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16-2020年连续对营口滨海湿地春季迁徙期水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监测。5年的长期调查监测共记录到水鸟4目8科39种,其中鸻鹬类、鸥类及雁鸭类(共占记录物种总数的92.31%)是构成营口滨海湿地春季迁徙期水鸟的主要类群。年际间水鸟种类和数量总体呈增加趋势,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6种优势种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记录到的39种水鸟都被列入国内外有关保护条例,且分布达到全球种群评估数量1%的濒危大杓鹬、易危黑嘴鸥(Saundersilarus saundersi)、翘鼻麻鸭、环颈鸻、黑尾塍鹬、斑尾塍鹬、黑腹滨鹬7种水鸟,表明营口滨海湿地及水鸟具有国际重要保护价值。为更好地保护营口滨海湿地水鸟及其栖息地,建议尽早在目前未受保护的营口滨海湿地新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或自然公园,或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并将营口滨海湿地申报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相似文献   

2.
2016年9月~2017年4月对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前期、中期、后期3个时期的滨海湿地水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保护区共记录到水鸟7目12科54种,其中鸻鹬类、鸥类及雁鸭类(共占记录物种总数的83.33%)是构成保护区越冬期水鸟的主要类群。越冬中期水鸟种类、数量水平(19种9042只)明显低于越冬前期(29种28002只)和越冬后期(36种21043只),这可能与该地区环境温度变化规律有关。保护区越冬期水鸟群落多样性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82、0.59、1.90),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适宜迁徙水鸟越冬。为更好地保护滨州近岸海域水鸟及其栖息地,建议尽早将保护区有关滨海湿地申报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内对鸻形目水鸟的种类、数量及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现有鸻形目迁徙水鸟28种,其中近年来的新纪录种有3种,种群数量超过1000只的4种;鸻形目繁殖水鸟12种,其中数量超过1000只的优势种3种;实施生态补水以来,以优势种为代表的鸻形目水鸟的繁殖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何闪闪 《环境》2022,(2):55-56
<正>每年秋冬季节,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上演着候鸟迁徙的精彩大片。根据观测人员记录,近几年保护区连续记录到勺嘴鹬、黑脸琵鹭、黑嘴鸥、遗鸥等多种珍稀鸟类的身影。其中,勺嘴鹬是世界上最为罕见的候鸟之一,全球仅剩300-400只。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湛江新增红树林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的趋势下实现逆势递增,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消长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89年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首次全面的综合考察,为了解1988年以来保护区鸟类资源的变化及其原因,2002-2004年又4次调查了该地区鸟类的种类及数量。15年来安西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变化明显。鸟类种类新增加31种(其中甘肃新记录3种),但同时减少了3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由原来的18种下降到16种。与1988-1989年相比,2002-2004年春季和夏季鸟类数量下降,秋季数量增加;各个季节的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安西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鸟类迁徙和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于2019-2020年对辽宁滨海(环渤海)湿地开展了春迁徙季、秋迁徙季、繁殖季和越冬季的鸟类多样性调查,共监测到鸟类150种,隶属于16目38科,其中,留鸟25种,夏侯鸟26种,冬侯鸟26种,旅鸟7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0种。调查显示:调查区内鸟类多样性的季节差异明显,春、秋迁徙季,鸟类种类与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季,越冬季鸟类的种类数量均最少,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最低。空间分布显示,盘锦地区鸟类种类和数量均最多,达到78种,473084只;营口地区调查到的鸟类种类最少,为55种;锦州地区鸟类数量最少,只有57723只。从鸟类多样性对比来看,盘锦地区最高,大连地区最低,各地鸟类群落组成的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该地区鸟类生境种类数量及面积大小的影响。辽宁滨海(环渤海)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带上的关键区域,当前正面临气候变化、人类围垦干扰造成的鸟类栖息地减少等不利情况,建议通过扩大保护范围、实施修复和管理对策措施、强化宣传等手段保护鸟类多样性及其栖息生境,巩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7.
对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保护区共有动植物928种,其中植物238种,动物690种,植物以沼生植物为主,动物中昆虫、鸟类种类较多。生物多样性高低存在空间差异性,动植物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核心区的天然湿地中,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村庄及公路分布较少。影响保护区动植物种类及分布的因素主要为水分及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南地区鹤鹳物种多样性高,目前共记录到12种。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灰鹤Grus grus、黑鹳Ciconia nigra、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数量较多,彩鹳Mycteria leucocephala、秃鹳Leptoptilos javanicus、赤颈鹤Grus antigone已经绝迹,而近期发现的钳嘴鹳和白颈鹳Ciconia episcopus为我国鸟类新纪录、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为西南地区鸟类新纪录。认为我国西南地区是北方部分鹤鹳的越冬地和南方部分鹤鹳的扩散地,南北鹤鹳汇集和过渡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9.
