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碳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既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障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的良好途径,更是发电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文章以国内碳市场建设为背景,梳理了碳市场发展概况,对全国统一碳市场第一履约期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发电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出发,提出碳资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工作职能转隶后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进展,分析提出全国碳市场建设中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以此为导向,就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提出建议。建议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和责任落实;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尽快出台配额分配指南,加快支撑系统及能力建设;深化试点碳市场建设,实现向全国碳市场的平稳过渡。建议发电企业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包括积极构建管理组织体系、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开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积极强化碳排放监测、积极开展履约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和参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六氟化硫(SF6)气体因其具有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气设备中.SF6同样也是《京都协议书》中限制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等效于二氧化碳的23900倍。世界各国的电网企业都已开展了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排放管控,我国政府近年来也日益重视SF6气体的排放控制问题,并有意将电网企业纳入未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本文从现阶段碳交易试点市场的项目接受情况、企业六氟化硫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限制及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方案出发,研究分析了电网六氟化硫温室气体减排在碳市场试点阶段及全国市场阶段的参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梁希  吴怡  董白桦  肖倩 《环境保护》2022,(10):24-27
碳市场机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实现了碳排放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欧盟碳市场是全球最早的碳市场,其实践经验表明,碳市场的定价机制反映了减排目标下的边际减排成本,对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具有积极作用。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和逐步完善将推动中国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建议未来加大力度研究能源行业边际减排成本曲线、提升政策协同能力、建立碳市场科创板、开展内部碳定价、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建立规范、透明、高效的碳市场,引导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保护部门排污权交易正在试点当中,刚刚结束第一个履约期的中国碳市场试点经验和教训可资借鉴。通过对碳市场运行和履约中的基础数据、配额属性、奖惩机制、能力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归纳了碳市场建设难点,并从强化法规、完善数据、市场主导、能力建设4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路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行业是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在全球以排放交易为减排手段的大趋势下,电力排放将是一笔巨大的资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大型电力企业如何对自身的碳资产进行管理,走什么样的管理路线,会对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碳资产管理的实施路线,2012年前的发展战略,综合分析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不同发展路线,以期对中国大型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面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分析碳信息披露对碳交易市场、企业降碳减污、节能降碳政策制定以及全民节能减碳行动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企业在碳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披露内容、信息监管等方面的经验,建议我国进一步完善碳信息披露制度,快速、审慎、协同推进碳信息披露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亚连  张夙 《环境保护》2013,41(8):46-47
当前,加强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是大势所趋。从构建碳资产管理体系来说,应该涵盖"低碳化"的配套政策和发展规划、碳足迹评估体系和碳业务创新体系几大方面。在政策的支持和企业"低碳"意识的不断增强之下,我国企业的碳资产管理必将迎来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是中国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国家行动,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碳交易列入国家重要环境经济政策,明确推行碳交易制度,部署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在七省市试点基础上,全国碳交易市场建成、启动并有序运转.碳交易,作为制度创新和政策工具,在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工...  相似文献   

10.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相对于行政手段具有全社会减排成本较低、能够为企业减排提供灵活选择等优势。2011年以来,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地方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2017年年底,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的全国碳市场启动。2018年4月,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转隶至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从推动碳交易立法、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本文梳理了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全国碳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政策与经济发展形势的驱动下,全球企业正积极寻求低碳转型之路。企业转型要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做好准备,包括相关的技术、设备、管理、战略等。做好碳管理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而碳管理软件则是一个有力的工具。碳管理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碳排放信息收集、计算、统计、分析、管理以及实现持续改进,促进企业转型。本文对目前常用碳管理软件的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相关从业人员合理选择碳管理软件以及开发新的碳管理软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范围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建立固碳重要区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固碳相关的最新研究结果和政府文件,以森林、草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叠置分析方法,界定我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注:涉及“全国”的各要素范围均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的空间范围.研究结果:固碳重要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汇和固碳潜力3个核心因子,界定过程包括界定范围选择、固碳高值区识别、固碳重要区范围确定和分区命名等步骤.在全国尺度界定了森林、草地两大类共计20个固碳重要区,总面积285.6×104 km2.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西南部的深山区和东南部的山地丘陵,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中东部、新疆西北部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固碳重要区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9.8%,所提供的NPP(净初级生产力)量占全国NPP总量的40.7%,固碳能力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7倍.固碳重要区范围界定结果符合“以较小面积获取较大服务”原则,适于作为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13.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水泥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对完成碳达峰目标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全国及自治区水泥行业碳排放现状,概述了水泥行业碳排放主要来源,并从行业和企业两个维度详细阐述了未来水泥工业碳减排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宁  庞军  冯相昭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4):1901-1911
基于电力部门细分的CGE模型,针对碳配额分配中有偿拍卖的引入、是否配套实施碳税政策以及碳减排目标设定等关键机制问题,设置了差异化的政策情景,模拟分析了不同机制设计对碳市场及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碳市场引入配额拍卖机制有助于降低碳交易价格、促进我国碳市场总体规模扩大并激发碳市场活力,高碳行业将成为碳配额拍卖市...  相似文献   

