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一般性问题     
X701 9801563脉冲电晕放电去除NO的反应途径研究/宫为民…(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等离子体化学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7,17(4)一367~372环信X一58 对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条件下去除NO的宏观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氧含量的氮气流中NO的脱除均同时存在氧化、分解与还原三条途径。气流中氧含量不同,起主导的反应也不相同.还考察了NH3气、H20蒸气等调质剂对反应途径的影响。NH3的加入有利于NO通过还原途径脱除,但同时导致生成NZO反应的加剧,而产生二次污染,由此说明NH3加入位置的重要性。水蒸气在等离子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立维  松田仁树 《环境科学》2006,27(10):1941-1945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3.
将可溶性钴盐溶解在氨水溶液中生成六氨合钴离子([Co(NH3)6]2+),利用[Co(NH3)6]2+能络合NO和活化氧分子的特性,实现NO的吸收和氧化同时进行,从而将NO从废气中脱除掉并转化为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用活性炭作催化剂实现[Co(NH3)6]2+离子的再生,保持[Co(NH3)6]2+溶液能长时间高效率地脱除废气中的NO.研究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催化还原[Co(NH3)6]3+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中,活性炭颗粒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不大;[Co(NH3)6]2+溶液能有效地脱除废气中的NO,废气中的氧有利于NO的脱除,采用活性炭催化再生[Co(NH3)6]2+后,0.02mol/L[Co(NH3)6]2+溶液脱除NO的效率能长期保持在80%以上.该法是一种经济、高效、简便的NO污染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压脉冲等离子体催化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o-ZSM-5催化剂,考察了有氧条件下,在甲烷选择还原NO的反应中,高压脉冲等离子体的加入对Co-ZSM-5活性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压脉冲等离子体与Co-ZSM-5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活化CH4催化还原净化NO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低温条件下Nano-MnOx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变相法制备了无载体Nano-MnOx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50~150℃)以NH3为还原剂系统考察了氮氧化物的选择催化还原特性.结果表明,流变相法制备的Nano-MnOx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实验条件下,80℃即可获得98.25%的NO转化率,100~150℃内NO几乎完全转化;SO2和H2O会与NO和NH3在催化剂表面产生竞争吸附,导致催化活性下降,但该影响是可逆的.经分析,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晶化度是Nano-MnOx具有良好低温活性的2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哈隆类物质中的竞争反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于勇  王淑惠  潘循皙  侯惠奇 《环境科学》2000,21(3):60-60-63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哈隆类物质 CF2ClBr和 CF3Br进行了降解反应研究 ,发现无氧条件下某些降解产物的量随放电时间不同而出现波动 ,表明降解过程中存在竞争反应 ;而氧气过量条件下不存在竞争反应 ,其主要产物为 CF2O等 .对低气压下 CF2ClBr和 CF3Br在低温等离子体空间中的气相反应机理进行讨论 ,为实现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污染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7.
蜂窝状筛网催化剂上NH_3催化还原N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蜂窝状筛网载体担载V2O5-WO3-TiO2研究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气体中的氧化氮.在催化剂中加入2%的磷酸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2%(wt.)~4%(wt.)磷酸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磷酸的添加量大于4%(wt.)时导致NO转化率降低.同时,磷酸的加入有助于抑制高温下氨氧化反应的发生.壳型法制备的催化剂较体型法具有更高的传质性能,但前者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不如后者.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源下TiO2/ACF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静  赵毅 《环境科学》2009,30(4):997-1002
实验室制备了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TiO2/ACF,利用自行设计的光催化反应器,在紫外和可见2种光源下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条件,比较了2种不同光源下的脱除效率.结果表明,烟气中氧含量、反应温度、烟气含湿量、光照强度等是影响光催化的主要因素,在紫外光源的照射下,负载型TiO2/ACF光催化剂脱除SO2和NO的效率分别达到99.7%和64.3%,在可见光源的照射下,负载型TiO2/ACF光催化剂脱除SO2和NO的效率分别达到97.5%和49.6%, 5次平行试验结果表明,平行数据的标准偏差S较小.通过反应后吸收液的离子色谱分析,推测了2种不同光源下同时脱硫脱硝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SO2对Ag/Al2O3催化剂上CH3OH还原NO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混合法制备了Ag负载量为5%的Ag/A12O3催化剂.研究了富氧条件下,SO2对CH3OH在催化剂上还原N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气不含SO2和H2O时,NO还原活性温度较低,有显著量N2O生成,这被归因为反应过程中,部分氧化态Ag被还原为金属Ag.添加SO2或同时添加SO2和H2相似文献   

