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科技集团公司2013年9月18日到2015年5月27日的收盘价作研究对象,首先对股票的收盘价进行对数化预处理,将其转化为收益率,建立Garch模型预测了股票期权的波动率,得出该科技集团公司股票的年化波动率为34.64%;其次,通过Black-Scholes模型,计算出该科技集团公司股票第二期期权激励的三个行权期的期权价格。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对某科技集团的财务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员工离职率呈下降趋势,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2016—2018年深沪两市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分析了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决策的驱动机制,采用实证分析法检验了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事件和企业并购规模的影响。研究显示:CEO股权激励与企业并购事件具有显著相关性,企业发起并购事件的概率会随着CEO股权激励强度的增大而提高,CEO股权激励对企业并购规模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当企业CEO股权激励强度越大,企业并购规模越大。两职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CEO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能够正向调节CEO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并购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10—2016年中国实施股权激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寻找配对的企业,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在考虑机构投资者情形下,机构投资者持股正向调节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机制与政策,也为研究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陈惠陆 《环境》2014,(1):13-15
"珠三角企业富余的排污权只能转让到粤东西北地区,这样珠三角地区SO2的排放量会逐步下降,有利于珠三角地区的排污总量的下降,也有利于激励珠三角地区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污染排放,获取富余的排污配额出售,具有一定的经济激励效应。"——广东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  相似文献   

5.
《环境科学》2011,2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1047) 项目负责人:龙立荣 本项目的负责入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龙立荣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企业员工的激励研究,围绕个人职业生涯激励、企业分配公平与薪酬激励、员工创新激励等问题先后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6.
以PF工厂一线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一线员工心理契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及工作投入和工作压力在其中的作用。基于324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心理契约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在心理契约和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压力在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之间没有调节作用。文章丰富了PF工厂一线员工心理契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同时可为企业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选取沪深两市2011年-201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环境绩效用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来衡量,财务绩效用总资产净利率来衡量.考虑到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不仅有环境绩效,所以加入了公司规模等控制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环境绩效的改善可以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企业可以在生产经营的同时主动地去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实现环境与经济绩效的共赢.  相似文献   

8.
吕燕  杨发明 《环境》1997,(1):32-34
反思传统“先污染、后治理”经济发展模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意味着必须在过去狭义的经济福利和由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之间作出最佳的权衡,对此作出关于资源管理的新决策和技术创新的新决策,寻求各经济组织和个人对环境问题关注的政策激励工具。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激励工具大致可分两种:强制控制方法与市场化方法。前者包括技术标准与绩效标准;后者包括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交易、对投入品或产出品征税激励以及补贴。  相似文献   

9.
1员工援助计划员 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即企业员工心理服务,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企业开始注意到员工的酗酒、吸毒和其他一些药物滥用问题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美国社会的变动,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工作压力、家庭暴力、离婚、纠纷等众多个人问题接踵而来,于是一些企业开始聘请专家帮助员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最初的员工援助计划。随着EAP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企业都引入了EAP项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员工的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绩效及个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应注重员工心理问题,消除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促进员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