂、泡沫剂和起泡方式,确定了四氧化二氮废气吸收系统的组合液配方,建立了四氧化二氮废气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从而得出四氧化二氮废气吸收系统的吸收率和亚硝酸盐氮的排放量,据此可综合评判四氧化二氮废气吸收系统整体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该新方法应用于实际四氧化二氮废气的吸收,在敞口简易装置下,四氧化二氮废气的吸收率仍可达93%以上,亚硝酸盐氮的排放量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的排放标准限值(200μg/L),可切实解决四氧化二氮废气的危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工业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废气治理技术工业废水中,排出的废气是石化行业关注的新焦点。对国外工业废水处理装置排出的废气情况及国外废水处理装置废气治理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控制技术有:(1)降低恶臭物排放量;(2)物理或化学法处理;(3)生物处理;(4)其它...  相似文献   

17.
吸收法脱除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柠檬酸钠溶液为吸收液,在散堆填料塔里进行脱除甲苯废气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柠檬酸钠浓度、甲苯进口浓度、空塔气速及液气比对含甲苯废气吸收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解决含甲苯废气污染问题提供了应用基础。在此基础上提高填料层高度可使吸收率达到88%~93%,废气达标排放,并对吸收液的后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根据加压水解法原理研究了含氰废水的除氰率与压力、溶液pH值与水解时间等因素的关系,为工业装置设计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含氰浓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装置、该方法和装置能完全消除废水的污染危害,高效率地分别回收废水中的氯化钠和氰化钠,无二次污染产生。  相似文献   

20.
我厂电石炉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含氰污水,污染江河。1974年我们在环境保护三十二字方针的指导下,进行了含氰污水的解毒试验。为了保证含氰污水的处理效果,必须有一套自动监测与自动控制装置与之配套。但目前国内尚无这样的装置。我们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从1974年初开始试制氰离子选择电极。经过二年来的摸索与实践,我们试制成碘化银多晶膜电极,安装了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