洪泽湖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洪泽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湿地植被群丛多样,重点保护鸟类种类众多,种群数量大。调查结果显示:洪泽湖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65种、水生高等植物81种、浮游动物91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鸟类194种。我们研究了洪泽湖湿地的大气、河流、湖泊环境质量,在分析洪泽湖湿地的破坏程度和原因后,提出了洪泽湖湿地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6-1998年对黄河三角洲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监测结果.重点研究了该区域大气、河流、湖泊、水库、浅海滩涂环境质量,海洋生物多样性、淡水生物多样性、陆生和海岛高等植物多样性、陆栖动物多样性与特点,分析了其破坏状况和原因,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利用途径.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近海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6种、浮游动物79种、底栖动物222种、潮间带动物192种、鱼类112种,其他重要海洋动物11种;淡水水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1种、浮游动物144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陆域和海岛共鉴定出高等植物608种、无脊椎动物922种、脊椎动物325种,有4种动物为山东新记录种.该区域湿地植被群丛多样,鸟类多样性丰富,重点保护鸟类种类多、种群数量大.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解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6-1998年对黄河三角洲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监测结果。重点研究了该区域大气、河流、湖泊、水库、浅海滩涂环境质量,海洋生物多样性、淡水生物多样性、陆生和海岛高等植物多样性、陆栖动物多样性与特点,分析了其破坏状况和原因,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利用途径。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近海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6种、浮游动物79种、底栖动物222种、潮间带动物192种、鱼类112种,其他重要海洋动物11种;淡水水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1种、浮游动物144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陆域和海岛共鉴定出高等植物608种、无脊椎动物922种、脊椎动物325种,有4种动物为山东新记录种。该区域湿地村被群丛多样,鸟类多样性丰富,重点保护鸟类种类多、种群数量大。  相似文献   

12.
徐闻沿海风力发电场对鸟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风电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鸟类造成一定的影响。以2003年徐闻县鸟类资源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徐闻县风电场建设规划,研究了徐闻县风电场对鸟类栖息、觅食、迁徙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场建设通过占用鸟类栖息地,产生噪声等影响风电场周围鸟类的栖息和觅食,但总体来说,其影响较小;风机转速较慢及保护区鸟类飞行高度均高于风机高度,风机与鸟类的碰撞风险较低。为了保护鸟类的安全及保障其正常生存,需要采取设立候鸟监测救护站、将风机及输电线涂成警示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1年秋季(12月)、2012年春季(5月)、夏季(8月)监测资料,研究了福建福宁湾尖刀蛏保护区中小型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及其季节演替、群落结构及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大类45种及浮游幼虫(体)22类,夏季最多,春季最少,以近岸广温广盐类群和亚热带近海类群为主。浮游动物优势种共有18种,其中桡足类和蔓足类浮游幼虫是主要的优势类群,优势种及其群落组成的季节演替较明显。调查海域浮游动物总平均丰度为7 397.6 ind/m3,平均生物量为143.3 mg/m3,均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秋季最高,春季最低,但总体上物种多样性不高。盐度是影响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数量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鸟类敏感区域已建风电场进行了连续4年野外观察,对风电场造成鸟类伤亡数量、种类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秋季鸟类夜间迁徙区域的风电场对夜间迁徙鸟类存在影响,影响的程度升压站大于风机及场内输电线路;位于重要鸟类越冬区域的风电场对越冬鸟类存在影响,影响的程度输电线路大于风机及升压站。  相似文献   

15.
