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震局对全国重点省区地震专项应急预案的最新评审结果显示,当前预案管理存在体系欠缺、制度混乱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该文基于应急预案公共产品属性,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预案管理过程划为设计期、测试期、推广期、整合期、升级期等5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差异和管理需求,揭示了预案管理任务在时间维的分布模式,初步构建了应急预案生命周期管理框架。该框架是对预案管理实务的现实思考与梳理,对新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具体操作和执行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米俊  李超  王迪 《灾害学》2024,(1):29-36+44
应急物流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环节。以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文献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隐含狄利克雷分析(LDA)主题模型挖掘国内应急物流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NA)工具厘清应急物流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从研究主题来看,我国应急物流研究主要包括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急物流模型和算法、应急物流管理,以及应急物资保障四大研究专题;从主题演化路径看,我国应急物流演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3—2007年的基础性研究;第二阶段从2008—2017年,以模型构建、算法求解与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三阶段从2018年至今,聚焦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物流的文献数量显著增加。研究有助于明晰应急物流的研究体系现状及其演进过程,为未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应急资源的需求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突发事件的应急资源需求结构是应急资源储备和调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依据。基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阶段、主要应对环节以及应急资源类型,构建了突发事件应急资源的需求结构,按照逐层递进的方式将突发事件的应急资源需求结构分为4个层次,即大类、类、亚类和细目。第一层次包括3大类,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物资、基础保障资源和恢复重建资源;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应急资源类别,应急资源类别构成了应急资源需求结构的第二层次,其中应急处置资源包含4类,基础保障资源包含6类,恢复重建资源包含3类;对应急资源类别进一步划分为亚类,应急资源亚类构成应急资源需求结构的第三层次;第四层次为应急资源需求细目。  相似文献   

4.
张永领 《灾害学》2012,(1):130-134
对品种繁多的应急物资进行分类是科学储备应急物资的前提和基础。以应急物资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需求为基础,从应急物资的有效使用期限、用途、生产周期、价格、市场流通量、社会集中拥有量、突发事件的预计需求量和需求层次8个方面建立应急物资的分类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应急物资进行分类,并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确定应急物资的最佳分类数量;最后探讨了每一类应急物资的储备模式,为应急物资的科学储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吴晓涛 《灾害学》2014,(1):157-161
应急准备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域的核心概念。目前,美国的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近十年来美国高度重视应急准备工作,而我国应急准备研究刚刚起步。因此,研究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目标的演化特征对于推进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2003-2012年间美国政府出台的与应急准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南、标准等,从概念界定、目标设计和技术配套三个方面,深入剖析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目标的阶段特点,研究其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高山  王晗奕 《灾害学》2020,(4):163-168
针对突发事件事前——事中动态演化过程和在事前具有不确定性预测信息的特点,考虑到事前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会对事中应急响应决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造成影响的问题,基于前景理论,提出一种事前——事中两阶段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动态方法。首先,对事前——事中两阶段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问题进行描述,并以区间数的形式表示相关决策信息;其次,给出事前——事中两阶段应急决策的动态参考点的设置方法;然后,基于前景理论的思想,计算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两阶段的不同情景的综合价值及方案成本价值,即定量化描述决策者针对不同情景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方案成本的综合心理感知;最后,通过对事前——事中两阶段不同情景权重的计算,得到备选应急决策方案的综合前景值,并依据综合前景值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以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剖析与构成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基于能力的崭新视角对应急物流管理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应急物流能力的概念,并从时效性、柔性、独特性、开放与可扩展性、整体性5个方面对其特征进行了剖析。按照研究范围的大小,将应急物流能力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并从物流活动的性质、物流系统的抽象特征和物流能力构成要素的特点3个角度,对微观应急物流能力的体系结构与框架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16,(1)
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外的应急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对比分析中外应急文化差异,将有助于我国应急文化的建设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据此综合对比了中外应急态度差异,并选取三个角度对中外应急文化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从突发事件事前和事后态度的角度,将应急文化分成四象限,以每个象限的典型代表国家为例,将中外应急态度差异进行对比;接着分析了中外应急中个人作用差异、评价与问责差异以及感恩差异,并进一步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演化是指事件发生后,在其与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而引发起其它突发事件,最终形成了事件链或事件网络。通过分析和总结近年来关于突发事件演化的相关研究,将其划分为3种主要研究类型进行概述:基于生命周期的演化阶段研究、演化模式及演化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突发事件演化研究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微观层面分析不够深入、缺少有效的量化分析、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分析不够,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如果缺乏事前的应急预案,一旦遭遇类似事件,其损失必然是惨重的。所以,我们每个中小学、幼儿园都应当建立一套应急对付突发事件的预案。制订安全预案的对策与原则说到校园安全预案,我们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应对重大灾害的应急物资需求的特点和我国现有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现状和不足,基于轴辐网络优势,构建了轴辐式应急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分析了应急轴辐网络储备体系运行的四个阶段,同时提出了建立轴辐式应急物资储备网络相关具体措施建议,实现中央和地方应急储备库物资、各职能部门储备物资、军队物资、各社会团体储备物资、国内外捐助物资以及企业物资生产能力储备等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和社会应急物资储备的有效整合,以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积聚大量应急物资,扩大应急物资的服务辐射范围,提高应急物资调度效率,以有效应对各类重大灾害。  相似文献   

12.
