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江苏省某甾体激素医药原料企业工业废水取样,经定向富集培养技术进行该类型废水降解功能菌株的分离,在好氧条件下分离得到54株细菌。通过高效菌的配伍分析,最后选择出了6株高活力功能降解菌,并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编号:CDUT QY-12;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编号:CDUT J-1、H-2、QU-5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 sp.),编号:CDUT Q-1、X-3。以选出的高效降解功能菌组合培养物,对废水样品的处理试验,经COD和TLC分析表明,确证其具有生物降解甾体激素医药工业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长期受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通过采用富集培养分离技术得到4株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分别将其命名为B1、B2、B3和B4。通过观察这4种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析其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菌株B1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2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sp.),B3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B4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并通过研究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苯磺隆初始浓度、培养基体积、氮源、碳源、Mg^2+浓度等因素对4种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确定了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显示,B1菌株的最适温度为35℃,其他3株菌株均为30℃。菌株B3最适pH为8.0,其余3株菌株均为pH7.0。B1和B3菌株最适接种量为15%,B2和B4最适接种量为10%。菌株B3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为100mg·L^-1,其余菌株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均为200mg·L^-1。4株菌株最适培养基体积均为75mL,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铵,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B2菌株最适Mg^2+浓度为100mg·L^-1,其余3株菌株均为200mg·L^-1。B1和B4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20g·L^-1,B2菌株NaCl浓度为5-30g·L^-1,B3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50g·L^-1。该结果为利用微生物对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进行原位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污染土壤中吸附重金属锌菌株的筛选、鉴定进行研究。从污染土壤样品中富集培养微生物菌株,通过吸附率测定,得到4株锌吸附能力较高的菌株,分别命名为Zn A-4、Zn E-3、Zn H-2、Zn L-2,其中Zn H-2菌株对锌的吸附率最高,达到48.30%,其次是Zn L-2,吸附率为42.95%。通过常规细菌鉴定方法,从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两方面对4株菌进行鉴定,初步鉴定这4株菌均为芽孢杆菌属。此功能性菌株有望在土壤污染原位固定技术中作为修复菌剂。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中筛选出20余株产中性植酸酶活性的菌株,对一株产中性植酸酶活性较高的绿脓假单胞菌(Phy10)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该菌株在pH值6.0、温度30℃、装液量100.0mL、接种量7.0mL、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氮源为NaNO2条件下产酶活性最大,优化后酶活可达到231.2U/mL,比未优化前提高了2.16倍.  相似文献   

5.
从山东威海沿海滩涂菊芋生长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20株,经过进一步摇瓶复筛,获得了产菊粉酶活力较高的一株细菌F1,其发酵液酶活达到1.73U/mL。通过形态学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研究,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6.
在干旱、半干旱城市──兰州,进行大气细菌区系研究是依照兰州市特有的地形(亚铃形),选择六个监测点挑取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进行鉴定,共鉴定114株细菌,分别属子八个属,大气细菌及部份杆菌鉴定到种。干旱、半干旱兰州大气细菌的优势是微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  相似文献   

7.
餐厨垃圾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氮磷元素,经预处理后可施用土壤。研究餐厨垃圾发酵液淋洗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发现,淋洗后的土壤中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有效氮磷等含量明显提高,但是p H略有下降。采用高通量测序法研究了土壤淋洗前后的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度及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发酵液淋洗土壤和原始土壤的微生物种类数大体相同,原始土壤,发酵液淋洗24 h,水淋洗24 h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分别为981,971,725。从门水平看,原始土壤和发酵液淋洗土壤的优势菌门相同为Proteobacteria (变形菌门)、Firmicutes (厚壁菌门)、Acidobacteria (酸杆菌门),其中Firmicutes (厚壁菌门)所占比例最大为34. 0%~46. 8%;水淋洗土壤优势菌门为Proteobacteria (变形菌门),比例为84. 1%。从属水平看,原始土壤优势菌属Bacillus (芽孢杆菌属),占30. 5%,发酵液淋洗24h后,优势菌属为Lactobacillus (乳杆菌属)和Bacillus (芽孢杆菌属),比例分别为26. 1%、12. 41%,水淋洗24 h后,优势菌属为Novosphingobium (新鞘脂菌属)和Dechloromonas (脱氯单胞菌属),比例分别为66. 1%、12. 21%。  相似文献   