明确濒危水鸟栖息地分布并加以保护对于维持水鸟物种多样性和提高湿地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自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水鸟数量出现较大波动,为了分析濒危水鸟潜在分布区域及其变化特征,借助GIS平台和MaxEnt模型,基于2015年濒危水鸟"出现点"信息,定量识别了影响京津冀地区濒危水鸟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和贡献率,并预测了2050年RCP2.6、RCP4.5、RCP8.5(依次代表低、中、高3种CO2浓度排放模式)3种气候情景下濒危水鸟的潜在适宜区分布和保护空缺规律.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濒危水鸟共有9种,东方白鹳、遗鸥和黑鹳3种濒危水鸟潜在适宜区面积较大.东方白鹳和遗鸥适宜区主要集中于环渤海湾沿岸和北京市中南部,黑鹳则主要集中于北京市南部房山区和东北部.②与2015年相比,2050年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气候情景下濒危水鸟适宜区面积均较大,相应适宜区面积增幅依次为96.24%、103.94%和65.51%,适宜区空间分布上向西南和东北方向扩张.③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水鸟潜在适宜区和热点区的覆盖率较低,相较天津市,河北省和北京市对这两个区域的覆盖不足.④在京津冀地区尺度下,不同情景下保护区覆盖濒危水鸟适宜区比例依次为基准情景(1.26%)> RCP8.5情景(1.11%)> RCP2.6情景(0.70%)> RCP4.5情景(0.29%),保护区覆盖热点区比例依次为RCP4.5情景(0.83%)>基准情景(0.77%)> RCP8.5情景(0.08%)> RCP2.6情景(0).研究显示,以单个水鸟为单位分析濒危水鸟潜在适宜区分布格局,能够精准有效地揭示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濒危水鸟的覆盖情况.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组建以及对周边社区放牧和芦苇收割等管控力度的加强,近10 a来湿地保护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度指数为-0.178%),成片分布趋势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53.44%),破碎化程度降低;此外,保护区内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83.53%和88.50%;物种丰富度和濒危水鸟数量也呈缓慢增加趋势. 构建的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的管护效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气候因素、水鸟生境质量以及辉河上游湿地的监测工作,并依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补水.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3s技术应用于鸟类生态学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SuperMap GIS软件为开发平台,Visual BASIC 6.0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支持。在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利用野外实地考察数据、卫星遥感影像图解译的空间数据建立数据库,经过程序编写和整体运行调试,完成了“乌梁索海湿地鸟类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软件能够实现:1.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中鸟类信息的浏览、查询、编辑、专题统计分析、结果输出等功能。2.乌梁素海湿地行政区地图、鸟类栖息环境数据的浏览、查询、编辑、专题统计分析、各景观要素面积变化预测、结果输出等功能。3.通过鸟类信息查找其在该湿地栖息活动的主要范围;通过景观要素专题图查询在不同景观要素中栖息活动的鸟类信息。应用开发出的软件对鸟类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如下结论:1.近十年来乌梁素海湿地景观要素的面积之间发生转化,浅水沼泽面积不断加大,明水面积不断缩小;利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明水面积迅速减少,芦苇等沼泽面积增大,湖泊周围的荒漠化草原面积增大,湿地面积不断减少。2.对鸟类区系演变和景观要素的变化做出定量分析,鸟类区系组成变化迅速,涉禽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游禽的种类和数量相对减少。3.通过定量研究鸟类对氮和磷的转移,确定了草食性优势种鸟类在富营养化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所起的作用。4.对沿岸浅水沼泽环境中鸟类群落结构特征、鸟类密度与主要食物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以及鸟类密度不仅与主要食物量有关,与其环境的污染程度、受干扰的大小、植被特征等因素都有直接的关系。5.湿地鸟类的区系组成及数量的变化可以作为湿地环境变化的指标,即湿地景观要素而积的转化直接影响其中鸟类的种类与数量的变化,因而鸟类的种类与数量的变化可以指示其生态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初步了解万亩果园湿地生态公园的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情况,采用线路调查为主,点面结合的方法对园内的野生动物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园中野生动物以鸟类为主,共有5目19科32种,且以雀形目为主.从食性来看,食虫鸟类最多,占万亩果园鸟类总数的53.1%.从居留型来看,鸟类以留鸟居多,共有28种,占总种数的87.5%.通过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影响野生动物栖息的原因,提出了增加植被配置、设立相对封闭区域和加强农药使用管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态     
日前结束的洪泽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重大进展:全球濒危物种震旦鸦雀首次被发现。多位鸟类、生物学专家、科研人员组成的考察组深入保护区腹地,对其生物种类、数量进行了全面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完善保护区建设规划,加大保护力度奠定了基础。(泗洪李爱民刘兴国李实践)溧阳加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力度,以促进农业生产由量到质的转变。目前,溧阳市已有33个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通过认证。(溧阳陆新华)响水日前召开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规划大纲研讨会,要求有关部门做好生态县规划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的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1996年5月至2003年7月,使用直接计数法、样方法和专项调查法研究了湖北省湿地水禽资源,包括物种多样性、分布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湖北省共有水禽131种,隶属于7目19科58属;记录到107种,其中有黄嘴白鹭、小苇(?)、红脚苦恶鸟和长嘴剑(?)4个新记录种。按区系型分,古北界种类占优势,有80种,广布种26种,东洋种25种;按季节型分,冬候鸟为主体,有75种,夏候鸟32种,旅鸟14种,留鸟10种;按生活型分,涉禽占优势,共81种,游禽50种。湖北省水禽种群总数为159.396 9×104只,密度为101.96只/km2;种群数量在1×104只以上的有28种。角(?)(?)等24种未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