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饮用水处理流程中有机提取物的毒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Q67淡水发光菌发光抑制试验和Ames试验(2.5L/P为水样最高浓度 ) ,对北京第九自来水厂不同原水及不同水处理工艺流程出水有机浓集物进行了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检验 .用GC/MS技术对优先污染物进行化学分析 .Ames试验结果表明 ,九厂水源水无致突变性 ,加氯主要导致生成直接和间接移码型致突变性物质及间接碱基置换型致突变性物质 .絮凝剂的加入会导致碱基置换型致突变性明显增强 .煤砂池和炭滤池能有效去除致突变性物质 .二次加氯并未引起明显致突变性改变 .管网水中未检出致突变性 .各处理工段中水样的急性毒性变化趋势和致突变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毒性最强点出现在机械搅拌澄清池 .对水中优先污染物的测定表明 ,不存在多氯联苯污染 .机械搅拌澄清池和管网水中二甲苯、萘和酚类化合物浓度升高 ,但浓度均在亚 μg/L水平 ,不足以引起致突变性 .  相似文献   

2.
香港某地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结合Ames致突变试验,研究了香港某地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NOcs)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条件下,1~2 L水中的非挥发性有机物即可诱发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的回复突变;此外,活性炭可部分吸附水中具致突变作用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3.
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浙江省101个饮用水源地微囊藻毒素(MC)的健康风险度进行评价,提示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较高的非致癌风险.采集MC污染相对严重的A、B 2饮用水源,一部分利用树脂对其中的MC进行浓集,另一部分加入稀释的纯毒素MC-LR模拟水源水中MC释放的情况,同时制备相同浓度的纯毒素序列,利用Ames试验检测藻毒素浓集物、水样中藻毒素和纯毒素对细菌的致突变性,彗星试验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产生的DNA损伤,微核试验检测鲤鱼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藻毒素浓集物、纯毒素和藻毒素稀释水样均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不同程度损伤(P <0.01),损伤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高剂量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A和纯毒素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在本实验条件下尚未观察到藻毒素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及纯毒素在Ames试验中具有显著的致突变作用.利用树脂浓集水源水中MC和向水源水中加入稀释的MC-LR模拟MC释放2种方法切实可行,饮用水源水中MC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和淋巴细胞DNA损伤,具有遗传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4.
应用XAD-2大孔树脂对长江、汉江(武汉)水源水及其自来水水样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和富集,经洗脱、浓缩、干燥,提取其非挥发性有机物(NVOCs),通过致突变试验(Ames test)和重组酵母雌激素测评试验(YES)分别检测其致突变性与类雌激素效应.结果显示,2008年平水期,水中NVOCs除了长江出厂水对TA98(+S9)的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阴性外,其他水样均为阳性;丰水期除长江水源水外,其他水样对TA98的致突变性为阳性;枯水期在不加S9的条件下,仅长江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对TA98的致突变性为阳性,其余水样均为阴性.各水样的NVOCs对TA100(±S9)的结果均为阴性.平水期长江、汉江水源水和枯水期长江水源水中的NVOCs均可检出类雌激素效应,丰水期水源水以及各水文期自来水中的NVOCs未显类雌激素效应.2007~2009年不同水文期长江和汉江自来水中NVOCs的致突变比活性均高于水源水;长江、汉江各水样中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有机物主要为移码型直接致突变物.长江水源水NVOCs的类雌激素效应高于汉江,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出厂水以及管网末梢水中的NVOCs未检出类雌激素效应.  相似文献   

5.
应用XAD系列大孔网状树脂萃取富集法,结合GC、GC/MS/DS1的分离鉴定技术,研究了北京东郊污灌区深层(90m)和浅层(18m)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采用LSC-GC/MS/DS装置测定了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并对水样进行了Ames试验以检验水样的致突变活性。结果从深井水样中检出32种非挥发性有机物,未检出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试验阴性。浅井水样中同时检出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有机物。两种菌株在所有试验条件下均呈现阳性致突变反应。  相似文献   