10.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1.
氨和脉冲电晕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氨对SO2的中和反应和纳秒高压脉冲电晕产生的活化自由基对SO2和NO的氧化作用脱除燃煤锅炉排放烟气中的SO2和NO。试验结果表明:氨脱硫效率很高,但对NO不产生作用;氨和脉冲电晕共同作用于烟气中的SO2具有理想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2.
A process capable of oxidizing NO, SO2 and Hg0 was proposed simultaneously, which utilized a high-voltage and short-duration positive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By focusing on NO, SO2, and Hg0 oxidation efficiencies, the influences of pulse peak voltage, pulse frequency, initial concentration, electrode number, residence time and water vapor addi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 SO2 and Hg0 oxidation efficiencies depend primarily on the radicals (OH, HO2, O) and the active species (O3, H2O2), etc. produced by the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The NO, SO2 and Hg0 oxidation efficiencies improved as increasing pulse peak voltage, pulse frequency, electrode number and residence time, while they are reduced with an increasing initial concentration. By adding water vapor, SO2 oxida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remarkably, while NO oxidation efficiency is decreased slightly. In our experiments, the simultaneous NO, SO2, and Hg0 oxidation efficiencies reached to 40%, 98% and 55% 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479 mg/m3, 1040 mg/m3, and 15.0 ug/m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
正脉冲电晕和氨水对SO2、NO脱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O2,NO和空气混合而成的模拟烟气和纳秒级脉冲电源进一步研究正脉冲电晕和氨水对SO2、NO的脱除情况,以了解脱除效率与氨水添加量、电晕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验获得了95%的脱硫效率,即使烟气温度较,也可以适当增加氨投入量而获得95%的脱硫效率。脉冲电晕促进了氨对硫氧化物的吸收,并使产物的热稳定性提高。氨水体身对NO没有脱除作用。电晕对NO的氧化效率达到31%。  相似文献   

14.
含灰含水烟气的脉冲放电脱除NO和NOx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脉冲放电脱除NO和NOx(NO+NO2)的实验表明,烟气中的飞灰对NOx具有2%-4%的吸附脱除作用,对脉冲放电又有抑制作用,使NO和NOx脱除具有降低的趋势,增加烟气含水量增强了飞灰粒子表面的化学吸附能力,使得在烟气含水量为15%和单位体积烟气注入能量小于3W.h/N,^3时,NO和NOx脱除率提高5%-15%。  相似文献   

15.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进行模拟烟气脱除NO实验,通过改变乙炔体积分数和烟气水蒸汽含量研究添加乙炔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中添加乙炔强化了NO氧化作用,随着乙炔体积分数的提高,NO脱除率逐渐增加.在NO/N2/O2/C2H2/H2O体系中,水的电负性和离解反应消耗大量高能电子,降低了活性自由基的生成,NO脱除速率随之减慢;能量密度低于400 J·L-1时,相对湿度(RH)为0的情况下脱出效果最好.但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H2O不会影响最终的NO脱除率;H2O的添加可以产生更多的·OH自由基,促进NO2向HNO3转化,使出口NO2浓度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脉冲电晕放电协同烟气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曹玮  骆仲泱  徐飞  王鹏  岑可法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2):2487-2492
脉冲电晕放电对PM2.5具有一定的凝并作用,与直流静电除尘器相结合可以提高燃煤电厂烟气中粉尘的脱除效率.基于脉冲电晕放电还可以将烟气中的NO、SO2氧化成NO2、SO3等易吸收的物质成分,与传统的液相吸收洗涤技术相结合可提高NO、SO2的脱除效率.文中进行了脉冲电晕放电协同烟气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研究了影响NO、SO2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提高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脉冲放电电极数目.延长停留时间.降低气体初始浓度有助于提高NO、SO2的转化效率;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显著提高SO2的转化效率.在本试验中,当NO、SO2初始浓度为150×10-6左右时,其相应的转化效率可以分别达到70%、90%.  相似文献   

17.
以污水生物处理中一种常见的有益微型动物——宿轮虫为对象,进行了应用消毒剂建立宿轮虫的无菌培养系的方法学研究.在对消毒剂次氯酸钠、甲醛及PreventolD7分别作用下的轮虫培养液中宿轮虫卵的孵化率和细菌密度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确保较高的卵孵化率为前提、通过多次的抑菌培养轮虫、使培养液中细菌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亡、最终获得无菌轮虫的方法,即逐渐减菌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一次性灭菌方法相比,克服了传统方法在轮虫存活率很低的条件下进行无菌化的缺点,因此,可降低对消毒条件的严格要求并提高了成功率.运用逐渐灭菌方法,为确保约50%的卵孵化率,分别使用40μL·L-1甲醛和4μL·L-1 PreventolD7进行48h抑菌培养,经过4次对宿轮虫的抑菌培养,均获得了无菌的宿轮虫种群.实验结果表明,无菌化宿轮虫种群的繁殖速度与未经无菌化的宿轮虫种群相当.  相似文献   

18.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治理甲苯废气放大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线板式反应器内对低浓度甲苯废气的治理进行放大试验.采用闸流管开关脉冲电源,其最大输出功率1kW,最大脉冲电压峰值100kV. 试验规模4~16m3·h-1. 试验考察了峰值电压、重复频率、进口浓度和处理气量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峰值电场强度在9~12kV·cm-1范围内增加,甲苯去除率相应明显提高;当处理气量为4 m3·h-1、脉冲电压峰值69kV、进口浓度1 180mg·m-3、重复频率300pps时, 甲苯的去除率可达88%;反应器的能量利用率在16g·(kW·h)-1左右;甲苯的降解产物主要是CO2和H2O,还有少量CO. 结合甲苯去除率与能量密度、甲苯进口浓度的关系,建立反应器动力学模型,获得甲苯的反应速率常数为0.00356 L·J-1. 为进一步优化放大反应器设计及与电源匹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气中电晕放电对水中苯酚的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一种新的去除水中有害有机分子的方法:在水溶液中形成低温等离子体电晕放电,产生具有化学活性的粒子扩散到水中,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在本实验中用的是苯酚。实验测量了这种情况下的脉冲电晕放电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图,讨论了自由基捕获剂的存在对溶液COD的影响和pH值对降解率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仪在吸收波长为210nm处测定脉冲电晕放电处理后的苯酚溶液的色谱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