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青藏铁路未来地震灾害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青藏高原地震带、活动构造、活动断裂人手,讨论了该区大地震活动规律,指出东昆仑山断裂带东-西大滩段可能是未来发生大地震的最危险地段;提出了应对地震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奥地利的构造断层密集成网,几乎处处都可能发生小地震,而较强的地震则只发生在近直立的某些特殊深成断层上。例如,阿尔卑斯山脉的最清楚构造断层是彼里亚得利亚特线性构造,它深入奥地利境内约180km,将东阿尔卑斯和南阿尔卑斯分开。该断层上曾发生过中欧最大地震,即发生于1348年的维拉赫地震,这次地震伤亡很大,摧毁了维拉赫和其它一些城镇,并且引起了多布拉契—维拉赫阿尔卑斯山脉的巨大山崩。值得一提的是,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彼里亚得里亚特线性构造的东半侧,在西半侧,仅在锡里安附近发生过一次破坏性地震。  相似文献   

3.
地下搞清楚: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震活动断层填图计划,由"喜马拉雅计划——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和"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两个项目组成,计划完成我国大陆破坏性地震多发地区和主要活动构造带地震多发地段的主要活动断层条带状填图和关键构造部位深浅构造关系探测,建立区域地震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主要活动构造带地震多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沿淮河干流展布的淮河构造变形带的断裂构造特征 ,分析了该构造变形带内中强地震与断层构造的关系 ,并结合淮河流域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分析 ,提出了中强地震发生的地震地质标志  相似文献   

5.
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的生成环境、活动与破坏特征及震源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鹤岗矿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到人为采掘因素和区内构造应力场的双重作用。在特定的构造物理条件和地球动力学环境下,深部采矿使井下断裂构造从稳定状态逐渐活动或蠕动,致使局部活化。矿震具有震源浅、对地表破坏强的特点。震源机制表现出断层的运动方式有走滑断层,也有正断层和逆断层。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地震地质、物探、卫片等新的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在菏泽地震区地下隐伏着一条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地震区内的解元集—小留集断裂与北面向的成武—定陶断裂构成共轭破裂导致菏泽5.9级地震发生,北东向断裂是其主要的发震构造。由菏泽5.9级地震前沿发震断层的ML≥3.0级地震震中迁移、震源深度的变化及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表明,发震断层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逐步克服障碍,使断层贯通,与此同时在发震构造断层面上,断层上盘向上逆冲,使应力最后集中在两条断层的交汇部位致5.9级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精确修订震源位置后,小震呈现线性或带状分布规律,使用数学方法对线性或带状分布的中小地震拟合一个空间的平面作为震源断层,来揭示地震空间分布与活动构造的关系。以1976年唐山7.8级地震、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7.0级盲断裂地震为例,对大震区余震的震源断层进行拟合,获得了3次地震发震断层在震源深度上的几何结构和运动方式,且拟合结果与深部构造探测比较吻合,表明震源断层方法对于活断层探测有重要的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冀  徐良鑫  张艺 《灾害学》2020,(4):61-65
河流水系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尤其在活动构造区域,冲沟裂点能够迅速反映河流基准面的下降,作为记录断层活动的重要标志。由此,为提供通过冲沟裂点的发育特征来揭露对应断裂的活动历史的机会。该文以位于渭河盆地东南缘的华山山前断裂为例,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技术,和断裂1 km范围内由Lidar数据获得的高精度DEM提取的冲沟裂点信息,对山前被断裂切割的冲沟中发育的一系列裂点的期次和地形参数进行了厘定。同时,依据冲沟裂点的10Be暴露年龄建立了冲沟裂点序列与华山山前断裂古地震事件之间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以仙峪为典型代表的华山山前冲沟中普遍发育4期裂点,垂直位移分别为6.4 m,4.3 m,3.5 m 和5.1 m,均小于在冲积扇上得到的华山山前断裂的断错位移量。冲沟裂点的10Be暴露年龄显示华山山前断裂是一条复发间隔约4~ 5 ka的活动断裂,在该断裂上曾发生过至少3期地震事件,分别为公元1556 年、距今4 439~ 6 691 a和距今9 189~ 12 407 a。由此可以看出,冲沟裂点能够作为判定断裂活动的地貌证据,其暴露年龄与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大致相当。但受冲沟差异侵蚀作用的影响,由冲沟裂点记录的垂直断错位移量并不能代表断层实际的垂直位移量。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 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 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L≥3.0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 苍山 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 尼山断裂的ML≥3.0地震都发生在52级地震震中附近,说明在苍山 尼山断裂与沂沭断裂带交汇区西侧较长时间的能量积蓄。苍山52级地震前最后发生的两个ML≥2.0地震与苍山52级地震震中形成沿地震断层的临震小震活动条带。  相似文献   