8.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构建及其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纤维素培养基和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为初筛和复筛培养基,从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20株。选择其中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12个菌株与2株自生固氮菌和EM菌进行正交实验,得到3个组合表现出协同降解纤维素的作用,对滤纸降解效果为组合12〉组合8〉组合5。选用组合12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为微晶纤维素+CMC-Na时CMC酶活最高,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最适pH6.5,最适培养温度为30℃。培养第6天CMC酶活最高。  相似文献   

9.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中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核桃壳、玉米轴和玉米秸秆分别在250℃、400℃和600℃制备生物炭,以1%(w/w)的施加量添加到农田土壤中,以考察不同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生物炭通常降低了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对过氧化氢酶影响较小,但是却提高了脲酶活性。对于细菌群落结构而言,生物炭通常降低了土壤中细菌的丰度,而对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与对照组相比,生物炭(除了玉米轴生物炭)使放线菌丰度降低了5%~15%,伴随着放线菌的减少,变形杆菌、酸杆菌和芽单胞菌的丰度略有增加,表明生物炭改变了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生物炭中的灰分与芽单胞菌门、硝化螺旋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与土壤中的总氮和可利用氮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变形菌门与土壤中氮循环有关。拟杆菌门与生物炭的(O+N)/C和H/C原子比具有正相关性。生物炭比表面积与绿弯菌门丰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在生物炭应用于农田土壤时,应充分考虑生物炭对土壤生态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法适用于海上钻井含油废弃物的处理。通过多次对菌株采集、分离、纯化和培养驯化,选育得到了3株对石油烃类有很好降解效果的石油类降解菌;确定了石油类降解菌适宜的生化处理条件:最佳生长及原油降解温度为50℃、最佳生长及原油降解酸碱性环境为pH=6.0、最佳菌株接种量2%、最佳原油初始浓度为500mg/L。处理后的含油废弃钻井液含油量基本稳定在2mg/L以下,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生物在放射性污染环境中的环境净化作用,选择川西北某铀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学方法研究其中两个代表性放射性遗留废石堆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在放射性污染环境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遗留废石堆中主要赋存着细菌、放线菌和霉菌3种菌,其中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对优势微生物——细菌分离鉴定获得3种优势菌株,鉴定结果为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a strain)、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anguin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lis/atropheaus).研究认为,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a strain)在当地的放射性核素耐受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根际微生物影响木贼耐受和吸附重金属的机制,为重金属污染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提供参考,应用化学分析方法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木贼定居对铅锌尾矿重金属含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子囊菌、未明确分类真菌和担子菌是铅锌尾矿地土壤的优势真菌。木贼定居导致散囊菌纲、座囊菌纲丰度下降,粪壳菌纲丰度增加。Alternaria,Amorphotheca,Aspergillus为尾矿裸地中主要优势真菌,Fusarium,Chaetomiaceae-Unclassified,Calcarisporiella为木贼根际土壤主要优势真菌。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是研究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Lactococcus,Bacillus,Gemmatimonas,Sulfuricaulis,Dongia,Sulfurifustis,Azoarcus,Nitrospira等是尾矿地优势细菌。有机质、全氮与真菌和细菌ace,shannon指数显著相关,重金属含量与真菌和细菌ace,shannon指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木贼定居提高了尾矿砂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多样性,有利于有机和氮素营养成分的积累和降低重金属含量;在尾矿生态修复实践中可多引入木贼等乡土草本先锋植物,同时补充有机质和氮素营养,或引入功能微生物菌剂和接种植物共生菌等,强化生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威海近海采得的藻类植物经过破碎和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生黄色素的海洋细菌,编号为SS16.通过对SS16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拉塞尔佐贝尔氏菌(Zobellia russellii).为了提高SS16菌株黄色素产量,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SS16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当发酵条件为蛋白胨和牛肉膏作为碳、氮源,pH6.78,盐度低于1%,以占摇瓶1/5的培养量在28℃条件下发酵培养48h,海洋细菌SS16所产黄色素的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不当农艺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辽宁省棕壤区土壤发生酸化,需要添加改良剂予以阻控。以农田棕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工业矿渣(煤矸石和膨润土矿渣)、秸秆(玉米秸秆、花生秸秆)、菌糠(平菇菌糠、金针菇菌糠)等6种常见的工农业生产副产物作为改良剂,采用室内恒温培养的方法,考察了工农业生产副产物对酸化棕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秸秆、菌糠和工业废弃物均可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的酸度,使土壤pH提高0.29~0.79个单位;添加改良剂可不同程度改变土壤净硝化作用,但影响不大;改良剂的添加有效增强了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综合而言,农业生产副产物更适合酸化棕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15.
氨氮降解菌最佳培养条件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高效氨氮降解菌AD-5,研究了温度、pH值、摇床转速以及接种量对降解菌AD-5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降解菌AD-5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宜培养基pH为7,最适宜摇床转速为120r/min,100mLLB液体培养基,最适宜的接种量为6.0m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株AD-5具有更高的活性。菌种AD-5对氨氮的降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氨氮的残留浓度Y与时间X符合方程Y=73.3836e(-0.07722)X。  相似文献   