6.
饮水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外,尤其美国,在饮水中有机物的分离鉴定,饮水中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鉴定以及饮水污染与人类癌症关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我国尚未见有关饮水中有机物致癌、致突变可能性的报道.为了在饮水中有机物的浓集方法和致突变鉴定方面进行探讨,我们选择有机物污染较严重并以地面水为主要供水源的某市自来水厂,于1981年8月初分别在所属A厂和B厂浓集出厂水样,  相似文献   

7.
概要以不同的溶剂系统,包括丙酮、苯、环己烷、二氯甲烷、甲醇、丙酮与二氯甲烷的混合物及苯与环己烷及甲醇的混合物,通过振摇从大气尘粒中提取有机物质。溶剂提取物通过Ames实验进行致突变性的测定。丙酮和环己烷的提取物分别显示出最高和最低的致突变性。重复提取则更能说明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大气尘粒中的致突变物不能被环己烷所提取。用丙酮再以二氯甲烷进行连续提取,比只用丙酮或丙酮与二氯甲烷联合提取的致突变响应更好。通过不同的溶剂量进行实验表明,每毫克大气尘粒用1毫升丙酮提取可使致突变物的重现性达到最大值。使用致突变试验来鉴别复杂的混合物对健康潜在的危险的可行性曾经通过不同的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进行了测定。这些研究包括采样和分离及接下来的化学及(或)生物学活性的试验。普遍的致突变试验通常是由Ames等(1975)创立的组氨酸回复试验,这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有机致突变组分的化学分离及其致突变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有机化学品的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发现许多饮用水受到了有机物污染,1980年以来,我们对某市饮水进行了有机物浓集物的研究,应用Ames试验和原生动物刺泡突变试验进行了致突变活性鉴定,获得阳性结果,其活性大大高于美国六大主要城市饮水平均活性。在此基础上,从1982年至今,我们又对饮水有机浓集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大气飘尘中致突变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兰州市不同污染区(石油化工为主、燃煤、商业及农村)在不同季节时的大气飘尘,作了对比采样.飘尘样品用溶剂抽提法提取后,用化学萃取法分离为五个有机物馏分.用毛细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用毛细管色谱法进行了部分定量分析.用Ames试验(用TA1537、TA98和TA100三株菌.加与不加S-1)对其致突变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有机致突变物在不同污染区、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其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的有机污染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EPA建议的多污染物分析与评价系统,对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质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各水样健康危险度均>1,表明各水样对人健康均存在潜在危害,而生态风险度均<1。同时,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各水样有机浓集物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样浓集物可对淋巴细胞DNA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一定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与水质状况基本一致,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对于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X33 20()l0()l23生物流化床预处理对饮用水致突变活性的彤响/于鑫…(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2000,6(3)一247一253环图X一27 以C市市区内受污染的N河水为原水,在实验室内建立起生物流化床预处理一传统工艺的组合净水工艺,对原水,传统工艺,生物流化床预处理,组合工艺的出水及其相应的氛化出水进行了Ames试验致突变性研究。以R朋和水样比活性表示,非氛化水样的结果表明:传统工艺和生物预处理都会使原水的致突变性有所提高,后者的增幅大于前者;生物预处理能使两类致突变物尤其是碱基置换型致突变…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纳滤膜工艺去除饮用水中总有机碳和Ames致突变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分别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 ,探讨活性炭 纳滤膜工艺对饮用水中总有机碳和Ames致突变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结果表明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受其本身性质和有机物特性影响较大 ,去除能力有限 ,但它可作为纳滤的预处理 ,确保膜进水符合要求 ;纳滤则可将水中总有机碳和Ames致突变物大部分去除 ,使TA98及TA100菌株在各试验剂量下的MR值均小于 2 ,Ames试验结果均完全呈阴性 ,确保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两者的组合是获得优质饮用水的有效处理工艺 .  相似文献   