15.
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来说,能源低碳转型、生产和经济模式低碳转型都容易导致碳排放较高的企业面临着大量的投资、资产流失、资产泡沫等问题,而且很多企业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还会存在投资损失风险、贷款违约风险过高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因为企业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工业企业应当也必须要抓住“双碳”目标引领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低碳转型机遇,在能源和产业结构以及经营理念方面展开全面优化和深层次变革,满足企业低碳转型的根本需求。由于节能降碳转型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转型,同时也包含了生产生活方式、经营发展战略理念等方面的全面转型,因此引导企业完成全面节能降碳转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滨海盐沼湿地是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盐沼湿地碳汇能力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探明乐清湾盐沼植被分布的基础上,采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典型盐沼植被的固碳能力,定量估算乐清湾盐沼湿地的碳储量,并系统地分析了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乐清湾主要优势种为入侵种互花米草,分布面积为3352.87 ha,另有盐地碱蓬、芦苇等本地盐沼植物呈零星分布;(2)互花米草具有强大的固碳能力,其碳密度由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地下生物量碳密度、沉积物碳密度构成,共计(102.97±9.52)Mg C/ha,其中沉积物碳密度的贡献最大,达(91.11±9.49)Mg C/ha;(3)乐清湾互花米草盐沼湿地总碳储量达(345244.99±31935.38)Mg C,不确定性为12.01%。其中,地上生物量碳储量为(16700.11±4814.43)Mg C,地下生物量碳储量为(23076.19±10005.75)Mg C,沉积物碳储量为(305468.70±31823.15)Mg C。研究结果可为海湾盐沼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完善的碳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提供...  相似文献   

17.
构建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是全国碳交易的基础条件和支撑力量。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启动,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从法律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环境支撑体系、能力保障体系四方面对全国碳市场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加强法律制度供给、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强化多方协作配合、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做好宣传舆论引导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合同能源管理及碳资产开发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较之于传统商业模式下的节能改造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文中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节能改造类项目碳资产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面临的障碍及原因。并总结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项目进行碳资产开发需注意的问题,为此类项目的后续碳资产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碳普惠制旨在普及低碳知识、推行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推广使用低碳产品、技术,惠及公众、企业及环境,推动建立低碳消费、拉动低碳生产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从需求侧促进供给侧产品技术创新升级,实现低碳价值传递,延伸碳交易市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局面。文章以抚州市碳普惠制度管理系统为例,对碳普惠工作的推广方案、实施策略等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总结于下,以供各位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州城市绿地系统碳的贮存、分布及其在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研究广州城市绿地植物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绿地碳的贮存、分布和固碳放氧能力的估算,探讨城市绿地对城市碳氧平衡的作用。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植物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287150t和1058122t/a;植物碳贮量和净生产量中的碳量分别为1328649t和462624t/a;绿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量为2242788t/a。植物的光合作用固碳和放氧量分别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和消耗氧量的1.7和1.9倍,但远小于化学燃料燃烧放出的碳和消耗的氧量。如果广州城市绿地能得到适当的保护和改良,其对碳氧平衡的作用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