16.
从病变部位分离出两株病原真菌DN1和DN2,通过茵丝及孢子形态的观察,初步确定其分别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Altemaria altemata)及轮枝孢属(M.Verticillium)。在pH值4~14之间,两株菌都能正常生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通过盆栽试验确定大麻对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麻能修复弱碱性土壤。  相似文献   

17.
廖劲松  郭勇  庄桂 《环境技术》2004,22(1):45-48
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4株能降解聚乙烯醇(PVA)的细菌,经紫外线诱变,得到两株具有单重抗药性的突变菌株S7(Str-,Kan+)和K15(Str+,Kan-),二者对PV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和58%。将S7和K15作为亲本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进行优化,使融合率达到4.603×10-5。融合子F4菌株对PVA去除率达到79.9%,是原始菌株的两倍,将其培养成活性污泥后,PVA去除率可达87%,是普通活性污泥的3~4倍。  相似文献   

18.
邱忠平  杨立中  刘丹 《四川环境》2007,26(1):5-8,13
采用不断增大垃圾渗滤液浓度的方法,筛选出3株能有效降解渗滤液的微生物DL01、DL02、DL03。以COD的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常压。不同时间、温度以厦pH下优势菌株对渗滤液COD的降解特性。初步结果表明,优势菌株的接种量以7.5%(体积分数)最佳;各优势菌株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20℃-40℃内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COD的去除率均高于15.7%;3株优势茼株最适pH均为7,不同菌株耐受pH的范围不同,其中DL01对pH的适应范围最广,为6—9;在35℃,pH为7时,DL01对渗滤液COD的去除能力最强为35.5%,DL02和DL03分别为25.0%和21.5%;在此相同条件下,混合菌株比单一菌株的降解效果好,为39.3%;加入碳源有利于渗滤液COD的降解。无机氮源的加入使COD的去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油田采出水微生物处理菌株的应用局限,通过He-Ne激光和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出能够在油田采出水中快速生长,并有效降解油田采出水主要危害成分的5种优势菌株。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这5株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经检验,所筛选的菌株均能降解石油烃类以及聚丙烯酰胺类物质,并对高碱、高温环境有一定耐受性,可将其直接应用于油田采出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鼠李糖脂淋洗法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翔峰  杨硕  陆丽君  刘佳 《四川环境》2010,29(6):142-146
鼠李糖脂是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产生的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效、可生物降解等特征。鼠李糖脂具有能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并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因而可以作为淋洗法的提取剂用于去除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本文着重阐述了鼠李糖脂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