10.
学术口窗     
<正> △北京举行大陆地震构造及地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 1981年12月6日至12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大陆构造及地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有关论文摘要一百余篇。这次会议是全国地震地质界自1979年银川“古地震与活动断层”学术讨论会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地震地质方面论文检阅。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国地震地质工作有如下几方面新的进展: 地震地质不仅是地震加断层的简单描述,巳开始注意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构造物理学与之结合,研究岩石圈动力学特征;在深部与浅层研究相结合方面,加强了对中下地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从遥感资料中提取具有现代成因意义的共轭剪裂,应用一对扭裂缝所夹锐角等分线一致位于主压缩方向的原则,探索本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在通过对比各种地形,地质资料与野外观察的途径查明共轭剪裂的现代构造形迹特征后,对区内123对共轭剪裂,按其产出情况,分别按单个,群集与全区三个空间尺度计算了它们的锐角等分线的方位,以此求得局部、小区与全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轴的方位,本区的主压应力轴走向北西西—南东东,平均方位角为100°.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概述苏浙沪及邻区海陆地壳结构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重力资料及其延拓处理反演该区深部构造轮廓,推断了深断裂的分布和类型;探讨了深部地质构造的特征、区划及其与本区地震活动性的关系,如震源深度的分布,地震分布的区域性和成带性。利用重力均衡理论探讨了茅山地区、郯庐断裂带、南黄海、杭嘉湖等区域的重力均衡状态和构造活动性的关系,从深部构造角度分析了浙江核电站邻近区域地质的稳定性和建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搅拌桩施工会引起周围土体的位移及产生很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工程现象,首先分析了搅拌桩施工中固化剂的注入体积与膨胀压力、成桩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5%~10%的注入浆液的体积可以对周围土体产生1.8~3.0倍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膨胀压力,成桩直径比搅拌叶片的名义直径大5%~10%。然后量测室内模型桩、现场搅拌桩的成桩直径,分析了注入浆液的体积与成桩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深度不太大的水泥土搅拌桩,有约45%的注入体积会通过上浮隆起的土体损失掉;大约5%的注入体积通过劈裂裂缝渗入到周围土体中;大约50%的注入体积会转化为成桩直径,使桩体膨胀5%~10%,即实测桩径比搅拌叶片的名义直径大5%~10%。  相似文献   

14.
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2-2010年广西12个急流暴雨个例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广西急流暴雨是在大尺度背景下,由天气系统和中小尺度系统共同影响的结果,当有低空急流存在的情况下,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对天气背景的分析表明,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主要有低涡急流型和深槽切变急流型以及副高加强急流型。雷达回波主要有块状、带状和絮状三种类型;再通过分析低空急流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回波演变、其他产品特征、回波的源地移动、暴雨落区等主要内容,形成低空急流暴雨的短时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土动力参数变异性对深软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等效线性化技术考虑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利用一维波传法及SHAKE91软件计算水平成层场地的地震反应,研究了土的动剪模量比和阻尼比与剪应变幅值的关系曲线、土层剪切波速的变异性对深软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及其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的动剪模量比均值加1倍标准差与阻尼比均值减1倍标准差、动剪模量比均值减1倍标准差与阻尼比均值加1倍标准差的组合对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但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形状的影响不大;土层剪切波速15%的变异性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形状有较大影响;土层剪切波速的变异性对地表加速度和反应谱的影响比动剪模量比和阻尼比变异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2004年7月13-20日西北地区东部出现的一次低涡切变型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从其产生的大气环流背景和前期气候背景进行了讨论,并利用MICAPS提供的方法,对物理量场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表明:形成这次连续性降雹的影响系统是500 hPa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到华北的低涡切变;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和随高度增强的不稳定能量,是此次强对流发生的热力条件;有利的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的散度场是此次强对流发生的动力因子;随高度增强的上升运动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安徽省殷家汇葛公镇断裂旁侧方解石脉进行了野外考察和显微观测。露头上可识别出多期变形事件 ,显微镜下也能鉴别出脉的不同期次的变形特征和变形强度 ,脉的变形强度表现为从早期到晚期 ,脉的变形形态和组构从复杂趋于简单 ,方解石机械双晶从多组、弯曲趋于单组、平直。压性或压剪性脉体变形以交错揉皱为其主要特征 ,而张性、张剪性脉体则多表现为破裂、砾化等脆性变形形态。殷家汇葛公镇断裂宏观和微观系统分析研究为基岩区断裂活动期次及各期变形特征的鉴别研究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8.
陕西泾阳4.8级地震前后重力变化与断裂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泾阳Ms4.8级地震前后陕西关中地区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和有关断裂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波速比高值区很可能存在地下深部地幔物质的入侵,由此引发地震和重力场的显著下降;②用震源机制解和GPS所作的运动矢量图可以较好地解释泾阳地震前后重力场时空演化特征及有关断裂活动——其变化是北西向剪切应力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据茅山地区1∶20万大比例尺布格重力异常及其延拓结果,并结合爆破地震和天然地震等资料,分析了茅山断裂带的延伸规模及切割深度.认为茅山断裂带属地壳断裂;茅山断裂带与近东西向的石桥—无锡隐伏地壳断裂相交汇构成了溧阳地震的深部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深厚软弱场地地震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南京、盐城、上海的 3个典型场地作为长江下游地区深厚软弱场地的代表 ,探讨了深厚软弱场地的地震效应特性。首先 ,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自行研制的GZZ 1自振柱试验机 ,对 3个典型场地的原状土样进行试验研究 ,获得了各类典型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曲线 ;其次 ,选用Taft、ElCentro和Northridge地震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 ,将Taft、ElCentro和Northridge地震波加速度时程的峰值水平调整为 0 .35m/s2 ,0 .70m/s2和 0 .98m/s2 ,利用程序SHAKE91对 3个场地进行了输入不同地震波、不同峰值加速度水平的 2 7种组合的地震反应分析。数值分析表明 :场地条件和基岩输入地震动特性对土层的地震加速度放大效应有显著影响 ,地表处的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的增加而减小 ,土层内部的这种规律性不如地表处表现得明显 ;地表软弱土的存在使土层地表处的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急剧增大 ,场地内部软弱土夹层处的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急剧增大 ,强震时易失效 ;互层土特殊的层理构造会造成该土层的剪应变幅值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