《灾害学》2019,(2)
城市群的出现有利于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以及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但同时也增加了不同城市之间的依赖程度,这对城市间的应急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调研和访谈,确定了我国单个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然后,根据城市群特征,结合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建立城市群突发事件应急框架。基于城市群内应急中心的协同程度,提出了四类城市群应急协同机制:请求协同、预案协同、共享协同和任务协同机制。分别介绍了四类应急协同机制的应急原理,并分析了四类应急协同的特征。最后,基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以救援到达现场时间(t_2)和救灾力量到位时间(t_4)作为评估应急协同效率的量化指标。城市群应急协同机制的分类以及量化指标为定量评估应急协同效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龚鹏飞 《灾害学》2013,(1):45-49
根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发生机理及动用资源的不同,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可分为原生型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和衍生型道路交通突发事件;根据道路所指的范围不同,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又可分为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和城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在国家层面对道路交通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二次分级的思路。并以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应对的道路交通突发事件为例,确立以应急机构(及领导人)的应急协调能力为基础,综合考虑当量死亡人数、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可能影响半径以及主要监控道路预计平均每车延误的二次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国内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建设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预警应急能力和水平逐年提高,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测网络,搞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危机.三是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防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四是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涛  吴丽萍 《灾害学》2011,26(3):139-144
在界定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内涵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识别出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的9个主要影响因素,即应急联动组织机构、应急联动法律法规、应急物资协同调配、应急队伍协同调配、应急预案动态协同、应急信息实时沟通、区域地理位置、区域灾害特征和区域合作基础。同时,运用ISM技术,确定区域应急联动9个影响因素的关联性,计算和分解可达性矩阵,绘制4级递阶有向图,得出区域应急联动影响因素的内在层次性,即划分出"基础层"、"过渡层"和"直接层",为有效构建突发事件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吴晓涛 《灾害学》2014,(2):123-127
2011年以来,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许多相关技术、方法等均开始修订和完善。因此,研究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的最新进展对于推进我国应急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美国政府最新出台的与应急准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南、标准等,深入剖析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的3个核心元素(概念内涵、愿景目标和能力体系)发展动态,提出对我国加快推进国家应急准备工作的建议:①高度重视国家应急准备工作,研究、整合并构建国家级综合应急管理系统;②修订应急管理基本法和总体预案,加快配套法律法规等文件的出台;③准确定位"应急预案",推动应急规划的"规范化"、"动态化"与"全民化";④加快应急管理学科发展,助力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刘严萍  侯光辉  佘海燕 《灾害学》2024,(1):135-139+145
针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效能影响因素问题,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27份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事故调查报告编码分析发现: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制度建设、过程管控、主体能力与平台建设是影响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思想理念和知识结构是影响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效能的根本因素;思想理念、知识结构、风险评估与隐患治理、治理主体能力、应急管理法制对应急管理其他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大影响力;该网络存在善后恢复过程管控—应急规划过程管控—应急管理思想理念这一传导路径。该研究有助于拓展应急管理效能影响因素的理性认知,厘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效能发展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地震应急期关键时间阶段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我国地震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预案,以及汶川、玉树、盈江、彝良和海地、东日本等国内外地震应急救援案例的基础上,将地震应急期划分成应急启动、紧急救援、过渡性安置等3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持续时间、主要工作及其先后次序进行了梳理.在实际抗震救灾工作中,这3个阶段不是互不相干、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时间相关性.这就需要指挥者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优先考虑,同时兼顾各项相关工作,保证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人员紧急疏散显得日益重要。本文研究了突发事件下人员临时应急避难所的选址问题,基于单一指派约束和容量约束的设施选址问题(SSCFLP)研究基础,假设疏散时间随机和选址网络随机,考虑一个星期和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疏散人员数量不同的现时情况,建立临时应急避难所选址模型,并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确定临时应急避难所的数量和位置,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将人群聚集在临时应急避难所等待救援,可以节约救援车辆等资源,大幅减少疏散时间,提高人员应急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20.
张俊  许建华 《灾害学》2014,(1):182-187
援引多个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案例,对应急处置中的要素展开分析,论证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地方政府应当遵循信息及时、科学应对和以人为本三大处置原则,从而把握信息、处置流程和处置对象这三个关键因子,提高地方政府应急响应效率,更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