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检察官制度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官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建国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检察官制度,但是与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要求相比,我国检察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还存在不适应、不完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严格检察官的遴选条件,健全检察官招录制度,改革检察官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检察官职前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制定的一项重要制度,能够对环境保护起到制约作用,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能够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活动得到有效地落实,能够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一起来,但是,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其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措施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3.
碳排放权交易是少数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问题的新兴方式。而作为碳排放权的重要载体,碳交易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由于技术理念、配套制度和金融工具等方面的限制,迟迟未能建立起统一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本文将在梳理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优势、机遇、劣势与挑战,进而从政策保障、经济支持、监管机制等方面探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为相关部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劳动法的出台为契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运而生,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环保行业正是高技能人才聚集的行业,从加快环保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考虑,从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的高效完成、全面提升环保工作整体水平的重大使命出发,应尽快推行全国统一的国家环保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全环保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进而全面提升环境管理工作全方位开展,从体制机制上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流域综合管理中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是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对河流进行综合管理的基本单元。由于流域同时具有自然水文特征和经济社会属性,因此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流域不仅涉及不同区域的不同主体,而且涉及多种交叉利益,流域整体利益协调是流域内人类社会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而生态补偿是实现流域内多元利益协调的一个有效经济手段。文章在阐述流域综合管理目的、方法、内容和生态补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虽然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形成一定的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生态补偿性质、基本原则、生态功能价值、实体制度和程序制度等规定不明确的缺陷;针对存在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4,(5):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有效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途径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开展生态补偿相关探索已有多年,然而由于缺少法律的硬约束和国家统一的强力部署,我国生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对安全专业人员的准入控制,提高安全专业人员素质和执业水平,保证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国家将实行安全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统一管理。届时注册安全师要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合格才能取得注册登记,企业、安全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安全师。日前,国家经贸委正在抓紧制定相关制度。国家将实行安全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完善环境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来,这项制度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试点推广,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探讨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理论基础,梳理和分析了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是云南省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资源领域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本文在总结云南省试点工作经验、实际成效、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启动条件并建立分级管辖制度、建立和完善鉴定评估管理体系和规范统一的诉讼规则、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同步工作机制、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的系列配套政策等。  相似文献   

10.
污染物释放与转移登记制度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物释放与转移登记(PRTR)制度是国际公认的重要的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它能为政府部门制定环境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工具,全球已有超过50个国家(地区)先后建立了这项制度。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PRTR制度和框架,但相关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将PRTR制度纳入环境管理法律法规、重新架构重点环境管理化学品释放与转移目录、建立统一的污染物信息公开发布平台,从而加快完善我国化学污染物释放与转移登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环评制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取消。"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环评改革推进座谈会上对环评制度的重要性做了强调。环评制度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制度。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评制度日臻成熟完善,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合理布局,严把项目环境准入,优化项目选址选线,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的环评制度出现了许多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由人大法工委和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制订的<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10年来,行政复议制度日益深入人心,现已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强化行政监督、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中的两项重要制度,分别在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环境监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制度设计的独立性,导致我国未通过两项制度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优化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本文从制度设计、管理措施、技术方案提出了系统的解决建议,以期解决两项制度法律地位不对等、制度衔接不紧密、技术方法不统一、管理尺度不一致等问题,构建对建设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这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围绕落实总量减排任务,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总结近年来我省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较早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多年来在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口罩在这个时候对于公民生命安全的保护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对于口罩的应用性研究也随之增多,正是由于在口罩相关方面研究的增多,才注意到对社会源废弃口罩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在构建完善的社会源废弃口罩处置制度过程中,虽然我国在此方面有不少概括性的法律法规、制度规章,但仍然缺乏具体性的规定。因此,本文从明确、清晰社会源废弃口罩性质定义、统一社会源废弃口罩处置制度规范以及具体规定不同情况下社会源废弃口罩处置后果的法律责任三个方面构建完善社会源废弃口罩处置制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推进政府“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之一,可持续政府采购已成为各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新取向,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政府采购制度发展,并在政府采购领域真正落实政府执政的社会责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助推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农村土地产权和使用权流转方面还存在着制度性的缺位,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探索。目前,我国农民还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实现的关键所在,而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和重要基础,这一制度安排和实施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作为重要经济资源的农村土地能否得到充分、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且对推进现代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11(1):102-102
1月1 7日至1 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总结2 0 0 3年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 0 0 4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统一思想,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努力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9.
张辉  沈世伟  贾进宝 《环境保护》2020,48(11):48-54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前置程序,是落实生态损害赔偿和修复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未从立法层面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进行具体设定,磋商优秀候选案例是各省(区、市)对磋商制度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智慧结晶,包含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磋商适用情形不清晰、磋商组织形式不规范、磋商协议救济途径单一、磋商次数与时间缺乏统一规定、磋商的社会参与度不够等不足之处。具体而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现实难题主要集中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等方面,因此,为保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未来探索也应围绕这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敏感度较高,全面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业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并日益紧迫,为此必须在政策顶层设计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气环境管理技术路线和系统有效的对策措施。本文在总结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成功经验和分析未来大气环境质量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气环境管理重心必须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转型以及相关对策措施:突破我国目前大气复合污染这一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从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看,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管理机制方面,构建"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第二,推行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机制等制度;第三,建立起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总量控制方法,实施SO2、NOx、颗粒物、VOCs等多污染物的协同减排;第四,探索有利于联防联控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