13.
用Ames沙门氏系统,作者检测了无控制设备和有控制设备的两种四轮汽油小汽车及柴油机车排气的致突变性,以及在遂道内空气中采集颗粒物的致突变活性。装有催化剂的小汽车(有控制的小汽车)的颗粒物的致变突性比那种无控制的小汽车的颗粒物的致突变性显著减少(用TA98株试验从4500回变数/平板/立方米降至500)。可是,从一种有控制的小汽车排放的冷凝水中乙醚酸性和中性溶解物的致突变性稍比前者高。  相似文献   

14.
据王家玲等人研究,在1983—1985年间,他们对以某湖湖水作为水源的自来水为主,对照研究了以长江、汉江为水源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自来水中有机物经大孔树酯H_(103)吸附,丙酮等溶剂洗脱后,所获有机物经Ames试验,测定其致突变性,并用V_(79)哺乳动物细胞致突变确证。研究证实,不同水源的自来水经水厂加氯消毒后,其自来水中均生成或增加了新的致突变物。自来水的致突变性总是高于其水源水。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组合净水工艺对水中致突变物的去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5种组合净水工艺的出水及原水进行Ames试验,结果显示,生物陶粒能部分去除水中直接致突变有机物,降低原水的MR比值,TA98菌株MR比值在剂量为1L/皿水样及0.5L/皿水样时,分别比原水减少了40.2%及41.9%。  相似文献   

16.
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加l,22(l)一75一77环图X一5 分别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活性炭一纳滤膜工艺对饮用水中总有机碳和Ames致突变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受其本身性质和有机物特性影响较大,去除能力有限,但它可作为纳滤的预处理,确保膜进水符合要求;纳滤则可将水中总有机碳和Ame,致突变物大部分去除,使1,蝙及TAl、菌株在各试验剂量下的MR值均小于‘2,Ames试验结果均完全呈阴性,确保了饮用水的安全性,两者的组合是获得优质饮用水的有效处理工艺。表3参5X33 X5…  相似文献   

17.
煤焦油样品经提取分离为酸性、碱性和中性组分,后两组分再经硅胶柱制备色谱分作B_1—B_33个级分和N_1—N_66个级分.Ames试验表明,B_2级分致突变活性最高.该级分经HPLC进一步分级表明,其中d、f级分具较高的致突变性经HRGC、HRGC-MS分析,分别从d级分鉴定出苯并喹啉等60多种氮杂多环芳烃,f级分鉴定出氮杂苯并芴等40多种氮杂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18.
X33X832200502018巢湖水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及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王维(安徽省疾病预测控制中心)…∥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2004,16(6).-352~354,358环图R-7用Ames试验、微核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组合,分别对巢湖源水及以其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各生产过程水样及出厂水样中的有机提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Ames试验提示水源水有可疑致突变性(直接、间接),经高锰酸钾处理及混凝沉淀不能消除,经二次加氯的出厂水仍有间接致突变性存在。微核试验表明巢湖源水、水厂滤前水、滤后水、出厂水有机污染物10μg/g剂量组在…  相似文献   

19.
区域(城市)水体中主要有机毒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发展了区域(或城市)水体中主要有毒化学品的筛选方法。 在城市下游采集大体积水样,用CH_2Cl_2洗脱,再用有机溶剂萃取,用硅胶柱把有机物分成许多馏分,馏分最终变为水溶液。每个馏分中有机物浓度比原水大1000倍。用这种馏分水溶液进行溞的急性毒性试验和Ames试验。只对毒性大的馏分进行色谱/质谱/数据系统的鉴定和定量分析,然后根据各个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降解难易和“三致”物质的资料及原水样中有机物的浓度资料,就可筛选出一个区域(城市)水体中的主要有毒化学品。  相似文献   

20.
两种洗脱剂洗脱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MSO和30%丙酮-甲醇混合液两种洗脱剂,都可对402树脂所吸附的有机致突变物进行洗脱,但DMSO不能浓缩,无法进一步分离和定量,且洗脱效果亦有差别。本文进行的比较,确定了其差别率,从而使不同时期的Ames试验资料,具有可比性,并在此基础上校正了以前所作试验的一些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